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不同针刺方案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笔者近年比较(头、体)穴针加络刺与单纯(头、体)穴针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以观察两组神经功能缺损的恢复情况。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将符合条件(CT或MRI证实为脑梗死,发病至入院时间在7d以内,无神志昏迷,有偏瘫,且偏瘫肢体肌力≤Ⅲ级)的住院患者61例随机分为头、体穴针加络刺组(以下简称络刺组)和头、体穴针组(以下简称穴针组)。络刺组31例,男性20例,女性11例;年龄58~78岁,平均68岁;发病至入院时间1.52~5d,平均3.21d。穴针组30例,男性21例,女性9例,年龄61~77岁,平均69.01岁;发病至入院时间0.52~4d,平均2.20d,。根据中…  相似文献   

2.
落枕为气机阻滞,经气运行不畅,不通则痛;针灸治疗方法简单、快捷,疗效明确;方法多样,包括单针单穴、平衡针、运动针和腕踝针等。单穴刺激即有明显效果。局部取穴典型代表是阿是穴;"经脉所过,主治所及"远端取穴;特殊作用体现在特定穴,如后溪、养老、且郄、列缺等;经验效穴,治疗效果明显的穴位,如落枕、颈灵(绝骨与跗阳穴之间,腓骨上,双侧取穴)、重子穴(手心向上,在第1掌骨与第2掌骨之间,虎口下1寸处)、颈痛(颈痛穴位于手背部,轻握拳第4掌骨与第5掌骨之间,指掌关节前凹陷中)等;落枕属经外奇穴,也是治疗落枕的经验穴,除针刺外落枕发生时可用拇指或笔头按压此穴,用力刺激,颈部也会轻松许多。主要特点为:1取穴多在四肢肘膝关节以下;2取穴少;3针刺得气后通过提插捻转等手法加强刺激量;4行针同时嘱咐患者主动运动颈部配合治疗;5疗程短,多在三次以内。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皮内针疗法的处方用穴规律,以期指导临床实践,更好的使用皮内针。方法:采用回顾性期刊文献计量学研究方法,以"皮内针""穴位埋针""耳穴埋针""皮下埋针"为主题词,检索中国知网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维普中文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万方数据库3个数据库有关皮内针疗法的所有临床研究文献,分析皮内针疗法在临床各科疾病中的处方规律。结果:纳入的文献研究中,穴位使用以耳穴最多;按经络分则以膀胱经、胃经和任脉居多;总结了皮内针疗法治疗各科疾病常用腧穴、耳穴及其使用频次;纳入文献中,选用处方用穴不一,有的单用耳穴、有的单用体穴,有的则耳穴及体穴并用。结论:皮内针疗法可选用的腧穴范围很广,几乎所有常用的腧穴均可以作为埋针的选穴,在选穴方面,以耳穴选用最多。  相似文献   

4.
笔者以舌针加体针治疗中风后遗症80例,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 本组共146例,均为我院门诊和住院病人,,其中治疗组80例,对照组66例;男87例,女59例;缺血性中风120例,出血性中风24例;年龄36~68岁;病程8天~3年;左侧偏瘫80例,右侧偏瘫66例。2 治疗方法2.1 治疗组 以舌针加体针治疗。舌针取神根穴(舌底舌下系带根部凹陷中),佐泉穴(舌底舌下系带两侧  相似文献   

5.
目的:基于数据挖掘技术探究针-药结合治疗中风后失语症的临床规律,为临床提供用药和选穴依据。方法:检索中国知网针-药结合治疗中风后失语症的相关文献;将文献进行人工分析、筛选及整理;使用Excel建立相关数据库;运用古今医案云平台V2.3.5、Gephi 9.2、SPSS Modeler 18.0、SPSS Statistics 23.0进行数据挖掘分析。结果:共纳入针-药处方32个。腧穴排前五名的是金津穴、玉液穴、廉泉穴、上廉泉穴、四神聪穴;中药排前五名的是石菖蒲、远志、茯苓、天南星、天麻,高频中药频次>高频穴位频次。针-药种类以补虚药、平肝息风药、活血化瘀药联合经外奇穴、经验效穴、督脉穴为主。由此推断出针-药核心处方为益肾化痰汤加减联合醒脑开窍诸穴。玉液穴-金津穴-远志、玉液穴-金津穴-石菖蒲、远志穴-上廉泉穴-石菖蒲为关联度最高的针-药组合,足三里穴作为后项出现时针-药正相关性最高,总结得出有效的针-药聚类组合9个。结论:针-药结合治疗中风后失语症是以“化痰、开窍、补肾”为治疗方针,“益肾化痰药方-醒脑开窍穴组”为基础,中药为主、针灸为辅来实现治疗效果的。  相似文献   

6.
目的:体针配头针在急证中的应用及其机理。方法:将46例急性膀胱炎患者选用体针配头针两组穴交替使用。掌握选穴顺序、针刺方向、针感。结果:总有效率95.6%。结论:头体针配合治疗,见效快,疗效好。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蒙医温针疗法对AD模型大鼠的学习记忆能力的影响.方法:选取SD雄性大鼠60只,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假手术组、温针组、西药组;采用D-半乳糖联合Aβ25-35的造模方法制作AD模型.温针组采用蒙医温针疗法治疗,取顶会穴、心穴、胃穴实施蒙医温针;西药组采用盐酸多奈哌齐灌胃方法治疗.采用Morris水迷宫系统记...  相似文献   

8.
曾宝珠 《陕西中医》2000,21(9):416-416
采用皮针运动区,感觉区等穴,体针肩井、曲池等穴,治疗脑血管病偏瘫100例,对病程超过半年的患者,选用头皮针组和体针组两组穴位交替治疗,总有效率96%,提示本方法治疗脑血管偏瘫优于单一治疗。  相似文献   

9.
舌针疗法     
孙介光  孙雪然 《中国针灸》2010,30(4):347-348
笔者根据祖国医学原理,经过现代科学研究,创立了孙氏舌针疗法,开创性地对舌穴进行定位,确定了与人体解剖相对应40个舌穴。同时,在世界上首次发现了脑病患者伴有舌下襞肿这一病理现象;同时还发现了舌下伞襞(即脊柱、四肢舌穴部位)出现的阳性物(即粟米粒大小突起)与人体解剖相对应部位脊柱、四肢的病变有着直接的关系。为一些难治性疾病及常见病、多发病的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与方法。本文介绍了舌针疗法的舌穴定位功能、舌针针法、舌针临床应用及舌针作用原理等,并介绍正电子扫描(PET)、功能磁共振(fMRI)及诱发电位(VEP)在舌针疗法研究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足三里穴电针刺激、手针刺激及绝缘手针刺激对胃肠功能影响差异,初步揭示医者在施针过程中产生的生物电对穴位的刺激是穴位针刺发挥效应的重要刺激因素之一。方法:40只雌雄不限的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电针组、手针组和绝缘手针组,每组10只。动物禁食24h,用10%乌拉坦0.5mL/100mg腹腔注射麻醉后,分别用电针、手针和绝缘手针刺激大鼠"足三里"穴各20min,对刺激前后60min各组胃电(ECG)记录采样并测量刺激后各组大鼠的血清胃泌素(G17)含量。结果:针刺对大鼠胃电活动和胃泌素的分泌均具有一定的抑制效应。其中对胃电活动的影响以电针作用最为明显;单纯的手针刺激次之;而绝缘手针刺激对胃电活动的影响最弱。对胃泌素分泌的影响同样以电针作用最为明显;手针刺激次之;而绝缘手针作用最弱。结论:电针、手针及绝缘手针刺激足三里穴对位功能的影响具有显著差异,且以电针刺激影响最明显;施针时不同强度的电刺激对穴位的影响不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