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山海经》是我国古代记载地理、神话、动植物、矿物、祭祀的一部奇书,几经遗佚。书中内容集中体现了我国先秦、秦汉时期劳动人民的智慧,其中就包括对植物的描述,特别是通过形态及与其相似的植物来定性描述植物,且植物具有明显的地理分布。本研究就《山海经》中植物形态分类的思想及其地理分布进行概述和讨论,以望对我国古代植物分类学研究及药用植物道地性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山海经》记载了丰富的中医学知识,堪称我国古代第一部中医学著作,是研究上古时代医学的宝贵资料,对后世中医学著作的影响巨大。我国现存最早的药物学专著《神农本草经》中一些药物的特点和疗效的记载源自《山海经》;《本草纲目》中所载诸多药物的习性和药用价值与《山海经》记载相合;《山海经》中多种疾病名称为《黄帝内经》所采用,张仲景《伤寒杂病论》的内容具有《山海经》记载的影子。  相似文献   

3.
《山海经》中药物记载的再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山海经》一直令人感到扑朔迷离。其评价或褒或贬,或视之为神话,或指之为巫书、不一而足。各种学科的研究者都试图从中寻找本学科知识的最早记叙。一般地说,把《山海经》看成是我国最古的自然地理书、最古的博物书、分区古国志、原始神话故事、巫书、氏族世系表等等,这都是比较允当的。而从研究我国医药学史的角度看来,笔者认为,《山海经》还同时是我国古代著作中现存的一本最早的药物学著作,反映了医巫混合时期上古先民的药物学知识积累。研究《山海经》记载的药物,对于认识祖国医药学早期发展的历史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山海经》成书早于《神农本草经》《山海经》不象《神农本草经》,它不是一本药物学专著;但它却确确实实包含了丰富的药物知识内容,具有药物学价值。医药  相似文献   

4.
《山海经》是我国现存最早的区域地理著作,记载了大量先秦时期与医学有关的药物、疾病、病症及其防治的珍稀资料。与汉代出现的《黄帝内经》、《神农本草经》和《五十二病方》相比,《山海经》在药物命名与分类、药物性质与效能、药物产地与采集时间、入药部位和主治病症等方面,表现出了鲜明的由巫术向医学发展过渡阶段的特征。《山海经》中的医药学知识受到后世医学家的重视,并得到广泛的传播与应用,对于研究早期中医学形成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5.
提取和归纳整合《山海经》中涉及到的中医、中药学知识,总结《山海经》在中医药学领域的成就,《山海经》记载了丰富的中医动物药、植物药和矿物药,其中100余种中药材对55种疾病具有明确的治疗和(或)预防保健作用,且存在明显的数量和地域分布差异。  相似文献   

6.
《山海经》外治思想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山海经》外治思想初探山东省滨州地区中医院(256613)郭洪涛崔立新主题词《山海经》外治法医史文献研究《山海经》是中国现存最早的地理书,也是一部医药内容十分丰富的先秦典籍。原署为夏禹、伯益,实则出于战国人之手,秦汉间又有所增益。西汉刘歆校后分成《山...  相似文献   

7.
<正>原始社会,人们逐渐掌握了用植物包裹伤口,拔去肌肤异物,压迫伤口止血,用淤泥或植物汁渣涂敷皮肤痈肿,用锋利的石头刺破痈肿等方法,这就是中医外科伤科的早期萌芽。《山海经·东山经》记载:“高氏之山……其下多箴石。”郭璞注:“可以为砭针治痈肿者。”这种切开痈肿排脓引流的砭石,即是最早的外科医疗器械。《山海经》还记载了痈、疽、瘿、痔、疥等外科疾病。  相似文献   

8.
《山海经》中不仅有关于"瘿"的病名记载,而且对于瘿病发病的地理位置、瘿病预防的思想,以及防治瘿病的药物都有非常丰富精彩的记述,对于研究上古及先秦时期瘿病的学术思想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求《山海经》中医学信息的科学价值,梳理并发明书中各经病症。方法:采用袁珂先生《山海经校注》为底本,重在病症名解疑,对旧注无解或注释含混者,按病症名于各经所出现顺序略加疏理,间附己见,稍为发明,以备查考。结果及结论:《山海经》所载存的医学信息,有着特定的历史意义和不可忽视的科学价值,有关中医病症术语有待进一步训诂研究  相似文献   

10.
正(接上期)《山海经》中反映的早期医学诊疗体系1.中医学体系的萌芽首先,《山海经》中记载的药物学知识包含了药物产地、形态、气味、效用和使用方法等,这些是传统医学体系中本草学的主要内容。虽然内容简略,且又是"最初级的、最基本的药物知识"[1],但在医学史上仍有较高的价值。如《山海经》中有"其味酸甘",可见已有"五味"的概念和思想。袁思芳指出:  相似文献   

11.
采用第四次全国中药资源普查中野生重点中药资源调查方法,作者于2012年7月至10月对海南省三亚辖区的重点中药资源进行了调查,并参照海南省重点中药材名录,共确定三亚辖区分布重点药用植物69种,隶属43科。其中真菌类1科1种,蕨类植物3科3种,种子植物39科65种。野生药材38科63种,大面积栽培类药材5科6种。海南地方重点药材15种,隶属11个科。该次调查有助于了解三亚辖区重点药用植物分布状况,生长环境和资源储量等,为今后开展这些药材资源的合理开发,建立相应的保护机制及实现药材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研究基础。  相似文献   

12.
药用植物化感自毒作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化感自毒作用是造成药用植物连作障碍的重要原因之一,会降低药用植物产量与品质。随着药用植物产业的发展,其连作障碍的问题日益突出,如何缓解药用植物连作障碍,是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对药用植物化感自毒作用的研究现状进行综述,阐述了药用植物化感自毒物质影响其生长发育的机制,即通过破坏细胞结构、干扰活性氧和激素的代谢、影响光合作用等方面抑制药用植物生长;分析了药用植物化感自毒作用与连作障碍的关系,综述了选育抗自毒药用植物品种、合理施肥、选用合理种植制度以及使用微生物制剂等方法在缓解药用植物连作障碍上的应用,并对该领域未来的研究方向进行展望,以期为药用植物生产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3.
药用植物与其生境中的微生物关系密切,两者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形成了植物-微生物共生体系统。微生物与药用植物的生长、繁殖和次生代谢活动息息相关,其互利共生关系是近年来药用植物研究的热点。本文概述了药用植物与微生物的互利共生关系,主要包括:药用植物类型及药用植物根系分泌物对微生物群落结构及多样性的影响,根际微生物对药用植物生长发育的影响以及药用植物与微生物分子识别机制。本文为药用植物与微生物互作机制的发掘和利用提供依据,对有效利用微生物促生机制来提高药用植物抗逆性、增加药材产量和改善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药用植物基因工程研究和应用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敏  黄璐琦  李萌萌 《中国中药杂志》2008,33(12):1365-1371
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药用植物贸易国和消费国。药用植物基因工程的研究和应用是提高药用植物生产效率和品质,减轻资源的压力,增强我国药用植物产业的竞争力,并使之能够可持续发展最快捷、最有前途的手段之一。虽然植物基因工程的研究和应用已经取得了长足的进展,但是目前为止,植物基因工程的研究更多还是集中于一些传统的模式植物上;尽管已有上百种植物中已经有成功转入外源基因的报道,但植物基因工程的应用也还局限于一些大宗的重要农作物品种上。对于药用植物来说,基因工程的研究近年来逐渐出现,并有增多的趋势,但总量依然很少。笔者在介绍植物基因工程应用概况的基础上,对药用植物基因工程研究和应用的现状进行了综述,提出所存在的问题,并对其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5.
采用第四次全国中药资源普查中野生重点中药资源调查方法,作者于2012年7月至10月对海南省三亚辖区的重点中药资源进行了调查,并参照海南省重点中药材名录,共确定三亚辖区分布重点药用植物69种,隶属43科。其中真菌类1科1种,蕨类植物3科3种,种子植物39科65种。野生药材38科63种,大面积栽培类药材5科6种。海南地方重点药材15种,隶属11个科。该次调查有助于了解三亚辖区重点药用植物分布状况,生长环境和资源储量等,为今后开展这些药材资源的合理开发,建立相应的保护机制及实现药材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研究基础。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介绍了青藏高原药用植物的资源概况,其主要特点为:1.野生药用植物资源极其丰富;2.名贵药材多,野生资源蕴藏量较大;3.藏医药发展有较大优势;4.药用植物的新品种、新资源多。本文分析了青藏高原药用植物的资源现状,提出了由于医药需求量增加造成开发过度,对高原药用植物濒危状况的研究与了解不够,保护措施乏力以及高原药用植物所固有的脆弱性等是濒危植物产生的主要原因,并为实施高原药用植物资源的可持续发展战略及采取相应的保护措施提出了建设性意见。本文特别指出应保护药用植物资源及与之密切相关的自然界的生态环境,以保证资源的永续利用,保存资源稀有和濒危的药用植物的物种遗传多样性,运用现代科学技术,加强珍稀濒危物种的种质保存,变野生药用植物为家种,扩大药用资源,提高现有药用植物资源的再生能力和内在质量,以保证药用需要。在保护行动中应提倡多学科合作,大力加强对高原药用植物重要种群的基础性研究。  相似文献   

17.
药用植物培养高产细胞系的选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通过植物发酵培养获得有用的药用植物次生代谢物是解决药用植物资源问题的有效手段。然而,大多数有用的次生物质在植物细胞中含量极低。为此,在工业化生产中首先需要适时地对植物细胞进行选育和改良,以解决提高植物细胞中次生物质含量问题。本文对药用植物培养高产细胞系选育方法和研究作了概述,针对高产细胞系筛选、诱变育种和基因转移关键共性技术研究及对解决高产细胞系不稳定性问题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8.
An ethnobotanical study was carried out in six villages in the Bunda district, Mara Region, Tanzania, where the use of plants still has a special meaning to the society, in the treatment of various diseases. Information was obtained from the traditional healers and other experienced persons, having some knowledge on medicinal plants. Fifty-two plants were reported for use in the treatment of various infectious diseases. These plants belong to 29 families, with Papilionaceae being the most represented. Leaves ranked the highest, especially for use in topical preparations. Oral administration was the most frequently used route of administration. Twenty-one percent of the recorded plants were reported for treating venereal diseases, with syphilis and gonorrhea being the most commonly mentioned. Information providers requested feedback with regard to the plants proven scientifically to be toxic in order to avoid risks while offering their services. From this work it was found out that, people in this area commonly use medicinal plants with trust they have built on the curative outcome witnessed. As the first ethnobotanical study in Bunda district recording 52 plants in a small area covered, publication of this work is expected to open up more studies to record many useful medicinal plants unfolded.  相似文献   

19.
通过植物发酵培养获得有用的药用植物次生代谢物是解决药用植物资源问题的有效手段。然而,大多数有用的次生物质在植物细胞中含量极低。为此,在工业化生产中首先需要适时地对植物细胞进行选育和改良,以解决提高植物细胞中次生物质含量问题。本文对药用植物培养高产细胞系选育方法和研究作了概述,针对高产细胞系筛选、诱变育种和基因转移关键共性技术研究及对解决高产细胞系不稳定性问题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20.
A survey was conducted among Hausa and Fulani, two major tribes of Northern Nigeria to identify plants and methods used traditionally in the treatment of cancers and inflammatory diseases. The ecological zones that were considered include Zaria, Kaduna and Kano in the Northern part of Nigeria. The survey involves traditional healers, hunters, farmers and Fulani nomads. This survey has identified plants useful in the treatment of cancers. The plants were identified via taxonomic means and classified according to their habitats, families, genera. Evidently the plants span families and genera, the knowledge and values of the plants was evaluated with the aim of understanding the scientific basis for the use of the plants. The inventory provides the unique opportunity of capturing plants of common uses across the communitie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