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心力衰竭111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慢性心力衰竭患者111例随机分为治疗组56例和对照组55例,对照组采用规范化西药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中药汤剂。比较2组临床疗效和实验室生化指标血浆脑钠肽(NTBNP)。结果:(1)临床疗效:治疗组显效率67.9%,对照组显效率56.4%,2组间比较有显著性差异;(2)血浆NTBNP:与心功能分级呈正相关,并具有统计学意义;治疗后2组患者血浆NTBNP浓度均下降,且治疗组下降更明显。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心力衰竭临床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2.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收缩性心力衰竭120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收缩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慢性收缩性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规范化西药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利心合剂。两组均治疗3个月。治疗前后测定两组生活质量评分和血浆脑钠肽浓度。结果:治疗组显效率68.33%,对照组显效率50.00%,两组间比较有差异(P<0.05)。两组治疗前后生活质量评分有显著差异(P<0.01),且治疗组生活质量评分下降较对照组明显(P<0.01)。治疗前,相同心功能分级的两组患者血浆BNP浓度无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浆BNP浓度均有下降,而治疗组下降更为明显(P<0.01)。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收缩性心力衰竭,临床疗效显著,机理可能通过减轻机体神经内分泌的过度激活,起到防止和逆转心室重构、改善心功能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郭燕青 《中医药研究》2013,(12):1444-1445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将 160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8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复方丹参滴丸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前后心功能左室射血分数(LVEF)、血浆脑钠肽(BNP)的变化.结果治疗后治疗组LVEF、BNP均较治疗前改善明显,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为88.75%,优于对照组的76.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复方丹参滴丸可明显降低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浆BNP水平,提高左室射血分数,改善心功能,疗效优于常规治疗.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真武汤加味联合西药治疗慢性心力衰竭(CHF)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血浆脑钠肽(BNP)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120例CHF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按患者病情给予西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用药基础上联合真武汤加味治疗。治疗后观察2组主次要症状、血浆BNP、心功能及生活质量的改善情况。结果:观察组心功能疗效总有效率78.3%,对照组心功能疗效总有效率55.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中医证候疗效总有效率51.7%,对照组中医证候疗效总有效率30.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血浆BNP含量及明尼苏达州心衰量表(MHFQ)积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观察组的血浆BNP含量及MHFQ积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心输出量(CO)及心脏指数(CI)均较治疗前升高(P0.05),每搏输出量(SV)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观察组LVEF、CO、CI升高比对照组明显(P0.05),SV降低比对照组明显(P0.05)。治疗前,2组健康调查简表(SF-36)各维度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除躯体疼痛(BP)评分无改善外(P0.05),SF-36其余各维度评分均较治疗前改善(P0.05),且观察组的改善作用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真武汤加味联合西药治疗CHF患者,治疗效果显著,能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心功能和生活质量,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老年慢性心力衰竭(CHF)的临床疗效及对血浆脑钠肽(BNP)、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超声心动图的影响。方法:将118例老年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58例和对照组60例,对照组在西医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美托洛尔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辨证给予补阳还五汤治疗。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LVEF、BNP、hs-CRP水平及综合疗效。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4.8%,对照组为85.0%,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LVEDd、LVEF、BNP、hs-CRP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及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能改善老年CHF患者心功能,无明显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6.
壮元饮治疗慢性心力衰竭60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立新  杨大为  王庆海 《河北中医》2010,32(12):1779-1782
目的观察壮元饮治疗慢性心力衰竭(CHF)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CHF脾肾阳虚、血瘀水停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壮元饮治疗。2组均以14 d为1个疗程,1个疗程后统计疗效。观察2组心功能分级评定、中医证候积分、6 min步行试验(6 MWT)及治疗前后血浆脑钠肽(BNP)浓度等。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显效率分别为93.33%6、3.33%,对照组分别为83.33%、36.67%,2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显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2组治疗后中医证候积分较治疗前均有明显下降,但治疗组各项指标的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2组治疗前后6 MWT结果均明显改善,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2组治疗前后血浆BNP均明显下降,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壮元饮治疗CHF可以减轻患者的症状和体征,同时明显改善血浆BNP浓度。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五苓散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及脑利钠肽(BNP)和内皮素(ET)的影响。方法:将12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给予缬沙坦氢氯噻嗪片,同时予抗血小板药物等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五苓散治疗,观察2组治疗前后BNP、ET、左心射血分数(LVEF)及临床疗效。结果:总有效率观察组为95.0%,对照组为78.3%,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NP、ET、LVEF治疗前后2组组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五苓散联合西药常规疗法治疗慢性心力衰竭,可提高临床疗效,显著改善患者的心功能。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芪苈强心胶囊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4例符合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标准的住院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32例,对照组采用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芪苈强心胶囊治疗。治疗2周后观察疗效。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93.8%,对照组71.9%,2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2组治疗后左室收缩期末内径(LVESD)、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心输出量(CO)、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短轴缩短率(FS)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或非常显著性意义(P〈0.05,P〈0.01);治疗后治疗组LVEF与对照组比较改善更显著(P〈0.01)。2组治疗后血浆B-型利钠肽(BNP)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说明治疗组血浆BNP下降更为明显,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在西医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芪苈强心胶囊可明显改善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的主要症状和体征,改善心脏彩色多普勒指标,有效降低血浆BNP水平,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9.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心力衰竭30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朱丽艳  倪国瑞 《新中医》2007,39(11):17-18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的疗效。方法:将60例患者随机分2组各30例,对照组单用常规强心、利尿、扩血管方法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益气温阳,通络利水法中药治疗,2组均治疗4周。观察2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左室射血分数(LVEF)和脑利钠肽(BNP)的变化情况。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3.3%,对照组为73.3%,2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2组治疗后LVEF均显著升高,BNP均显著降低,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均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治疗后2组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治疗组改善显著优于对照组。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温阳补心汤对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疗效并对左室射血分数(LVEF)和血浆脑利钠肽(BNP)的影响,进一步探讨本方的作用机制。方法:将门诊或住院收缩性心力衰竭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两组,两组均予西医基础治疗,治疗组加用温阳补心汤。疗程为1月,两组治疗前后均予超声心动图检查以确定射血分数,并用免疫发光法测定BNP水平。结果:两组治疗后,症状、体征、心功能均优于治疗前,治疗前后经处理,有统计学意义。治疗后LVEF、BNP水平,两组明显改善,与对照组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温阳补心汤能改善收缩性心力衰竭患者临床症状,提高左心功能;并能降低血浆BNP的水平,从而发挥抑制心肌重构的作用,是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的安全有效方剂。  相似文献   

11.
目的:验证中西医结合方法对病毒性心肌炎的疗效。方法:将住院病例56例分为中西医结合组和西医组,用莲萸生脉汤加西药与单纯用西药进行对比观察,30d后统计疗效。结果:有效率治疗组90.0%,对照组65.4%,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病毒性心肌炎优于常规西医疗法。  相似文献   

12.
慢性胃炎临床比较多见,笔者2000年6月以来,采用侗医药与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治疗慢性胃炎86例,效果显著,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方法对急慢性胆囊炎的疗效。方法:将门诊病例400例按就诊顺序分为治疗组200例和对照组200例。两组均应用头孢他啶加入0.9%生理盐水500ml静脉滴注,每日1次。治疗组同时应用清肝利胆消毒饮加减,对照组口服苯丙醇胶丸。结果:有效率治疗组95.0%,对照组82.0%。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慢性胆囊炎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4.
消化性溃疡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经治疗症状虽有改善,且易复发。近年来认为本病的发生与幽门螺旋杆菌有高度相关性,故有“无幽门螺旋杆菌就无胃病”之说。笔者近年来,自拟愈疡汤治疗消化性溃疡48例,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15.
浅议中西医结合初级阶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西医结合进行将近半个世纪,取得了累累硕果,但同时也存在诸多问题.究其根源,这是由中西医结合尚处于初级阶段所决定的.在此,我们试图通过回顾中西医结合在初级阶段的研究进展,找到些许发展规律和理论依据,借鉴发扬之,以其今后的中西医结合工作能够扬长避短,收获突破性进展.  相似文献   

16.
中西医结合辨治寻常痤疮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寻常痤疮的中医归属范畴存在局限性,其疾病与证候的中医命名尚需进一步规范。“血热”、“湿热”、“热毒”是痤疮发生、发展及演变病理链的主要环节。以痤疮严重程度分级、伴发症状及诱因作为线索进行中西医辨治,可以执简驭繁,不失为一种有效的辨证方法。在治疗方面,补益法治疗痤疮亦应予以足够的重视。  相似文献   

17.
对近10余年来中医及中西医结合治疗胶质瘤的研究进展,从中医病因病机认识,中医辨证分型论治,中医专方治疗,中西医结合治疗等4方面进行了综述,并就今后的研究工作指出了问题,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临床疗效。方法:在一般治疗基础上用自拟益中助消汤加减配合雷尼替丁、多潘立酮、维生素B1、硫糖铝、克拉霉素等治疗58例功能性消化不良,采用半定量法按症状分为轻中重3级,按评分计算疗效指数评定疗效。结果:显效25例,有效28例,无效5例,有效率91.4%。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过敏性鼻炎的疗效。方法:将临床病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内服中药并外用西药雾化吸入,对照组单口服中药。结果:治疗组56例有效率91.0%,对照组52例,有效率71.1%。结论: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过敏性鼻炎疗效优于单纯中医疗法。  相似文献   

20.
随着中西医结合医学学科的设置,学术界对”中西医结合”定义的讨论越来越多,但多数未能注意和运用形式逻辑学规则进行定义。采用形式逻辑学方法及文献研究方法,研究和探讨“中西医结合”的定义,深化了对“中西医结合”概念的内涵、外延的认识,有利于促进中西医结合医学学科建设的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