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黄帝内经》首次提出了"络"的概念,初步奠定了络脉、络病及刺血疗法的理论基础。试就《黄帝内经》中络病的病因病机以及刺血疗法进行归纳总结,以期指导络病的临床诊断与治疗。  相似文献   

2.
贺君 《新中医》2015,47(7):260-262
目的:观察黄帝内经刺血法对偏头痛临床疗效的影响。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50例偏头痛患者随机分为等例的2组,即治疗组(刺太阳穴络脉法加尼莫地平)和对照组(尼莫地平),治疗4周后观察头痛指数的临床疗效变化。结果:治疗后临床疗效总有效率治疗组92.0%,对照组68.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后头痛指数均较治疗前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治疗后2组间头痛指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结论:《黄帝内经》刺血疗法在中医临床中广泛应用,其中刺太阳穴络脉法治疗偏头痛临床疗效良好。  相似文献   

3.
《黄帝内经》是现存的中医文献中最早而且完整的中医经典著作,形成了完整的经络系统,同时也奠定了刺络疗法的理论和实践基础。刺络疗法是以经络、气血学说为理论基础的,一般以络脉为主要操作部位,根据季节变化、病人体质和疾病性质确定出血量的多少,以"见血即止"、"血变乃止"、"血尽乃止"作为出血量的分级标准。文章通过研究和分析《黄帝内经》刺络文献,总结其思路和特色,以期能对针灸临床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并为针灸术语标准的制定提供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4.
王芳  张懿德  庄礼兴 《内蒙古中医药》2014,(14):128+134-128,134
本文通过整理《黄帝内经》中包含刺络放血内容的条文,阐释《内经》中刺络放血含义,病理性血络的表现、刺络放血的运用原则和适应症,进而总结《内经》中刺络放血的应用规律。通过本文的论述让我们将进一步了解《内经》中刺络放血使用规律,进而为在临床中更好地开展刺络放血提供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5.
《内经》刺血络法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秦广 《中国针灸》1992,12(4):42-44
  相似文献   

6.
《黄帝内经》刺络放血疗法探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张瑜  吴勋仓 《陕西中医》2005,26(7):703-704
目的探析<内经>刺络放血疗法.方法总结本疗法的机理、适应证、施术部位、操作方法等方面的论述.结果说明本法在内经时代就形成了初步的理论体系,并有丰富的临床实践.  相似文献   

7.
刺络放血疗法探源--析《内经》刺血络法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就《黄帝内经》关于刺血络疗法的论述,据中医基本^[1]理论和临床法则进行分类整理,从刺血疗法的治疗机理、主治范围、处方原则、刺络部位、刺络方法以及刺络出血量等方面进行探讨,说明刺血络法在《黄帝内经》时代、已初步形成了以脏腑经络气血学说为指导的理论体系,已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成为针灸医学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8.
《黄帝内经》中刺络放血疗法广泛用于络病、经病与脏腑病,其皮部表现为血络或结络者,本文通过整理《内经》中刺络放血相关条文,使其系统化,归纳为适应证、针刺工具、针刺部位、进针方向、治疗间期、刺血后反应、疗效评定及注意事项8个部分。  相似文献   

9.
本文从治法、选穴、刺法针具选择、禁忌五方面归纳阐述《黄帝内经》刺热法。  相似文献   

10.
《黄帝内经》(以下简称《内经》)162篇文章中,有46篇(其中《素问》有20篇,《灵枢》有26篇)涉及刺血疗法.它对刺血疗法的论述不仅较其他治疗方法多,而且对其施术工具,刺血的机理、治则,刺血操作手法,刺血疗法的适应病证、禁忌证,刺血后的反应(包括病人的反应、出血的颜色),出血量以及误刺后果等方面论述也很具体周详.  相似文献   

11.
放血疗法是各传统医学内病外治的重要手段之一。通过分析中医学和藏医学经典著作即《黄帝内经》与《四部医典》中放血指征、放血工具和操作方法的特点,指出了两种医学不尽相同的放血指征,阐明了不同放血工具的种类和理论根据,详述了不同放血方法选择的依据,为中藏医放血疗法的相互借鉴与融合提供了一定的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12.
《内经》刺络泻血法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刺络泻血法,又称泻血法、刺血法,古代称之为“刺络”。《内经》162篇中就有46篇(《灵枢》26篇,《素问》20篇)对刺络泻血法作了论述。继《内经》之后,历代医家的医疗实践也证明了刺络泻血法具有适应证广、操作简便、疗效可靠的特点,广泛用于临床各科。因此,探讨《内经》刺络泻血规律,对促进针灸医学的发展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3.
根据《内经》对针刺深浅的论述,阐明针刺深浅与四时经气、病位、病性及针刺的不同部位均有密切关系,且针刺不同深浅亦会产生不同疗效,但针刺的深浅程度把握不好也会导致严重的后果。  相似文献   

14.
张瑜  吴勋仓 《陕西中医》2005,26(7):703-704
目的:探析《内经》刺络放血疗法。方法:总结本疗法的机理、适应证、施术部位、操作方法等方面的论述。结果:说明本法在内经时代就形成了初步的理论体系,并有丰富的临床实践。  相似文献   

15.
石学敏院士从医40余年,对刺络颇有见树.笔者0有幸从师于石院士学习3年,对其简单易行、疗效神速的刺络法感触良深.而关于刺络法,<内经>162篇中有40余篇论及对其机制、施术部位、操作方法、适应证均作了精辟的论述.笔者特此结合平素对<内经>研习所得,从刺络法的定义、原则、重要性、功效及适应证、施术注意因素出发,欲对石院士刺络法进行较全面的诠释.最终确定石院士刺络法不仅遵循<内经>相关理论,更勇于创新.  相似文献   

16.
朱林贞 《四川中医》1997,15(6):15-15
“刺禁论”篇主要阐述人体有些部位或因某些原因,不适宜针刺。如《素问·刺禁论》指出:“脏有要害,不可不察。”又说:“刺中心一日死,其动为噫;刺中肝,五日死,其动为语,……刺中胆,一日半死,其动为呕。”还说:“无刺大醉,令人气乱。无刺大怒,令人气逆,无刺大劳人,无刺新饱人,无刺大饥人,无刺大渴人,无刺大惊人。”“刺禁论”篇主要从三方面阐述了针刺的禁忌:一是内脏禁刺。文中提出了五脏与胆膀胱的针禁;二是在机体气血紊乱的情况下禁刺如大醉。大劳、大饥、大怒、大惊、大渴等情况;三是指出了人体的某些穴位与部位,…  相似文献   

17.
刺络疗法治疗疖肿28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疖肿是一个或多个相邻毛囊和皮脂腺的急性感染,多为葡萄球菌所致,常发于毛囊皮脂腺内,好发于经常磨擦的部位,如颈项、头顶、面部、枕部、背部及臀部等,其发病原因多因内郁湿火,外感风邪,蕴阻于皮肤而成。是临床上常见皮肤病之一,反复发作难以治愈。本文采用刺络放血方法治疗此病,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8.
《内经》浅刺法临床运用体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内经》所载刺法名目繁多 ,有“九变刺”、“十二节刺”、“五刺”等。按刺入深浅分类 ,其中属浅刺类的有“毛刺”、“半刺”、“浮刺”、“扬刺”、“直针刺”等 ,这些刺法历史悠久 ,延用至今 ,在针灸临床仍广泛使用。现代应用较广的皮肤针、皮内针、头皮针、腕踝针及近年来发展的腹针等针法 ,均是在此基础上发展而来的。临床运用浅刺法治疗某些病症可收到较好的疗效 ,尤其适宜于一些病位较浅的头面、肌肤、络脉、经筋、皮部等病变 ,如面瘫、痿痹、痛证、痒证等。现就笔者临床运用《内经》浅刺类针法的体会略举一二 :1 毛刺法治风寒表证…  相似文献   

19.
针刺量效关系是目前国内外针灸领域研究的重点内容,也是未来针灸学发展的必然趋势.《黄帝内经》作为中国最早的医学巨著,对针刺之过与不及进行了极尽详细之论述,溯源经典可使针刺有法可依,有则可循.该文从针刺深浅、得气与气至、针刺时间、针数次数、针具选择5个方面对针刺获效的影响进行论述,以期从文献学角度为临床针刺量效关系的研究提...  相似文献   

20.
刺络放血疗法的实验及临床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孙阁  冯新义  孙国华 《河北中医》2007,29(6):561-563
刺络放血疗法是用三棱针、梅花针、毫针或其它工具刺破人体某些腧穴、病灶处、病理反应点或浅表小静脉,放出少量血液而治疗疾病的方法,是针灸的传统方法之一。刺血疗法具有操作简单方便、副作用少、疗效快、节省时间、成本低廉等特点,故有广阔的发展前景[1]。现将近年来刺络放血疗法的实验及临床研究综述如下。1作用机制《内经》认为,刺血络法治病机制为调整阴阳、疏通经络、调和气血,这一点是基于中医的病因学说。《灵枢·口问》曰:“夫百病之始生也,皆生于风雨寒暑,阴阳喜怒,饮食居处,大惊卒恐。则血气分离,阴阳破败,经络厥绝,脉道不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