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重症肺炎是呼吸与危重症常见疾病之一,相应致病菌侵袭肺部导致局部、肺叶或段肺组织出现充血水肿、炎性渗出、甚至坏死等一系列病理性改变。目前重症肺炎的治疗策略主要包含抗感染治疗、营养支持和免疫调节及对症治疗等,即便使用更高档抗生素、加大抗生素剂量及延长抗感染时间难以在重症肺炎的抗感染策略中获益。四川省名中医何俊安主任医师在长期的临床实践和研究中发现,重症肺炎患者多存在素体亏虚而感受外邪,邪毒入里,热伤肺津,痰热互结,阻于肺络,肺气郁滞,致痰热愈发壅盛,甚则动血动风,窍闭神昏;其病位主要在肺、心包、脾、肾等脏腑,病邪主要为痰、热、毒、瘀,主要病机为正虚邪实,正虚以气虚、阴虚为主,邪实以痰热内闭为主,按照"急着治其标"的原则,重症肺炎当以痰热内闭证为其总纲,治以"涤痰开窍"法,选方"千金苇茎汤、桔梗甘草汤合涤痰汤加减",在纷繁复杂的辨证中另辟蹊径,抓住疾病的主要病机变化纲领,古方新用,组方考究,兼顾涤痰与开窍,驱邪兼固本,临床实践具有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2.
目的:总结重症医学科多重耐药菌(MDRO)肺部感染患者的中医证候要素、证型与病原学相关资料,分析两者联系。方法:临床分析2013年5月至2015年12月广州市番禺区中心医院及广州市番禺区中医院重症医学科就诊的MDRO肺部感染患者,采用描述性统计学方法,计算证候、症状的频数、构成比;总结分析其临床特征、病原学资料和中医辨证分型的异同。结果:纳入研究患者141例,分析145株多重耐药菌,在重症医学科肺部感染多重耐药菌分布中革兰氏阴性菌明显占优势,约占总耐药菌的77.93%,排前4位的依然是铜绿假单胞菌、鲍曼不动杆菌、大肠埃希菌及肺炎克雷白菌,共占革兰氏阴性菌的70.80%。革兰氏阳性菌只占22.07%,以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为主。中医证型分析中实证占80.00%,而痰热壅肺证比例尤为突出,占38.62%;虚证占20.00%,其中以气阴两虚证为主,占15.17%。革兰氏阴性菌主要表现为痰热壅肺、气阴两虚、风热犯肺、肺胃热盛证,而革兰氏阳性菌以肺胃热盛、痰热壅肺为主要证型;铜绿假单胞菌感染多见痰热壅肺证(51.72%);大肠埃希菌感染以痰热壅肺证为主(35.29%);鲍曼不动杆菌感染主要以气阴两虚证为主(33.33%);肺炎克雷白菌感染则以痰热壅肺证(37.50%)及肺胃热盛证(31.25%)为主;耐药金葡菌感染以痰热壅肺证(28.57%)及肺胃热盛证(28.57%)为主。结论:多重耐药菌肺部感染的中医证型仍以实证为主,痰热壅肺证是多重耐药菌的主要中医证候,虚证以气阴两虚为主,亦不可忽视。ICU肺部感染多重耐药菌与中医辨证之间存在一定程度的交叉相关性,在治疗中要重视清热化痰及益气养阴药物和方法的运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ICU病房重症肺炎患者存在的主要中医证候与病原体之间的关系,为中医中药治疗重症肺炎提供更多的临床循证医学证据。方法:回顾性分析广州市番禺区中医院ICU病房收治的重症肺炎患者共178例,分析其病原体分布情况、中医证候分布情况及两者之间的关系。结果:178例重症肺炎患者中,病原体分布情况中,铜绿假单胞菌比例最大,其次是鲍曼不动杆菌,并且存在78例混合感染;凤热犯肺主要以铜绿为主,痰热壅肺主要以鲍曼与铜绿为主,而热闭心包、瘀热蕴肺则以鲍曼、铜绿和肺克为主,气阴两虚与邪陷正脱均以铜绿和肺克为主。结论:在重症肺炎患者中,病原体分布主要以铜绿假单胞菌以及鲍曼不动杆菌为主,而在不同的中医证候中,病原体的分布并未见明显的差异。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重症肺炎痰热壅肺型的临床疗效。方法:104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52例。两组均用常规西医治疗方案,中医组加用宣白承气汤加减治疗。结果:总有效率中医组高于对照组(P0.05),有创通气时间、症状消失时间、住院时间中医组短于对照组(P0.05),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评分、肺部感染评分、动脉血乳酸水平中医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重症肺炎痰热壅肺型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5.
慢性肺原性心脏病 (简称肺心病 )是临床常见的危急重症 ,属中医肺胀病的范畴。笔者认为 ,从辨病的角度出发 ,中医的既病防变思想在肺心病的治疗中有独特的重要性。肺心病多死于并发症或合并症 ,既病防变思想应贯穿肺心病治疗的全过程。现结合临床谈谈中医治疗肺心病的防变举措 ,以供同道参考。1 防邪从热化外感是肺心病急性发作的主要诱因 ,表现为肺部急性炎症 ,初始的症状及体征并不一定出现中医的“热象” ,但邪从热化的现象却是普遍的。西医判断肺部炎症加重的临床表现为 :体温升高 ,咳喘加剧 ,痰量增多 ,痰由稀变稠 ,由白变黄 ,心率及…  相似文献   

6.
目的 观察中医辨证分型结合西医治疗重症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95例重症肺炎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47例采用中医辨证分型结合西医常规治疗;对照组48例采用西医常规治疗.2组均10 d为1个疗程,治疗2个疗程后观察中医疗效,并记录2组治疗前后体温、呼吸、心率,白细胞计数、氧合指数、胱抑素-C,X线胸片及胸部CT、痰培养...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痰热清对老年多器官功能不全综合征患者伴肺部感染以痰热壅肺及热毒内盛为主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3例患者分为治疗组28例与对照组35例,均予常规西医治疗,治疗组加用痰热清注射液静滴;7d为1疗程。结果两组死亡率有明显差异,治疗组低于对照组。结论辨证使用痰热清对老年多器官功能不全综合征患者伴肺部感染、痰热壅肺及热毒内盛两型患者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清肺涤痰法治疗重症肺炎痰热壅肺型的疗效。方法按随机数字表法将重症肺炎痰热壅肺型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4例,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鼻饲苇茎汤2周。比较两组临床肺部感染评分(CPIS评分)、多器官功能障碍评分(Marshall评分)、中医证候积分和28 d、60 d病死率。结果两组CPIS评分、Marshall评分及中医证候积分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28 d、60 d病死率无显著差异。结论清肺涤痰法可以进一步降低重症肺炎痰热壅肺型型患者CPIS评分和Marshall评分,改善重症肺炎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喜炎平治疗不同中医证候分型的老年重症肺炎患者的临床疗效并探讨其机制。方法选择本院ICU收治的96例老年重症肺炎患者,进行中医证候分型分组,治疗上均采用喜炎平注射液抗炎联合常规西医治疗的方法。治疗前后进行临床观察,记录生命体征及辅助检查,进行统计分析及比较。结果 92例老年重症肺炎患者,应用喜炎平联合常规西医治疗3 d后,患者心率、呼吸较前下降,血压较前升高;血气分析氧分压较前升高,二氧化碳分压较前下降;C反应蛋白、PCT均较前下降;BNP水平较前下降(P0.05)。治疗后总有效率为56.52%,按照中医证候分型分组:痰热闭肺证组26例,阴阳两虚蕴毒证组20例,瘀热蕴毒证组25例,热毒内蕴证组21例。瘀热蕴毒证组治疗后总有效72.00%;痰热闭肺证组总有效率69.23%;阴阳两虚蕴毒证组总有效率40.00%;热毒内蕴证总有效率38.10%。瘀热蕴毒证及痰热闭肺证组总有效率高于阴阳两虚蕴毒证组及热毒内蕴证组(P0.05)。结论临床上应用喜炎平联合常规西医治疗老年重症肺炎患者疗效肯定,中医症候分型方面,瘀热蕴毒证及痰热闭肺证组治疗有效率最高。  相似文献   

10.
在大叶性肺炎喘、咳、痰、热为主症的急性期,西医通过抗病毒、解痉、化痰止咳等方式解决患儿急性期症状。然而很多病毒性、难治性肺炎的恢复期存在有肺部罗音吸收缓慢情况,西药对此症的治疗收效甚微,而中医药治疗此类肺炎后期症状有较好的疗效。王有鹏教授有着丰富的临床经验,在运用泻白温胆汤加减治疗大叶性肺炎方面,尤其是患儿以痰热未尽、咳嗽伴痰迁延不愈症状为主的后期,旨在用泻白散清除肺部郁热伏火的基础上,通过温胆汤分消走泄的方法,使痰热去除、三焦通利、邪去正复。  相似文献   

11.
试论中医痰瘀相关理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痰、瘀二者之间的关系,为临床上“痰瘀同治”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从痰瘀形成的生理基础、病理演变机制来探讨二者之间关系。结果:痰饮、瘀血均是疾病过程中形成的病理产物,津病成痰,血病成瘀,二者成因不同,但往往相互影响,既可因瘀致痰,亦可因痰致瘀。结论:痰瘀形成过程中有着共同来源,即“津血同源”,而且在致病过程中互为因果,即“痰瘀同病”,故在临床治疗中应“痰瘀同治”,痰消有利于瘀去,瘀去有利于痰消,这样才能更好的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补肾化痰调周法治疗肾虚痰湿型多囊卵巢综合征(polycystic ovarian syndrome,PCOS)的近期及远期临床疗效。[方法]50例符合纳入病例标准的患者,采用自身前后对照的方法,以补肾化痰调周法治疗,连续服药30d为1周期,通过观察治疗前后相关情况的变化得出结论。[结果]①50例患者,周期行经率为63.60%,恢复排卵率为50.00%,在治疗期间或停药半年内妊娠率为72.00%。②治疗后患者的月经周期、经期、经量较治疗前明显好转,治愈者在停服中药1年时(或产后月经复潮半年时)其月经状况仍明显好于治疗前(P<0.01)。③补肾化痰调周法能降低PCOS患者血清黄体生成素(LH)、雄激素(T)及LH/卵泡生成素(FSH)水平。[结论]补肾化痰调周法治疗肾虚痰湿型PCOS具有较好的近期疗效和一定的远期疗效。  相似文献   

13.
痰瘀相关性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痰瘀同属阴津为病,均为人体病理变化的产物,痰瘀可互化亦可互结。痰瘀同源,痰阻则血滞而瘀,血瘀则痰结难化,因此,临证应痰瘀同治。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温肾化痰法治疗慢性支气管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慢性支气管炎患者用随机数字表法平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给予具有温肾化痰功效的汤药(药物组成:仙灵脾30 g,补骨脂15 g,山茱萸15 g,五倍子10 g,桔梗15 g,炙紫菀15 g,炙百部15 g,款冬花10 g,杏仁15 g,焦麦芽、三山楂、焦神曲各15 g,苍术20 g,生薏苡仁15 g;兼肺脾气虚者加黄芪30 g,防风15 g;阴阳两虚者加生地黄20 g,玄参15 g,麦冬15 g;兼有瘀象者加赤芍10 g,丹参15 g;兼有血虚者加鸡血藤30g,当归15 g)口服。对照组常规给予祛痰镇咳及解痉平喘药。观察治疗3月后,两组患者的症状改善情况。结果:观察组临床症状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以温肾化痰为基础的中药汤剂在改善慢性支气管炎患者临床症状方面,有着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5.
回顾性分析闫咏梅教授对不寐的临床诊断、治则治法、处方用药等独特经验。认为不寐的形成与痰浊内生有关,痰为人体病理产物之一,具有易致病和难治愈的特点,常常累及五脏,导致机体阴阳失调,痰热阻滞,痰瘀阻络,风痰上扰,导致不寐。故从痰治疗不寐,包括清热化痰、祛瘀化痰、息风化痰。并列举三个典型病案,均取得显著疗效。  相似文献   

16.
益气化痰,益气健脾,化痰法治疗慢性支气管炎的疗效比较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68例慢性支气管炎患者,随机分为益气化痰组、益气健脾组、化痰组,分别在夏秋季治疗,冬春季观察疗效。结果:各组总有效率益气为组为73.9%,益气健脾组为52.2%,化痰组为22.7%。观察淋巴细胞转化率(简称淋转率)、NK细胞活性、嗜中性细胞吞噬指数,益气化痰组有较显著变化,益气健脾组NK细胞活性变化不显著(P〉0.05),化痰组3项指标均无明显变化(P〉0.05)。 医辨证分型观察,脾气虚、肺气患  相似文献   

17.
简述中医文献对眩晕名称的记载与认识,并从现代医学对眩晕与头昏、头晕及晕厥进行了鉴别。眩晕病位在头,病机关键是痰饮作祟。从张志远教授治疗验案阐述了升清降浊法治疗眩晕的经验及治则方药,介绍了升清降浊方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眩晕的临床对照研究,取得了良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8.
郑国庆 《中医药学刊》2006,24(3):401-403
简述中医文献对眩晕名称的记栽与认识,并从现代医学对眩晕与头昏、头晕及晕厥进行了鉴别。眩晕病位在头,病机关键是痰饮作祟。从张志远教授治疗验案阐述了升清降浊法治疗眩晕的经验及治则方药,介绍了升清降浊方治疗椎一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眩晕的临床对照研究,取得了良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9.
左旭锐  肖照岑 《天津中医药》2019,36(10):971-972
通过阐述"痰瘀同源"的理论渊源,结合咳嗽的临证经验,认识到痰饮、瘀血为咳嗽的重要致病因素,痰瘀互结是咳嗽发病的重要病机。对于咳嗽辨治要以"痰瘀同源"理论为基础,重视痰瘀同病、互结、同治,从而提高中医药治疗咳嗽的疗效。  相似文献   

20.
在痰瘀客观化研究中发现,痰瘀所致的内分泌免疫功能失常可能为白塞病的发病机制,化痰祛瘀药可多途径,多靶点对其发病机制进行有效干预。现代对痰瘀本质的研究,已经进入到细胞分子水平并不断进展,而有关痰瘀与白塞病相关性的理论研究亦在不断丰富和证实,现代中医界的多数专家自拟方以及对经方在临床中的应用得以证实,但其相关的方药、剂型、临床样本量等等明显不足,但有关白塞病的急危重症研究明显缺乏,可适当增加随机、对照临床试验的样本量,加强对远期疗效的观察,同时也应加强对现代医学理论的引入、应用,达到优势互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