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病机以本虚标实,肺脾肾虚损及肝失疏泄为本,痰湿、气滞、血瘀为标。发作期由于痰湿、气滞、血瘀所致,多为细菌病毒感染引起,应以祛邪为主;缓解期应以扶正为主。久病必气滞血瘀,慢阻肺各阶段治疗应重用行气活血化瘀药物。介绍郑心教授治疗慢阻肺临证经验。  相似文献   

2.
程伟 《吉林中医药》2011,31(2):101-102
周文泉主任医师擅长治疗骨质疏松症,认为本病是以肾、肝、脾三脏虚损为本,气滞、血瘀、痰湿为标的本虚标实之证。疾病早期,虚多邪少,治疗上以补虚为主;疾病后期,虚实夹杂,治疗上应攻补兼施。  相似文献   

3.
中医治疗不孕症的新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医治疗不孕症的新进展安徽淮北市人民医院牛新华,王玲安徽淮北市矿工医院郑慧颖(235000)不孕症是妇科常见病。历代医家认为虚多实少,多从补虚论治。自90年代以来,不少学者一反传统观点,认为该病虚少实多,提出继发性不孕实证居多,应从痰湿、气滞、血瘀论...  相似文献   

4.
通过中医文献及现代临床研究,从中医学的角度阐述肝肾同源且需肾肝同治,通过例举临床实践也证明,适当使用益肾培元药物可以使脂肪肝的病情得到明显改善。进而理论探讨并主张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以肾虚为本,无论患者是否存在气滞、血瘀、痰湿的临床表象,其最终病因都因肾气不足发展而来,认为NAFLD的病因病机在于因禀赋不足而又过食肥甘厚味,或劳逸失常、情志不调、久病体虚,肾气不足,致使肝失疏泄,脾不运化,水湿内停,痰浊瘀阻,痹阻肝络,积聚胁下而成。证属本虚标实,本虚多为肾气亏虚;标实则为气滞、痰湿、血瘀。因此肾虚是NAFLD的关键病机,气滞、痰湿、血瘀在脂肪肝的不同病理阶段均可出现,且相互交杂、转化,并随着病情的变化而发生改变。故临证应紧抓益肾培元大法,并贯彻于治疗始终。  相似文献   

5.
通过探讨原发性肝癌的中医病因病机和治则方药,认识到原发性肝癌为本虚标实之病,本虚包括先天之本肾精不足和后天之本脾气亏虚,标实则有气滞、血瘀、痰湿、癌毒之分。治疗时常予以滋补肾阴、温补肾阳法,健脾益气、运脾和胃法,理气活血法,化痰利湿法,抗癌解毒法。  相似文献   

6.
廖怀章主任医师认为膝关节退行性关节炎的中医病机是正虚血瘀、痰湿内阻,主张多法并用,综合治疗,内治以益气血、补肝肾、化瘀湿为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别研究昆明与南通地区代谢综合征的中医证候及相关因素分析,并做比较。方法通过问卷调查,全面、系统地收集代谢综合征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微软EXCEL表汇总,用SPSSl4. 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昆明地区代谢综合征常见8个主要证候的出现频率由大到小依次为:肺虚脾虚肾虚气虚血瘀气滞痰湿血虚。南通地区代谢综合征常见八个主要证候的出现频率由大到小依次为:脾虚气滞热火气虚血瘀气滞痰湿阴虚痰热。结论根据证型出现的频率和积分及证之间的关系数可以得出,昆明地区代谢综合征常见证型有肺虚痰湿、脾虚痰湿、气虚血瘀、痰湿血瘀、脾肺两虚、肾阳亏虚等,甚或夹杂多证。南通地区代谢综合征常见的证型有气阴两虚、气滞血瘀、脾虚痰湿(热)、气虚血瘀、阴虚火旺等,甚或兼夹多证。虽然两地中医证型有所不同,但两地区代谢综合征的主要病机可以概括为:素体肥胖,或饮食不节,嗜食肥甘厚味,情志不畅,损伤脾、肺、肾之气,酿生痰湿,阻滞气机,化瘀阻络,致使成为以痰湿(痰热)、血瘀、火热为标,脾虚、气虚、阴虚为本的顽症。代谢综合征的主要病位在脾。  相似文献   

8.
中医药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合并慢性滑膜炎154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合并慢性滑膜炎以肝肾亏虚为本,气滞、血瘀、痰湿凝聚为标。治疗多从实证和虚中夹实两方面着手,治宜补肝益肾或活血化瘀通络、祛风散寒除湿为原则,方用身痛逐瘀汤活血行气,祛瘀通络,通痹止痛。治疗154例,痊愈66例,显效50例,好转24例,无效14例。  相似文献   

9.
中医学认为,肥胖病机多属脏腑同病,由外感、饮食和正虚因素引起,气滞、痰湿、血瘀等因素的相互作用,致脏腑阴阳失调。中医辨证施治从五脏论治,以益气健脾、化痰除湿、通腑泻热、疏肝理气、消肿利湿等治法及采用针灸、推拿等外治疗法进行治疗。中医药通过调节脏腑阴阳,调节机体水液代谢,使得阴阳平衡,从而达到治疗目的。  相似文献   

10.
冯志荣主任医师治疗肺癌,认为首先按阶段把握病机,早期肺癌以邪实为主,中期肺癌邪实与正虚并重,晚期肺癌以正虚为主,临证时要辨清气血阴阳何虚,邪实中气滞、血瘀、痰湿、热毒、水饮何重,治疗主张中医综合治疗,以辨证为基础,初期可重用祛邪之品,中期祛邪扶正并用,晚期重用扶正,少用祛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