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引流熊胆和天然熊胆中微量元素的测定和比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引流熊胆和天然熊胆中微量元素的测定和比较张启明,胡昌勤(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北京100050)李利民(中国有色金属工业总公司北京矿产地质研究所100012)我国科技工作者自80年代初开始进行了活体熊的胆囊造瘘术以获取熊胆汁的研究并相继获得成功,为解决杀熊取胆无法解决的熊胆资源紧缺开创了新路。近年来并就引流熊胆的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与天然熊胆进行了比较研究[1],而微量元素的研究报道尚少,引流熊胆与天然熊胆就微量元素的....  相似文献   

2.
天然熊胆与引流熊胆成分研究综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对人工引流熊胆和天然熊胆的化学成份。用药层定性及薄层扫描等仪器方法的研究,进行综合整理,并指出成分结构及图谱特征,对深入研究引流熊胆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3.
本实验结果表明,引流熊胆及天然熊胆均呈现明显抗炎、镇惊作用,并能增加胆汁流出量。此外,二种熊胆的LD_(50)较为接近。我们认为我省地产引流熊胆做为熊胆的药源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4.
本文用薄层层析等方法对人工引流熊胆和熊胆的化学成分进行了比较,并用薄层扫描法测定了两者游离胆汁酸的含量,结果引流熊胆与熊胆中的胆汁酸及氨基酸类成分一致,而且前者熊去氧胆酸、鹅去氧胆酸的含量高于后者。  相似文献   

5.
 本文应用显微鉴别法,对天然熊胆和引流熊胆进行了鉴定研究,找出了二者的主要区别点,为二者的鉴别提供了新方法。  相似文献   

6.
人工引流熊胆与天然熊胆的薄层层析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启明 《中药材》1992,15(6):27-28
我国科技工作者自八十年代初开始进行了活体熊的胆囊造瘘手术以获取熊胆汁的研究,其胆汁经干燥后的产品称熊胆粉,以跟天然熊胆区别。引流熊胆的成功,为解决杀熊取胆无法解决的熊胆资源紧缺开创了新路。近年的研究认为,人工引流熊胆所含成分及内在质量与天然熊胆基本一致,但是否能区别一直没有很有效的方法。本文报道采用简易的薄层层析法可对引流熊胆与天然熊胆的鉴别有一定帮助。  相似文献   

7.
熊胆的化学成分、药理作用及临床研究概况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对熊胆进行本草考证的基础上,综述了熊胆的化学成分、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的研究现状,介绍了引流熊胆并与天然熊胆进行了比较研究以及熊胆其他替代品的研究情况.  相似文献   

8.
人工引流熊胆及天然熊胆药理作用的比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李武军  张秀芹 《中药材》1990,13(2):12-13
人工引流熊胆及天然熊胆均明显呈现镇惊和抗炎作用,其强度较为接近.二者均增加大鼠胆汁流出量.二者的LD_(50)无明显差别.  相似文献   

9.
中药材熊胆的X衍射Fourier谱分析   总被引:19,自引:1,他引:18  
采用X衍射Fourier谱分析法识别比较熊胆/伪品,天然熊胆/引流熊胆汁干燥品之差异,并给出熊胆、引流熊胆的Fourier标准图谱及特征标记峰。研究结果表明X衍射Fourier谱分析法在动物类中药材的鉴定与伪品识别中的广阔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0.
熊胆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戚宝婵 《中成药》1989,11(6):12-13
本文采用薄层层析法对天然熊胆、人工合成熊胆和人工引流熊胆作了比较鉴定。实验结果表明三种熊胆均含有熊胆的特征成分——熊去氧胆酸(Ursodeoxycholic acid简称UDCA),分辨效果及重现性均好。  相似文献   

11.
6个熊胆样品中结合型胆汁酸的种类和含量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洪筱坤  沈平娘 《中成药》1999,21(8):426-427
采用反相-HPLC技术对熊胆样品中结合型胆汁酸的种类和含量作了研究。结果表明:天然熊胆和人工熊胆均有相当最的TUDCA、TCDCA和TCA;半数样品中能检出少量的TDCA。  相似文献   

12.
罗艳萍  陈建  黄礼杰  甄汉深 《中成药》2007,29(2):224-227
目的:建立心痛宁片(人参、丹参等)的质量标准。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鉴别心痛宁片中丹参、姜黄、熊胆粉;高效液相色谱法对制剂中的人参皂苷Rg1、Re进行定量分析。结果:薄层色谱法均能对丹参、姜黄、熊胆粉进行专属性定性分析;含量测定人参皂苷Rg1平均回收率97.18%,人参皂苷Re平均回收率96.74%(n=5)。结论:所建立的方法可准确地进行定性和定量检测,方法可靠、重复性好,可有效控制心痛宁片的质量。  相似文献   

13.
目的建立特色蒙药材牛胆粉、蓍草、酸梨的薄层鉴别标准。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对牛胆粉、羊胆粉、蓍草、酸梨进行定性鉴别。结果薄层分离度好,斑点清晰,重现性良好。结论该方法简便、可靠、准确,可用于蒙药牛胆粉、蓍草、酸梨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14.
人工蛇胆川贝制剂的药效学初步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对人工蛇胆川贝制剂与其同类品的药效学进行对比研究。方法:参考文献方法,观察其在镇咳、祛痰、抗炎及平喘方面的作用。结果:人工蛇胆及天然蛇胆川贝散均可明显延长小鼠的咳嗽潜伏期及减少其3min内咳嗽次数;促进小鼠呼吸道分泌,增加酚红排泌量;抑制二甲苯致小鼠耳朵炎症反应,降低肿胀度。人工蛇胆川贝液及其天然品均能明显抑制Ach所致的离体豚鼠 管痉挛反应。结论:人工蛇胆替代天然蛇胆与川贝配伍制成复方制剂是有效的,其镇咳、祛痰、抗炎及平喘的功效与其同类天然品相当。  相似文献   

15.
注射用熊胆粉对大鼠脑血栓的影响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张庆镐  徐惠波  朴惠善 《中草药》2005,36(9):1361-1364
目的观察注射用熊胆粉对脑血栓、脑缺血动物模型的影响。方法观察注射用熊胆粉iv给药后对大鼠大脑中动脉血栓模型、不完全性脑缺血、血小板、血栓形成、血瘀大鼠血液流变性的影响。结果注射用熊胆粉可明显抑制大鼠体内外血栓的形成,降低血液黏度,改善血液流变性,抑制血小板聚集,降低血小板黏附性,改善血栓性缺血脑组织病变程度,降低毛细血管通透性,且可降低损伤脑组织中丙二醛(MDA)水平,保护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结论注射用熊胆粉对脑缺血有保护和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16.
HPLC法测定熊胆中磷脂类化合物PC,PI和PE的含量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卢学清  沈平娘 《中成药》1999,21(7):372-375
探索了用HPLC法分离,测定6种熊胆样品中3种主要磷脂组合,即磷脂酰胆碱,磷脂酰肌醇,磷脂酰乙醇胺的方法。在选定的色谱条件下,组分PC的平均回收率为88.50%。重现性实验中,PC保留时间的相对标准差为0.79%,峰面积的RSD为7.24%。同时用正交实验对从熊胆样品中撮磷脂的方法进行了优化,得到最佳提取条件是:的取液氯仿和甲醇的配比为1:1,提取液与样品体积比为25:1,混合后涡旋4min,用于  相似文献   

17.
猪胆汁质量标准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建立猪胆汁的质量标准。方法:采用TLC法鉴别猪胆汁中猪去氧胆酸,并与易混淆品牛、羊胆汁进行鉴别;采用薄层扫描法,测定猪胆汁中猪去氧胆酸的含量。结果:在TLC色谱中检出猪去氧胆酸,并可检出牛、羊胆汁;猪去氧胆酸线性范围为1.0~5.0μg,r=0.9994,平均回收率为96.8%,RSD为1.70%。结论:方法可行、重现性好,适用于猪胆汁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18.
目的:建立同时测定猪胆汁水解产物中猪去氧胆酸和鹅去氧胆酸含量的高效液相色谱方法。方法:采用C18色谱柱(4.6 mm×200 mm,5μm),以乙腈-0.1%磷酸(45∶55)为流动相,检测波长192 nm,流速1.0 mL·min-1,柱温35℃。结果:猪去氧胆酸在1.027~8.216μg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 9),平均回收率99.0%(RSD 1.94%)。鹅去氧胆酸进样量0.963~7.704μg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 0),平均回收率99.5%(RSD 1.76%)。结论:该方法灵敏、准确简便,适用于猪胆汁水解产物中猪去氧胆酸和鹅去氧胆酸的含量测定。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四部医典》治疗热性肝病藏药方剂配伍规律及其理论依据。方法:整理《四部医典》中所有治疗热性肝病的方剂,并用统计软件Cran R进行频数统计和关联规则分析。结果:发现治疗热性肝病的67首方剂,由95味药材配伍而成,其中使用频率最高的10味药分别是藏红花、天竺黄、印度獐牙菜、牛黄、诃子、闸驯、鸭嘴花、兔耳草、檀香和丁香,累计用药频率达46.26%。发现支持度0.1,置信度0.7的关联规则共204条,整理后挖掘出诃子-毛诃子-余甘子,天竺黄-牛黄-藏红花-兔耳草-印度獐牙菜-甘青乌头等6组核心药物组合。结论:用药频率较高的药物均以清热药为主,味苦、甘者居多。其中,使用频率最高的藏红花有着清热、保肝的作用,并且作为治疗肝病药引子在使用;挖掘出治疗热性肝病方剂的药物关联规则多数以清热药和保肝药配伍而成,药味组合以甘味和苦味组合为主,性效上以凉、钝为主,具有平和赤巴之热、锐等病性的特点。本文揭示了《四部医典》治疗热性肝病方剂具有严谨的配伍理论;藏药"性、效、味"理论对常规临床用药和个体化治疗、以及新药开发具有很强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