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素馨花三萜皂苷类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木犀科茉莉属植物素馨花干燥花蕾的化学成分。方法:通过硅胶柱色谱、Sephadex LH-20柱色谱和重结晶等方法进行分离纯化,根据化合物的理化性质和波谱数据鉴定结构。结果:从素馨花干燥花蕾70%乙醇提取物中分离得到6个三萜皂苷类化合物,分别鉴定为3-O-α-L-吡喃鼠李糖基(1→2)-β-D-吡喃木糖基常春藤皂苷元-28-O-β-D-吡喃半乳糖基(1→6)-β-D-吡喃半乳糖酯苷(1)、常春藤皂苷元3-O-β-D-吡喃葡萄糖基(1→3)-α-L-吡喃阿拉伯糖苷(2)、2α,3β,23-trihydroxyolean-12-en-28-oic-O-β-D-glucopyranosyl ester(3)、常春藤皂昔元-3-O-β-D-吡喃木糖基(1→3)-α-L-吡喃鼠李糖基(1→2)-α-L-吡喃阿拉伯糖苷(4)、2α,3β,23-trihydroxyolean-12-en-28-oic-O-α-L-rhamnopyranosyl(1→4)-O-β-D-glucopyranosyl(1→6)-β-D-glucopyranosyl ester(5)、常春藤皂苷元-3-O-α-L-吡喃鼠李糖基(1→)2-α-L-吡喃阿拉伯糖苷(6)。结论:化合物1为新化合物,化合物26为首次从茉莉属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2.
穿山龙中甾体皂苷的分离鉴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分离、鉴定穿山龙即穿龙薯蓣(Dioscorea nipponica Makino)根茎中的甾体皂苷类化合物。方法采用溶剂提取、硅胶柱色谱及制备高效液相色谱等方法进行分离,通过化学和光谱学方法鉴定化合物的结构。结果分离得到4种甾体皂苷类化合物,其化学结构分别鉴定为:薯蓣皂苷(Ⅰ),纤细薯蓣皂苷(Ⅱ),26-O-β-D-吡喃葡萄糖基25(R)-22-羟基-呋甾-△5(6)-烯- 3β,26-二羟基-3-O-{[α-L-吡喃鼠李糖基(1→2)]-α-L-吡喃鼠李糖基(1→4)}-β-D-吡喃葡萄糖苷(Ⅲ),26-O-β-D-吡喃葡萄糖基25(R)-22-羟基-呋甾-△5(6)-烯-3β,26-二羟基-3-O-{[α-L-吡喃鼠李糖基(1→2)]-β-D-吡喃葡萄糖基(1→3)}-β-D-吡喃葡萄糖苷(Ⅳ)。结论化合物Ⅲ,Ⅳ为首次从穿龙薯蓣中分离得到的呋喃甾烷型皂苷。  相似文献   

3.
卷丹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研究卷丹Lilium lancifolium鳞茎中的化学成分。方法:用色谱法分离卷丹的化学成分,用波谱法鉴定其结构。结果:从卷丹中分离并鉴定了10个化合物,分别为王百合苷A(1),王百合苷C(2),甲基-α-D-吡喃甘露糖苷(3),甲基-α-D-吡喃葡萄糖苷(4),(25R,26R)-26-甲氧基螺甾烷-5-烯-3β-O-α-L-吡喃鼠李糖-(1→2)-[β-D-吡喃葡萄糖-(1→6)]-β-D-吡喃葡萄糖苷(5),(25R)-螺甾烷-5-烯-3β-O-α-L-吡喃鼠李糖-(1→2)-[β-D-吡喃葡萄糖-(1→6)]-β-D-吡喃葡萄糖苷(6),(25R,26R)-17α-羟基-26-甲氧基螺甾烷-5-烯-3β-O-α-L-吡喃鼠李糖-(1→2)-[β-D-吡喃葡萄糖-(1→6)]-β-D-吡喃葡萄糖苷(7),胡萝卜苷(8),腺嘌呤核苷(9),小檗碱(10)。结论:除化合物1,3外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其中10为首次从百合属植物中发现。  相似文献   

4.
滇重楼的抗肿瘤活性成分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目的:研究滇重楼Paris polyphylla Smith var. yunnanensis根茎中具有抗肿瘤作用的活性成分。方法:利用硅胶柱色谱,Sephadex LH-20,反相制备HPLC等手段进行分离纯化,并通过波谱技术进行结构鉴定。采用MTT法对分离到的化合物进行抗肿瘤活性筛选。结果:从醋酸乙酯和正丁醇层中分离得到了6个化合物,鉴定为薯蓣皂苷元-3-O-α-L-呋喃阿拉伯糖基(1→4)-β-D-葡萄糖苷(1)、偏诺皂苷元-3-O-α-L-呋喃阿拉伯糖基(1→4)-β-D-葡萄糖苷(2)、异鼠李素-3-O-β-D-葡萄糖苷(3)、乙基-α-D-呋喃果糖苷(4)、偏诺皂苷元-3-O-α-L-吡喃鼠李糖基(1→4)-[α-L-吡喃鼠李糖基(1→2)]-β-D-葡萄糖苷(5)、偏诺皂苷元-3-O-α-L-吡喃鼠李糖基(1→4)-α-L-吡喃鼠李糖基(1→4)-[α-L-吡喃鼠李糖基(1→2)]-β-D-葡萄糖苷(6)。结论:化合物1~4为首次从滇重楼中分离得到,化合物3和4为首次从重楼属植物中分离得到,化合物5为首次从滇重楼的根茎中分离得到。药理实验表明,化合物1~3,5和6对小鼠肺腺癌细胞LA795都显示出一定的抑制作用,其中化合物5和6最显著。  相似文献   

5.
 目的 研究乌骨藤总苷H的化学成分。方法 采用柱色谱和HPLC技术对乌骨藤总苷H中的化学成分进行分离纯化,并通过理化性质和波谱方法鉴定其结构。结果 从骨藤总苷H中分离得到6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tenacissoside A(1、tenacissoside B(2、tenacissoside C(3、tenacissoside D(4、marsdenoside K(5、11-α-O-乙酰基-12-β-O-惕各酰基tenacigenin B 3-O-β-D-葡萄吡喃糖基-(1→4-6-去氧-3-O-甲基-β-D-阿洛吡喃糖基-(1→4-β-D-夹竹桃吡喃糖苷(6。结论 化合物6是新化合物,为首次从该属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6.
预知子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研究预知子的化学成分。方法通过反复硅胶柱色谱、ODS柱色谱和重结晶的方法分离纯化,根据化合物的理化性质和波谱数据鉴定结构。结果分离得到7个化合物,分别为常春藤皂苷元-3-O-α-L-吡喃鼠李糖基(1→2)-α-L-吡喃阿拉伯糖苷(Ⅰ),常春藤皂苷元-3-O-α-L-吡喃阿拉伯糖苷(Ⅱ),3-O-α-L-吡喃鼠李糖-(1→2)-α-L-吡喃阿拉伯糖-常春藤皂苷元-28-O-α-L-吡喃鼠李糖-(1→4)-β-D-吡喃葡萄糖-(1→6)-β-D-吡喃葡萄糖苷(Ⅲ),3-O-α-L-吡喃阿拉伯糖-常春藤皂苷元-28-O-β-D-吡喃葡萄糖-(1→6)-β-D-吡喃葡萄糖苷(Ⅳ),常春藤皂苷元-28-O-β-D-吡喃葡萄糖-(1→6)-β-D-吡喃葡萄糖苷(Ⅴ),3-O-β-D-吡喃葡萄糖-(1→2)-α-L-吡喃阿拉伯糖-30-去甲齐墩果酸-28-O-α-L-吡喃鼠李糖-(1→4)-β-D-吡喃葡萄糖-(1→6)-β-D-吡喃葡萄糖苷(Ⅵ),胡萝卜苷(Ⅶ)。结论其中化合物Ⅱ、Ⅲ、Ⅳ为首次从本植物中分离得到,化合物Ⅴ、Ⅵ为首次从本属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7.
安徽银莲花的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 :对安徽银莲花根茎的化学成分进行分离、鉴定。方法 :大孔树脂柱、硅胶柱和ODS柱色谱分离 ,FAB MS和NMR技术确定结构。结果和结论 :分离鉴定了 3个化合物 ,齐墩果酸28-O-α-L-吡喃鼠李糖-(1→4)-β-D-吡喃葡萄糖-(1→6)-β-D-吡喃葡萄糖酯苷 ;3-O-α-L-吡喃鼠李糖 (1→ 2)-β-D-吡喃木糖齐墩果酸-28-O-α-L-吡喃鼠李糖 (1→4)-β-D-吡喃葡萄糖 (1→6)-β-D-吡喃葡萄糖酯苷和-3-O-β-D-吡喃葡萄糖 (1→2)-β-D-吡喃木糖齐墩果酸-28-O-α-L-吡喃鼠李糖 (1→4)-β-D-吡喃葡萄糖 (1→6)-β-D-吡喃葡萄糖酯苷 ;均为首次从本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8.
过山蕨中黄酮类成分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李宁  李铣  冯志国  杨世林 《中国药学杂志》2007,42(14):1049-1051
 目的研究过山蕨(Camptosorus sibiricus Rupr.)中黄酮类化学成分。方法采用反复硅胶柱色谱法、Sephadex LH-20柱色谱法、高效液相色谱法等进行分离纯化,并通过理化常数测定和光谱分析鉴定了其化学结构。结果从过山蕨70%乙醇提取物中分离得到6个黄酮类化合物,并鉴定其结构为:山柰酚(1);山柰酚-7-O-α-L-鼠李糖苷(2);山柰酚-3-O-β-D-吡喃葡萄糖基(1→2)-β-D-吡喃葡萄糖苷(3);山柰酚-3-O-β-D-吡喃葡萄糖基(1→2)-β-D-吡喃葡萄糖基-7-O-β-D-吡喃葡萄糖苷(4);山柰酚-3-O-β-D-吡喃葡萄糖基-7-O-β-D-吡喃葡萄糖基(1→2)-β-D-吡喃葡萄糖苷(5);山柰酚-3-O-β-D-吡喃葡萄糖基(1→4)-α-L-鼠李糖基-7-O-α-L-鼠李糖苷(6)。结论化合物2,3,4,5,6均为首次从该属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9.
地乌中的三萜皂苷类成分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研究地乌Anemone flaccida中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硅胶柱色谱、凝胶柱色谱、反相HPLC制备色谱等多种方法分离化合物,采用波谱方法鉴定化合物的结构。结果:从地乌根茎中分离得到12个三萜类化合物,分别为齐墩果酸(1),齐墩果酸3-O-β-D-吡喃葡萄糖-(1→2)-β-D-吡喃木糖苷(2),五加苷K(3),齐墩果酸3-O-α-L-吡喃鼠李糖-(1→2)-β-D-吡喃木糖苷(4),齐墩果酸3-O-β-D-吡喃葡萄糖-(1→2)-α-L-吡喃阿拉伯糖苷(5),齐墩果酸3-O-βD--吡喃葡萄糖醛酸(6),齐墩果酸3-O-β-D-吡喃葡萄糖醛酸甲酯(7),齐墩果酸28-O-α-L-吡喃鼠李糖-(1→4)-β-D-吡喃葡萄糖-(1→6)-β-D-吡喃葡萄糖苷(8),齐墩果酸3-O-β-D-吡喃葡萄糖醛酸28-O-α-L-吡喃鼠李糖-(1→4)-β-D-吡喃葡萄糖-(1→6)-β-D-吡喃葡萄糖苷(9),齐墩果酸3-O-β-D-吡喃葡萄糖醛酸甲酯28-O-α-L-吡喃鼠李糖-(1→4)-β-D-吡喃葡萄糖-(1→6)-β-D-吡喃葡萄糖苷(10),齐墩果酸3-O-β-D-吡喃葡萄糖-(1→2)-β-D-吡喃木糖28-O-α-L-吡喃鼠李糖-(1→4)-β-D-吡喃葡萄糖-(1→6)-β-D-吡喃葡萄糖苷(11),齐墩果酸3-O-α-L-吡喃鼠李糖-(1→2)-α-L-吡喃阿拉伯糖28-O-α-L-吡喃鼠李糖-(1→4)-β-D-吡喃葡萄糖-(1→6)-β-D-吡喃葡萄糖苷(12)。结论:化合物5~8,10,12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化合物2,5,11对Hela,BEL-7402和HL-60细胞具有细胞毒性。  相似文献   

10.
 目的对葛枣猕猴桃[Actinidia polygama(Sieb. et Zucc.)Miq]叶的化学成分进行分离鉴定。方法利用多种色谱手段对化学成分分离纯化,利用ESI-MS、1H-NMR、13C-NMR等光谱数据鉴定其结构。结果分离得到8个单体化合物,分别鉴定为:山柰酚(Ⅰ),胡萝卜苷(Ⅱ),伞形花内酯(Ⅲ),山柰酚-3-O-β-D-吡喃半乳糖苷(Ⅳ),异鼠李素-3-O-β-D-吡喃葡萄糖苷(Ⅴ),山柰酚-3-O-α-L-鼠李糖基-(1→6)-β-D-吡喃半乳糖苷(Ⅵ),芹菜素-6-C-葡萄糖基-8-C-木糖苷(Ⅶ),山柰酚-3-O-α-L-鼠李糖基-(1→3)-α-L-鼠李糖基-(1→6)-β-D-吡喃半乳糖苷(Ⅷ)。结论化合物Ⅰ-Ⅷ均是首次从该植物中得到。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红树林植物老鼠筋Acanthus ilicifolius的化学成分。方法:用色谱法分离,用理化性质及波谱方法鉴定结构。结果:分离鉴定了7个化合物。分别为甜菜碱(1),苯乙醇-8-O-β-D-吡喃葡萄糖-(1→2)-O-β-D-吡喃葡萄糖苷(2),苯乙醇-8-O-β-D-吡喃葡萄糖苷(3),类叶升麻苷(4),异类叶升麻苷(5),苯甲醇-O-β-D-吡喃葡萄糖苷(6),香草酸(7)。结论:1,3,6和7为首次从老鼠鳓属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12.
藏药五脉绿绒蒿中非生物碱成分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目的:研究藏药五脉绿绒蒿Meconopsis quintuplinervia的化学成分。方法:应用色谱技术分离纯化,用波谱学方法确定化合物结构。结果:从乙醇提取物中分离得到12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槲皮素-3-O-β-D-葡萄糖苷(Ⅰ),槲皮素-3-O-[β-D-半乳糖(1→6)]-β-D-葡萄糖苷(Ⅱ),山柰素-3-O-[β-D-葡萄糖(1→2)]-β-D-葡萄糖苷(Ⅲ),异鼠李黄素-3-O-[β-D-半乳糖苷(1→6)]-β-D-葡萄糖(Ⅳ),咖啡酸(Ⅴ),原儿茶酸(Ⅵ),对羟基肉桂酸(Ⅶ),2-(3,4-二羟苯基)-乙醇β-D-吡喃葡萄糖苷(Ⅷ),对羟基苯甲酸β-D-吡喃葡萄糖酯苷(Ⅸ),肉桂酸4-O-β-D-吡喃葡萄糖苷(Ⅹ),5,7-二羟基色原酮(Ⅺ),胡萝卜苷(Ⅻ)。结论:除Ⅵ和Ⅻ外,其余10个化合物均为首次从该属植物中发现。  相似文献   

13.
血满草化学成分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唐柳怡  罗明华  蒋宁  林宏辉 《中药材》2007,30(5):549-551
首次对采自峨眉山的接骨木属植物血满草进行了化学成分的研究,从氯仿部分及总浸膏的水悬浮液中分离得到5个化合物:分别是1-(3-羟基-4-甲氧基)乙烷-1′,2′-二醇(1-(3-hydroxy-4-methoxyphenyl)-1′,2′-ethane-diol,1),熊果酸(ursolic acid,2),1-(3,4,5-三甲氧基苯基)乙烷-1′,2′-二醇(1-(3,4,5-trimethoxyphenyl)-1′,2′-ethanediol,3),落叶松脂醇(lariciresinol,4),5,7,3′,4′-四羟基黄酮-3-O-吡喃鼠李糖(1→6)吡喃葡萄糖苷(5,7,3′,4′-tetramethoxyflavone-3-O-rhamnopyranosyl-(1→6)-glucopyranoside,5)。其中1、3、4、5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14.
太子参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9,自引:2,他引:9  
目的:研究太子参的化学成分。方法:通过硅胶,Sephadex LH-20反复柱色谱纯化,根据化合物的理化性质和波谱数据鉴定结构。结果:分离得到7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2-吡咯甲酸(2-minalin,1),吡咯-2-羧酸-3-呋喃甲醇酯(3-furfuryl pyrrole-2-carboxylate,2),乌苏酸(3),金合欢素(4),木犀草素(5),刺槐苷[acacetin 7-O-β-D-glucopyranosyl(6→1)-α-L- rhamnopyranoside,6]。结论:化合物3~6均为首次从太子参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15.
槐花炭化学成分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中药槐花炭的化学成分。方法:用硅胶柱色谱法和光谱分析法分离和鉴定化学成分。结果:分得6个化合物,经光谱分析鉴定其结构分别为麦芽酚(1),3-羟基吡啶(2),麦芽酚-3-氧-[6′-氧-(4″-羟基-反式-桂皮酰基)]-β-D-吡喃葡萄糖苷(3),3-氧-[β-D-半乳吡喃糖基-(1→2)-p-β-葡萄吡喃醛酸糖基]槐二醇乙酯(4),3-氧-[β-D-半乳吡喃糖基.(1→2)-β-D-葡萄吡喃醛酸糖基]槐二醇甲酯(5),芦丁(6)。结论:化合物4为新化合物,化合物1,2,3,5为首次从槐花炭中获得。  相似文献   

16.
猪毛菜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12,自引:6,他引:12  
目的:研究藜科Chenopodiaceae猪毛菜属植物猪毛菜Salsola collina全草的化学成分。方法:利用硅胶、凝胶等色谱方法进行分离,通过理化方法及IR,MS,1H和13C-NMR等光谱分析方法确定化合物结构。结果:从猪毛菜干燥全草中分离得到11个化合物,分别为阿魏酸(1),对羟基苯丙烯酸(2),水杨酸(3),小麦黄素(4),selagin(5),acanthoside D(6),小麦黄素-7- O-β-D-吡喃葡萄糖苷(7),小麦黄素-4′-O-β-D-芹糖苷(8),异鼠李素-7-O-β-D-吡喃葡萄糖苷(9),异鼠李素-3-O-β-D-吡喃葡萄糖苷(10),异鼠李素-3-O-α-L-吡喃阿拉伯糖(1→6)-β-D-吡喃葡萄糖苷(11)。结论:其中化合物1,2,3,5,6和9为首次从该属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17.
鹿蹄草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刘蕾  陈玉平  万喆  李安良  李若瑜  屠鹏飞   《中国中药杂志》2007,32(17):1762-1765
目的:研究鹿蹄草Pyrola calliatha全草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硅胶及Sephadex LH-20凝胶柱色谱法等分离化合物,运用波谱学方法确定结构;并对化合物1~4,6~9进行抗真菌活性测定。结果:从鹿蹄草全草中分离得到10个化合物,分别为梅笠草素(1),熊果醇(2),熊果酸(3),2β,3β,23-三羟基-12-烯-28-乌苏酸(4),胡萝卜苷(5),2α,3β,23,24-四羟基-12-烯-28-乌苏酸(6),大黄素(7),没食子酸(8),水晶兰苷(9),腺苷(10)。结论:化合物2,4,6,7,10为首次从该属植物中分离得到,化合物5,9为首次从该种植物中分离得到;化合物1,3,4,6,8对新生隐球菌、白色念珠菌、红色毛癣菌等真菌生长有不同的抑制作用,其中化合物1的抗真菌活性较强。  相似文献   

18.
枸骨叶中的三萜类成分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目的:研究枸骨叶中的化学成分.方法:运用硅胶、Sephaclex LH-20柱色谱及硅胶薄层色谱等方法对枸骨叶中的化学成分进行分离,通过理化常数、质谱和核磁技术鉴定化合物.结果:从枸骨叶中分离并鉴定了6个化合物,分别为20α-羟基-乌索酸(1),阿江榄仁酸(2),23-羟基-乌索酸(3),27-O-(Z)-香豆酰基-乌索酸(4),27-O-(E)-香豆酰基-乌索酸(5),积雪草酸(6).结论:化合物1,2为首次从该属植物中分得到,化合物3~6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