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流感病毒感染后可以造成广泛的免疫病理损伤,病毒的持续复制和宿主产生的过度的免疫应答是介导病理损伤的主要原因。文章主要针对病毒感染初始阶段,固有免疫应答中关键因子在抗病毒免疫和介导肺损伤中的利弊加以综述,为深入了解流感病毒防御机制及寻找出合理有效的治疗策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正>肿瘤坏死因子(TNF-α)是一种具有广泛生物学功能的多效性细胞因子[1],参与了机体免疫应答和炎症反应等多种病理过程,其与炎症反应密切相关。近来,它在脑缺血再灌注损伤过程中的作用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现将TNF-α与脑卒中炎症反应关系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3.
中草药抗流感病毒途径主要有两条:(1)直接灭活或抑制病毒;(2)通过调节人体免疫功能而间接抗病毒。某些药物在抗病毒的同时,还能提高机体的免疫功能,通过促进机体的特异性和非特异性免疫功能而达到抑制病毒的目的。再就是通过诱生、促进诱生干扰素作用等,达到抗病毒的目的[1]。  相似文献   

4.
HIV病毒与宿主之间有着复杂的关系,病毒侵入机体之后,机体会产生一系列免疫应答,细胞介导的免疫应答通常是机体抵抗病毒感染的第一道防线.HIV特异性CTL免疫应答在控制感染者体内的病毒复制中具有重要作用.故对已取得的成果从HIV感染特异性CTL应答的机制、不同时期应答的特点以及影响因素这几个方面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5.
痰热清注射液对流感病毒FM_1感染小鼠抗病毒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研究痰热清注射液对流感病毒亚甲型鼠肺适应株(FM1)感染小鼠的抗病毒的作用。方法:采用流感病毒FM1制备小鼠肺感染模型,观察痰热清注射液对FM1感染小鼠肺组织病理形态变化、肺组织匀浆中流感病毒血凝滴度、T淋巴细胞的增殖功能以及肺组织匀浆中细胞因子γ干扰素(IFN-γ)的含量。结果:应用痰热清注射液治疗的FM1感染小鼠肺组织病理损伤与模型组比较,改善显著,而且还对肺组织匀浆中流感病毒血凝滴度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同时痰热清注射液还能显著增强FM1感染小鼠T淋巴细胞的功能,显著提高小鼠肺组织匀浆中IFN-γ含量。结论:痰热清注射液能改善流感病毒感染小鼠的肺组织病理损伤,对流感病毒FM1感染小鼠具有明显的抗病毒作用。痰热清注射液的抗病毒作用可能与其能够抑制病毒在细胞内的增殖,增强机体免疫功能有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中药方剂大青叶、马齿苋、甘草组合物在流感病毒H1N1感染的MDCK细胞模型中抗流感病毒的作用。方法:建立流感病毒H1N1感染MDCK细胞模型,试验分为药物组、正常对照组和病毒对照组,37℃、5%CO2培养箱中培养18h后观察各组细胞的增殖变化,收集细胞上清液,检测各组流感病毒血凝效价及ELISA法检测TNF-ɑ、IFN-γ、IL-2与IL-6的含量。结果:与病毒对照组相比,用药后流感病毒的血凝效价从2-8降为2-4,二组流感病毒血凝效价比较,P〈0.01。与病毒对照组相比,中药方剂大青叶、马齿苋、甘草组合物组TNF-ɑ水平下降(P〈0.05),IFN-γ水平升高(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IL-2有升高的趋势(P〉0.05)。结论:用流感病毒H1N1感染MDCK细胞模型,可以较好的评价中药抗流感病毒的作用。中药方剂大青叶、马齿苋、甘草组合物可通过降低TNF-ɑ的含量以减轻病毒对宿主细胞的免疫病理损伤,并通过促进IFN-γ、IL-2等的分泌以提高机体的抗病毒能力;同时该中药组合物可较好的抑制流感病毒的复制。  相似文献   

7.
流行性感冒(简称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一种急性病毒性呼吸道传染病。根据传统中医理论,结合多年治疗热病的经验,课题组提出了"热病不远寒、寒病必发热、寒温相统一"和"内伤为基础、外感为诱因、内外相统一"的观点,认为"表寒里热、正虚邪郁"是其基本病机,制定"寒温双解、疏利透邪"的治法。从流感发病的机理来看,流感病毒侵袭机体,除了流感病毒直接作用于机体造成的损害,机体的免疫应答所造成的炎性损伤也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中药治疗流感,关键不在于对流感病毒的直接杀伤,而在于对机体的免疫功能的调节,尤其对炎性损伤的修复作用。基于此,课题组认为"寒温双解、疏利透邪"中药可能通过干预流感相关炎症因子的活性,调节免疫炎症损伤和修复,从而减轻机体组织功能损害,达到治疗流感的效果,并提出了相关研究思路。  相似文献   

8.
正确认识和治疗慢性乙型肝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慢性乙型肝炎是由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肝细胞所引起。乙型肝炎病毒(HBV)本身一般认为并不致病,慢性乙型肝炎主要是由免疫反应引起的免疫损伤所引起,是机体抗病毒的免疫应答反应在清除病毒的同时造成的肝细胞损害。乙型肝炎病毒(HBV)主要存在于乙肝病人或乙肝病毒携带者的肝脏及血液、精液、月经、阴道分泌物、唾液、乳汁、泪液、汗液、尿液等体液中,患者血清学指标多表现为“大三阳”。  相似文献   

9.
慢性乙型肝炎的中医免疫调节药物治疗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红虹  王福生 《中医杂志》2011,(Z1):195-196
病毒性肝炎的发生发展与机体免疫功能的失调密切相关,国内外多项研究已经证实,HBV感染导致肝脏受损并不是HBV在肝内复制的直接结果,而是机体对HBV表达的产物的免疫应答所致[1]。机体对病毒的免疫应答有赖于一系列免疫活性细胞的相互作用,包  相似文献   

10.
正慢性乙型病毒性肝(以下简称"慢乙肝")定义为由HBV持续感染(HBsA g和/或HBV DNA阳性6个月以上)引起的慢性肝脏炎症性疾病~([1])。受到感染后,病毒并不是直接损伤肝细胞,而是引起宿主产生免疫应答,通过自身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