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化疗是治疗恶性肿瘤的有效手段,但是由于生理、心理等因素,肿瘤化疗患者往往在化疗后存在不同程度的癌因性疲乏。癌因性疲乏是比癌性疼痛、恶心、呕吐更令患者痛苦的症状,它不但是手术、放疗及化疗的不良反应,而且是一些无疾病状态的癌症患者的常见症状,更是肿瘤进展患者的临床表现,肿瘤化疗或放疗所致的乏力症状发生率高达95%,据统计60%~96%的患者正在承受与治疗相关的疲乏,其中包括60%~93%的接受放疗的患者以及80%~96%的接受化疗的患者[1]。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中药足浴联合有氧运动在消化道肿瘤化疗患者中的应用研究。方法 80例消化道肿瘤化疗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观察组实施黄芪建中汤足浴联合有氧运动干预,对照组实施清水足浴联合有氧运动干预。比较2组干预前后的睡眠质量、癌因性疲乏及生活质量。结果观察组干预后中度、重度疲乏程度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干预后PSQI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干预后躯体功能、社会功能、情绪功能、角色功能、认知功能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药足浴联合有氧运动可有效提升消化道肿瘤化疗患者的睡眠质量,改善癌因性疲乏。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薯蓣丸治疗癌因性疲乏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标准的86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3例(薯蓣丸+化疗)和对照组43例(化疗)进行对比观察。观察两组患者疲乏状况、生活质量、中医临床证候及不良反应变化。结果治疗组疲乏状况缓解率为88.37%,对照组为65.12%,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薯蓣丸治疗癌因性疲乏有显著的疗效,且能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艾灸对肺癌化疗患者癌因性疲乏的影响。方法:我科住院肺癌化疗患者100例随机分为干预组与对照组各50例,两组均予常规化疗,干预组另艾灸上脘、中脘、关元、气海,观察两组患者癌因性疲乏程度。结果:干预组癌因性疲乏程度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艾灸对肺癌化疗患者癌因性疲乏有改善和缓解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麦粒灸治疗癌因性疲乏及改善肿瘤患者生活质量的临床疗效。方法将46例恶性肿瘤患者随机分为麦粒灸组和对照组。麦粒灸组接受麦粒灸及常规治疗,对照组仅予常规治疗。比较治疗前后两组的癌因性疲乏程度(KPS评分量表、EORTC QLQ-C30评分量表、Piper疲乏量表)、白细胞、血红蛋白、淋巴细胞、中性粒细胞的差异。同时分析癌因性疲乏与观测指标之间的相关性。结果麦粒灸组在缓解癌因性疲乏程度、提高血红蛋白、改善患者临床症状等方面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麦粒灸通过改善恶性肿瘤患者贫血状况、缓解临床症状等方面有效缓解癌因性疲乏,并且能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6.
欧玉兰  张静 《中国中医急症》2009,18(10):1732-1734
目的 分析乳腺癌患者围手术期癌因性疲乏状况及其影响凶素,探讨有效的干预措施.方法 选择肿瘤外科手术治疗的乳腺癌患者82例,采用修改的Piper疲乏评估量表,对其围手术期的癌因性疲乏进行评估;用自行设计CRF相关因索调杳表,分别于手术前1日、手术后第7日对乳腺癌患者进行癌因性疲乏相关因素测评分析.结果 乳腺癌患者手术前及手术后均存在不同程度的癌因性疲乏,手术前疲乏程度总体较手术后轻,相关因素除癌症分期、担心经济、社会支持不足、不适应医院环境、照护问题、医疗服务工作六项外,其余均有显著差异.结论 乳腺癌围手术期癌凼性疲乏发生率高,其诱因存在差异,护理人员应有针对性地采取护理干预措施,最大限度地减轻疲乏,促进康复.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参附注射液治疗晚期癌症患者癌因性疲乏的临床疗效。方法:从2005年9月到2009年6月,选择在本院接受治疗的113例晚期癌症患者,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接受参附注射液+常规治疗,对照组仅予常规治疗。治疗3周后比较两组的癌因性疲乏程度、血红蛋白、免疫功能、心功能及血液黏度的差异。同时分析癌因性疲乏与其他观测指标的相关性。结果:实验组在缓解癌因性疲乏程度、提高血红蛋白、部分免疫指标和心功能以及降低血液黏度等方面均优于对照组。而且癌因性疲乏与血红蛋白和细胞免疫功能呈负相关,与心功能不全分级呈正相关。结论:参附注射液能通过改善晚期癌症患者的贫血状况、细胞免疫功能和心功能来有效缓解癌因性疲乏。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究四逆汤加减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对患者癌因性疲乏及血清CEA、Cyfra21-1、CA125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20年1月收治的60例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进行分组,其中观察组30例,对照组3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支持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四逆汤加减治疗。14 d为一个疗程,2组均治疗4个疗程。对比治疗前后2组患者中医症状积分、癌因性疲乏程度积分及血清CEA、Cyfra21-1、CA125水平。结果治疗后,2组患者气促、咳嗽、乏力、胸痛等中医症状积分、认知、情感、行为、感觉等癌因性疲乏程度积分及血清CEA、Cyfra21-1、CA125水平较治疗前均降低,且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 0.05)。结论四逆汤加减可缓解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临床症状,减轻其癌因性疲乏程度,同时可降低患者血清CEA、Cyfra21-1、CA125水平,抑制癌细胞增殖,控制病情进展。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癌因性疲乏的中医证候分布特点及规律。方法: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中医证候指导原则》及《中医内科学》虚劳病中出现的疲乏证候,制定癌因性疲乏基本证候群,以消化道肿瘤的稳定期及无瘤幸存者为例,调查其证候分布及自述症状表现。结果:共调查142例患者,癌因性疲乏患者最常出现的疲乏伴随症状有出汗,睡眠差,脘腹胀,气短,食欲差,头晕,大便异常。证候分布依次为(阳)气虚,脾气虚,(阴)血虚,肺气虚,肾气虚,肝郁气滞,肾阳/阴虚,湿(热)困脾,心气虚。结论:癌因性疲乏证候分布以虚证为主,虚证中以气虚类证为主,兼有湿阻及气滞证。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益气中药足浴治疗乳腺癌化疗癌因性疲乏的疗效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55例乳腺癌癌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28例和对照组27例,治疗组在化疗基础上予益气中药足浴疗法,对照组在化疗基础上予常规护理,在治疗前后进行生活质量、疲乏程度、体力状况评分和患者的体重变化评价。结果:2个周期治疗后,治疗组患者5种功能状态(角色、情绪、社会、认知、躯体)和总体生活质量的评分较治疗前显著增加(P<0.01);治疗组患者癌因性疲乏的程度低于对照组,KPS评分和体重变化的稳定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益气中药足浴能改善乳腺癌化疗患者的生活质量和缓解癌因性疲乏程度。  相似文献   

11.
《山东中医杂志》2017,(6):463-466
目的 :观察益气消癥饮联合化疗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82例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41例,对照组予GP化疗方案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益气消癥饮治疗,3个疗程后评价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治疗后咳嗽、咯痰、乏力、气短症状及T细胞亚群CD3~+、CD4~+、CD4~+/CD8~+、CD8~+较治疗前均有改善(P0.05),对照组治疗后咳嗽、咳痰症状较治疗前有改善(P0.05),但乏力、气短症状及T细胞亚群各免疫指标无明显改善(P0.05),治疗组对咳嗽、咯痰、乏力、气短及T细胞亚群各免疫指标改善程度均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KPS评分较治疗前均有改善(P0.05),治疗组KPS评分改善程度、生活质量、总有效率及不良反应程度均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实体瘤近期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益气消癥饮联合化疗能够显著改善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症状和机体免疫状态,提高患者生活质量,降低化疗不良反应程度。  相似文献   

12.
目的:评价辨证施护对降低食管癌患者术后心律失常发病率和焦虑情绪的效果。方法:以2013年6月至2014年6月行食管癌手术后的90例患者为观察组,将2012年1月至2013年6月行食管癌手术后的90例患者为对照组。对照组给予输液护理、呼吸道护理、胸腔闭式引流、饮食指导、胃肠减压护理等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中医辨证施护。结果:心律失常发病率观察组、对照组分别为46.7%和21.1%,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心律失常的类型分布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焦虑发病率观察组、对照组分别为7.8%和21.1%,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焦虑程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辨证施护可降低食管癌术后患者心律失常的发病率,并缓解患者的焦虑情绪。  相似文献   

13.
目的:通过对胃肠癌不同阶段疾病及症状变化特点的分析,研究恶性肿瘤患者形与神的特殊内涵。方法:回顾性收集在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肿瘤科住院的的以胃癌、肠癌为第一诊断的患者。首先对胃肠癌患者所有诊断和治疗相关情况进行汇总,分析在不同疾病阶段形与神的状况。结果:收集胃肠癌病例437例,胃癌256例,结肠癌94例,直肠癌87例。胃正常结构的损伤包括手术后的胃肠结构缺损、肝转移手术切除对肝脏的创伤、梗阻后的胃肠造瘘以及肿瘤局造成的胃肠道、泌尿道的梗阻,所有患者以PS为23分者占比例最大。症状包括消化系统、呼吸系统、泌尿生殖系统、循环系统等症状,以消化系统症状为主,全身其他系统症状均有出现。胃肠癌患者的形伤总频数为791次,神伤的情况则较形更为严重,共1081次。结论:胃肠癌患者的形包括肿瘤和手术及放化疗后对正常脏器造成的损伤,神包括各系统在疾病过程中出现的症状,包括生理性和病理性两方面,恶性肿瘤对患者神的损伤比形更为严重。  相似文献   

14.
陈军霞  刘宽荣 《光明中医》2016,(10):1475-1476
目的探讨食管癌放疗患者采用中西医结合进行护理干预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2年1月起住院放射治疗的食管癌Ⅲ期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0例。治疗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增加中医治疗和护理,进行心理干预项目,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比较2组放疗期间消化道反应减轻和进食梗阻症状改变情况。结果治疗1个月后2组消化道放疗反应减轻和进食梗阻症状改善进行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食管癌患者放疗期间采用中西医结合进行护理干预,能明显改善其临床症状,顺利完成治疗计划。  相似文献   

15.
鹅血富含免疫球蛋白、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等生物活性物质,具有通膈解毒、化瘤消坚、补益元气、温胃开津等功效,临床可用于多种疾病的辅助治疗。近年,众多学者对鹅血的药用机制进行了研究,主要集中于治疗食管癌、胃癌、肝癌等消化道肿瘤。越来越多的学者参与到鹅血对消化道肿瘤的干预机制研究中,本文就鹅血治疗消化道肿瘤的相关研究做一简要探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补中益气汤联合耳穴贴压对消化道肿瘤癌因性疲乏患者免疫功能及血清皮质醇的影响。方法:选择消化道肿瘤癌因性疲乏患者92例,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46例。对照组常规治疗加耳穴贴压,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补中益气汤。对比两组临床疗效、疲劳症状、生活质量、免疫功能指标、血清皮质醇及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0.43%,高于对照组的60.87%(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PFS、CD8+均降低,但观察组降低水平更大; 治疗后两组QLQ-C30、CD3+、CD4+及Cor水平均明显升高,且观察组升高幅度更大(P<0.05)。治疗期间对照组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观察组出现2例,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平均生存时间为(11.80±0.62)个月,观察组平均生存时间为(14.47±0.67)个月,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补中益气汤联合耳穴贴压可提高消化道肿瘤癌因性疲乏患者临床疗效,延长患者生存期,改善疲劳症状、免疫功能指标,提高生活质量及皮质醇水平。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肺癌合并肺结核的临床特点,以期早日确诊。方法:分析78例肺癌合并肺结核患者的临床特点及临床表现。结果:肺癌合并肺结核主要临床表现为发热、胸闷、咳嗽、咳痰、气短、气促;肺结核主要以浸润性为主,而肺癌主要以非小细胞肺癌为主。结论:中年男性为肺癌合并肺结核的好发人群,肺癌的临床表现、影像学表现、病理类型、临床分期和肺结核的类型无特异性。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苓桂术甘汤加减内服联合消水贴外敷治疗肺癌合并胸腔积液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4例肺癌合并胸腔积液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2例)和对照组(32例),对照组予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措施的基础上加用苓桂术甘汤加减内服、消水贴外敷,两组均连续治疗7 d。观察临床疗效,比较中医证候积分、免疫指标、炎症因子、肿瘤指标的变化情况,以及胸腔积液穿刺引流、利尿剂的使用情况。结果 (1)试验过程中,治疗组、对照组各脱落2例,最终完成试验者60例,治疗组、对照组各30例。(2)治疗组、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86.7%、60.0%;两组临床疗效比较,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3)治疗前后组内比较,治疗组中医证候总积分及咳嗽、气短、胸闷、神疲乏力积分减少(P<0.05),对照组中医证候总积分及气短积分增加(P<0.05)。组间治疗后比较,治疗组中医证候总积分及咳嗽、气短、胸闷、神疲乏力积分少于对照组(P<0.05)。(4)治疗前后组内比较,治疗组外周血CD3+、CD4+水平升高,白介素-2(IL-2)、白介素-6(IL-6)、白介素-8(IL-8)、恶性肿瘤特异生长因子(TSGF)、癌胚抗原(CEA)水平降低(P<0.05),对照组免疫、肿瘤、炎症因子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治疗后比较,治疗组外周血CD3+、CD4+水平高于对照组,IL-2、IL-6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5)治疗组胸腔积液穿刺引流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利尿剂使用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苓桂术甘汤加减内服联合消水贴外敷治疗肺癌合并胸腔积液疗效满意,能有效减少胸腔积液,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19.
李秉英 《山西中医》2005,21(3):27-28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消化道恶性肿瘤的疗效。方法:选择符合诊断标准的消化道恶性肿瘤82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52例采用复方白龙胶囊配合化疗治疗,对照组30例单用化疗。结果:治疗组CR4例,PR16例,MR11例,SD13例,PD8例,总有效率为59.62%;对照组CR2例,PR8例,MR4例,SD9例,PD7例,总有效率为46.67%。两组总有效率比较,无显著差异(χ2=1.29,P>0.05)。而对造血功能影响以及治疗后NK细胞活性变化、血清CEA值变化治疗组优于对照组。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消化道肿瘤可延长生存期,减少化疗的毒副反应,从而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抵当汤联合吉西他滨膀胱灌注化疗治疗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术后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5年1月至2019年9月期间于江苏省第二中医院、江苏省中医院就诊的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患者1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观察组50例给予抵当汤联合吉西他滨膀胱灌注治疗,对照组50例给予安慰剂联合吉西他滨膀胱灌注治疗。在治疗周期前后,检测两组患者的血生化、免疫T细胞亚群(CD3+,CD4+,CD8+及CD4+/CD8+)评估治疗组安全性及免疫功能变化;采用膀胱癌患者生命质量核心量表(EORTC QLQ-C30)与浅表性膀胱癌患者特异性量表(EORTC QLQ-BLS24)量化反映治疗前后患者的躯体、角色、情绪与社会等功能情况,疲劳、疼痛、恶心呕吐、气促、失眠、食欲减弱、腹泻和便秘等症状情况及治疗产生问题、未来担心、肠道症状及尿路症状等膀胱癌特异症状。结果:两组患者年龄、性别、病程和肿瘤分期等均无差异。在治疗周期内,两组均无复发病例及不良反应事件,且观察组中医疗效较对照组明显升高(χ2=7.23,P=0.02)。相较对照组治疗后,观察组中的CD3+,CD4+细胞数量以及CD4+/CD8+都有明显升高(P<0.05)。与治疗前相比,两组在角色功能、社会功能和总体健康领域均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0.05)。此外,观察组的治疗后疲劳、腹泻、便秘、肠道症状以及尿路症状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结论:抵当汤可减轻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患者术后吉西他滨灌注化疗期间的不良临床症状,改善尿道、肠道不适反应,改善免疫功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