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石翠华 《河南中医》2016,(8):1428-1429
目的:观察腹腔镜胆管探查联合十二味疏肝利胆冲剂治疗肝外胆管结石的疗效。方法:选取2011年1月—2013年12月确诊的肝外胆管结石患者50例作为临床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5例。观察组给予腹腔镜胆管探查联合十二味疏肝利胆冲剂治疗,对照组进行常规术前准备,在患者一般状况良好时手术治疗。结果:观察组手术成功率为88.46%,对照组手术成功率为64.00%,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复发率为4.00%,对照组复发率为32.00%,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腹腔镜胆管探查联合十二味疏肝利胆冲剂治疗肝外胆管结石疗效显著,可以有效提高手术成功率,减少治疗复发率。  相似文献   

2.
周立芳  张重阳  田霖  田志强 《河北中医》2013,(12):1822-1824
目的观察疏肝利胆汤联合内镜治疗老年胆总管结石的临床疗效。方法对80例老年(〉60岁)胆总管结石患者内镜治疗,术后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40例给予常规抗感染、抑酸和补液治疗;治疗组40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疏肝利胆汤。检测2组患者术后第3、7d直接胆红素、白细胞计数、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C-反应蛋白及7d平均胆汁引流量。结果80例患者全部内镜治疗成功,无严重并发症,无死亡病例;治疗组术后第3d直接胆红素、白细胞计数、ALT及C-反应蛋白下降幅度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术后第7d直接胆红素较对照组同期下降(P〈0.05),7d平均胆汁引流量多于对照组(P〈0.05)。结论内镜治疗老年胆总管结石安全、高效,联合疏肝利胆汤可以使患者恢复更快。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腹腔镜胆总管探查联合十二味疏肝利胆冲剂治疗肝外胆管结石的疗效。方法将96例肝外胆管结石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48例与观察组48例,分别给予腹腔镜胆总管探查术单用和在此基础上术后加用十二味疏肝利胆冲剂治疗,观察2组治疗效果,比较2组治疗前后血清胆汁生化指标及肝功能指标水平。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碱性磷酸酶(AKP)、谷氨酰转肽酶(GGT)、总胆汁酸(TBA)、总胆红素(TBil)、结合胆红素(CB)、非结合胆红素(UCB)水平均显著降低(P均0.05),且观察组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均0.05);观察组住院时间、腹腔引流时间、术后补液量均显著少于对照组(P均0.05),术后胆汁引流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腹腔镜胆总管探查联合十二味疏肝利胆冲剂治疗肝外胆管结石可有效增加胆汁引流量,缩短住院时间,并有助于实现术后肝功能早期恢复。  相似文献   

4.
密亚琦 《光明中医》2016,(2):171-173
目的观察内镜下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切开术(EST)联合中药治疗胆总管结石的疗效。方法选取200例胆总管结石病人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120例,先行EST取石术,术后口服清胆通腑汤;对照组80例,仅行EST取石术,术后第10天观察两组胆总管残石率及肝功能改善情况。结果治疗组残石率5%,对照组残石率40%(P0.05);治疗组肝功能较对照组显著改善(P0.01);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9.17%,对照组总有效率为93.75%,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EST联合中药治疗胆总管结石能够明显减少EST术后残余结石,显著改善肝功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究ERCP(经内镜逆行性胰胆管造影术)取石术联合疏肝利胆汤及电针阳陵泉治疗胆总管结石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医院2015年1月—2016年7月收治的110例胆总管结石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将所有患者分为研究组(55例)与对照组(55例),对照组实施ERCP取石术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手术治疗基础上联合疏肝利胆汤及电针阳陵泉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术后排气时间及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情况、术前及术后7 d患者中医症状积分、术后两组患者血清胆汁生化指标、术后1、3、5、7 d患者胆汁引流量,随访6个月,观察两组患者结石残留及复发情况。结果:(1)研究组患者术后排气及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2)研究组术后并发症率为1.82%,低于对照组14.55%,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3)两组术前中医症状积分相当,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7 d研究组患者积分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4)研究组患者术后血清胆汁生化指标水平均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5)研究组术后1、3、5、7 d胆汁引流量均少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6)随访6个月发现,研究组结石残留率为1.82%,低于对照组12.73%,P0.05,两组均未见结石复发,P0.05。结论:ERCP取石术联合疏肝利胆汤及电针阳陵泉治疗胆总管结石疗效显著,患者恢复好,术后并发症少、结石残留率低、复发率低,安全性高,具有极高临床应用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6.
李来  陈平  方超  陈刚 《四川中医》2020,38(8):117-120
目的:观察自拟十二味疏肝利胆方在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治疗肝外胆管结石60例中的疗效。方法:研究共计纳入60例肝外胆管结石患者,均由我院2017年1月~2019年12月收治,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30例)采取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手术治疗,观察组患者(30例)采取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手术+自拟十二味疏肝利胆方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时间、进食时间、住院时间、术后1d、3d、5d、7d胆汁引流量、治疗前后中医症状积分(疼痛、畏寒、发烧、黄疸、恶心呕吐等)、治疗前后肝功能指标变化、血清胆汁生化指标变化、术后并发症情况,随访2年,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术后1年、术后2年复发率。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时间、进食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手术后1d、3d两组患者胆汁引流量相当(P0.05);术后5d、7d观察组患者胆汁引流量均多于对照组(P0.01);治疗前,中医症状积分、谷氨酸基转移酶(GGT)、碱性磷酸酶(ALP)、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等肝功能指标、总胆红素(TBIL)、总胆汁酸(TBA)、直接胆红素(DB)与间接胆红素(IB)等血清胆汁生化指标比较(P0.05);治疗后各组患者中医症状积分、GGT、ALP、AST、ALT等肝功能指标、TBIL、TBA、DB、IB等血清胆汁生化指标均改善,观察组患者治疗后中医症状积分、GGT、ALP、AST、ALT等肝功能指标、TBIL、TBA、DB、IB等血清胆汁生化指标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0.00%)与对照组(3.33%)术后并发症率均较低(P0.05);观察组(0.00%)与对照组(3.45%)术后1年复发率均较低(P0.05),术后2年,观察组患者复发率(0.00%)低于对照组(14.29%)(P0.05)。结论:自拟十二味疏肝利胆方在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治疗肝外胆管结石临床疗效显著,患者术后肝胆功能恢复好,恢复快,并发症率低,2年复发率低,安全性高,值得推广与应用。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笔者观察46例胆总管结石术后,采用疏肝利胆法对胆道动力学的影响,报告如下。1一般资料2008年4月至2009年3月我院普外科收治胆总管结石患者86例,其中男性40例,女性46例;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消炎利胆汤联合腹腔镜经胆囊管胆总管探查取石术治疗胆总管结石的效果。方法选取胆总管结石患者87例(2016年10月—2018年12月),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44例)与对照组(43例)。对照组采取腹腔镜经胆囊管胆总管探查取石术,研究组于对照组基础上采取消炎利胆汤。统计2组临床疗效、并发症发生率、治疗前及治疗后1个月生活质量(SF-36)分值。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95. 45%)高于对照组(79. 07%)(P 0. 05);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4. 55%)低于对照组(20. 93%)(P 0. 05);治疗后1个月,2组SF-36较治疗前增高,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P 0. 05)。结论联合采取腹腔镜经胆囊管胆总管探查取石术及消炎利胆汤治疗胆总管结石,可有效提高疾病治疗效果,降低并发症发生风险,保证治疗安全性,且可改善患者术后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利胆排石汤联合纤维十二指肠镜治疗胆总管结石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胆总管结石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纤维十二指肠镜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利胆排石汤治疗,手术前后1周内每日1剂,水煎服。观察两组患者发热、黄疸、腹痛等临床症状积分改善情况及治疗前和治疗后3个月时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淀粉酶(AMY)、总胆红素(TBIL)水平。结果:黄疸、发热、恶心呕吐、腹痛等症状积分治疗后观察组分别为(0.75±0.12)、(2.33±0.22)、(2.57±0.24)、(0.54±0.26)分,对照组分别为(1.57±0.22)、(1.43±0.37)、(1.47±0.24)、(1.74±0.26)分,2组均较治疗前明显好转(P<0.05),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TBIL、AMY、ALT、AST等指标治疗后观察组分别为(12.54±2.25)μmol/L,(48.43±18.87)、(33.54±6.42)、(33.34±4.25)U/L,对照组分别为(19.75±6.25)μmol/L,(84.53±13.57)、(34.71±6.24)、(33.94±5.16)U/L,2组均较治疗前明显好转(P<0.05),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利胆排石汤联合纤维十二指肠镜治疗胆总管结石可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及血清TBIL、AMY、ALT、AST水平。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疏肝利胆汤治疗慢性结石性胆囊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各30例。2组均给予止痛、解痉、抗炎、纠正水电解质及酸碱代谢失衡等对症治疗,同时口服消炎利胆片,4片/次,2次/d。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疏肝利胆汤,1剂/d,水煎早、中、晚分服。2组均以连续用药10天为1个疗程,连续治疗2个疗程后观察疗效。结果:治愈率观察组为73.33%,对照组为53.33%,2组差异显著(P<0.05)。总有效率观察组为93.33%,对照组为80.00%,2组差异显著(P<0.05)。2组治疗后右胁疼痛、胸胁胀闷、恶心呕吐、厌食、口苦咽干、体重肢倦、墨菲氏征等临床症状、体征均明显减轻(P<0.05),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疏肝利胆汤治疗慢性结石性胆囊炎临床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1.
结石位于肝总管以上胆管称肝胆管结石,其结石易排入肝外胆管而并发肝外胆管结石。本病可以引起相应肝叶萎缩,胆管炎,甚至癌变等。笔者用自拟疏肝利胆排石汤治疗肝胆管结石90例,取得了满意的疗效,特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2.
疏肝利胆冲剂对实验性肝损伤作用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进一步探讨疏肝利胆冲剂治疗慢性肝炎的效果和机理,黑龙江省中医研究院对其进行了部分实验研究。该项目获得黑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资助,现将其研究结果总结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利胆消石颗粒联合胆道塑料支架置入术(ERBD)治疗胆总管巨大结石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52例胆总管巨大结石的梗阻性黄疸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25例和治疗组27例,对照组仅行ERBD术,治疗组行ERBD术后加用利胆消石颗粒口服,比较两组术后胆红素消退情况,以及3个月后再次行ERCP取石的成功率。结果:治疗3 d后,两组TBIL比较无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1周,两组TBIL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3个月后再次行ERCP取石成功率治疗组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利胆消石颗粒联合ERBD术可有效解除胆总管巨大取石引起的梗阻性黄疸,并可提高二次取石的成功率,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胆道术后复发性胆总管结石的原因,探讨胆总管结石EST治疗并发症的原因及护理对策,总结治疗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胆道术后复发性胆总管结石的临床资料,并结合文献进行探讨。结果:胆道术后胆总管结石复发的原因有术后残留结石、肝胆管结石脱落、再发结石等。其治疗主要为以胆肠吻合术为主的手术治疗。结论:对每一并发症的原因进行分析,实施相应的护理对策,经积极治疗和精心护理,患者均痊愈出院。术前仔细了解结石的部位、大小,选择合适的手术方式是减少胆道术后结石复发的关键,为胆肠通道重建的有效术式之一。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纤维十二指肠镜联合利胆排石汤治疗胆总管结石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胆总管结石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纤维十二指肠镜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利胆排石汤治疗,手术前后1周内每日1剂,水煎服。观察比较两组患者发热、黄疸、腹痛等为临床症状积分的改善情况及治疗前和治疗后3个月时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淀粉酶(AMY)、总胆红素(TBil)水平。结果:黄疸、发热、恶心呕吐、腹痛等症状积分治疗后观察组分别为(0.75±0.12),(0.87±0.15),(0.81±0.18),(0.54±0.26)分,对照组分别为(1.57±0.22),(1.43±0.37),(1.47±0.24),(1.74±0.26)分,两组均明显好转(P<0.05),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TBil,AMY,ALT,AST治疗后观察组分别为(12.54±2.25)μmol.L-1,(48.43±18.87),(33.54±6.42),(33.34±4.25)U.L-1,对照组分别为(19.75±6.25)μmol.L-1,(84.53±13.57)U.L-1,(34.71±6.24)U.L-1,(33.94±5.16)U.L-1,两组均明显好转(P<0.05),TBil,AMY下降,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纤维十二指肠镜联合利胆排石汤治疗胆总管结石可改善临床症状及血清TBil,AMY水平。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疏肝利胆汤联合腹腔镜治疗急性结石性胆囊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各30例。2组均给予腹腔镜及西药常规治疗,观察组于术后加用疏肝利胆汤,每日1剂。结果:观察组发热、疼痛及恶心、呕吐的缓解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治愈率观察组为56.7%,对照组为40.0%,2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总有效率观察组为90.0%,对照组为73.3%,2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腹腔镜治疗急性结石性胆囊炎术后服用疏肝利胆汤可以明显提高疗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自拟化石利胆汤对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RCP)、十二指肠乳头切开术(EST)、鼻胆管引流术(ENBD)后胆总管结石患者胆汁成石趋势的影响。方法:将150例已行ERCP、EST、ENBD术的胆总管结石患者随机分成中药组、空白对照组,每组75例。空白对照组于术后给予常规抗感染、抑酸、抑酶和补液治疗,中药组在以上治疗基础上加服自拟化石利胆汤。测定2组患者术后第1、4、7天胆汁中的总胆红素(TB)、结合胆红素(CB)、胆固醇(ch)、磷脂(PL)、胆盐(BS),计算出UCB%、致石指数(LIc)、胆汁综合成石趋势Z值,并测定胆汁中的氨基己糖含量。结果:术后第1天对照组与中药组比较,UCB%、LIc、Z值、氨基己糖值无显著差异(P>0·05)。中药组在术后第7天UCB%、LIc、Z值、氨基己糖明显下降,与术后第1天比较均有明显差异(P<0·05),其中Z值<44·7,已低于胆汁成石趋势指数,说明有第7天胆汁有逆转趋势;术后第7天中药组与对照组比较UCB%、LIc、Z值、氨基己糖均有明显下降,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化石利胆汤具有调节胆汁成分的作用,抑制胆石形成的趋势,从而起到化石、防石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19.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总管探查联合十二味疏肝利胆冲剂治疗肝外胆管结石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新乡市传染病医院和新乡市中心医院2014年12月—2015年12月收治的58例外胆管结石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29例,对照组采用腹腔镜胆总管探查术,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十二味疏肝利胆冲剂治疗。结果:两组临床效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观察组在降低血常规、肝功能、血清胆汁生化各指标与提高胆汁引流方面优于对照组。结论:腹腔镜胆总管探查联合十二味疏肝利胆冲剂治疗肝外胆管结石优于单一的腹腔镜胆总管探查术,可控制术后胆管炎症,促进术后肝功能恢复、残余结石排除,可有效防治结石再生。  相似文献   

20.
疏肝利胆法治疗胆石症30例临床观察浙江省富阳市中医院(311400)沈玉明自1989年~1991年用现代医学的辨病和传统医学的辨证论治相结合,采用疏肝利胆法治疗胆石症,取得满意的疗效,现整理如下。一、临床资料本组30例,男5例,女25例。年龄最小者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