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目的:观察舒血宁注射液对糖尿病肾病患者尿微量白蛋白的影响,为临床实践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收集46例糖尿病肾病患者作为临床研究对象,将其划分为常规治疗组与舒血宁注射液治疗组,每组人数23例,根据分组,对常规治疗组患者采用常规的治疗方法进行治疗,对舒血宁注射液治疗组患者进一步加用舒血宁注射液进行治疗。结果:经临床治疗,常规治疗组与舒血宁注射液治疗组患者在尿素氮、血肌酐的对比上均不存在明显差异,但是舒血宁注射液治疗组患者的尿微量白蛋白、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却明显的低于常规治疗组患者,血清C肽值也较前升高,对比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常规治疗方法的基础上,对糖尿病肾病患者加用舒血宁注射液进行治疗,可以取得更加全面、更加良好的治疗效果,值得加强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赵丰鸣 《河南中医》2014,(3):552-553
目的:观察血必净注射液联合大黄治疗外伤后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严重脑外伤且并发多器官功能障碍患者168例,随机分为大黄组、血必净组、联合组、对照组4组,每组42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大黄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联合大黄治疗、血必净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血必净治疗、联合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大黄和血必净治疗。比较4组治疗前、治疗7d后GCS评分、LPs、TNF—α、IL-6变化及治疗7d内的病死率。结果:治疗后联合组LPS、TNF-α、IL-6均明显低于大黄组、血必净组、对照组(P〈0.05),大黄组和血必净组各指标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联合组CGS评分明显高于大黄组、血必净组和对照组(P〈0.05),大黄组与血必净组CGS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联合组7d内病死率明显低于大黄组、血必净组、对照组。结论:血必净注射液联合大黄治疗严重颅脑外伤所致的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可有效降低患者血清LPS、TNF—α、IL-6,降低病死率。  相似文献   

3.
从单纯自血、自血联合针刺及自血联合其他治疗方法等方面,总结自血疗法治疗过敏性鼻炎的概况。同时指出加强自血疗法治疗过敏性鼻炎临床机制,完善机理的研究、诊断和疗效评定不统一、病例较少、对照组设置不科学等不足,才能进一步指导临床,从而使自血疗法治疗过敏性鼻炎在临床中得到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4.
孙菁菁  杨萍  李晓路  黄山  刘苗苗 《陕西中医》2012,(10):1286-1287
目的:探讨疏血通联合舒血宁治疗脑梗死的疗效。方法:单用舒血宁组(对照组)、疏血通联合舒血宁治疗组(治疗组),共159例。结果:治疗组在治疗2周时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改善和实验室指标的下降显著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疏血通联合舒血宁治疗脑梗死疗效好,可在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5.
李鑫  张钊奇  刘伟 《中医杂志》2023,(16):1651-1655
血浊理论在脑小血管病的辨证治疗方面具有重要指导意义。通过阐述血浊的基本概念、性质、致病特点及血浊与诸病理因素的关系,提出在血浊理论指导下的脑小血管病“浊血伤髓”的发生学认识。明确了浊血伤髓是脑小血管病的核心病机,指出脑小血管病的发生是以肾精不足、髓海亏虚为前提条件,血浊壅盛、损伤脑髓为关键原因。因此在治疗上主张从血浊入手,在清化血浊、填精益髓的核心治法下,选择化浊益髓方为基础,结合调肝和气、理血通络、调理脏腑等方法改善脑小血管病的病情,为其辨证治疗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6.
《辽宁中医杂志》2017,(3):581-583
目的:评价翳风穴刺血疗法对面神经麻痹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11年5月—2015年9月在陕西省中医医院针灸科收治的180例面神经麻痹患者,随机分为西药组、刺血组、刺血+西药组,每组60例。西药组给予口服维生素B1片、维生素B6片、醋酸泼尼松片治疗,刺血组给予翳风穴刺血治疗,刺血+西药组在口服西药的同时配以翳风穴刺血治疗。结果:1综合疗效方面,西药组愈显率83.01%,刺血组92.98%,刺血+西药组96.5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中医症状积分方面,组内比较,差异均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组间比较,治疗第10天,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第30天,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治疗第10、30天,刺血组优于西药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刺血+西药组优于西药组,差异均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3H-B分级方面,治疗第10天,刺血组及刺血+西药组均优于西药组,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翳风穴刺血治疗面神经麻痹疗效确切,配合西药治疗,可增强疗效,在改善中医症状积分及H-B分级方面,优于西药组,尤其是早期介入,效果更佳。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舒血宁注射液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的临床疗效,并探索其可能作用机制。方法:将100例椎一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病人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用舒血宁注射液治疗,对照组用复方丹参注射液治疗。观察临床疗效并检测血脂、血液流变学水平及TCD。结果:治疗组的治愈率、总有效率分别为70.62%、97.66%,对照组为65.33%、93.84%。治疗组在降低甘油三酯、胆固醇及升高高密度脂蛋白等方面,治疗前后比较有统计学意义俨〈0.05或P〈0.01)。结论:舒血宁注射液治疗椎一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疗效好,毒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8.
就滋阴凉血法在血精治疗中的地位作一综述,以期加深滋阴凉血法对血精治疗的认识。血精是男科常见疾病,严重危害男性的身心健康,而中医药在治疗血精方面有独特的疗效,其中以滋阴凉血法治疗血精最为常见。滋阴凉血法是治血精之常,不仅广泛应用于血精的治疗过程中,而且比之西药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9.
尿毒清冲剂治疗早期肾衰前后患者血清 leptin 水平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银喜  杨敏  林敬明 《中药材》2002,25(1):33-35
观察早期肾衰病人尿毒清冲剂治疗前后血清瘦素(leptin)水平的变化。将43例早期肾衰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20例仅予西医治疗,治疗组23例在西医治疗的基础上加服尿毒清冲剂,治疗观察时间为20天,用ELISA法测定两组治疗前后血清leptin水平及血尿素氮、血肌酐的变化。结果发现治疗组治疗后,患者血尿素氮、血肌酐和血清leptin水平下降。推测尿毒清冲剂可能通过改善肾功能而引起病人血清leptin水平下降。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FQ-PCR)法检测尿巨细胞病毒(CMV)在婴儿CMV感染的诊断与治疗动态监测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FQ-PCR法检测怀疑CMV感染婴儿血、尿CMV-DNA,分析阳性检出率、病毒含量及治疗后的病毒含量变化。同时与ELISA法检测CMV-IgM结果进行比较。结果396例婴儿中,FQ-PCR法血、尿阳性检出率分别为10.61%和61.87%,尿阳性检出率远高于血(P0.01);ELISA法阳性率为31.06%,尿阳性检出率明显高于血。治疗前后尿CMV拷贝数均高于血,治疗后血、尿CMV拷贝数较治疗前明显下降。结论FQ-PCR法检测尿CMV在婴儿CMV感染的诊断与治疗动态监测中有良好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1.
高血压病是一种严重威胁中老年人健康的慢性疾病。根据高血压病发病机制和肝脏的生理特点,临床总结出高血压辨证治肝五法,疏肝理气,镇肝豁痰,清肝泻火,平肝潜阳,养阴柔肝,取得了明显的降压稳压疗效。  相似文献   

12.
血瘀证是大部分肝纤维化疾病的基本病理改变、是其本质之一,可从血瘀证的角度出发研究肝纤维化的形成和逆转机制。要进行中西医结合的肝纤维化血瘀证研究,应在中医血瘀证的理论的指导下,改良造模方法构建新型的血瘀型肝纤维化动物模型。该模型应在复制人类肝纤维化疾病的同时,具有血瘀证的病变特点和病机特色。  相似文献   

13.
血浊理论指导针刺治疗脂肪肝的经验探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脂肪肝已取代病毒性肝炎成为第一大肝脏疾病,脾失健运、浊邪入血为本病主要病机,病位在肝,发病与多条经脉、五脏的功能失调有关。治疗上以血浊理论为指导,采用针刺"理血化浊法",针药结合,配合刺络放血、拔罐等手法,以提高和巩固疗效。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糖尿病性肝病患者的发病规律、临床特点和治疗方法。方法本研究采用回顾性调查疗法对2005年3月至2007年3月弋饥山院的糖尿病性肝病患者进行临床分析。结果20例糖尿病性肝病患者男性12例(60%),女性8例(40%).脂肪肝15(75%)例;药物性肝损害5(25%)例。Ⅰ型糖尿病2例(10%),Ⅱ型糖尿病18例(90%),糖尿病病程大多为1-5年。16例(80%)患者无典型肝病症状。肝功能轻度损害11(55%)例,血糖重度升高者12(60%)例。经治疗后肝功能改善明显,且与血糖的下降呈一致性,16(80%)例患者好转出院。结论糖尿病性肝病最常见为脂肪性肝病,其肝功能损害轻微,血错升高明显,肝功能随着血糖的下降而得到改善。治疗以控制精尿病为主.大多数患者预后较好。  相似文献   

15.
肝硬化是一种肝脏慢性、进行性、弥漫性的病变,是许多慢性肝脏疾病的晚期阶段,属于肝脏实体性疾病。从中医理论上讲,它存在"肝藏血主疏泄"功能的异常。通过简要回顾中医基础理论教材中对肝的生理、病理特点的描述及在肝脏实体解剖、生理功能影响下的关于"肝藏血"功能理论的认识,初步探讨中医治疗肝硬化应当注重肝阴血之补益的思想。  相似文献   

16.
瘀血舌对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的作用,从肝病瘀血舌舌色及其病因病机两个方面进行探讨,肝病瘀血舌的常见舌色有青、紫、黑、蓝、红或绛等,病因病机多为寒、热、湿、情志内伤所致而见瘀血舌。  相似文献   

17.
总结司国民教授治疗男科疾病的经验。司国民教授认为不良的生活方式及情志失常是男科疾病的主要病因,基本病机为肾虚、血瘀、肝郁。治疗主要以补肾活血疏肝为法,即在补肾为本的基础上,配合活血通络、疏肝之法,使肾精充盛,肝木疏达,血脉畅通,气血调和,则病情可解。附临床验案1则。  相似文献   

18.
探讨“柔肝缓急”法用于膀胱过度活动症的辨治思维以及具体的临床运用。本病属于中医学上的“淋证”范畴,近年来有医家从肝论治膀胱过度活动症,采用了“镇肝息风”“疏肝健脾”“调肝理血”等治法。本文则认为此病病程长久,易反复发作可能与肝阴、肝血亏虚、湿热瘀滞有关。肝为刚脏,体阴而用阳,治疗上以柔肝缓急为要,以芍药甘草汤为基础方,酸甘化阴,柔肝缓急以息风、止痛、宁神、育阴利水,临床上加减辨证辅予清热利湿、活血化瘀之法。“柔肝缓急”法临床多用于治疗阴虚血亏的痉挛性疾病及各种疼痛等,异病同治,运用此法治疗膀胱过度活动症亦有奇效。现从病因病机入手,剖析其内涵以及临床具体应用,为临床上治疗本病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向。  相似文献   

19.
陈常云 《光明中医》2011,26(9):1790-1791
情志病,是指由于喜、怒、忧、思、悲、恐、惊等七种正常的情志活动,过于强烈、持久或突然变化,导致脏腑气血阴阳失调而发生的疾病。肝具有主疏泄和藏血的功能,能协调脏腑的功能活动,对机体的精神、意识、思维活动产生着重要影响。关于情志病应从肝主疏泄,肝藏魂,肝与春气相通应,肝与情志病相互影响来治疗、叙述,故肝在情志病发病和治疗上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相似文献   

20.
从有关文献报道来看,肝病可及胃,胃病可及肝,肝胃常可同时发病。肝胃同病以胃病为主的,全程多伴有血瘀病变的存在;肝胃同病以肝病为主的,仅在后期有血瘀病变的存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