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就雷公藤治疗甲状腺机能亢进症、Graves眼病、慢性淋巴细胞性甲状腺炎等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疾病方面的文献进行总结,并对雷公藤制剂存在的毒副作用,以及临床应用雷公藤的注意事项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2.
雷公藤在治疗免疫性疾病方面应用广泛且疗效显著,临床最常用活性成分以雷公藤甲素、雷公藤多苷居多,但其治疗窗口狭窄,不良反应多,损伤涉及生殖系统、血液系统、心血管系统、消化系统等。临床观察结合文献总结,其不良反应症状表现在消化系统(肝、胃肠)居多。相关学者对雷公藤所致肝损伤表现及诱发肝损伤机制已有较多研究,其机制主要与肝细胞凋亡、诱导氧化应激、免疫损伤、肝细胞过度自噬、脂肪酸代谢异常、肝组织内酶代谢异常相关。该文对雷公藤致胃肠损伤也进行了相关文献查阅与总结,但不良反应表现及机制研究较少,尚待学者们进一步深入研究。另外,文章对雷公藤制剂在消化系统方面减毒增效研究也进行了相关总结,主要涉及配伍西药(甲氨蝶呤、来氟米特、艾拉莫德等)减毒、单用或配伍中药(单味药、中药单体、中药复方)减毒、针灸(电针、艾灸)减毒、剂型改良(二元醇质体凝胶、自溶性微针、固体脂质纳米粒、胃漂浮缓释胶囊等)减毒、炮制(蒸制、清炒、莱菔子炮制、金钱草炮制、甘草炮制等)减毒等方法。综上,该文通过整理相关文献,对雷公藤致肝损伤及胃肠损伤不良反应表现、机制、减毒增效方法进行分析,以期为临床雷公藤应用提供参考,并为未来雷公藤致消化...  相似文献   

3.
雷公藤制剂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临床概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雷公藤制剂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临床研究进行综述。大量学者研究发现雷公藤制剂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疗效确切,与治疗RA的西药相比,具有疗效好,毒副作用小,患者耐受性好的优势。应加深对雷公藤制剂的研究,制定较为明确的应用标准、原则,使个人经验总结系统化,上升到指导临床的理论高度,同时,加大对本类制剂减毒增效的研究。  相似文献   

4.
雷公藤制剂研究概况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介绍国内雷公藤制荆学的研究概况,供药学工作者参考。方法:对近20年国内期刊中与雷公藤制剂学有关的文献进行了检索、综述。结果:雷公藤制剂的剂型、炮制、提取工艺、质量控制、稳定性、药动学等方面都取 得了进展。结论:研制高效低毒的雷公藤新型制剂是主攻方向,可以从剂型改革、结构修饰、中药配伍等方面考虑。  相似文献   

5.
为了探讨快速评价法在中药肾毒性研究中的可行性,采用4种检索策略检索雷公藤制剂肾毒性的相关研究,一是不限定任何检索词,即采用传统的系统评价检索方法;二是将雷公藤制剂的相关检索词限定为"CFDA批准上市的所有包含雷公藤成分的中成药";三是将肾毒性的相关检索词限定为"前期系统评价研究文献筛选过程中发现的报道最多的与肾毒性相关的词汇";四是同时限定雷公藤制剂和肾毒性相关检索词。最后,将后3种检索方法的结果与第1种检索方法的检索结果对比。从检索到的总文献量上来看,不限制检索词的方法检索到的总文献量最多,分别限制雷公藤制剂和肾毒性检索词检索到的文献总量相对减少,同时限定者2种检索词检索到的文献总量最少。从符合纳入标准的文献量上来看,限制雷公藤制剂的方法纳入的文献数量最多。从纳入的文献类型上来看,同时限定雷公藤制剂和肾毒性相关检索词与不限定检索词的检索结果相比,符合度较高。快速评价方法在中药肾毒性的研究中应用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6.
雷公藤具有祛风湿、活血通络、消肿止痛、杀虫解毒等功效。目前常见制剂包括雷公藤片、雷公藤多苷片、昆明山海棠片、昆仙胶囊、雷公藤双层片和雷公藤总萜片等。生殖毒性是雷公藤制剂治疗免疫性疾病时最棘手的不良反应之一,而通过联用单味药或复方可明显减小雷公藤制剂生殖毒性。本文就近年该领域研究作一综述,为临床用药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7.
雷公藤研究新进展   总被引:25,自引:10,他引:15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刘为萍  刘素香  唐慧珠  白梅  王丽兰  刘艳 《中草药》2010,41(7):1215-1218
雷公藤Tripterygium wilfordii系卫矛科雷公藤属木质藤本植物。雷公藤作为一种传统中药,所含化学成分复杂,具有多种药理活性,被广泛用于治疗类风湿关节炎、肾小球肾炎红斑狼疮等自身免疫性疾病及各种皮肤病,是目前国内外研究的热点天然药物之一。对近年来雷公藤的活性成分、质量控制、药理活性及毒性等研究新进展进行概述,其中雷公藤的有效成分和毒性成分的研究是雷公藤制剂减毒研究的首要条件,其次对雷公藤的活性成分进行结构修饰,降低其毒性而又不影响、甚或增加其疗效则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  相似文献   

8.
孙伟  曾安平  王钢  邹燕勤  邵家德 《中成药》2001,23(11):801-804
目的:不同雷公藤制剂治疗慢性肾小球的临床比较研究。方法:将作者自主开发研究的肾炎灵颗粒剂,肾炎灵合剂Ⅱ号与临床常用的雷公藤制剂雷公藤片和雷公藤多苷片在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方面的临床疗效和毒副作用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肾炎灵颗粒剂与上述三类制剂临床总有效率相近。虽然作用的起效时间略迟于单一雷公藤制剂,但能全面纠正机体蛋白质代谢、脂质代谢,对主要症状的改善作用明显,复发率最低,仅为15.4%。结论:肾炎灵颗粒剂是作用最佳的雷公藤制剂。  相似文献   

9.
雷公藤是卫矛科植物,具有抗炎、免疫调节、抗增殖和预凋亡等多种药理活性。但雷公藤制剂易导致生殖系统、肝脏、肾脏、血液系统损害而限制了其临床应用。在分析雷公藤制剂毒性特点的基础上,探讨中药减轻雷公藤制剂毒性的处方规律,如预防雷公藤制剂对女性的生殖毒性常选用养阴补血方,而对男性则多选用温阳填精之品等。  相似文献   

10.
雷公藤的毒性及其研究概况   总被引:26,自引:0,他引:26  
郭艳红  谭垦 《中药材》2007,30(1):112-117
雷公藤(Triptergium wilfordii Hook.f)为卫矛科植物,是一种常见的有毒蜜源植物。作为中国传统医学中一种常用中草药,临床应用十分广泛,但时有毒副反应发生。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对雷公藤做了大量的研究,分析出其毒性成分,并不断探讨使雷公藤制剂减毒增效的方法。本文概括了近年来对雷公藤毒理的研究,以期为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雷公藤Tripterygium wilfordii系卫矛科雷公藤属植物,其药用历史悠久,应用广泛,被用于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但雷公藤毒性较大,毒副作用限制了它的临床应用,主要表现在生殖系统、免疫系统、消化系统等。因此,开展雷公藤的减毒增效研究是十分必要的。本文通过查阅近年关于雷公藤及其制剂在类风湿性关节炎治疗中的研究文献,分别针对雷公藤的炮制减毒工艺,制剂剂型改良,复方中药配伍,联合西药和针灸配合等方面展开调研工作。雷公藤的炮制之法自古有之,主要有净制,羊血炮制,加热炮制,近年又出现了微博煨制及双向固体发酵等新方法,均能起到增效减毒的作用。雷公藤制剂剂型多样,多数口服后经肠道吸收,毒性较大,外用通过皮肤黏膜吸收毒性较小。因此通过剂型改良,可以有效减少药物对胃肠道的刺激时间,增强药物的吸收利用,增加生物利用度。常见剂型包括:栓剂,缓释片,滴丸剂和贴膏等。研究表明甘草配伍雷公藤,能加速雷公藤甲素等成分的代谢转换,降低毒性;配伍白芍能够减少肝损伤。合理的复方配伍也能降低雷公藤的毒副作用。除此之外,通过联合西药或配合针灸治疗均能对雷公藤起到减毒增效的作用。本文就以上几个方面,探讨了RA治疗中雷公藤的减毒增效措施进行整理归纳,以期能促进雷公藤在临床上治疗RA的有效应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对近年来雷公藤属植物研究文献进行计量分析,为该属植物的相关领域研究提供参考。方法:基于中国知网CNKI资源总库,利用数据库自带的分析工具、网络分析和引文网络分析工具,分别从论文年度变化趋势、研究机构、期刊分布、研究人员和研究内容等方面对1915年至2013年雷公藤属植物研究文献进行计量分析。结果:雷公藤属植物缺乏全面系统的研究,物质基础不明确;研究方向主要集中于中药药理学研究,其次为中医内科和中药化学。东北雷公藤化学成分研究较少,雷公藤制剂及药剂学的研究较落后,昆明山海棠和东北雷公藤资源方面的研究为空白。结论:雷公藤属植物整体的研究仍处于发展阶段,关于其资源学、制剂、物质基础及属内植物的对比研究等方面具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相似文献   

13.
随着中药毒理学研究的不断深入,雷公藤导致肝毒性的作用机制逐渐被揭示。中药配伍作为中医用药的特色之一,在减毒方面具有合理性和科学性。基于肝毒性,笔者对现阶段雷公藤毒性物质基础及机制的研究进行总结与展望,对配伍中药(制剂)以减轻雷公藤毒性的作用进行归纳,以期为雷公藤临床用药的合理性与安全性提供参考,从而减轻肝脏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4.
雷公藤甲素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8,自引:2,他引:18  
查阅有关雷公藤甲素近10年来国内外的文献资料,选取具有较大应用价值及学术意义的内容,按雷公藤甲素的药理、药代学、毒理、临床应用及其半合成等几个方面分别介绍,拟对雷公藤甲素有一个全面的认识。雷公藤及雷公藤甲素是目前我国中药现代化研究的热点,鉴于它们的两面性(生物活性及毒性),利用现代高科技手段,开发高效低毒的新剂型是一项非常有意义的工作。  相似文献   

15.
基于谱-效相关分析方法,筛选雷公藤致肝毒性的主要成分,为提升雷公藤类药材质量控制方法提供参考。该研究以中药雷公藤为研究对象,采用LC-Q-TOF-MS技术表征不同产地雷公藤样品的化学成分,并结合文献初步指认其主要成分;以正常人肝细胞(LO2细胞系)为模型,对乙酰氨基酚为阳性药,细胞毒价为评价指标,采用简单相关分析及多元线性相关分析方法,筛选雷公藤致肝毒性的主要成分。该研究共指认出雷公藤药材中的10种主要成分,基于谱-效相关分析发现雷公藤甲素可能是毒性成分,与传统文献报道一致,多元线性相关分析还发现雷公藤红素,demethylzeylasteral可能对肝毒性贡献较大;此外研究中还发现不同品种、不同产地雷公藤样品质量差异较大,产于西南地区的雷公藤药材肝毒性相对较低,产于湖南、安徽的2批雷公藤肝毒性相对较高。该研究可为今后雷公藤药材的合理利用及雷公藤致肝细胞毒性研究提供数据支持。  相似文献   

16.
雷公藤是一味传统中药,所含化学成分丰富,具有多方面的药理活性。在刘昌孝院士提出中药质量标志物(Q-marker)新概念的基础上,系统综述了雷公藤化学成分及药理活性,并根据质量标志物的定义结合雷公藤的传统药效、传统药性、临床用药新用途、可测成分、入血成分和配伍研究进行分析,对雷公藤质量标志物进行预测,以期为雷公藤药材质量的深入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Ethnopharmacological relevance

Tripterygium wilfordii Hook. f. (Tripterygium wilfordii), also known as Huangteng and gelsemium elegan, is a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that has been marketed in China as Tripterygium wilfordii glycoside tablets. Triptolide (TP), an active component in Tripterygium wilfordii extracts, has been used to treat various diseases, including lupus, cancer, rheumatoid arthritis and nephritic syndrome. This review summarizes recent developments in the research on the pharmacodynamics, pharmacokinetics, pharmacy and toxicology of TP, with a focus on its novel mechanism of reducing toxicity. This review provides insight for future studies on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a field that is both historically and currently important.

Materials and methods

We included studies published primarily within the last five years that were available in online academic databases (e.g., PubMed, Google Scholar, CNKI, SciFinder and Web of Science).

Results

TP has a long history of use in China because it displays multiple pharmacological activities, including anti-rheumatism, anti-inflammatory, anti-tumor and neuroprotective properties. It has been widely used for the treatment of various diseases, such as rheumatoid arthritis, nephritic syndrome, lupus, Behcet?s disease and central nervous system diseases. Recently, numerous breakthroughs have been made in our understanding of the pharmacological efficacy of TP. Although TP has been marketed as a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its multi-organ toxicity prevents it from being widely used in clinical practice.

Conclusions

Triptolide, a biologically active natural product extracted from the root of Tripterygium wilfordii, has shown promising pharmacological effects, particularly as an anti-tumor agent. Currently, in anti-cancer research, more effort should be devoted to investigating effective anti-tumor targets and confirming the anti-tumor spectrum and clinical indications of novel anti-tumor pro-drugs. To apply TP appropriately, with high efficacy and low toxicity, the safety and non-toxic dose range for specific target organs and diseases should be determined, the altered pathways and mechanisms of exposure need to be clarified, and an early warning system for toxicity needs to be established. With further in-depth study of the efficacy and toxicity of TP, we believe that TP will become a promising multi-use drug with improved clinical efficacy and safety in the future.  相似文献   

18.
目的 为提高雷公藤质量控制水平,建立同时测定雷公藤药材及制剂雷公藤多苷片中7个成分的一测多评(quantitative analysis of multi-components with a single-marker,QAMS)方法。方法 采用HPLC法,以雷酚内酯为参照物,计算其它6种成分雷公藤甲素、雷公藤内酯酮、雷公藤晋碱、雷公藤次碱、雷公藤红素和雷公藤内酯甲的相对校正因子(fk/s),并对fk/s进行耐用性考察。搜集不同产地、厂家及不同批号的9批雷公藤药材和10批雷公藤多苷片,分别采用外标法和QAMS法测定7个成分含量,比较两者的差异。结果 各个成分的fk/s重复性良好,对19批样品运用QAMS法和外标法得到的各成分含量无显著性差异(相对平均偏差<3%);不同厂家、不同批号及不同产地来源的雷公藤多苷片及雷公藤药材中7个成分含量均存在较大差异,说明应提高雷公藤中药的质量控制标准。结论 所建立的QAMS法准确性高,可用于雷公藤药材及其相关制剂的多成分同时定量分析,为雷公藤中药的全面质量控制提供方法参考。  相似文献   

19.
周国梁  宿树兰  华永庆  余黎  朱悦  段金廒 《中草药》2023,54(24):8263-8272
综合分析国内外雷公藤研究相关文献,对雷公藤临床不良反应及肝毒性表现进行表述和总结,分析肝毒性产生的机制。通过雷公藤配伍单味中药、有效化学成分及中药复方及炮制加工降低肝毒性进行归纳,并分析其降低毒性机制,从而明确雷公藤肝毒性研究现状及不足,并进一步对雷公藤药材及成分降低毒性提高疗效发展提出建议,以期为雷公藤药材研究发展及临床安全有效使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雷公藤对类风湿性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和肾病等自身免疫性疾病的临床疗效显著,但其严重的毒副作用限制了临床应用与推广。有毒中药一直是中药炮制研究的重点,古云"有毒宜制"。以雷公藤和炮制为主题,经检索中国知网和Sci Finder等国内外数据库,发现雷公藤炮制研究基本为国内报道。本文就近30年来有关雷公藤的炮制研究进行综述,较全面、系统地总结了炮制对雷公藤毒性、药效及其化学成分的影响,以期为雷公藤的深入炮制研究、新药开发及其临床应用安全性和有效性的提高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