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通过运用中西医结合研究方法对"肾"本质研究发展到"证"本质研究思路与实践的回顾与总结,从肾阳虚证发病环节在下丘脑的推论,进一步认识到肾阳虚证涵盖着神经内分泌免疫网络,其调控中心在下丘脑,并得出"证"是一种综合性的功能态,有具体功能网络和调控中心的结论.强调中西医学各有所长,中西医结合研究的发展推动了更高层次的中医与西医的互补.  相似文献   

2.
肾本质理论研究与临床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项目属于中西医结合医学。中医核心理论之一“肾”的研究始于上世纪五十年代,最先发现肾阳虚证病人肾上腺皮质功能低下,得到国内7个省市和日本学者的重复验证并获得学术界的公认,进一步对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皮质轴功能的研究,推论肾阳虚证主要发病环节在下丘脑,采取以药测证并证明唯有补肾药才能提高下丘脑的CRF基因表达,首先在国内外对肾阳虚证阐明其物质基础后,对肾作了功能定位。最近的深入研究,发现肾的功能涵盖了神经内分泌免疫网络,补肾药可对以下丘脑为中心的众多分子网络群进行调控整合,这一系列重大原创性理论研究居国内外领先水平。  相似文献   

3.
“五脏”的现代研究及内涵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1 五脏(证)本质现代研究概述1.1 肾本质的研究肾阳虚证不仅是肾上腺皮质轴有功能紊乱,而且在不同靶腺轴也有不同环节、不同程度的功能紊乱,是神经内分泌系统中的一种隐潜性变化,肾阳虚证具有靶腺(肾上腺皮质、甲状腺、性腺)功能紊乱,两种平行观察未见轴间相互影响证据,可推论肾阳虚证的主要发病环节源于靶腺以上的中枢,亦就是说肾阳虚证的主要发病环节为下丘脑(或更高中枢)的调节功能紊乱。老年人组在甲状腺轴与性腺轴异常表现和肾阳虚证甚为类似,因此肾阳虚证的外象又意味着下丘脑-垂体及其某个靶腺轴上有一定程度的未老先衰。细胞免疫低…  相似文献   

4.
藏象本质与神经内分泌免疫网络指标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神经内分泌免疫(NEI)网络与藏象的内在联系。方法以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中的中医学、中药学、中西医结合3个专题数据库为主要来源,检索以NEI网络相关指标为主要方法研究藏象本质的期刊文献,建立相关数据库。采用数据挖掘方法,对病位、证型、治则治法、病证结合与NEI网络指标进行关联规则分析,得到关联规则,绘制关联定向网络图。结果绘制高频病位、证型、治则治法、病证结合与NEI指标关联定向网络图44幅,得到19条关联规则。肾与肝本质研究侧重下丘脑-垂体-性腺轴、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下丘脑-垂体-甲状腺轴,脾本质研究侧重脑肠肽相关指标,心本质研究侧重血管内皮功能相关指标,肺本质研究重点集中在体液免疫、内皮素及肿瘤坏死因子-α。结论应用数据挖掘方法探讨NEI网络与藏象的内在联系是可行的,发现了不同藏象系统间NEI网络研究的差异性,对藏象本质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肾阳虚证本质的现代医学研究进展和展望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自明清以来,中医一直认为肾为脏腑之本,十二经之根,先天之本在于肾。肾与命门本同一气,为人身阴阳消长之枢纽。肾阳主导一身之阳气,火衰其本则阳虚之证迭出。因此肾阳虚证的本质一直是中医的研究重点。60年代,上海第一医学院发现肾阳虚证患者24h尿17-羟皮质类固醇含量普遍低于正常值。沈自尹提出了肾阳虚与现代医学的神经内分泌免疫系统(NEIS)有关,肾阳虚证在下丘脑-垂体-靶腺(肾上腺皮质、甲状腺、性腺、胸腺)轴不同环节、不同程度的功能紊乱,且主要的发病环节在下丘脑(或更高级)的调节功能紊乱。同时认为老年人生理改变和肾阳虚证甚为相似,肾阳虚证也意味着一定程度上的未老先衰。在建立肾阳虚证动物  相似文献   

6.
肾阳虚证本质一直是中医研究的重点,近年来,随着老龄化加剧,肾阳虚证的诊治标准成为中西医结合基础研究的热点。通过介绍肾阳虚证的神经内分泌学、细胞分子免疫学、亚细胞学、代谢组学、基因组学、蛋白质组学等相关研究进展。提出应重点将中医学、代谢组学、蛋白质组学、基因组学相结合,从中西医结合角度,整体的、动态的方向进行肾阳虚证本质的研究。  相似文献   

7.
几十年来,中医、中西医结合研究者们把证本质的研究,作为中医研究的重要方面,力图通过该项研究揭示中医学术的奥秘,使中医证和辨证施治更加科学化、客观化。特别在五脏本质研究方面,倾注了大量的心血,采用了生化学(酶学)、细胞生物学、分子生物学、免疫学、遗传学...  相似文献   

8.
证候本质研究是中医理论现代化研究的主要领域.简要回顾了证候研究的历史,分析了近年来证候本质研究的现状与困惑,从证候规范化、病证结合、严格的科研设计、合理利用动物模型及多学科研究等角度对证候本质研究方法进行了阐述,提出应坚持中医自主发展道路,同时充分利用现代多学科的研究成果,在证名与证候规范的基础上,引入微观分析,宏观指标与微观指标相结合,辨病与辨证相结合,临床与实验研究并举,以证本质的研究为突破口,推进中医的现代化进程.  相似文献   

9.
证本质研究的新思路探讨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随着西医学的引进和现代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传统中医学向现代中医学的转化已成为中医学术发展不可逆转的潮流.证是中医辨证论治的精髓,是理法方药一脉相承的桥梁和关键,多年来又一直是中医研究现代化的突破口.人们普遍认为抓住了证的研究,就抓住了中医现代化研究的瓶颈[1].其中证本质研究又是最主要的攻关对象,人们试图超越疾病探求证的本质,寻求证的客观指标,认为只要发现和证实了与证有关的特异性物质成分,便揭示了证本质,便可对证进行客观的解释和度量,并可实现中、西两种医学本质上的交汇与融合.因此自20世纪50年代,在中医界全面开展了一场轰轰烈烈的证本质研究.从临床研究到动物实验,从寻求单一"证"的特异性指标到病证结合研究某一病证的客观指标,人们将其作为中医现代化研究的攻关对象,期以突破.然而50年过去了,尽管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在我们为一时的成功而振奋鼓舞时,诸多困惑也伴随而生,留下了许多值得借鉴和进一步深入思考之处.  相似文献   

10.
中医证候本质研究的回顾与思考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江锋  王宗殿 《中医药学刊》2005,23(1):131-133
证候本质研究是中医理论现代化研究的主要领域。简要回顾了证候研究的历史。分析了近年来证候本质研究的现状与困惑,从证候规范化、病证结合、严格的科研设计、合理利用动物模型及多学科研究等角度对证候本质研究方法进行了阐述,提出应坚持中医自主发展道路。同时充分利用现代多学科的研究成果,在证名与证候规范的基础上,引入微观分析,宏观指标与微观指标相结合,辨病与辨证相结合,临床与实验研究并举.以证本质的研究为突破口,推进中医的现代化进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