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蒲辅周(1888~1975)老大夫,四川梓潼人,我国现代名中医。他15岁从祖父习医,寝馈于《内经》、《难经》、《伤寒论》和《金匮要略》等  相似文献   

2.
蒲辅周     
蒲辅周(1888—1975),号启宇,四川梓潼人,中医学家。先生家学渊源,祖父蒲国桢和父亲蒲显聪,均以医术饮誉西蜀。他生活在这样一个  相似文献   

3.
蒲辅周号启宇 (1888~ 1975 ) ,四川梓潼人 ,当代著名的中医学家。祖父国祯公和父亲显聪公均医术蜚声全蜀 ,他生活在这样一个世医之家 ,受到了长期的医学濡染和陶治。 15岁那年 ,祖父正式授他中医理论知识 ,由浅及深 ,先读《医学三字经》和《医学五则》等 ,作为入门之阶 ;继则学习《内经》《难经》《伤寒论》《金匮要略》等经典医籍 ,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同时 ,跟随父辈应诊 ,体察临床辨证论治的应用和实践。 18岁时 ,按传统习惯 ,进行了出师仪式 ,祖父殷切告诫说 :“医乃仁术 ,不仅要有精湛的技能 ,而且要有高尚的医德”。他毕生身体力行 …  相似文献   

4.
蒲辅周号启宇(1888—1975),四川梓潼人,是当代著名的中医学家。祖父国祯公和父亲显聪公均医术蜚声全蜀,他生活在这样一个世医之家,受到了长期的医学濡染和陶冶。十五岁那年,祖父正式授他中医理论知识,由浅及深,先读《医学三字经》和《医学五则》等,作为入门之阶;继则深习《内经》、《难经》、《伤寒论》、《金匮要略》等经典医籍,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同时,跟随父辈应诊,体察临床辨证论治的应用和实践。十八岁时,按传统习  相似文献   

5.
我的祖父周正升,是清代的秀才,也是当地颇有点名气的老中医。他为人老实,作风严谨,医术精湛,行医四十余年基本未出现过误诊、误治等失误。我很小,祖父就去世了,无缘领受他的教诲,但是一则我仰慕他的为人,想长大能成为他那样的人;二则从初识文字,便爱读他遗下的医书与抄本。从十  相似文献   

6.
1917年12月25日,我出生于山西省万荣县一个普通农民家里。自幼跟着父兄种地。祖父是清来秀才,年青时坐堂,喜读医书。晚年在乡里诊脉看病。那时在我的家乡根本没有正式西医,都是中医。我是在中医的熏陶下成长的。我兄弟九人从小都跟着祖父读"四书"。祖父的仁心医术赢得了四乡父老的信任,这在我幼小的心灵里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临终时他再三训嘱,要我用心读书,继承祖业。  相似文献   

7.
先父章次公,名成之,江苏镇江丹徒县人。我的祖父为前清秀才,曾去日本某士官学校留学半年,后参加江苏省新军第九镇,属于革命志士赵声(伯先)部下,任镇江象山炮兵营长,祖父也是同盟会会员,辛亥革命失败后随即隐居乡里而后郁郁去世。父亲自幼遵行祖父庭训,(①不要过问政治;②学好古文,将来从医;③要有强健的体格)练武习文。十二岁起由祖父亲授学习《内经》、《伤寒论》等医书,后于1920年考入了甘仁先生创办的上海中医专门学校,开始了漫长的从医生涯。 1925年父亲(二十二岁)毕业后,任广益中医院医生兼教学三年。在这三年中,父亲通  相似文献   

8.
阳世忠 《新中医》1989,21(1):7-9
先师蒲辅周(1888~1975),是我国中医界一代名宿,既秉承家学又善于博采众长,于医理及临床均有高深之造诣。周恩来总理曾多次赞扬:“蒲辅周是高明中医”。并指示跟随蒲老的学生要把他的宝贵经验学到手,加以系统总结。当《蒲辅周医案》一书整理完成,周总理看后非常高兴。已出版的《蒲辅周医案》  相似文献   

9.
白之炯     
白之炯(1913—1981),包头市人,祖籍江苏。祖父白渔田系清朝太医,父白兰文系清末翰林,因其祖父参与“康梁变法”被清庭流放到伊犁,后辗转到内蒙。自幼受父训导,且颖慧敏悟,五经四书无不纯熟,十六岁始读医书,秉承家训,以“内”·“难”、“伤寒”等经典之著为基石,旁及百家之说,二十岁时以医为业。一生治学严谨,主张“习医必明训诂,医源于儒”之说。因治病多验,登门求医者应接不暇。新  相似文献   

10.
蒲辅周老中医医疗经验琐谈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蒲辅周老中医,生前在北京中医研究院工作。解放后,在党和毛主席领导下,他认真学习马列和毛主席著作,努力改造世界观,工作上勤勤恳恳,技术上精益求精,对病人极端负责任,在数十年医疗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已出版的《蒲辅周医案》和《蒲辅周医疗经验》,比较全面地反映了他的医疗经验、学术思想和风格、特点。现蒲老儿子蒲忠孝同志将平时接触蒲老感受较深的经验回忆整理,用琐谈形式加以介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