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荨麻疹是由于皮肤、黏膜小血管扩张及渗透性增加而出现的一种局限性水肿反应,是一种常见的皮肤病[1]。临床表现为皮肤出现局限性的组织水肿性风团,通常先伴有皮肤瘙痒的症状,随即出现轻度隆起的斑疹样风团、红斑或划痕等。中医学根据其表现症状和致病特点对其有不同的命名,如"隐疹""风疹瘙疮""游风"等。隋代巢元方《诸病源候论》描述"隐疹"曰:"人皮肤虚,为风邪所折,则起隐疹""邪气客于皮肤,复逢风寒相  相似文献   

2.
<正>荨麻疹是一种常见的过敏性皮肤病,属于中医"瘾疹"范畴。其发病特点为皮肤上出现瘙痒性风团,发无定处,骤起骤退,退后不留痕迹,时伴剧烈瘙痒及烧灼感。《诸病源候论》曰:"邪气客于皮肤,复逢风寒相折,则起风瘙瘾疹。"简明扼要地指出风邪是其致病原因。依据病程的不同分为急性和慢性荨麻疹,病程少于6周为急性,大于6周或以上为慢性。西医主要以抗组胺药和皮质类固醇合用来治疗荨麻疹,二类药物不良反应明  相似文献   

3.
张坤  孙爱国 《时珍国医国药》2007,18(8):1989-1989
荨麻疹是一种以皮肤出现鲜红色或苍白色瘙痒性风团为主要特征的过敏性皮肤病。中医有“风疹块”“瘾疹”“赤白游风”“鬼饭疙瘩”等名称。笔者临床用《外科正宗》当归饮子加减治疗荨麻疹62例,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62例荨麻疹,中西医诊断符合《临床皮肤病学》[1  相似文献   

4.
<正>瘾疹[1]最早见于《素问·四时刺逆从论》:"少阴有余,病皮痹瘾疹",是一种皮肤出现红色或苍白色风团,时隐时现的瘙痒性、过敏性皮肤病。相当于西医学的荨麻疹,其特点是皮肤出现瘙痒性风团,发无定处,骤起骤退,消退后不留痕迹。此病有病程长、病情顽固、容易复发、治疗难等特点[2]。笔者跟师采用针药结合治疗慢性荨麻疹1例,取得满意疗效,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5.
正荨麻疹是由皮肤、黏膜小血管扩张和通透性增加而导致的一种局限性水肿反应,一般认为,荨麻疹每天或几乎每天发作,持续6周或6周以上者,可诊断为慢性荨麻疹(CU)~([1])。中医一般称之为瘾疹。《素问·四时刺逆从论》中有较早的记载:"少阴有余,病皮痹隐疹。"《医宗金鉴·外科心法要诀》中有较详细的记录:"此证俗名鬼饭疙瘩,由汗出受风,或露卧乘凉,风邪多中表虚之人,初起皮肤作痒,次发扁疙瘩,形如豆瓣,堆累成片。"  相似文献   

6.
<正>中医称荨麻疹为"瘾疹"和"风疹",是一种常见皮肤黏膜过敏性疾病,以皮肤黏膜突然出现风团,伴剧烈瘙痒为特点,其发病原因多与机体正气不足,风邪入侵而致。西医学认为,荨麻疹是在多种因素作用下,引起皮肤、黏膜的小血管扩张及渗透性增加而出现的一种局限性水肿反应,急性荨麻疹病程持续超过1~2周,慢性荨麻疹表现为反复发病,病程超过4~6周。我院于2013年5月—2014年5月采用氯雷他定联合防风通圣丸治  相似文献   

7.
针刺拔罐治疗荨麻疹42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荨麻疹是一种常见的过敏性皮肤病,是由于皮肤黏膜小血管扩张及渗透增加而出现的一种局限性水肿反应,时隐时现,故中医称为"风疹"、"瘾疹",民间又有"风疹块"之称.笔者采用针刺、拔罐治疗荨麻疹42例,疗效显著,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8.
<正>小儿荨麻疹,俗称风疹团,是一种常见的过敏性皮肤病,主要表现为皮肤大小不一的红斑性及水肿性反应,常伴瘙痒,基本病变为皮肤黏膜的毛细血管暂时扩张和渗透性突然增加。本病多数是变态反应引起,急性大多预后良好。引起荨麻疹的原因很多,细菌、病毒、寄生虫都可以成为过敏源,花粉,灰尘,化学物质,甚至有的食物也能成为过敏源。《诸病源候论·风瘙身体瘾疹候》中曰:"邪气客于皮肤,复逢风寒相折,则起风瘙瘾疹。"2008年5月~2012年9月我们应用防风通圣汤剂内服外洗法,治疗小儿各型荨麻疹,取得较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9.
荨麻疹是各种因素所致皮肤黏膜血管扩张及通透性增强而出现的一种局限性水肿反应[1]。中医有"隐疹"、"风疹块"、"风瘙隐疹"等名称。本病特点是皮肤出现风团,呈鲜红或苍白色,突然发作,时隐时现,伴剧烈瘙痒,消退后不留任何痕迹。急性者短期可痊愈,慢性者反复发作数月以上不愈。笔者运用中国中医研究院  相似文献   

10.
后溪穴治疗急性荨麻疹56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赵爱文  田昌 《中国针灸》2004,24(9):640-640
急性荨麻疹是由于皮肤黏膜小血管扩张及渗透性增加而出现的一种局限性水肿反应,病因复杂,不易查明,属中医学中的"瘾疹"范畴.近年来,笔者采用针刺后溪穴治疗急性荨麻疹56例,取得较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1.
荨麻疹(urticaria)俗称"风疹块",属中医学"风疹"、"瘾疹"范畴,是由于皮肤、黏膜小血管扩张及渗透性增加出现的一种局限性水肿反应[1]。临床表现为大小不等的风团及瘙痒等症状。本病在急性期经系统治疗后多可以痊愈,部分患者转化为慢性型,即慢性荨麻疹。现代医学认为本病的发病机制可分为变态反应  相似文献   

12.
<正>荨麻疹又称"风疹块""风团疙瘩",是一种以风团为主的瘙痒性皮肤病,由于皮肤黏膜小血管扩张及渗透性增强而引起的局限性、过敏性水肿反应。属于中医"隐疹""风疹"范畴。《诸病源候论》曰:"邪气客于皮肤,复逢风寒相搏,则起风瘙隐疹。"本病的发病原因和发病机制复杂,历代各家的认识不同,但与先天体质、饮食、情绪、外感等也有关系。另外,皮肤腠理疏松,风湿、热邪  相似文献   

13.
荨麻疹中医学称隐疹,是一种皮肤出现红色或苍白色风团,时隐时现的瘙痒性皮肤病。有关隐疹的记载,首见于《素问·四时刺逆从论》,后代医家对本病均有记载,有风疹块、风疹等称呼,现代很多地方患者仍在沿用。隋代《诸病源候论》对病因、症状都作了简略的论述,分两类为赤疹、白疹。中医学理论中认为本病的发生有禀赋不耐、外邪侵袭、饮食不慎、情感所伤、气血虚弱等方面的因素,可单独导致,也可相互作用而发病。  相似文献   

14.
荨麻疹是由多种原因所致的一种常见皮肤、黏膜小血管扩张及渗透性增加而出现的一种局限性水肿反应性疾病.临床表现为瘙痒性风团随起随消,消退后不留痕迹.中医称之为"瘾疹".西医以皮损超过6周以上者称为慢性荨麻疹,一般采用抗组胺类药物及激素治疗,但疗效不明显,且常反复.  相似文献   

15.
<正>荨麻疹俗称"风团""风疹块",中医称其为"瘾疹""风疹"等,其发病原因多与机体正气不足,风邪入侵而致。西医学认为,荨麻疹是在多种因素作用下,引起皮肤、黏膜的小血管扩张及渗透性增加而出现的一种局限性水肿反应。笔者采用柴防归芍汤治疗儿童慢性荨麻疹30例,取得明显的临床疗效,现报道如下。一般资料  相似文献   

16.
宗义明 《河北中医》1993,15(3):23-24
荨麻疹又称风疹块,是皮肤病中常见多发病之一中医属“瘾疹”“”之范围。《诸病源侯论》中说“邪气客于皮肤,每逢风寒相袭,则起风瘙隐疹。”荨麻疹之病因虽  相似文献   

17.
荨麻疹中医称"瘾疹",俗称"风疹块",是一种皮肤出现红色或苍白色风团,时隐时现的瘙痒性、过敏性皮肤病.<诸病源候论·风瘙身体瘾疹候>日:"邪气客于皮肤,复逢风寒相折,则起风瘙瘾疹."其特点是:皮肤上出现大小不等的瘙痒性风团,发无定处,骤起骤退.色鲜红或苍白,剧痒,灼热,退后不留痕迹.本病较常见,约15%~25%的人一生中至少发生过一次.本病可以发生于任何年龄、季节.根据病程长短,可分为急性和慢性两种.  相似文献   

18.
高增辉  孙红娜 《光明中医》2010,25(11):1979-1980
<正>荨麻疹,中医称之为瘾疹,又有风疹块、风瘙瘾疹、鬼饭疙瘩、赤疹、白疹等称谓,最早见于《素问·四时刺逆从论》中记载:"少阴有余,病皮痹隐疹"。荨麻疹每天发作并持续六周以上称为慢性荨麻疹。孙玉信教  相似文献   

19.
荨麻疹(Urticaria)中医称“瘾疹”,俗称“风疹块”,是一种皮肤出现红色或苍白色风团并伴有时隐时现的瘙痒症状的过敏性皮肤病。《诸病源候论·风瘙身体瘾疹候》日:“邪气客于皮肤,复逢风寒相折,则起风瘙瘾疹。”其特点是:皮肤上出现大小不等的瘙痒性风团,发无定处,骤起骤退,色鲜红或苍白,剧痒,灼热,退后不留痕迹。本病较常见,约15%~25%的人一生中至少发生过1次。本病可发生于任何年龄、季节。根据病程长短,可分为急性和慢性两种。  相似文献   

20.
<正>荨麻疹俗称风疹块,是由于皮肤、黏膜小血管扩张及渗透性增加而出现的一种局限性水肿反应。中医称其为"瘾疹"。临床表现为大小不等的风疹块损害,骤然发生,迅速消退,瘙痒剧烈,愈后不留任何痕迹。笔者运用自拟荨麻疹汤治疗此病,疗效显著,现报道如下。一般资料选取2014年9月—2015年6月来我院门诊就诊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