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谢强教授中西医治疗突发性耳聋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突发性耳聋是一种突然发生的原因不明的感觉神经性耳聋,其发病急,进展快,治疗效果直接与就诊时间有关,是临床常见的一种疾病,对人们的生活、工作影响很大,如不及时治疗,将很难恢复,遗留永久神经性耳聋。吾侍诊谢强教授半年,观其对突发性耳聋患者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疗效较好,现总结我科2007年1月至6月35耳突发性耳聋患者情况,总结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目前国内外资料显示血循环障碍是突发性耳聋的一个重要因素。耳蜗的耗氧量很大,甚至超过大脑皮质和视网膜,故对缺氧耐受差,易发生缺氧。由于突发性耳聋是在瞬间或几小时或者几天内突然发生的,30~40岁高发,而该年龄段的人大多处于学习、工作阶段,听力突然下降或丧失,对学习、工作和社交活动都会造成很大的影响,由此会出现不同程度的烦躁焦虑情绪,再加上治疗时间与学习和工作上的冲突,给患者个人及家庭均带来不便和痛苦。将高压氧舱用于治疗突发性耳聋之后,大大提高了突发性耳聋患者的疗效。本文介绍突发性耳聋治疗过程中的一些注意事项及护理要点。  相似文献   

3.
补阳还五汤可治突发性耳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突发性耳聋又称突聋,是一种突然发生且原因不明的感音神经性耳聋,是临床常见的难治之症。笔者在临床实践中采用中医药治疗突发性耳聋进行一些探索,曾用补阳还五汤为主治疗本病42例,取得了确切的疗效。  相似文献   

4.
中西医结合针法治疗突发性耳聋疗效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针法治疗突发性耳聋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诊断、纳入标准的60例突发性耳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30例,分别采用中西医结合针法及传统针法治疗;疗程均为30d。结果中西医结合针法治疗突发性耳聋疗效优于传统针法。结论中西医结合针法治疗突发性耳聋疗效确切,可以显著提高治愈率。  相似文献   

5.
从肝胆论治突发性耳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突发性耳聋是耳鼻喉科常见病,属祖国医学暴聋范畴。其发病多因情志不舒,郁而化火或暴怒伤肝,肝火上扰耳窍所致;耳窍与肝胆关系密切,从肝胆论治突发性耳聋,有其确切的理论基础,临床以疏肝泻火,活血通窍为治疗大法,组方遣药治疗突发性耳聋,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6.
突发性耳聋是耳鼻喉科常见病,属祖国医学暴聋范畴。其发病多因情志不舒,郁而化火或暴怒伤肝,肝火上扰耳窍所致;耳窍与肝胆关系密切,从肝胆论治突发性耳聋,有其确切的理论基础,临床以疏肝泻火,活血通窍为治疗大法,组方遣药治疗突发性耳聋,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7.
突发性耳聋是指突然发生、原因不明的一种感音神经性耳聋。病情发展迅速,耳聋可在数分钟、数小时内发生,是耳鼻咽喉科的常见急症之一,常伴有耳鸣、耳堵塞感,部分患者可伴眩晕、恶心、呕吐,但不反复发作。突发性耳聋的病因至今不明,发病机制说法不一。因此,临床治疗方法及用药各不相同。我科从2005年2月至2006年12月,应用血栓通注射液治疗突发性耳聋患者25例(28耳),取得了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8.
灯盏花素注射液联合利多卡因治疗突发性耳聋30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突发性耳聋是神经内科与耳鼻喉科的常见急症,笔者自2004年9月-2007年9月,应用灯盏花素针联合利多卡因治疗突发性耳聋,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9.
突发性耳聋,是耳鼻喉科常见病之一。近年来.有逐年增加趋势。本病是突然发生的感音神经性聋,多为单侧,可伴眩晕。据报告突聋伴眩晕可高达72%,是否伴有眩晕又是预后判断的依据,因此,突发性耳聋伴眩晕是很值得探讨的问题。本对突发性耳聋伴发眩晕的患进行临床辨证,研究眩晕伴发与中医证型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0.
目的:调查丽水市城区居民对突发性耳聋相关知识的认知及行为现状,根据调查提供的依据提出建议。方法:随机选择丽水市城区中的10个社区,对800名居民进行突发性耳聋相关知识及行为现状进行调查。结果:突发性耳聋相关知识平均得分为(3.70±1.50)分,预防突发性耳聋行为现状得分为(5.40±1.20)分,提示丽水市城区居民对突发性耳聋的相关知识认知度较差,部分居民完全不了解,居民对突发性耳聋的预防行为较好,可能原因是其他疾病预防中的行为与突发性耳聋预防行为有关联。突发性耳聋相关知识及行为现状与性别无关,与年龄、婚姻状况、文化程度、职业及有无慢性病有直接关系。结论:丽水市城区居民对突发性耳聋相关知识认知及行为现状较差,应根据调查结果,有针对性地开展相关宣教,提高居民对突发性耳聋的重视程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