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胆囊结石与胆囊收缩素及其受体的关系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胆囊动力学异常在胆囊结石形成中的作用。方法随机选择胆囊结石患者35例,胆囊息肉样病变患者25例,正常对照30例。B超测胆囊容积。放免法测定血浆中胆囊收缩素(CCK)的浓度,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法测胆囊黏膜中胆囊收缩素受体(CCK-A)数目。结果①胆囊结石组胆囊空腹体积明显大于其他2组(F=3.45,P<0.05);②胆囊结石组胆囊收缩率明显低于其他2组(F=5.747,P<0.01);③各组之间CCK无显著性差异(F=0.654,P>0.05);④胆囊结石组CCK-A表达明显弱于胆囊息肉样病变组(t=4.390,P<0.05),具有显著性差异。结论①胆囊空腹体积增大与其胆囊结石形成有关;②胆囊结石组胆囊收缩功能下降导致结石形成;③CCK与胆囊收缩功能下降无明显关系;④CCK-A表达减弱会使胆囊收缩功能减弱,促进胆囊结石的形成。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扶正利胆方对贲门癌术后胆囊结石发生的影响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将120例贲门癌术后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60例术后第10 d开始口服扶正利胆方,连服3个月;对照组60例行常规抗炎、补液等治疗。2组均于术前3 d,术后1、3、6个月测空腹血清胆囊收缩素( CCK)浓度,并做胆囊超声测定空腹及脂肪餐后30 min、l h后胆囊最大纵切面积、长径、短径,计算胆囊超声容积、胆囊收缩率等,并记录胆囊结石发生人数,比较2组手术后胆囊的容积、胆囊收缩率、空腹血清CCK浓度及术后胆囊结石发病率。结果治疗组术后较对照组胆囊容积减小,胆囊收缩率增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术后较对照组空腹血清CCK浓度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治疗组胆囊结石发生病率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扶正利胆方可以提高贲门癌术后患者血清CCK浓度,改善胆囊收缩功能,降低胆囊结石发病率。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微创保胆取石术前后胆囊结石患者胆囊收缩率、胆囊收缩素水平的变化。方法将胆囊结石患者96例作为治疗组,采用腹腔镜、胆道镜双镜联合微创保胆取石术(LRCL)方法治疗,另选取健康职工50例,作为正常对照组。2组于术前行B超检查并计算胆囊最大收缩率以及血浆胆囊收缩素(CCK)水平比较;治疗组于术后3个月、12个月、24个月进行B超检查计算胆囊最大收缩率以及CCK检测;统计分析2组并发症发生情况及复发率。结果术前对照组胆囊最大收缩率高于试验组(P=0.000)。术前对照组空腹血浆CCK有低于试验组的趋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316)。LRCL术后治疗组胆囊收缩功能渐进恢复,70%患者术后24个月胆囊功能恢复正常。术后CCK水平逐渐升高,经两两比较术后24个月CCK水平与治疗前以及术后3个月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48,P=0.003)。所有患者无术中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术后胆囊结石复发4例,复发率4.1%,服用熊去胆酸治疗6个月后结石均消失。结论保胆取石术保留了胆囊的生理功能,可减少并发症,是治疗胆囊结石合理有效的方法之一,但术前空腹血浆CCK的检查不能作为是否行保胆手术的评估指标。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胆囊动力学异常在胆囊结石形成中的作用。方法随机选择胆囊结石患者35例作为A组,胆囊息肉样变患者25例作为B组,正常体检者30例作为C组。B超测胆囊容积。放免法测定血浆中血管活性肠肽(VIP)的浓度。结果A组胆囊空腹体积明显大于其他2组(P<0.05),胆囊收缩率明显低于其他2组(P<0.05),3组之间餐后VIP升高量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胆囊结石患者胆囊空腹体积增大、胆囊收缩功能下降与胆囊结石形成有关,VIP与胆囊结石的形成无明显关系。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胆宁片对腹腔镜联合胆道镜保胆取石术后胆囊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选取胆囊结石患者65例为研究对象,根据入院先后顺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所有患者行腹腔镜联合胆道镜保胆取石术后,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和防结石复发饮食指导,不给予任何防结石药物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于术后第3天开始口服胆宁片,5片/次,3次/d,连续服用3个月。比较2组患者随访期间胆囊结石复发率、胆囊收缩率、胆囊壁厚度、血浆胆囊收缩素(CCK)水平和消化病生存质量指数(GIQLI)等方面的差异。结果随访至2年时,观察组的结石复发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 0. 05),GIQLI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 0. 05)。术后3个月、6个月,观察组胆囊收缩率和CCK水平显著大于对照组(P均0. 05),胆囊壁厚度则显著小于对照组(P 0. 05)。结论在腹腔镜联合胆道镜保胆取石术后,口服胆宁片可以通过提高胆囊收缩率和CCK水平、降低胆囊壁厚度,有效地促进胆囊功能恢复,预防术后结石的复发,改善患者术后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胃大部切除术后对胆囊功能的影响及与胆囊结石发生的关系。方法:对96例胃大部切除术后胆囊结石患者进行超声检测,并设30例正常患者作对照组,观察其胆囊指标变化并进行综合分析。结果:术后组胆囊空腹容积明显增大,毕I、毕II式手术后胆囊收缩功能减弱者分别占76.9%和81.8%,胆囊收缩功能不良者分别占69.2%和72.7%,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结论:胃大部切除术会导致胆囊收缩功能不良,是术后胆囊结石形成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耳压及微创保胆内镜取石术对胆石症的治疗效果。方法 采用微创手段于右肋下胆囊区建立取石通道,利用纤维胆道镜取尽胆囊结石,术后进行耳穴按压治疗。结果 48例胆囊结石患者,结石取净率100%,胆绞痛消失率95%,胆囊收缩功能改善。术后半年复查B超未见胆囊结石复发。结论 耳压及保胆内镜取石术治疗胆囊结石,能取尽结石,改善胆囊收缩功能,进一步降低结石复发率。减轻病人痛苦,保存胆囊。为胆囊结石治疗提供一新方法。  相似文献   

8.
吴绵勇  郁银娟  章一凡 《新中医》2019,51(7):151-154
目的:研究防石方对胆囊结石患者微创保胆取石术后胆囊恢复及复发的影响。方法:选取微创保胆取石术治疗的胆囊结石患者140例,按随机化设计分为2组各70例,术后对照组给予消炎利胆片治疗,观察组给防石方治疗,治疗3个月后比较2组临床疗效,检查治疗前及治疗3个月后胆囊壁厚度、胆囊收缩率,记录2组胃肠功能恢复时间以及腹泻、胆漏等并发症发生率,以及药物不良反应,并统计随访2年结石复发率。结果:临床疗效总有效率观察组97.14%,对照组85.7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2组胆囊壁厚度均较治疗前减小,胆囊收缩率均明显增加,且观察组胆囊壁厚度及胆囊收缩功能改善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胃肠功能恢复时间较对照组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观察组腹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 0.05);2组胆漏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随访2年观察组结石复发率2.86%,低于对照组12.86%(P 0.05);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微创保胆取石术后患者服用防石方治疗可显著提高临床疗效,改善胆囊壁厚度及胆囊收缩功能,缩短胃肠恢复时间,降低结石复发率,且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缺血性中风病急性期胆囊收缩素的变化、影响因素。方法:将本院收治的98例缺血性中风病急性期设为观察组,同期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动态观察两组患者胃泌素变化,同时对观察组患者进行辨证分型,记录证型与胃泌素水平变化之间的关系。结果:(1)观察组空腹血浆胆囊收缩素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0.05);(2)无糖尿病、高血压病、血脂异常病史缺血性中风病急性期患者,胆囊收缩素水平无显著性差异(P>0.05);(3)痰热腑实证型患者胆囊收缩素水平最高,痰湿蒙神证型次之。结论:缺血性中风急性期的血浆胆囊收缩素升高,可能是合并有消化道疾病的原因所在;既往糖尿病、高血压病、血脂异常病史,不影响缺血性中风病急性期血浆胃泌素水平。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胆囊管探查加排石仪预防取石后胆囊结石复发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68例胆囊结石患者,均采用微创手段于右肋下胆囊区建立取石通道,利用纤维胆道镜取净胆囊结石,治疗组术中用超细胆道镜探查胆囊管,术后定期使用排石仪预防结石复发。比较治疗组与对照组的胆囊收缩功能、胆囊壁厚度及结石复发情况。结果:治疗组胆囊收缩功能优于对照组,胆囊壁厚度薄于对照组,治疗组无1例复发,对照组6例复发。结论:胆囊管探查加排石仪是预防取石后胆囊结石复发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