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电针刺激量量化方案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针灸刺激量、电针刺激量、电针刺激强度的定义域及相关影响因素,探讨电针刺激量量化方案.通过对电针标准化工作的回顾,总结了目前电针应用状况和临床对照研究中刺激量量化存在的问题,阐述了针灸刺激量的不同见解和理解误区,分析了针灸刺激量、电针刺激量、电针刺激强度的定义域及相关影响因素.经技术分析,推导出电针脉冲能量、电针刺激强度、电针刺激量的计算方法和计算公式.提出的电针刺激量量化的几种方案具有一定的可行性,可操作性强.  相似文献   

2.
不同频率电针的临床和实验研究方面,一些研究者已经做了很多的工作,但在神经系统、循环系统、消化系统、内分泌系统和呼吸系统的临床和实验研究中,不同频率的电针得出的结论不统一,导致电针使用随意性很强,这不仅影响了治疗效果,也导致临床和实验研究中出现电针使用比较混乱的局面。早日形成一个科学的电针参数选用标准还是很有必要的。  相似文献   

3.
电针具有良好的镇痛效应。然而,反复多次电针会引起电针镇痛效应下降,导致电针耐受,严重影响电针的临床疗效。近年来关于电针耐受机制的研究取得了一定进展,主要包括以下方面:(1)电针耐受实验动物模型的建立,包括急性与慢性耐受;(2)电针与吗啡的交叉耐受;(3)抗阿片类物质,如胆囊收缩素、孤啡肽和血管紧张素Ⅱ等,参与电针耐受;(4)其他参与电针耐受的物质,包括谷氨酸受体及转运体、5-羟色胺、去甲肾上腺素等;(5)参与电针耐受的细胞内第二信使,包括环磷酸腺苷、环磷酸鸟苷和Ca2+。目前,电针耐受的研究仍缺乏深入性,对其分子机制和信号通路的研究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4.
综述了电针仪器研究的概况,发现电针治疗仪器硬件平台和软件技术得到逐渐提高,呈现智能化、多功能化和精细化发展趋势。电针手法仪器也有了初步研究,但还比较薄弱。电针设备的研究为针灸临床、针灸量化研究起到了积极推动作用,但电针参数、智能化水平均有待提高,针灸理论切入度不够。而新型智能电针的研发技术难度大、周期长、成本高,需要多学科交叉技术、多单位协作,引入市场机制,企业参与,方能推动针灸器械的长久循环深入研究,为针灸学科发展做贡献。  相似文献   

5.
电针镇痛因其"简、廉、便、验"以及几乎无副作用的特点广泛运用于临床中,如电针在人工流产中的镇痛作用^[1]、电针治疗痹症疼痛^[2]等。近年来,随着电针镇痛作用研究越来越受到重视,对于电针镇痛疗效的影响因素,国内外也做了较多的研究。笔者总结了近10年来有关电针镇痛的研究文献,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6.
电针刺激参数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8,自引:6,他引:18  
顾陈怿  胡军  蔡云彪 《中国针灸》2003,23(8):489-491
目的:介绍电针刺激参数的研究进展,为临床应用和科研设计提供参考资料。方法:从电针频率、电针强度、刺激时间等方面对近来研究电针刺激参数的文献报道做一综述。结果:不同电针刺激参数对针刺效应(尤其镇痛)产生不同的影响。结论:对电针刺激参数的研究,不仅有利于客观分析影响针刺起效的因素,而且为针刺机理的研究提供了良好的参考资料。  相似文献   

7.
探讨电针参数的选择并分析存在的问题.通过分析近5年来发表的应用电针进行实验和临床研究的文献,并对文献中所使用的电针参数做详细的分析.结果表明在研究中电针参数的选择是十分重要的,但由于使用的电针仪各不相同,电针参数不统一,电针仪以及电针参数的选择缺乏统一规范,从而影响了实验结果的可比性以及临床研究结果的可参考性.  相似文献   

8.
王连芳  席强 《中医药导报》2019,25(8):108-113
检索近10年国内外电针治疗膝骨关节炎的相关文献,从电针仪型号标注、波形、频率、幅度、脉宽及持续时间选择方面综述电针参数临床应用现状并加以分析。临床上电针广泛用于膝骨关节炎治疗,实际使用中主要关注电针组合波形、强度、频率及时间的选择,对电针仪型号、基本脉冲波形、脉宽、幅度不够重视。电针刺激参数研究有待进一步加强,参数的研究对电针行业的发展、临床疗效的提高及针刺量化、标准化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9.
滕瑞卿  杨林  朱颖  孙德利 《河南中医》2019,39(6):968-972
电针为主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研究主要有电针配合推拿、电针配合灸法、电针配合刺血、电针配合中药、电针配合功能锻炼和电针配合穴位注射,其中电针配合推拿治疗报道的最多,其次是电针配合中药治疗,电针配合其他疗法的疗效均优于单纯电针治疗。但大多研究均为单纯电针与电针配合其他疗法作比较,缺少电针配合不同疗法之间的比较。另外,各种治疗方法无统一规范,比如电针治疗时长选择有差异,治疗组在配合其他疗法后整体治疗时间明显长于单纯电针,对照组延长电针治疗时间达到相同的治疗效果则不能证明该配合疗法优于单纯电针治疗。如临床研究发现各种配合方法疗效差异不大的情况下,简单、操作时间短的配合方法将成为今后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0.
目的梳理临床和基础研究中电针与手针比较的国内研究现状,为未来研究提供思路和依据。方法系统检索中国知网(CNKI)、维普数据库(VIP)、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及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 2019-04-30之前发表的中文文献,根据纳入、排除标准筛选出电针与手针作比较的研究,采用文献计量学的分析方法在临床疗效与作用机制方面进行定量分析。结果共检索出相关文献115篇,其中临床试验45篇,基础研究70篇。临床上对于脑病、骨关节病及单纯性肥胖等疾病而言,电针的疗效略优于手针。基础研究中,电针与手针在神经—内分泌—免疫网络的调控机制方面存在差异:电针和手针既存在共同激活的脑区,又存在特异性激活的脑区;手针对穴位的刺激主要是深部痛觉感受器,电针在此基础上还影响了皮肤痛觉感受器。结论电针与手针均是临床上常用的针刺疗法,电针可能通过不同的作用机制较手针更好地发挥镇痛作用。  相似文献   

11.
石玥  赵慧玲 《针刺研究》2006,31(5):314-317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iabetic peripheral neuropathy,DPN)是糖尿病最主要的致残因素之一。目前,西医尚缺乏理想的治疗药物与手段,而采用针灸治疗DPN则显示出一定的优势。本文综述了近10年来针灸治疗DPN的相关临床报道,例举了单一疗法,如针刺、艾灸、电针,及综合疗法,如针灸并用、针刺结合中药、拔罐、穴位注射等,并结合临床研究证明,针灸是治疗DPN的有效方法,且操作方便,无毒副作用。  相似文献   

12.
The present study was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 of electroacupuncture (EA) combined with chlorimipramine on the sucrose preference of depressive rats induced by chronic mild stress (CMS). Rats were exposed chronically (1st - 4th week) to a variety of mild unpredictable stresses. The tricyclic antidepressant chlorimipramine and EA were administrated on these depressive rats for 6 weeks (5th - 11th week). EA was applied at points of "Bai-Hui" (Du 20) and "An-Mian" (EX 17) (right side), by EA apparatus (Model 6805-2, Shanghai). Dense (60Hz/5sec)-sparse (4Hz/2.5sec) frequency of the wave was selected and the current intensity (< or = 1mA) was adjusted to provoke slight twitches of the rat's ear. The preference for 1% sucrose solution and the immobility time in the forced swimming test were measured as the symptoms of anhedonia and depressed mood, which were central features of major depression. The preference for 1% sucrose solution was reduced by CMS, but could be restored to normal level after 6 weeks treatment with chlorimipramine at 5mg/kg or EA combined with chlorimipramine at 2.5mg/kg. In the forced swimming test, the immobility time of depressive rats was decreased in both groups. However, the preference for sucrose and the immobility time in the depressive rats were not significantly changed by the treatment with only EA or chlorimipramine at 2.5 mg/kg. The results suggested that EA could potentiate the antidepressant effect of chlorimipramine in low dose, and EA combined with antidepressant might be a better method in treating depression.  相似文献   

13.
目的:比较"调神针法"联合电针与单纯电针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IBS-D)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6例IBS-D患者随机分为调神组(38例,脱落2例)和电针组(38例,脱落1例)。电针组穴取关元、中脘、天枢、大肠俞、足三里、上巨虚等,其中双侧天枢,同侧足三里、上巨虚连接电针(断续波,频率1 Hz,电流强度4~6 mA),留针30 min;调神组在电针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调神针法",穴取百会、神庭、本神,留针30 min。两组均每天治疗1次,6 d为一疗程,疗程间间隔1 d,共治疗4个疗程。分别于治疗前后观察两组患者IBS病情严重程度量表(IBS-SSS)评分、IBS生活质量量表(IBS-QOL)评分和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并评定临床疗效。结果:调神组总有效率为94.4%(34/36),高于电针组的78.4%(29/37,P<0.05)。两组治疗后IBS-SSS评分、HAMD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IBS-QOL评分较治疗前升高(P<0.05),且调神组以上指标变化幅度均大于电针组(P<0.05)。结论:"调神针法"联合电针治疗IBS-D可明显减轻患者腹痛、腹胀和泄泻症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改善抑郁状态,疗效优于单纯电针治疗。  相似文献   

14.
针刺治疗抑郁性神经症及对免疫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观察针刺和黛力新 (Deanxit)治疗抑郁性神经症的疗效及其对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以CCMD 2 R为标准选取 41例抑郁性神经症患者 ,随机分为针刺组 2 1例及西药组 2 0例 ,针刺组以针刺治疗两个疗程共 2 0次 ,西药组服用黛力新治疗 2 0日 ,治疗前及疗程结束后以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 ,并检验疗程前后IL 2、IL 8值加以比较。结果 :每组组内治疗前后HAMD评分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1) ,两组治疗后评分比较无显著性差异 (P >0 0 5 ) ;每组组内IL 2、IL 8值治疗前后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1,P <0 0 5 ) ,同项目治疗后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 (P >0 0 5 )。结论 :针刺和黛力新均能有效治疗抑郁性神经症 ,其治疗原理可能与改善患者的免疫功能有关  相似文献   

15.
张晓哲 《中国针灸》2008,28(4):248-250
目的:探讨大脑后交通动脉瘤性动眼神经麻痹的最佳治疗方法。方法:将78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针刺组穴取睛明、球后、承泣等;电针加穴位注射组在针刺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电针、腺苷钴胺局部穴位注射。2组患者经3个月治疗后进行疗效对比观察。结果:针刺组总有效率为41.7%,电针加穴位注射组总有效率为77.8%,2组疗效相比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电针加穴位注射组中脑瘤发病在2周之内手术的患者针刺疗效优于2周以上手术者(P〈0.01);术后1月之内针刺治疗者疗效优于1月以上针刺者(P〈0.01)。结论:电针加穴位注射是治疗大脑后交通动脉瘤所致动眼神经麻痹的有效方法且优于单纯针刺治疗,大脑后交通动脉瘤的及早诊断与手术、针刺及时的干预治疗都关系到动眼神经麻痹的预后。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电针、认知行为心理治疗与二者联合在抗抑郁药物治疗基础上治疗持续性躯体形式疼痛障碍的疗效的差别。方法:对65名持续性躯体形式疼痛障碍患者追踪观察1年,治疗前将患者随机分为3组;在抗抑郁药物治疗基础上,一组接受电针治疗;一组接受认知行为治疗;一组接受电针联合认知行为治疗。对3组治疗前与后2、4、8周以及半年,1年各进行1次疼痛症状评分,汉密尔顿抑郁量表测评。结果电针及电针联合认知行为治疗组2周、4周时的疗效优于认知行为治疗组(P〈0.05);且二者复发率较电针治疗组低(P〈0.05)。结论:在抗抑郁药物治疗基础上配合电针治疗能快速缓解患者的疼痛症状及焦虑抑郁情绪,从而减少持续性躯体形式疼痛障碍复发。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本实验采用小鼠强迫游泳实验的方法 ,观察针刺合用抗抑郁药后小鼠在水中的静止时间 ,以此来分析抑郁程度的改善情况。方法 :实验分下列各组 :①生理盐水组 ;②电针加生理盐水组 ;③药物组 ,分别观察了氯丙咪嗪 (氯米帕明 2 .5mg/kg、5mg/kg、1 0mg/kg、2 0mg/kg、60mg/kg)、芬氟明 ( 1 .5mg/kg、3mg/kg、1 2mg/kg)和吗氯贝胺 ( 1 0mg/kg、2 0mg/kg、40mg/kg)等三种药物的作用 ;④上述药物加电针组。结果 :电针能使小鼠在水中静止的时间显著减少 ,腹腔注射 (ip)上述三种药物也能减少小鼠在水中静止的时间 ,并表现出一定的剂量依赖关系。在电针加药组中 ,分别选用三种药物的小剂量 (抗抑郁效果很弱或几乎无效 )与电针合用。氯丙咪嗪( 2 .5mg/kg)、芬氟明 ( 1 .5mg/kg)与电针合用后 ,小鼠在水中静止时间与单用药物组或单电针组相比显著减少。而吗氯贝胺 ( 1 0mg/kg)与电针合用虽也有这种趋势 ,但统计学上尚未达到显著性差异。结论 :电针具有抗抑郁作用 ,电针合用某些小剂量抗抑郁药后即能进一步加强这种效应  相似文献   

18.
目的:评价针药结合治疗抑郁症的临床疗效,探讨其调节Th1/Th2平衡的作用机制。方法:122例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针药组和对照组各61例。对照组口服氟西汀,针药组在口服氟西汀的基础上配合针刺治疗。4周为一疗程。采用HAMD抑郁量表、SDS抑郁自评量表评价疗效;ELISA法检测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IFN-γ和IL-4的分泌水平。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HAMD和SDS量表评分均显著下降(P<0.05),针药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IFN-γ水平均显著下降,IL-4水平均显著上升(P<0.05),针药组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在应用抗抑郁药的基础上配合针刺疗效好,其作用机制可能与调节Th1/Th2平衡有关。  相似文献   

19.
慢性应激导致机体神经生化系统的改变与抑郁症的发生关系密切,主要涉及神经递质或调质、神经内分泌激素、神经可塑性等的改变。针灸的抗抑郁机制与其对机体抑郁状态下紊乱的神经生化系统的良性调节作用有关。本文总结了近年针灸治疗抑郁症相关实验研究进展,从(1)单胺类神经递质及其受体,(2)γ-氨基丁酸和谷氨酸,(3)神经肽Y,(4)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和下丘脑-垂体-甲状腺轴活动,及(5)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等五个方面对针灸治疗抑郁症的神经生化机制进行了总结,并对针灸治疗本病的研究进行进一步展望。  相似文献   

20.
施茵  吴焕淦  汪崇淼  施征  华雪桂  刘慧荣 《针刺研究》2005,30(4):215-218,224
目的:探讨针药结合对溃疡性结肠炎(UC)大鼠结肠粘膜IFN-γI、L-12表达的调节机制。方法:在成功建立大鼠溃疡性结肠炎模型的基础上,采用电针“足三里”穴结合西药柳氮磺胺吡啶(SASP)治疗,并与单纯电针、西药、模型及正常组进行对照,以免疫组化和HE染色法观察UC大鼠结肠粘膜IFN-γ、IL-12免疫阳性细胞的表达和组织形态学变化。结果: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大鼠结肠粘膜IFN-γI、L-12免疫阳性细胞表达出现极显著升高(P<0.01),针药、电针及西药组IFN-γ表达则见不同程度的降低(P<0.05,0.01),其中针药组表达接近于正常组水平;而IL-12表达,针药、电针及西药组均较模型组有极显著性降低(P<0.01)。同时,各治疗组对UC大鼠结肠粘膜的组织形态学变化均有一定程度的改善。结论:UC大鼠结肠粘膜IFN-γI、L-12的异常表达是溃疡性结肠炎的发病机制之一。针药结合可能通过有效抑制UC结肠粘膜IFN-γI、L-12的表达达到其治疗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