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仲景柴胡桂枝干姜汤证是少阳病兼水饮内停的病证,病机特点为少阳枢机不利致三焦决渎失职,进而导致水饮内停。笔者在原方中加入半夏、杏仁、五味子用于临床治疗多种病证收到满意疗效。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2.
目的通过比较分析484例慢乙肝、乙肝肝硬化失代偿期、乙型慢重肝黄疸病患者证候变化。发现慢乙肝到乙型慢重肝黄疸病病情进展过程中的证候演变规律,为临床辨证论治提供指导。方法采用病证结合、前瞻性临床流行病学调研方法.并结合描述性统计,根据证候及其出现的频率变化,研究慢乙肝、乙肝肝硬化失代偿期、乙型慢重肝黄疽病的证候演变规律。结果随着病情进展,肝胆湿热、肝气郁结、肝郁脾虚证出现几率降低。而血瘀证、肝血虚证、脾气虚证、肾气虚证、肝阳虚证、气滞血瘀证、肝肾阴虚证、脾肾阳虚证、气阴两虚证、阴虚湿困证、气虚血瘀证、水饮内停、肝胆热毒炽盛证等13个证候出现几率明显升高,且大多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随着病情进展,正气耗损、瘀血、水饮、邪毒日趋严重。  相似文献   

3.
根据慢性心力衰竭发展的不同阶段及不同证候特点,探析其各分期病因病机与水湿的关系。认为慢性心力衰竭在早期为气虚血瘀证,表现为气虚导致脾虚,运化水饮失司;气虚导致血瘀,血不利则为水;水停加重血瘀,血瘀又加重气虚。在中期为气阴两虚证,表现为气阴两虚,瘀水内停;瘀水互结,更伤气阴。在晚期为阳虚水泛证,表现为肾失温煦,水饮停积;津停日久,加重血瘀。根据水湿在慢性心力衰竭病程中的关键地位,提出临床可通过"治水"论治该病。  相似文献   

4.
刘静 《河南中医》2012,32(5):553-554
真武汤出自《伤寒论》,主治脾肾阳虚所致水饮内停之证,为温阳化气利水之经典方,临床只要抓住病机,凡见肾阳虚之水饮内停者,均可以本方加减用之,故用于治疗阳虚水泛之慢性肾功能衰竭、糖尿病肾病、高血压病等,皆可收效.  相似文献   

5.
目的采用多元统计分析方法对盐敏感性高血压临床分布、中医证候分类情况进行客观研究,以探讨盐敏感性高血压中医证候特点。方法入选279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进行盐敏感测试。判定为盐敏感性高血压的患者填写中医临床症状及体征采集量表,运用因子分析及聚类分析对中医脏腑、证候要素、辨证分型进行研究。结果纳入盐敏感性高血压患者131例,非盐敏感性高血压患者148例,性别、年龄组间比较无差异。因子分析结果显示F1-5个公因子总共累计方差贡献75.8%,其中因子1占18.32%、因子2占21.37%、因子3占20.43%、因子4占20.61%、因子5占22.14%。病位脏腑所占结构比:脾21.37%、肾17.56%、、肝脾18.32%、脾肾42.75%。证素:阴虚18.32%、痰湿21.37%、气滞39.69%、气虚42.75%、水饮20.61%、阳虚60.31%、精亏17.56%、气陷17.56%、热21.37%、气逆21.37%。聚类分析结果:类别1,阴虚阳亢证(18.32%);类别2,痰湿壅盛证(21.37%);类别3,脾肾阳虚、水饮内停证(60.31%)。结论盐敏感性高血压约占原发性高血压的一半,其与中医肾、脾关系最密切,证候要素阳虚、气虚最为突出,而脾肾阳虚、水饮内停证是盐敏感性高血压最常见证型。  相似文献   

6.
侯东升  张涛  梁峰 《天津中医药》2016,33(5):292-294
探讨五苓散证的病机,认为其当为水停三焦,气化不利,而不仅仅是水蓄膀胱。并由此病机阐发了五苓散的临证运用,认为凡是由三焦气化不利,水饮(湿)内停所导致的疾病,如水肿、泄泻、湿疹等,皆可灵活使用该方复三焦气化,导水饮(湿)之邪外出,不必拘泥于是否水蓄膀胱。  相似文献   

7.
目的:通过对近20年中医药治疗心力衰竭相关文献的分析研究,总结心力衰竭的常见证候要素、证候类型及其分布规律。方法:对符合纳入标准的文献进行分析研究。结果:入选文献22篇,合计病例1975例,包括10个证候要素,所占比例大于20%的证候要素是:气虚、阳虚、血瘀、阴虚、水饮,其中气虚995例(55.43%),阳虚704例(39.22%),血瘀558例(31.09%),阴虚468例(26.07%),水饮407例(22.67%);证候类型共计24种,所占比例大于10%的是:阳虚271例(15.10%)、气阴两虚256例(14.26%)、阳虚水泛250例(13.93%)、气虚血瘀217例(12.09%);气(阳)虚兼瘀血和/或水饮涵盖已检出的9个证候类型,包含病例1060例(59.05%),气阴两虚兼血瘀和/或水停涵盖5个证候类型,涉及病例360例(20.06%),结论:气阳亏虚、气阴两虚是心力衰竭的两大本虚证候类型,血瘀和水饮是两大标实兼证,把握气(阳)虚兼瘀血和/或水停、气阴两虚兼血瘀和/或水停两大本虚标实复合证候类型,有利于中医药在心力衰竭治疗中的更好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通过多中心横断面研究,收集和分析14家临床协作单位经验辨证的结果,探索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常见证候和证候要素分布规律,为今后的证候规范研究提供依据.方法选取符合要求的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临床采集的经验辨证结果,对其命名进行规范后,借助EpiData3.1软件,运用SPSS16.0进行频率的统计分析.结果规范经验辨证后证候名称,共有39个证候类型,总频数924次.其中频率大于3%的证候有9个:气虚血瘀证、气阴两虚证、痰瘀互阻证、水饮内停证、痰浊证、心血瘀阻证、血瘀水停证、阳虚水泛证、心阳虚证,合计频率76.84%;其中气虚血瘀证(174例,18.83%)、气阴两虚证(154例,16.67%)远多于其他证候类型.肾精亏虚证、血虚证、脾胃亏虚证、肝郁脾虚证、寒热错杂证、心虚胆怯证、湿毒浸淫证、痰湿阻络证、肾阳虚证出现频次为1,故而为不常见证候.在规范后的证候命名基础上,提取病性类证候要素16个,总频数为1 740次;病位类证候要素9个,出现总频数为1 397次.其中频次排在前6位的病性类证候要素是:气虚、血瘀、阴虚、水停、痰、阳虚,它们的合计频率95.46%;其中证候要素气虚(497例,28.56%)、血瘀(448例,25.75%)远多于其他病性类证候要素类型.频次排在前4位的病位类证候要素是:心、肾、脾、肺,合计频率占89.26%;其中证候要素心(578例,41.37%)远多于其他病位类证候要素类型.结论冠心病慢性心衰的多中心横断面经验辨证结果,初步反映出冠心病慢性心衰最常见的证候及证候要素分布规律,为进一步确定冠心病慢性心衰的中医辨证分型标准了提供参考和依据.  相似文献   

9.
病因:外感风邪,引动水饮,饮邪结于胸胁。证候:心下痞硬满,引胁下痛;水饮内停,结于胸胁.胸阳不宣,气机阻滞。干呕短气:水饮内结,上迫于肺,气机受阻,胃气上逆。汗出不恶寒:肺气不利,毛窍开合失常。头痛:水饮上逆,蒙蔽清阳。病理:水饮内结,充斥内外,胸阳不宣。治法:攻逐水饮。  相似文献   

10.
以胡希恕先生"以方类证"理论为基础,以苓桂术甘汤、五苓散、真武汤、泽泻汤4首经方辨治水饮眩晕为例结合临证医案,分析总结胡希恕先生运用此4首经方的辨证要点与治案思路。经分析认为苓桂术甘汤、五苓散、真武汤、泽泻汤皆可治疗由于水饮所致的眩晕,临证需根据不同病机及方证选择相应经方:五苓散治太阳表虚,水饮内停;泽泻汤治心下停饮,上迫头面;真武汤治少阴太阴合病,阳虚水泛;苓桂术甘汤治中阳不运,痰饮水气内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