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目的探究对老年下肢骨折患者应用护理干预模式对其静脉血栓情形的预防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2月—2016年9月,医院接收并给予手术治疗处理的老年下肢骨折患者80例作为研究样本,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即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采取以往最常应用的护理模式,观察组采取针对性的预防静脉血栓护理干预模式。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静脉血栓发生率及下肢症状评分。结果观察组患者静脉血栓发生率为5.0%,明显低于对照组对应数值27.5%(P0.05);观察组下肢症状(疼痛、肿胀、皮肤温度)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老年下肢骨折患者应用针对性的预防静脉血栓护理干预模式开展护理工作,能够有效预防下肢骨折术后并发静脉血栓情况的发生,降低静脉血栓的发生率。相比于常规护理模式,老年下肢骨折患者的愈合效果更佳。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中医护理在预防老年股骨颈骨折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中应用的效果。方法:80例老年股骨颈骨折术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每组40例。对照组患者选择常规护理,实验组患者则在常规护理的同时,应用中医护理。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实验组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发生率5.0%显著低于对照组2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中医护理,能对老年股骨颈骨折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进行有效预防,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3.
目的 分析在股骨颈骨折患者中,应用中医护理干预预防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8年12月—2020年1月收治的股骨颈骨折患者80例,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给予中医护理干预,对比2组患者的恢复情况、治疗效果、护理满意度及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骨折愈合时间及出院时间均比对照组患者短(P 0. 05);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明显比对照组患者高(P 0. 05);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 0. 05);观察组患者的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明显比对照组患者低(P 0. 05)。结论 在股骨颈骨折患者术后应用中医护理干预,能有效促进患者的恢复,有效预防患者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中医护理对预防老年股骨颈骨折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的效果。方法选择该院骨科2016年5月—2018年10月期间收治的82例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41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采取中医护理方法,包括情志护理、按摩、合理饮食、功能锻炼、中医健康指导,对比两组术后DVT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术后DVT发生率(4.88%)明显低于对照组(26.8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405,P0.05)。结论对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施行中医护理可有效预防DVT,有利于患者早期康复,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5.
邱凤敏  王戌萍 《光明中医》2023,(7):1377-1379
目的 探究中医穴位按摩护理对股骨颈骨折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影响。方法 将符合标准的78例股骨颈骨折术后患者运用信封抽签法分为2组,39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39例穴位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中医穴位按摩护理,比较2组下肢肿胀程度、股静脉血流速、红细胞聚集指数以及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率。结果 穴位组护理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下肢肿胀程度轻于对照组(P<0.05);护理3 d和7 d后股静脉血流速高于对照组(P<0.05),红细胞聚集指数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中医穴位按摩护理可加快股骨颈骨折术后患者股静脉血流速,避免红细胞聚集,对改善下肢肿胀和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具有较好效果。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中医护理模式在预防股骨胫骨患者术后下肢静脉血栓中的疗效。方法:收集我院2010年3月至2012年3月间股骨胫骨骨折患者190例,其中,胫骨骨折76例,股骨骨折114例。随机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中医护理。观察患者在两组不同护理模式下,术后下肢静脉血栓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共有9例患者在术后发生了DVT,发病率为9.5%;对照组共有21例患者在术后发生了DVT,发病率为22.1%。两组发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未出现DVT合并或继发PE的患者,对照组出现1例DVT合并或继发PE的患者。结论:与常规护理相比,中医护理模式能够减少患者术后发生DVT的概率,减短术后恢复的时间,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髋部骨折患者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预防和护理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0月—2018年10月该院接收治疗的髋部骨折术后患者9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数字方式分成了对照组与实验组,各45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措施,实验组采取综合护理措施,观察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后凝血四项指标(PT、aPTT、TT、Fbg)改善情况,观察对比两组患者骨折术后下肢静脉血栓发生率及住院时间。结果实验组患者护理后PT、aPTT、TT指标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Fbg指标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住院时间和下肢静脉血栓发生率显著少于对照组,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髋部骨折患者术后加强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预防及护理,可有效减少静脉血栓发生率,改善凝血功能相关指标水平,缩短住院时间。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下肢骨折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护理干预。方法选取2018年1月—12月在该院进行下肢骨折术的患者200例,随机划分为2组,100例作为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100例作为观察组,对观察组采用综合护理干预,实验结束后根据2组患者的满意度及术后静脉血栓形成率进行评分。结果由此观察得出,实验期间,观察组患者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且下肢静脉血栓发生率低于对照组。结论综合护理对下肢骨折术后下肢静脉血栓的形成有控制效果,减少了静脉血栓的形成,并提高了患者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中医护理在预防老年股骨颈骨折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中应用的效果。方法:对本院骨伤科83例老年股骨颈骨折术后患者,予常规术后处理和中医治疗,并实施中医护理措施(包括按摩、功能锻炼、辨证施膳、中医健康指导和情志护理),观察预防DVT的效果。结果:83例患者中仅1例发生DVT,下肢轻微肿胀,经治疗1周后痊愈。其余均未发生术后DVT。结论:中医护理在预防老年股骨颈骨折术后DVT中应用的效果较好,是预防术后DVT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下肢骨折术后开展预见性中医护理干预对静脉血栓形成的影响。方法选取该院2016年12月—2018年10月期间骨科收治的86例下肢骨折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使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n=43),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研究组在此基础之上行预见性中医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和康复情况、两组护理满意度。结果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为32.6%,研究组为4.7%,研究组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康复率为67.4%,研究组95.3%,研究组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护理满意度为76.7%,研究组95.3%,研究组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下肢骨折术后开展预见性中医护理干预能有效预防和降低静脉血栓及便秘形成,促进康复,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和探讨骨科疼痛患者应用中西医结合护理的效果。方法从2017年2月-2019年2月收治的患者中随机抽取122例,通过分层抽样法将122例患者分为对照组(n=61)和试验组(n=61),对照组患者接受疼痛护理、健康宣教、基础护理等常规护理干预,试验组患者同时接受中西医结合护理,对比分析2组患者护理后疼痛等级以及下肢深静脉血栓等并发症情况。结果试验组患者Ⅰ级疼痛率高于参考组,Ⅲ级疼痛率低于对照组患者,2组患者护理后I级疼痛率以及Ⅲ级疼痛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Ⅱ级疼痛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等并发症总发生率明显较对照组患者低,其中,对照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为16.39%,试验组患者总发生率为6.56%,2组患者并发症总发生率经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骨科疼痛患者应用中西医结合护理有利于显著减轻其疼痛感,同时有助于使各类并发症得到有效控制。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中医护理方案对腰椎间盘突出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2015年12月—2016年12月在大连市中医医院就诊的6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30例采取普通护理措施,试验组30例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使用中医护理方案,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有效率和护理依从性。结果试验组各项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腰椎间盘突出的患者采取中医护理方案,可以有效提高患者的临床有效率和对护理的依从性,值得在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对甲亢失眠患者采取中医辨证护理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5年12月—2016年12月在大连市中医医院就诊的100例因甲亢导致的失眠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50例采取普通护理,试验组50例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取中医辨证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生活质量。结果试验组和对照组在护理前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试验组各项指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甲亢失眠患者采取中医辨证护理,可以明显提高治疗的有效率和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4.
目的积极探讨中药熏蒸联合穴位按摩对髋部骨折患者的疗效分析。方法根据随机双盲法将2017年4月—2019年4月期间在江铜集团东铜医院接受髋部骨折手术的92例患者进行分组,每组46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性干预及穴位按摩方案,观察组在此基础上接受中药熏蒸。对2组患者的术后恢复状况及并发症进行分析。结果观察组自主锻炼时间长于对照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前观察组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比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假肢松动、静脉血栓等发生几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髋部骨折术后患者进行中药熏蒸联合穴位按摩方式,能够促进患者的术后恢复,改善患者术后髋关节功能,降低患者的并发症发生几率。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应用中医护理技术对青光眼术后的临床效果研究。方法选取2015年12月—2016年12月在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就诊的青光眼患者90例,对照组45例,采取普通护理,试验组45例,使用中医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住院时间、术后痊愈率、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试验组各项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中医护理技术对青光眼术后患者进行护理,临床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髋关节置换术联合中药熏洗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月于抚顺市中医院骨二病房收住院治疗的行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患者60例,应用信封法随机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对照组30例,术后应用低分子肝素钙预防血栓,试验组30例,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中药熏洗方案,观察两组患者术后凝血时间及D-二聚体水平。结果试验组术后凝血时间及D-二聚体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应用低分子肝素及中药熏蒸治疗可明显改善双下肢血液循环速度,提高病灶区血药浓度,抑制血小板凝聚,临床效果理想,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中医综合护理老年股骨颈骨折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疗效。[方法]使用随机平行对照方法,将50例住院患者按抽签法简单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25例常规护理;下肢外展中立,将患肢抬高20°~25°,避免受压,避免过度屈髋,以促进静脉回流。治疗组25例中医护理:情志护理、推拿按摩及功能锻炼。连续治疗护理30d为1疗程。观测临床症状、静脉血栓形成、手术后引流血量、血小板(PLT)、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不良反应。治疗护理1疗程,判定疗效。[结果]治疗组痊愈7例,有效17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96.00%。对照组痊愈0例,有效9例,无效16例,总有效率36.00%。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1)。血液指标护理组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PLT、APTT、PT值护理组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医综合护理老年股骨颈骨折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中医护理方案指导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5年12月—2016年12月在大连中医院就诊的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100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50例采取普通护理措施,对照组50例在试验组的基础上采取中医护理方案,比较两组患者的SAS、SDS、中医症状、足部神经筛查。结果试验组各项观察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采取中医护理方案,可以明显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内外同治法治疗下肢深部静脉血栓形成的疗效。方法:56例分为中西药组和西药组各28例,两组均口服阿托伐他汀钙及拜阿司匹林,中西药组加用血塞通软胶囊口服配合消炎膏外敷治疗,治疗3周后比较两组疗效。结果:总有效率中西药组89.3%、西药组64.3%,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中西医内外同治法治疗下肢深部静脉血栓形成疗效好于单用西药治疗。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湿热敷中医护理对骨折术后淤肿患者的影响。方法选择2018年1月-2018年12月收治的80例骨折术后淤肿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不同的护理方法进行分组,各组为4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在上述护理的前提下,联合中医护理措施--湿热敷进行治疗。比较2组患者膝关节功能恢复情况、护理有效率、膝关节疼痛评分(VAS评分)。结果观察组关节功能恢复优良率达到82.50%,对照组则达到50.00%,观察组关节功能恢复优良率明显更高,P<0.05;观察组治疗有效率明显比对照组更高,P<0.05;2组治疗后VAS评分明显比治疗前下降,P<0.05;2组治疗后比较,观察组治疗后VAS评分(0.82±0.23)明显低于对照组(2.82±0.82),P<0.05。结论对骨折术后淤肿患者进行湿热敷中医护理,可以有效地改善患者淤肿症状,可以减轻患者的疼痛感,可以有效地促进关节功能恢复,从而有利于改善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