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目的:对不同产地山茱萸中化学成分进行含量测定,明确不同产地气象因子对化学成分的影响及其相关性.方法:对河南、陕西及浙江3个主产区14个产地山茱萸药材中熊果酸、马钱苷、总多糖、有机酸、鞣质、水溶性浸出物及醇溶性浸出物进行含量测定,运用数理统计学软件(PASW STATISTICS 18)各化学成分指标与产地气象因子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山茱萸药材中马钱苷、醇浸物、总有机酸、鞣质的含量与产地气象因子没有显著相关性;熊果酸含量与产地日照呈现负相关,多糖含量与产地年日照时数和年均温度呈正相关;水浸物含量与产地年均温度成正相关.结论:明确了山茱萸化学成分与气象因子之间的相关性,为培育质优、高产的山茱萸提供理论基础,同时为山茱萸的GAP生产提供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2.
目的根据不同树龄山茱萸果实品质形成的动态变化,确立山茱萸的最佳采收期,为山茱萸生产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方法通过测定不同树龄和同树龄山茱萸在不同生长时期果实中浸出物含量及马钱苷含量,明确山茱萸果实品质形成的动态变化,并结合不同生长时期单位面积山茱萸干燥果肉的化学成分的产量来确定山茱萸的最佳采收期。结果不同树龄山茱萸干燥果肉中化学成分含量以每20~30年为一个周期呈现出高低起伏,其中以20~30年,50~70年,100年以上最高;同树龄山茱萸单位面积产量及浸出物含量随生长期呈上升趋势,马钱苷含量呈M形曲线变化,且均到10月下旬趋于稳定。结论山茱萸果树每隔20~30年进行一次结果枝组的更新,在结果枝组更新期内(30~50年,80~100年)果实品质与产量均有所降低;山茱萸果实的最佳采收期为10月下旬(即霜降)之后;山茱萸果实的颜色与其化学成分含量有一定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3.
不同产地、不同采收时期大青叶中吲哚苷含量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对比不同产地及不同采收时期大青叶中吲哚苷含量。方法采用HPLC法对不同产地、不同采收时期的大青叶中的吲哚苷进行了测定。结果以吲哚苷的含量为考察指标,不同产地吲哚苷含量差异显著;同一产地不同采收时期,6、7、8三个月中7月份采收的大青叶吲哚苷含量最高;早、中、晚不同时间,晚上采摘的大青叶吲哚苷含量最高。结论不同产地、采收期、时间、干燥方法等均对大青叶吲哚苷含量有影响。  相似文献   

4.
不同产地及不同采收期北柴胡中柴胡总皂苷的含量测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测定不同产地及不同采收期北柴胡中柴胡总皂苷的含量。方法:以柴胡皂苷a为对照品,采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于535nm处测定不同产地及同一产地不同采收期北柴胡样品中柴胡总皂苷的含量。结果:柴胡总皂苷在0.0306~0.3062 mg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6),加样回收率为101.44%,RSD为3.29%,不同产地北柴胡中柴胡总皂苷含量为0.98%~2.05%;生长年限为19个月(9月28号采集)的河南嵩县北柴胡柴胡总皂苷含量达到最大富集值,为1.78%。结论:不同产地及同一产地不同采收期的北柴胡药材中的总皂苷含量存在明显差异,河南嵩县北柴胡的最佳采收期为生长周期第二年的9月28号。  相似文献   

5.
目的比较不同产地山里红、野山楂中总黄酮、总有机酸的含量。方法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以芦丁为对照品,检测波长为499 nm,测定不同产地山里红、野山楂中的总黄酮含量;采用酸碱滴定法,以酚酞为指示剂,测定不同产地山里红、野山楂中的总有机酸含量。结果山里红中总黄酮含量在2.93%~6.39%范围内,其中,以山东省潍坊市临朐县出产的山里红含量最高;总有机酸在7.75%~14.00%范围内,其中,以山东省淄博市沂源县和河北省承德市兴隆县出产的山里红含量最高。野山楂中总黄酮含量在2.24%~10.92%范围内,总有机酸含量在0.75%~3.35%范围内,上述两类成分均以湖北省十堰市出产的野山楂最高。经分析比较,山里红中总黄酮含量明显低于总有机酸,而野山楂则相反。结论该研究为完善现有的山楂质量评价体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目的依据文献和产地考察,明确防风产地加工工艺的具体参数。方法采集同一地块,同一生长年限的栽培防风药材鲜品,采用正交试验法,考察干燥温度、干燥时间两个因素,以水分、升麻素苷、5-O-甲基维斯阿米醇苷含量为指标,优选最佳产地加工工艺。结果防风产地最佳加工工艺为将药材鲜品晾晒3~4d,至5~6成干(含水量25%)左右时,放入烘房以40℃烘12h。结论新的防风产地加工方式,既保证了防风药材含量不受影响,又大大缩短了防风药材的加工时间。  相似文献   

7.
目的对全国不同居群半夏进行初步的质量评价,为半夏品种选育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不同居群的半夏,以其有效成分(总有机酸)含量为评价指标,进行品种质量评价,以遴选出优良半夏品种。总有机酸含量(以琥珀酸计)采用电位返滴定法测定。结果不同居群半夏药材的总有机酸含量存在显著差异,有机酸含量以四川绵阳半夏最高。结论我国半夏种质参差不齐,要培育出优质半夏,需要通过各种人工方法对品质优良的半夏进行品种选育。  相似文献   

8.
贵州不同产地不同采收期芭蕉根中总皂苷含量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 比较贵州不同产地、不同采收期芭蕉根中总皂苷的含量.方法 用80%乙醇提取,5%香草醛-冰醋酸溶液比色法测定贵州不同产地、不同采收期芭蕉根中总皂苷的含量.结果 15批芭蕉根中,同一采收期中天柱远口采集的芭蕉根中总皂苷含量较高;同一产地的5个采收期中,以8,9,10月份采收的芭蕉根中总皂苷含量较高,1月份采收的芭蕉根中总皂苷含量最低.结论 不同产地,不同采收期芭蕉根中总皂苷的含量存在明显差异,应注意生长环境和采收季节对芭蕉根药材质量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不同品系及生长期金线莲的金线莲苷含量变化,为金线莲优良种质筛选和适宜采收期确定提供参考。方法:以不同产地的不同品系及不同生长时期的金线莲为研究对象,建立高效液相色谱-蒸发光散射检测法(HPLC-ELSD)测定金线莲苷含量的方法,测定并比较不同品系金线莲在不同生长期金线莲苷的含量。结果:金线莲苷质量浓度在31.76~1 588.00μg·mL~(–1)线性良好(r=0.999 8),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2.03%,RSD为2.26%。不同产地不同品系组织培养金线莲的金线莲苷质量分数为1.55%~16.14%,南靖大圆叶组织培养苗质量分数最高;不同品系及生长期栽培金线莲的金线莲苷质量分数为2.68%~21.97%。同一产地不同品系金线莲的金线莲苷含量在不同生长期内变化不同,除尖叶的金线莲苷含量在花期前随生长时间增加而升高外,其他品系的金线莲苷含量随种植时间增加波动变化。本地野生金线莲在2~4个月的生长期内金线莲苷含量均高于其他品系金线莲,最高可达21.97%;不同产地野生金线莲的金线莲苷含量极差较大,为1.51%~11.40%。结论:建立的金线莲苷含量测定方法准确、稳定、重复性好。金线莲中的金线莲苷含量受种质资源和移栽生长时间影响较大,本地野生、大圆叶和尖叶品系金线莲苷含量较高。栽培有利于金线莲苷含量的积累。  相似文献   

10.
《辽宁中医杂志》2013,(6):1207-1209
目的:研究不同产地、年限和生长时期人参中淀粉含量的分布规律。方法: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对不同产地、年限和生长时期的39批人参样品淀粉含量进行检测。结果:15个产地人参样品中,以抚松北岗镇、长白新房子镇人参淀粉含量最高,与含量最低的产地相比高出1倍左右;不同年限人参样品中,以5年生人参淀粉含量最高;不同生长时期人参样品中,参根淀粉含量在果后参根生长期达到最高值,参茎和参叶中淀粉含量在人参整个生育期趋于平稳。结论:不同产地、年限和生长时期人参中淀粉含量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异,与地域差别、参龄及个体发育等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1.
陕西佛坪山茱萸规范化种植基地适宜性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 对陕西佛坪建立山茱萸规范化种植基地的适宜性进行评价 ,为佛坪县进行山茱萸规范化种植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国家规定的相关标准及其分析方法和相关的文献方法从区域性、安全性、可操作性三个方面对佛坪县山茱萸种植基地进行了分析与评价。结果 佛坪是山茱萸的道地产区 ,大气、土壤、灌溉水等环境因子均符合国家规定的标准。结论 佛坪县符合山茱萸规范化种植的条件  相似文献   

12.
李先恩 《中草药》2002,33(2):155-157
目的:研究山茱萸开花和成果时花内糖的来源。方法:糖的含量测定用HPLC法。结果:环割处理后三、四次分枝中葡萄糖、果糖及总糖的含量逐渐降低,与对照相比有明显的区别:一、二次分枝中糖的变化与对照相似。结论:开花时所需的糖营养主要来自一、二次分枝。  相似文献   

13.
目的: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浙产虎杖根茎与根中大黄素含量的方法,并比较根茎与根中的大黄素含量。方法:采用超声提取法制备供试品溶液,运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虎杖根茎与根中大黄素含量。Zorbax XDB-C18色谱柱;流动相为甲醇-1%冰醋酸(70∶30);检测波长:254nm;流速:1.5 mL.min-1;柱温:40℃;进样量:20μL。结果:大黄素进样在1μg.mL-1~500μg.mL-1浓度范围内与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r=0.9995),加样回收率为97.56%,RSD为2.72%(n=6)。浙产虎杖根茎与根中大黄素含量分别为22.965mg.g-1和16.285mg.g-1。结论:本法适用于虎杖中大黄素含量的检测。浙产虎杖根茎与根中大黄素含量丰富且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山茱萸是一种常用的名贵中药材 ,本研究拟为今后改善山茱萸的管理方法 ,提高产量和质量提供一定的数据基础。方法 应用生态学和生物统计学等手段 ,初步研究了小环境对山茱萸出肉率的影响 ,以及果实成熟期果实、果核的变化动态趋势及相关性。结果 各采集地点山茱萸出肉率有显著差异 ;山茱萸果实大小在成熟期有一个明显的峰值 ,大约出现在 9月 2 2日 ;其果实与果核呈一定的线性相关性。结论 生态因子和人工管理的状况都会对出肉率、果实与果核大小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15.
不同炮制方法对芫花中4种黄酮苷元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分析芫花不同炮制品中4种黄酮苷元成分的含量,研究不同炮制方法对4种成分的影响。方法:采用Hanbon Hedera C18柱(250mm×4.6mm,5μm),流动相甲醇-0.4%醋酸水溶液(70∶30),流速1.0mL.min-1,柱温30℃,检测波长338nm。结果:在线性范围内,木犀草素、芹菜素、3'-羟基芫花素、芫花素4种化合物分离度良好。在相应浓度范围内,4种化合物线性关系良好,r均在0.999 8以上;精密度RSD≤1.64%;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9.69%~101.70%。结论:该方法快速、准确,适用于芫花不同炮制品中4种化学成分的定量分析。在7种炮制方法中,醋制法(药典)较其他6种方法能明显提高木犀草素、芹菜素、3'-羟基芫花素、芫花素的含量,同时能提高总黄酮苷元含量。  相似文献   

16.
芫花不同药用部位芫花素和芫花酯甲含量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比较芫花根、叶、花蕾中芜花素和芫花酯甲含量差异,为该植物资源的可持续发展提供试验数据。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色谱柱为Kromasil C18柱(4.6mm×250mm,5μm),芫花素流动相为甲醇-水-冰醋酸(65:35:0.5),流速0.8mL/min,柱温为40℃,检测波长338nm;芜花酯甲流动相为甲醇-水(82:18),柱温为40℃,流速1.0mL/min,检测波长233nm。结果芫花素在3个部位中的含量从高到低依次为:花蕾(0.30%)、叶(0.038%),根申未检测到该成分;芫花酯甲在3个部位中的含量从高到低依次为:叶(0.028%)、根(0.025%)、花蕾(0.0039%)。结论以叶代根、花蕾提取芫花酯甲,可以拓宽药源,实现植物资源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7.
山茱萸去核的作用和方法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比较山茱萸去核的作用,优选山茱萸产地加工方法和工艺。方法:比较山茱萸核和肉中的马钱素、莫诺苷含量;以马钱素含量为指标,采用正交试验分别对水烫法和烘法工艺进行优选。结果:山茱萸核中不含马钱素和莫诺苷;烘法的加热温度以及水烫法的加水量和烫的时间对马钱素含量均有明显影响;在60℃烘10 m in后去核为最佳工艺。结论:山茱萸去核的作用是为了去除非药用部位,烘法软化优于水烫法。  相似文献   

18.
牡荆叶茎和花挥发油成分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分析牡荆花、叶、茎的挥发油化学成分。方法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运用毛细管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结合计算机检索,对牡荆花、叶、茎的挥发油化学成分分别进行分析和鉴定,用面积归一化法测定各化合物在挥发油中的相对含量。结果共鉴定出85个不同化合物,其中叶得50种化合物,茎得51种化合物,花得28种化合物。结论3种挥发油的主要成分不完全相同。  相似文献   

19.
目的:筛选软枣固态发酵的最佳发酵工艺及比较软枣发酵前后的抗癌效果。方法:采用纳豆芽孢杆菌对软枣进行固态发酵,以总黄酮含量和活菌数为考察指标,首先对发酵温度进行单因素考察,再采用正交设计进行优选,最终筛选出软枣发酵的最佳发酵工艺。采用MTT法,考察软枣发酵前后对人肝癌细胞SMMC-7721的作用效果。结果:软枣固态发酵最佳工艺为发酵温度为37℃,软枣与大豆配比为5:3,发酵时间为4天,初始含水量为100%,接种量为15%。软枣发酵后产物的抗癌作用强于发酵前软枣。结论:验证试验表明,筛选的软枣固态发酵最佳发酵工艺稳定、可行,发酵后抗癌效果增强,本试验为充分利用此药材提供了基础资料。  相似文献   

20.
东北红豆杉细胞两液相培养生产紫杉醇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3,他引:4  
吴兆亮  元英进  胡萍  胡宗定 《中草药》1998,29(9):589-592
反应-分离耦合技术是红豆杉细胞培养生产紫杉醇的关键技术。作者采用两液相培养技术,深入研究有机溶剂的种类、浓度、加入时间和相毒性对红豆杉细胞悬浮培养细胞生长和产生的影响。结果表明油酸和邻苯二甲酸二丁酯适合作此体系两液相培养的有机溶剂,合适的浓度为8%,加入时间为第7日~10日,与对照组相比,两液相培养的紫杉醇产量提高4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