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本文通过对刘完素和李东垣2位医家在脾胃病火热证的认识进行比较,二者对脾胃病火热证论述各有侧重,刘完素偏重六气火化致病,治宜开达玄府,宣通气液;李东垣注重脾胃内伤,治疗多补中益气、升阳散火。从而增加我们对脾胃病火热证的进一步认识,为以后的临床提供治疗思路。  相似文献   

2.
魏惠亚 《江西中医药》2007,38(12):17-18
张仲景《伤寒杂病论》虽非专论脾胃,但有关脾胃病证治约涉及四分之一篇幅,其顾护脾胃思想贯穿于辨证施治始末.李东垣《脾胃论》则力求经旨,同时吸收仲景治伤寒的特点,进一步强调"内伤脾胃学说".本文拟从张仲景《伤寒杂病论》与李东垣《脾胃论》调治脾胃方药的比较中得出两者的异同,以期使两者的脾胃学术思想更好地指导中医临床工作,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3.
李东垣用当归补血治汤疗血虚发热,这在当时区分治疗内伤杂病与外感病有里程碑的意义。因此,研究李东垣的背景、当归补血汤的经文和当归补血汤的现代临床发挥具有重要意义,通过探究可以得知李东垣所言的血虚发热乃是燥热,与后世医家所言大相径庭。  相似文献   

4.
王建康 《新中医》1990,22(3):2-4
运用风药治疗内伤杂病是李东垣的独特经验,在临证中,以疏肝抑木治肝病,疏风开闭治便秘,胜湿升阳治泄泻,疏通三焦治癃闭,升阳通窍治眩晕等均很有实用意义,应予继承发扬。  相似文献   

5.
李东垣以“内伤脾胃,百病由生”的学术思想指导针刺治疗,善于运用补土升阳、阴病治阳、阳病治阴、导气同精和刺血泻邪等针法治疗各种病证,这些突出特点为后世医家所推崇。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李东垣与朱丹溪主要著作中描述阴火与相火的内容进行研究,分别从阴火和相火理论的渊薮、病因、病机、证治方药4个方面进行比较,探讨两家有关阴火、相火思想的异同。在生理方面,朱丹溪和李东垣都主张相火是人体生命活动的原动力,在病理方面朱丹溪所说相火包括在李东垣阴火理论之中,但李东垣认为是阴火间接导致了相火妄动,病位在脾胃,主张顾护脾胃元气,朱丹溪则对相火成因有所发挥,将相火妄动与君火不节制、耗精伤阴联系起来,认为人之贪欲最易引起相火妄动,病位在肝肾,主张收心养心,滋阴降火,保护真阴。  相似文献   

7.
升阳益胃汤由金元医家李东垣所创,记载于《内外伤辨惑论》,临床应用颇广,其组方特点体现了李东垣治疗脾胃病的思路——补脾胃、升清阳、泻阴火.杨叔禹教授认为现今人们脾胃内伤的现象是普遍存在的,脾胃失调的病因与"抑、溢、逸"的生活方式密切相关,病机在于中焦脾胃虚弱、气机升降失调.临床上他灵活运用升阳益胃汤,调阴阳畅气机治不寐,升清降浊治泄泻,阳中求阴治盗汗,形成了自己的辨治特点.结合临床病例,对杨教授运用升阳益胃汤的经验进行介绍.  相似文献   

8.
金元时期脾胃论专家李东垣在针灸理论方面发挥《内经》古义,结合脏象、经络、腧穴理论阐发“阳病治阴、阴病治阳”经,在针灸治疗方面亦全现重视脾胃学说理论,以针灸方法或针药合治风、阴臭、血崩、等方面有独到之处。  相似文献   

9.
丁刚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1,20(36):4691-4692,4724
<正>李东垣为补脾派的代表医家,其创制治脾胃病方剂三百余首。这些方中有许多历经临床检验,疗效卓著,至今仍被广泛运用。他在治脾胃病的理、法、方、药上,体系独成,所创脾胃内伤说、气虚发热论、阴阳升降论等,至今仍对中医内伤杂病的辨治有重要指导意义。笔者从脾胃病的生理、病因、病机  相似文献   

10.
林越  李雨 《国医论坛》2008,23(3):13-15
李东垣,名杲,字明之,“金元四大家”中补土派的代表。他上承《内经》,近师易水宗师张元素,将其所学所成撰为《脉诀指掌病式图说》、《内外伤辨惑论》、《脾胃论》、《兰室秘藏》、《活法机要》、《医学发明》、《东垣试效方》等书。众所周知,李东垣擅长辨治内伤杂病,尤其擅长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