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 毫秒
1.
冯诗瑶  王新  王诗源 《新中医》2019,51(8):64-67
简版:[摘要]对心悸的小建中汤证与炙甘草汤证的脉症及用药进行分析,认为二种证型均有阴血不足之病机,其中小建中汤证为阴血不足兼阳气相对偏亢,炙甘草汤证则为阴血不足、阴病及阳而阳气亦见亏虚;小建中汤证之心悸失治日久,阴血匮乏,阴虚则阳无以化,则转化为阴阳两虚的炙甘草汤证之心悸,此两种心悸证型在症状、病机上存在递进关系。  相似文献   

2.
詹晓欢 《光明中医》2016,(1):126-127
"三附子汤"(即桂枝附子汤、白术附子汤或去桂加白术汤、甘草附子汤的简称)在张仲景《伤寒论》太阳病脉证治篇及《金匮要略》痉湿暍病脉证治篇均有论述,但历代医家争议颇多,笔者通过拜读多位医家的注解,就三附子汤存在的疑问进行解析。  相似文献   

3.
补中益气汤、升阳益胃汤、升阳散火汤是李东垣益气升阳理论的代表方,均可用于治疗慢性胃炎脾胃气虚证。然各方运用症状轻重、证机、治法却略有不同。文章总结认为:补中益气汤,气虚程度较重,证属脾胃气虚,清阳下陷,热不显,治疗重在补中升阳;升阳益胃汤,气虚程度较前轻,证属脾胃气虚,湿热中阻,湿热兼见,治疗偏于祛湿清热;升阳散火汤,气虚程度最轻,证属脾胃气弱,气郁化火,内热明显,治疗偏于升散郁火。  相似文献   

4.
就汤证论的内涵与外延 ,从《伤寒杂病论》中的汤证论特点、日本汉方医学汤证论的发展、汤证论的临床实效性和汤证论的优势与不足四个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对于提高临床辨证论治水平多有裨益  相似文献   

5.
陈瑞春治疗痛证经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瑞春治疗痛证经验舒彤(江西中医学院南昌330006)关键词吴茱萸汤,小柴胡汤,小建中汤,当归四逆汤,芍药甘草汤,四妙散,临床应用,痛证陈瑞春教授从事《伤寒论》教学与临床研究40余年,理论联系实际,有着十分丰富的经验。临床上运用经方治疗各种痛证得心应...  相似文献   

6.
林大勇  朱辉  赵令竹 《天津中医药》2014,31(11):667-669
阳明病的诊断标准为"胃家实",即阳明胃肠中存在有形邪气(燥屎),而栀子豉汤证、白虎汤证、白虎加人参汤证、猪苓汤证不符合"胃家实"标准,将此4证并列于阳明热证之中,进而归属于阳明病,不符合《伤寒论》本意。  相似文献   

7.
小建中汤有无饴糖对实验性小鼠脾虚模型的作用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研究小建中汤有无饴糖对实验性小鼠脾虚证模型影响的差别.方法:以番泻叶脾虚证小鼠为实验对象,观察小建中汤有无饴糖对实验性脾虚小鼠的一般症状及粪便、体重变化、胃残留率、小肠推进率、脾及胸腺指数、肠组织形态变化.结果:小建中汤有无饴糖均能明显改善脾虚证小鼠的一般症状,增加小鼠的体重,促进胃排空及小肠推进运动,增加脾及胸腺指数,改善空肠组织形态.结论:小建中汤饴糖有无对实验性脾虚证模型未见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8.
小建中汤证与小柴胡汤证是《伤寒论》中两个重要的方证,而且两者之间有密切的关系,理解其内在机理,无论对于《伤寒论》本身的研究,还是对于临床应用都是大有裨益的。  相似文献   

9.
张继算 《光明中医》2006,21(9):20-20
《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中》栀子汤系包括:栀子豉汤、栀子甘草豉汤、栀子生姜豉汤、栀子厚朴汤、栀子干姜汤等五方证治.现将诸汤证从病因病位病机作一浅略较析.  相似文献   

10.
目的:扩大吴茱萸汤的临床运用。方法:临床运用吴荣萸汤治疗眩晕、头痛、胃脘痛、休息痢。结果:四证治疗后愈而不复。结论:吴茱萸汤治疗肝胃虚寒之证,收到了异病同治的满意疗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