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论寒温合用在岭南外感热病治疗中的作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华伦荣  刘仁昌 《新中医》1994,26(10):7-8
本文根据临床实际,认为岭南虽地处亚热带,但阳气怫郁仍是其外感热病的基本病机,因而主张在外感热病治疗中,应用辛凉寒凉药物的同时宜配伍具有宣通作用的辛温之品,寒温合用,既可疏通开达,透泄邪热,又可防寒凉冰伏之弊。  相似文献   

2.
寒温并用法源于《内经》,仲景加以发挥,成为其遣方用药的独特风格。寒温并用法,即以寒凉药与温热药相互配伍应用,使其既相反又相成而发挥治疗作用的方法。其不仅是寒热错杂一类病证的主要治则,同时也是临证用药时不可或缺的配伍技巧。仲景寒温并用法,方药组成严谨,临床效果显著,为后世制定和应用寒温并用的药方提供了理论基础。寒温并用法在外感热病中的运用较为广泛,尤多用于病在卫表,或半表半里,或寒热夹杂,或风温郁热、温遏热伏等证。笔者现就寒温并用法治疗外感急性发热的体会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3.
论火郁发之     
"火郁发之"语出<素问·六元正纪大论篇>,"郁之甚者,治之奈何?岐伯曰:木郁达之,火郁发之",由此提出了火郁病证因势利导的治疗原则,成为中医治疗火热病证的重要指导原则之一."实火"之"火郁"当寒温并用,"阴火"之"火郁"当补散结合.  相似文献   

4.
宋金时期寒温之争与河间学说的形成辽宁中医学院文献所(110032)王雅丽【关键词】寒温之争刘河间伤寒论温病在中医学发展史上刘河间的寒凉学说如异军突起于宋元之际,后人对其学术的源流、学术背景一直未与足够的重视,使学人感到刘完素的寒凉学说缺少发展的逻辑,...  相似文献   

5.
仲景《伤寒论》,不仅以理、法、方、药丝丝入扣而称著,且遣药组方,力戒偏颇,擅长于相反相成的配伍方法。常将其性质与作用迥然相反的药物恰当组合,熔为一体,达到相成的治疗作用。据初步统计,《伤寒论》所列112方(除重复和佚方外),以此配伍者,竞达50余方。兹就此用药规律,作如下浅探。寒温并用“治寒以热”,“治热以寒”。寒温并用,清温兼施。主用于寒热错杂之症。亦可用于阴阳格拒药不得进者,在大剂温热药或寒凉药中,加入少  相似文献   

6.
寒温同用法是针对寒热错杂、正邪相交的病机,将寒凉与温热之药性相对立的药物配伍组方,使之相反相成而发挥综合治疗效应的一种治疗大法,如交泰丸、半夏泻心汤、炙甘草汤等都是体现寒温同用法的临床常用经方。心血管疾病由于病程较长、病情复杂多变,常出现寒热错杂、气机失调的病机,故寒温同用法在心血管疾病的临床治疗上效果显著。从寒温同用法的基本概念、临床经方举隅、在心血管疾病治疗应用方面对其做进一步阐释。  相似文献   

7.
寒温之辨对中医学学术流派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寒与温是中医学重要的概念,历史上和寒温之辨关系密切的学术流派有伤寒学派、寒凉学派、温病学派。分析寒温关系的源起与沿革可以看出,寒温之辨的实质是医家们面对改变了的疾病谱,面对以往的经验耦合度降低的情况,迫于医疗实践的压力,对中医学学术的内部微调。  相似文献   

8.
冯鑫 《辽宁中医杂志》2005,32(5):408-409
寒温并用法是张仲景在辨证论治思想指导下,灵活运用汗、吐、下、和、温、清、补、消八法的具体体现。它贯穿全部《伤寒论》,究其施治之法,体现在:寒温并用,辛开苦降法;寒温并用,清上温下法;寒温并用,表里双解法;寒温并用,和解权变法;寒温并用,清宣郁热法;寒温并用,滋阴扶阳,通利血脉法六个方面。  相似文献   

9.
阴火不仅指阴中之伏火,广义上还指阳气虚、郁、下陷,表现为浊阴不降,阳入阴份,失于温 运,病邪胶着,过极化火,导致阴阳失调、寒温失宜、气机失常,而引发诸多内伤杂病,且缠绵难愈。治疗当以升清气、补阳气、降浊阴为治疗大法。笔者通过进一步探讨温胆汤之病因病机,指出温胆实则疗虚 寒,清痰热,寒温并用,温凉兼进,其病机及治疗皆体现了阴火学说的内涵,以温运阳气为主来调和阴阳, 从而达到适寒温、调阴阳、畅气机的作用,临床加减广泛运用于内伤杂病,取得很好效果。  相似文献   

10.
研究不同性味中药组方对吗啡依赖大鼠SOD活性和MDA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温热药能明显提高各组织SOD活性,寒凉药虽能提高但不明显;寒凉药显著降低各组织MDA含量,温热药则无此作用。提示临床治疗吗啡依赖病人时,择药遣方应注意寒温药的配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