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王旭高为清代著名医家,笔者通过研究《王旭高医案》中有关痰证的医案,总结出王旭高治疗痰证的六大治法,分别是:宣肺和胃、健脾通阳、补肝养胃益气、滋阴健脾熄风、补肾健脾、宣肺温脾纳肾。这六种治法对于痰证的临床治疗有启发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
王旭高不仅善治肝病,而且对于噎膈的治疗亦有独特的临床经验。通过对《王旭高临证医案》"噎膈反胃门"篇中的噎膈医案进行探析,归纳总结其辨治噎膈的经验为:噎膈之证,痰为之根;噎膈之证,气郁为多。对于中医噎膈临床治疗具有参考意义和价值。  相似文献   

3.
目的通过将《王旭高临证医案》中的消渴病用药在"阴阳球-八纲数学模型"上进行空间定位表达,对王旭高治疗消渴病的辨证思维进行量化、直观简析。方法将《王旭高临证医案》"三消门"的7个医案,11首方药编辑、录入"阴阳球-八纲数学模型"软件,显示其在寒热、表里、虚实三个坐标轴组成的立体空间中的位置,并基于方证对应理论进行分析。结果医案中王旭高治疗消渴病的方药在第5,6,7象限,其他象限未见;有六首方药位于第五象限,属于里实热证。结论在王旭高临证治疗消渴的7个医案,11首方药中,从数学模型上显示证型有里实热证、里虚热证、里虚寒证,这与王旭高的"三消多为火证"和"三消以肾为主"的观点相吻合。利用"阴阳球-八纲数学模型"软件将医家的临证用药进行空间定位表达,可直观展示医家的辨证思维在立体空间的变换轨迹,深入了解其临证水平及学术特点。  相似文献   

4.
清代名医王旭高素以肝病治疗闻名,通过分析《环溪草堂医案》中《肝气、肝火、肝风》一门的61例病案,初步研究其临证治疗肝病的学术思想。王旭高认为阴虚阳亢、肝脾不调与痰瘀阻滞是肝病发生的主要因素,治疗重视养肾阴以抑肝阳,培脾土以抑肝木,结合活血化瘀、消痰除湿,主次分明,收效斐然。  相似文献   

5.
王旭高以治肝而闻名,对积聚的治疗也很有特色,在《王旭高临证医案》中记载了30例治疗积聚的医案。王氏继承了《黄帝内经》《难经》等学术思想,详细地论述了积聚的病因病机,以水寒侵袭,痰凝气滞血瘀为主。在治疗上提出了具体的治则治法,或攻邪、或补中气、或攻补兼施。并对积聚不同证型的预后作出推断。王氏在积聚用药上以理气活血类药物为主,并辅以健脾温阳或清热燥湿之药加减治疗。王氏治疗积聚理法方药皆备,为现代临床治疗积聚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6.
本文所用医案,是从王旭高先生的门人顾灿卿所编篡之《王旭高外疡医案》(未刊本)中摘出。因该案鲜为人知,而诊治思想又值后世效法,故有撰文之动机,以供同道欣赏。“杨源丰之如夫人,悲哀恼怒则伤肝,肝阴伤则虚阳上亢,燔及三阳总会之所,而疡生也,证名脑疽。  相似文献   

7.
清代名医王旭高被世人称为"治肝楷模",其"治肝三十法"闻名于世。王旭高虽受业于其舅父,但其学术思想却深受清代名医叶天士的影响,其"治肝三十法"更是总结提取自《临证指南医案》中的经验并加以升华提高。  相似文献   

8.
<正>王泰林,字旭高,清代著名医家,其著作有《西溪书屋夜话录》、《环溪草堂医案》、《王旭高临证医案》等。柳宝诒谓"吾乡有疑难证,无不求治于先生者,先生必沉思渺虑……先生必访悉之,令其再诊,以竟厥功。故其所存方案,无不光坚响切,无模糊影响之谈。"(《评选环溪草堂医案序》)可见王泰林诊治疾病慎重严谨,值得深入研究。兹选择《王旭高临证医案》治疗消渴病经验分析如下,以供学者参考。1三消劫阴,壮水制阳  相似文献   

9.
清代著名医家王旭高重视从脾胃论治肝病。通过传统理论研究,结合王旭高肝病治法、医案及相关文献,论证了其从脾胃论治肝病的学术思想是理论传承经典,立论以人为本,治验彰显临床。王旭高从脾胃论治肝病的学术思想,重视脾胃分治,具有重要理论价值和临床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0.
治先天当求精血之属, 培后天须参谷食之方。出处:清·王泰林《王旭高医案·虚劳》。赏析:王泰林(1798~1862年),字旭高,清代著名医家。著有《王旭高医书六种》及《王旭高医案》,对肝病治疗有丰富经验,总结有“治肝三十法”。此语出自《王旭高医案》,概括了王氏论治虚劳对脾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