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自 1996年 1月~ 1999年 3月我院共收治 12例丘脑区小血肿的患者 (出血量小于 10 m L )均经 CT证实。现将诊疗体会总结如下。1 一般资料12例中 ,男 9例 ,女 3例。年龄最大的 68岁 ,最小的 4 2岁 ,平均 52 .5岁。出血量 3.5~ 10 m L,平均 6.2 8m L。偏身麻木者 11例 ,对侧肢体瘫者 6例 ,偏身疼痛者 2例 ,嗜睡 3例 ,一侧上肢舞蹈 1例 ,中枢性高热 3例 ,同向偏盲 1例 ,仅表现对侧面部麻木者 2例 ,对侧肢体共济失调 1例 ,临床误诊为腔隙性脑梗塞 6例 ,末梢神经炎 2例 ,大舞蹈病 1例。2 讨  论丘脑不但是一个重要的深、浅、视、听感觉以及…  相似文献   

2.
中风性麻木是指中风患者伴有面部、肢体口唇等处发麻,甚至全然不知痛痒的一类疾病。我科在1991年起以自拟“止麻汤”的基础上制成“止麻复原丸”治疗中风性麻木,并与“天麻片”进行对比分析,现总结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治疗组400例(止麻复原丸组),男221例,女179例,年龄27~40岁30例,41~50岁98例,51~60岁101例,61~70岁109例,71~80岁62例。门诊病人159例,住院病人241例。偏身麻木198例(其中102例伴浅感觉减退),单纯上肢麻木80例(其中45例伴浅感觉减退)。单纯下肢麻木60例(其中38例伴浅感觉减退),口唇及/或颜面部麻木29例,…  相似文献   

3.
1 一般资料 本组患者12例均来自门诊,其中男性10例,女性2例,年龄最小30岁,最大70岁,病程最短2天,最长30天。2 诊断标准 起病突然,每在睡眠醒来时发现一侧面部肌肉板滞、麻木、瘫痪,不能作蹙额、皱眉、露齿、鼓颊等动作。口角向健侧歪斜,漱口漏水,进餐时食物常常停滞于病侧齿颊之间。病侧额纹、鼻唇沟消失,眼睑闭合不全,迎风流泪。少数病人初起有耳后、耳下及面部疼痛。严重时还可出现患侧舌前2/3味觉减退  相似文献   

4.
杨振辉  司健  张悦 《中国针灸》2004,24(6):407-407
笔者自1998年以来采用针刺治疗腕管综合征12例,取得了良好疗效.现总结如下. 1 一般资料 12例中,男2例,女10例;年龄最小28岁,最大52岁;病程最短15天,最长2年.其中3例有明显外伤史.双侧病变者6例.临床表现为拇指、食指、中指蚁行感、麻木感及肿胀感,亦可伴刺痛及灼痛,以中指为著,初始有指端感觉障碍.患手多怕凉.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由于CT扫描及其他成象技术的广泛应用,对无肢体瘫痪型脑梗塞的诊断有了很大的进步,现将我院近三年来收治的30例患者分析如下一般资料30例中男性20例,女性10例;年龄45~sl岁,平均62岁;病程1~10天12例.10天以卜18例;单发性梗塞12例,多发性梗塞18例;突发病型14例,缓慢进展型16例。单纯表现为头昏头晕头痛者9例,语言不清、面部口唇及舌麻木者4例,记忆力明显减退,反应迟钝及精神异常者1例,一侧肢体麻木、走路不稳4例,无症状者2例;有高血压病史者14例,眼底视网膜动脉硬化者24例,合并冠心病者9例,合并糖尿病者6例,…  相似文献   

6.
1临床资料 158例患者均为门诊病人,经确诊为周围性面瘫,其中年龄最小3岁,最大74岁,病程最短1天,最长17天. 病人多表现为一侧面部板滞、麻木,不能皱眉、露齿等,口角向健侧歪斜,病侧露睛流泪,皱纹消失 ,鼻唇沟平坦.部分病人伴耳鸣,耳后疼痛.  相似文献   

7.
腰椎牵引配合推拿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35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们用腰椎牵引配合推拿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效果较好,总结如下. 1 临床资料 共35例,均为2006年10月~2008年3月诊治患者,其中男19例、女16例,年龄13~29岁,病程最长4个月、最短3天,腰部疼痛为主7例、下肢疼痛麻木为主30例、有腰痛又有下肢疼痛麻木16例.经MRI扫描显示腰椎间盘有不同程度膨出和突出. 诊断标准为有腰部慢性劳损史或急性外伤史.腰痛伴坐骨神经痛,下肢麻木(或皮肤感觉减退),多局限于小腿外侧、足背、足外缘.  相似文献   

8.
电针配合梅花针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78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2006年至今,笔者采用电针配合梅花针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78例,取得显著疗效,现报道如下. 1 一般资料 78例均为本院门诊患者,男40例,女38例;年龄19~30岁21例,30~50岁30例,50~70岁24例,70~73岁3例;病程最短1天,最长2个月. 诊断标准根据<实用中西医结合诊断治疗学>确诊为周围性面神经麻痹[1].轻度患者仅表现为单纯面部症状,中度患者表现为除面部症状外伴有耳后乳突部酸痛,重度患者尚有耳后乳突部、后枕部刺痛及舌体感觉异常等症状.排除中枢性面瘫及头面部外伤、肿瘤病变等所致的周围性面瘫.  相似文献   

9.
陈萍 《时珍国医国药》2002,13(8):497-497
股外侧皮神经炎 ,是以大腿外侧感觉异常为主要特征的病变(如针刺感、烧灼感、麻木、蚁走感或疼痛 )。病变多为一侧 ,每遇久站行走路线较长后症状加重 ,多见于中年男性。笔者采用梅花针加走火罐的方法治疗此病 ,取得了满意效果。现介绍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 32例患者均为门诊病人 ,年龄最大 6 8岁 ,最小 33岁 ;男性 2 4例 ,女性 8例 ;病程最短 7d,最长 1a。2 辨证分型2 .1 风湿痹阻型 12例 ,病程较短 ,有受凉或湿地坐卧史 ,病灶部位皮肤有灼热感 ,局部皮肤颜色基本正常。2 .2 瘀血痹阻型 2 0例 ,病程长 ,皮肤感觉麻木伴蚁走感 ,局部皮肤…  相似文献   

10.
临床资料本组12例。其中男性8例,女性4例。年龄40岁以下者5例,40~50岁以上者7例.病程10天以内者4例,10~20天为5例,30天以上者为3例。12例患者均为突然发病,均有一侧面部  相似文献   

11.
针灸综合治疗颈椎病68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临床资料 患者68例中,男30例,女38例,年龄32~72岁,45岁以上者57例.有骨质增生62例,无骨质增生6例,病程2月~5a.本组病例多数无明显外伤史,但少数由外伤而诱发.多数患者渐感一侧肩、臂、手的麻木疼痛,或以麻木为……  相似文献   

12.
针灸配合水针治疗股外侧皮神经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股外侧皮神经炎是神经内科常见病 ,主要症状是大腿外侧前下 2 /3处反映感觉麻木 ,蚁走感或疼痛。故又名感觉性股痛 ,一般多为慢性或亚急性起病 ,男性发病率较女性多 2~ 3倍 ,多发生于成年人 ,多为一侧性发病。本病属中医“痹症”、“麻木”范畴 ,常可由外伤压迫、糖尿病、受寒劳累、感染等多种原因而诱发 ,呈慢性病程 ,局部检查常有痛觉和触觉减退或消失 ,温度觉减退。笔者自 1 995年来 ,临床采用针灸配合水针疗法治疗本病 ,疗效较令人满意 ,现介绍如下 :1 一般资料3 1例均系门诊病人 ,其中男 2 4例 ,女 7例 ,年龄在 2 7~60岁之间 ,病变…  相似文献   

13.
股外侧皮神经炎是以股外侧皮神经支配区域 ,出现局部感觉减退、麻木、刺痛、蚁行感为主症的常见病。多年来 ,我们运用围刺法加红外线照射治疗3 6例 ,现报道如下。临床资料1 .一般资料本组 3 6例患者中 ,男 1 2例 ,女 2 4例 ;年龄最小3 8岁 ,最大 76岁 ,平均 5 7.5岁 ;病程最长 2 0年 ,最短 1 5 d,平均 1 .7年。多数患者经理疗、服西药、封闭等治疗无效。2 .诊断标准[1]一侧或双侧大腿前外侧皮肤有蚁走感 ,麻木或疼痛 ,站立或步行过久后加重。查体局部皮肤感觉减退或过敏 ,无肌萎缩或运动功能障碍。治疗方法患者健侧卧位 ,暴露针刺部位 ,医者…  相似文献   

14.
周围性面瘫是临床常见病 ,其主要表现为一侧面部板滞、麻木、瘫痪 ,不能作蹙额、皱眉、露齿、鼓颊等动作 ,口角向健侧歪斜 ;少数病人初起有耳后、耳下及面部疼痛 ,严重时还可出现患侧舌前 2 /3味觉减退或消失。近年来 ,笔者采用电针配合按摩治疗该病 83例 ,取得显著疗效 ,现报道如下。1 一般资料83例门诊患者中 ,男 31例 ,女 52例 ;年龄最小7岁 ,最大 68岁 ,平均 38.3岁。病程最短 2天 ,最长6个月 ,平均 1 6.4天。2 治疗方法2 .1 电针疗法 取患者病侧阳白、四白、攒竹、鱼腰、地仓、颊车、迎香、太阳、风池、翳风 ,健侧的合谷、足三里。…  相似文献   

15.
十宣放血治疗中风后遗症手臂麻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刘明 《中国针灸》2003,23(1):37-45
许多中风患者在急性期过后,除一侧肢体轻度瘫痪外,会感到患侧手臂有麻木、胀痛感。笔者近3年来采用十宣穴放血疗法治疗此病32例,疗效肯定,现总结如下。 32例病人均来自脑血管科病房,其中男20例,女12例;年龄最小39岁,最大79岁,平均58.3岁;病程最短17天,最长1个月。本组病例均为脑中风偏瘫患者后遗症期。  相似文献   

16.
面神经麻痹是临床上的常见病、多发病。笔者于 1999年 3月~ 12月运用针刺配合推罐法治疗面神经麻痹 53例 ,临床疗效满意 ,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   53例患者均有受凉或面部吹风史。起病突然 ,多于睡眠醒后出现一侧面部肌肉呆滞、麻木 ,前额及眉间皱纹消失 ,眼裂闭合不全 ,流泪 ,鼻唇沟平坦 ,口角向健侧歪斜 ,鼓腮漏气 ,不能抬眉皱额。发病初期部分患者有下颌角或耳后疼痛。其中男性30例 ,女性 2 3例。年龄最小 3岁 ,最大 56岁。病程最短 2天 ,最长 2~ 3月。初次发病 31例 ,第 2次发病 15例 ,多次发病 7例。2 治疗方法  穴位选择 :…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针刺结合恩再适治疗脑卒中偏身感觉障碍的疗效.方法:60例脑卒中偏身感觉障碍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各30例,两组均给予头针和体针针刺治疗及常规康复训练,观察组加以牛痘疫苗致炎免皮提取物注射液(恩再适)治疗,每次3支,加入100 ml生理盐水中静滴,1次/天,共治疗4周.观察两组临床疗效、感觉障碍评定积分及患者自述肢体感觉障碍程度的变化.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0.0% (27/30),对照组总有效率70.0% (21/30),观察组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刺治疗可明显改善脑卒中偏身感觉障碍症状,结合恩再适治疗则效果更显著.  相似文献   

18.
手-口综合征表现为以口周为中心的半侧面部及上肢远端独特分布的感觉障碍,是局限性感觉障碍的一种特殊症候群。笔者采用针刺治疗该病9例,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9例患者均为门诊病例,其中男3例,女6例;年龄49~72岁,平均58岁;病程5天~9个月,平均3.5个月。临床表现以口周面部及手的麻  相似文献   

19.
缺血性脑梗死发病急、症状重 ,首发症状可有短暂性意识不清及不同程度的昏迷 ,如偏瘫、偏身感觉减退、烦躁不安、头痛、恶心、单侧肢体麻木无力、意识丧失、大小便失禁等 ,常呈进行性加重。笔者现将我院 1999年 1月— 2 0 0 2年12月收治的 10 6例此类患者的CT诊断资料总结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0 6例患者中 ,男 6 9例 ,女 37例 ;年龄 4 0~ 6 5岁 72例 ,6 6~ 78岁 34例 ;发病时间最短 1h ,最长 2 0h。CT示在大脑一侧表现为程度不同的脑沟、脑回结构不清 ,脑沟变浅 ,局限性脑回变平 ,侧裂池变小甚至消失 ,脑组织密度减低。本组除 3例因并…  相似文献   

20.
股外侧皮神经炎又称感觉异常性股痛,是以大腿前外侧皮肤感觉减退或消失的一种周围神经疾病。笔者采用梅花针叩刺加拔罐治疗85例,取得满意疗效。现介绍如下: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本组男51例,女34例;年龄,平均42.6岁;病程,最长7年,最短13天。 1.2 诊断标准:大腿前外侧局部皮肤感觉异常,无明显诱因,可有麻木、蚁走感、针刺感或烧灼感出现,但肌肉营养及生理反射无异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