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归脾汤加减治疗缺铁性贫血32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方朝晖 《山西中医》1997,13(2):14-15
归脾汤加减治疗缺铁性贫血32例安徽中医学院附属医院(230031)方朝晖关键词缺铁性贫血归脾汤临床观察缺铁性贫血是各种贫血类型中最常见的一种,西医多采用以硫酸亚铁为主的铁剂进行治疗,虽然疗效较好,但部分患者服药后有胃肠道反应,以致不能耐受。我们采用归...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小儿缺铁性贫血的临床特点与治疗效果。方法:将124例患者随机平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2例。两组均使用硫酸亚铁,对照组在此基础上加服四君子合剂,并观察其疗效、血红蛋白和免疫球蛋白的变化情况。结果:治疗组的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治疗组治疗后血红蛋白、免疫球蛋白IgG、IgA、IgM均有升高,与本组治疗前及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结论:小儿缺铁性贫血患者临床表现多样,均有血红蛋白降低,中西药结合治疗较单纯补铁治疗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3.
对69例缺铁性贫血患者分别采用生血饮为主治疗(称治疗组38例)及单纯西药治疗(称对照组31例),经过对血红蛋白(Hb)恢复正常时间,皮肤粘膜苍白恢复正常时间,倦怠乏力消失时间等3项指标对比分析,结果表明:以生血汤为主治疗组较单纯西药治疗对照组,能迅速消除临床症状和体征,促进Hb升高,缩短病程、康复快。提示:生血饮为主中西结合对缺铁性贫血具有明确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缺铁性贫血(IDA)的疗效及贫血指标变化。方法:将56例IDA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28例,采用琥珀酸亚铁治疗;治疗组28例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4%,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1.4%,治疗组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Hb、RBC、Hct、MCV、SI、SF及Ret%较对照组显著提高(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IDA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营养性缺铁性贫血240例——附中西药对照组160例马新超余惠平安徽中医学院附属医院(合肥230031)1989-03~1993-06笔者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治疗小儿营养性缺铁性贫血240例,并与西药治疗组80例,中药治疗组80例进行...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笔者采用白苓健脾颗粒治疗小儿缺铁性贫血72例,并与常规服用小儿硫酸亚铁糖浆治疗的72例作对照观察,获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产后汗证临床较为常见,其汗出程度轻重不一,轻者可自行缓解,重者大汗不止,必须及时治疗。我院妇产科1996~2000年采用四君子汤加减治疗产后汗证169例,收效较佳,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169例中,住院产妇163例,门诊6例;年龄24~35岁;出汗时间2~20d,平均11d;102例系剖腹产,67例为自然分娩;其中宫腔内胎膜残留35例。1.2治疗方法治以四君子汤加减:太子参30g,白术10g,茯苓10g,甘草5g,酸枣仁20g,炙黄芪30g,淮小麦20g,地骨皮10g,绿萼梅10g,丹参20g…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缺铁性贫血的临床疗效。方法:按照随机对照原则,将64例缺铁性贫血患者分为治疗组34例和对照组30例,治疗组采用归脾汤联合维铁缓释片治疗,对照组仅予维铁缓释片治疗。以量化评分标准观察患者外周血中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指标的变化。结果:2组比较,治疗组红细胞计数明显增加(P0.05);血红蛋白明显提高(P0.05)。结论:归脾汤化裁联合维铁缓释片治疗缺铁性贫血疗效较好,优于单用西药维铁缓释片。  相似文献   

9.
缺铁性贫血的中医治疗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缺铁性贫血的中医治疗进展中国中医研究院西苑医院血液病研究室阴 宏(100091)导师郑金福缺铁性贫血(简称IDA)是临床常见病,在儿童、妇女及老年中患病率高达9.2%-48.3%[1]。西药治疗以口服铁剂为主,但铁剂有胃肠道反应率高及吸收利用率低的缺...  相似文献   

10.
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缺铁性贫血77例观察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观察硫酸亚铁合当归补血汤治疗缺铁性贫血的疗效.方法:将148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77例和对照组71例.2组均使用硫酸亚铁,对照组在此基础上加服当归补血汤,并观察其贫血症状、白细胞、血小板、血红蛋白的变化情况.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100%,对照组95.7%.结论:此法治疗缺铁性贫血效果较单纯补铁治疗更有效,副作用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