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通过分析咳喘与二便在生理、病理上的密切关系,咳喘病证常用药物对二便的特殊作用,结合临床体会,阐述了辨察二便在咳喘病辨证选方中的重要性和运用经验.  相似文献   

2.
目的:应用电针法加穴法治疗中风后遗症二便失禁症.方法:(1)电针法:取会阴、长强、四神聪三穴行针刺后加电针30min.每日1次.(2)穴注法:选取复方当归、黄芪、VitB1、VitB12注射液各2ml混合后分注于会阴、长强二穴内.隔日1次.结果:病例一、二、三,经上述疗法分别治疗2周、4周、3周后,保留导尿得以解除均告痊愈.结论:本法治疗中风后遗症二便失禁症,疗效理想、简单易行且经济实用、无副作用,值得基层推广试用.  相似文献   

3.
论察二便对咳喘辩证选方的重要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分析咳喘与二便在生理、病理上的密切关系,咳喘病证常用药物对二便的特殊作用,结合临床体会,阐述了辨察二便在咳喘辨证选方中的重要性和运用经验。  相似文献   

4.
<正> 李某,女,27岁,产后1个月,意识障碍25天,于1985年4月21日入院。患者1个月前顺产1女婴,心情怫郁,加之饮食不节,第2天腹泻,呈水样便,后转为脓血便。产后第4天咳喘不能平卧,寒战发热随之出现神志矇眛,谵妄躁动,二便失禁。经  相似文献   

5.
腰椎间盘突出症 ,又名纤维环破裂症 ,是骨伤科、针灸推拿科临床常见病。重症椎间盘突出症是指腰腿剧痛 ,腰及下肢功能受限、肌肉萎缩、二便失禁、生活不能自理。现将 1 986年以来运用“三晃一吊松解推扳法”治愈 1 0 0例重症腰椎间盘突出的情况介绍如下 :本组病例 1 0 0例。其中男 61人、女 39人 ,最小年龄 1 9岁 ,最大年龄 72岁 ,发病时间 1~ 1 0天 40例 ,4~ 1 0月 51例 ,5年以上 9例 ,临床表现 :腰痛伴下肢电南击样疼痛 ,脊柱侧弯 ,患肢肌肉萎缩 ,二便失禁等症。诊断要点 :1 .腰痛伴下肢坐骨神经放射性疼痛、咳喇疼痛加重。 2 .腰椎生理…  相似文献   

6.
李建武 《中国针灸》2005,25(1):13-13
蔡某,女,65岁,1998年11月初就诊.现病史:2月前,遇惊吓而突发意识障碍,四肢抽搐,二便失禁,头痛,呕吐,右上下肢无力,当地医院未作CT及脑脊液检查,临床诊断"脑溢血",经脱水、护脑及支持疗法,治疗月余好转出院.出院后仍肢体无力,二便失禁,遂请笔者诊治.症见:神情呆滞,健忘,不欲言语,不能站立及行走,二便失禁.  相似文献   

7.
电针次髎、会阳穴治疗神经源性二便失禁30例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杨涛  刘志顺  刘元石 《新中医》2001,33(12):43-43
目的观察电针次髎、会阳穴治疗不同病因神经源性二便失禁的临床疗效.方法电针次髎、会阳穴(均为双侧),每天1次,5次为1疗程.结果大便失禁治愈率76.7%,有效率6.7%;小便失禁治愈率46.7%,有效率23.3%.治疗5次有效率大便失禁50.0%,小便失禁16.7%.结论电针次髎、会阳穴治疗脑及脊髓损伤所致二便失禁均具有简便易行,起效快,治愈率高的特点,且对大便失禁的疗效优于小便失禁的疗效(P<0.05).  相似文献   

8.
患者,男,65岁,于2006年6月4日就诊.主诉:二便失禁、双下肢痿软无力2个月.病史:2个月前曾在某院行L<,4>/L<,5>腰椎间盘突出手术,后出现二便失禁,双下肢痿软无力,肌肉萎缩,转入我院求治.经MRI检查提示:马尾神经损伤.刻诊:患者神清,精神萎靡,大小便失禁,双下肢肌肉萎缩,不能行走,套着尿袋,卧床,生活不能自理.  相似文献   

9.
目的 观察补肾祛湿化浊法治疗中风合并二便失禁的疗效。方矬以补肾祛湿化浊法组方随证加减治疗中风二便失禁36例。结果痊愈21例,好转13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4.4%。结论补肾祛湿化浊法对中风合并二便失禁有明确的疗效。  相似文献   

10.
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庄礼兴教授,从事针灸临床工作近30年,临床经验丰富,笔者随师侍诊3年,受益颇多,今撷验案3则以飨同道,从中亦可窥见庄教授善治疑难杂病之一斑. 1二便失禁 陈某,女,66岁.1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大小便失禁,无便意而失禁,畏寒,伴有口角流涎,无外伤史,在广州多家医院诊治未见好转.后患者经人介绍转我院行针灸治疗.舌质淡,苔薄白,脉沉细.诊断为神经源性二便失禁.辨证为肝肾亏损.针灸处方:电针:关元、中极、三阴交(双侧)、阴陵泉(双侧).三阴交行补法,电针选用连续波,治疗30 min,针毕腰骶部拔罐治疗5 min,隔日治疗1次.1次之后患者诉可以控制大小便,两次后基本痊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