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脑卒中经针刺任脉加巨刺治疗后患肢体感诱发电位的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针刺任脉加巨刺治疗对脑卒中恢复期患肢体感诱发电位(SEP)的影响.方法:选择脑卒中恢复期偏瘫患者33例,17例为治疗组;16例作为对照组.利用肌电图分析脑卒中针刺治疗过程中患肢SEP的变化.结果:脑卒中治疗组患侧SEP N20、P40在治疗后波幅增高,N20潜伏期治疗后和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针刺任脉加巨刺对脑卒中患者患肢SEP有改善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小角度复位与点穴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体感诱发电位(SEP)的变化.方法:将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小角度复位与点穴治疗(治疗组)36例和单纯牵引治疗(对照组)33例.治疗组采用小角度复位与点穴治疗,对照组采用单纯牵引治疗,比较两组疗效及SEP的变化.结果:治疗后总有效率治疗组97.2%,对照组69.7%;治疗...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雀啄刺委中穴对脑梗死患者下肢体感诱发电位(SEP)的影响。方法急性脑梗死患者47例随机分为治疗组(雀啄刺委中穴)24例与对照组(直刺委中穴)23例,比较两组患者治疗中及治疗后患肢SEP的变化。结果治疗组患肢的P40波幅增高、潜伏期缩短,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雀啄刺委中穴能使脑梗死患者下肢SEP的P40潜伏波幅增高、潜伏期缩短,较之普通直刺法更为有效。  相似文献   

4.
目的以毫火针治疗32例中风后偏瘫患者,观察毫火针对中风患者患肢体感诱发电位(SEP)的影响。方法 32例患者均采用毫火针治疗,治疗前后分别记录各患者患肢SEP N9、N20、P40的数值。结果 32例中风患者治疗后患侧上肢SEP N9的波幅变化与治疗前相比无明显差异(P0.05),而治疗后患侧上肢SEP N9和N20的潜伏期明显较治疗前缩短(P0.01);治疗后患侧上肢SEP N20的波幅较治疗前升高(P0.05);治疗后患侧下肢SEP P40的波幅变化与治疗前相比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SEP P40的潜伏期明显较治疗前缩短(P0.01),临床有效率达90.6%。结论毫火针可缩短SEP N9、N20及P40的潜伏期,提高SEP N20的波幅,提示毫火针对中风后肢体功能的恢复有积极作用,临床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原发性抑郁症患者脑诱发电位的空间分布特征及中药颐脑解郁方对其影响。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和中药治疗组自身前后对照研究。采用脑诱发电位仪,记录60例原发性抑郁症患者(抑郁症组)和45名健康人(正常对照组)的脑干听觉诱发电位(BAEP)和视觉诱发电位(VEP),其中抑郁症组30例患者给予中药治疗6周后再次检测BAEP和VEP。结果抑郁症组患者BAEP与VEP各波潜伏期显著延长(P<0.05)治疗后VEP各波潜伏期均显著缩短(P<0.05),BAEP波潜伏期显著缩短(P<0.05),其余各项差异无显著性意义。结论抑郁症患者中枢神经系统对视觉、听觉刺激的应激能力下降;颐脑解郁方治疗原发性抑郁症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三伏天灸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和作用机制。方法:将180例患者随机分成天灸组、针刺组、安慰剂组3组,评估治疗前后的治疗成绩评分、简化McGill疼痛评分及体感诱发电位的改变。结果:天灸组有效率为91.67%,针刺组为91.67%,对照组为66.67%。天灸组、针刺组与对照组疗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天灸组与针刺组之间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天灸组对疼痛积分的改善均优于对照组,与针刺组差别不明显;天灸能够增加患者SEP各波波幅(N9、N13),还能缩短SEP各波间潜伏期(N9-N13、N9-N)。结论:三伏天灸是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一种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旋转手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疼痛效果.方法 213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115例颈椎旋转手法治疗,对照组98例颈椎牵引治疗,4周为1个疗程.结果旋转手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可以明显缓解、消除疼痛,经临床疼痛的测定视觉模拟标尺法(VAS)评分,与治疗前相比有明显差异(P<0.01),与牵引对照组比较也有明显差异(P<0.01).结论旋转手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临床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三棱针散刺与梅花针叩刺对气滞血瘀型神经根型颈椎病的神经肌电图相关指标的影响。方法 60例气滞血瘀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三棱针组和梅花针组,每组30例。三棱针组采用三棱针散刺治疗,梅花针组采用梅花针叩刺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感觉和运动神经传导速度、潜伏期及诱发电位波幅的变化。结果两组治疗后感觉和运动神经传导速度、潜伏期及诱发电位波幅与同组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感觉和运动神经传导速度、潜伏期及诱发电位波幅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三棱针散刺和梅花针叩刺均无法改善受损神经功能,且两者之间没有明显区别。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体感诱发电位(SEP)与肌电图(EMG)在脊髓疾患手术中联合监测应用的价值。方法:对19例脊髓疾患进行术中肌电图及体感诱发电位监测,记录肌电图及体感诱发电位图形变化。结果:本组19例病例中,8例监测SEP记录潜伏期及波幅改变未达到预警界值,有11例SEP监测记录出现潜伏期延长或波幅下降达到监测预警界值,手术结束有10例逐渐恢复到界值以内,有1例于手术结束未恢复到界值以内。所有监测肌电图病例,手术中均监测出自由肌电反应,其中14例通过直接电刺激触发肌电图确定所支配肌肉神经根。结论:SEP及EMG联合应用术中监测对保护脊髓及神经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采用夹脊电针治疗脊髓性截瘫,并根据体感诱发电位(SEP)潜伏期变化判断疗效.结果表明:电针组体感诱发电位潜伏期异常的改善要优于对照组(P<0.05).  相似文献   

11.
大鼠脊髓慢性压迫伤诱发电位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研究大鼠脊髓慢性压迫性损伤模型的体感诱发电位(SEP)和运动诱发电位(MEP)的病理改变及其应用价值.采用颈脊髓前侧持续压迫法造模,硬脑膜和硬脊膜直接引导,用生物信号采集处理系统进行图象采集和数据处理,分别于造模前、造模后即刻、造模后15天、造模后30天测量比较潜伏期及波幅的变化.结果硬脑膜和硬脊膜直接测量能引导出较稳定的SEP和MEP;SEP波幅和潜伏期各组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MEP造模后即刻波幅降低率较小或不降低,造模后15和30天降低明显,有显著性差异(P<0.05);降低程度与压迫程度有关,中压模型组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表明直接硬膜测量法是研究脑脊髓诱发电位的较可靠方法;MEP波幅能灵敏地反映大鼠颈脊髓慢性损伤程度;SEP波幅和潜伏期不能反映大鼠颈脊髓慢性损伤变化.  相似文献   

12.
许能贵  沈德凯  周逸平  王月兰 《中医杂志》2001,42(6):342-343,354
采用凝闭大鼠大脑中动脉致局灶必脑缺血模型,研究电针督脉经“大椎”、“人中”两穴对皮层体感诱发电位(SEP)和细胸超微结构的影响,结果显示,缺血组SEP各成分波幅明显降低,峰潜估期明显延长,细胞超微结构大部分崩解;电针组SEP各成分波幅略有降低,但峰潜伏期无明显延长,细胞超微结构大部分未破坏,表明电针可阻止神经元继发坏死,为针灸治疗缺血性中风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理筋手法联合颈椎调整手法治疗颈椎病"骨错缝"的作用机制。方法将20例患者随机分为理筋组和理调组各10例,另设正常组10例。理调组采用理筋手法联合颈椎调整手法,理筋组、正常组均采用理筋手法,各组均每周治疗3次,疗程2周。治疗前后采用Philips64排螺旋CT从颅底扫描至T1椎骨水平的长度范围,获得容积数据,重建层厚0.625mm,再采用ITK-SANP软件根据CT数据完成每一节段颈椎骨骼的重建,比较3组治疗前后颈椎C2、C3、C4椎骨三维空间的变化。结果治疗后理调组C2椎骨X轴、Y轴、Z轴均明显大于正常组(P<0.01),X轴、Z轴明显大于理筋组(P<0.05);理筋组治疗后C2椎骨Z轴明显大于正常组(P<0.01)。理调组C3椎骨X轴、Y轴均明显大于正常组(P<0.01),X轴明显大于理筋组(P<0.05);理筋组C3椎骨X轴明显大于正常组(P<0.05)。理调组治疗后C4椎骨X轴、Z轴明显大于正常组及理筋组(P<0.05或P<0.01)。结论理筋手法联合颈椎调整手法可调整颈椎病患者的颈椎三维空间位置,改善颈椎功能,这可能是其治疗颈椎病"骨错缝"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4.
目的 通过观察推拿手法对颈椎病患者颈椎三维空间角度的影响,探讨推拿手法治疗颈椎病“骨错缝”的机制。方法 自2009年8—12月,选取20例颈椎病患者,分为松解手法组(简称理筋组)10例和松解手法联合调整关节手法组(简称理调组)10例,另选取健康志愿者(简称健康组,采用松解手法)10名。手法干预前后在同等条件下采用Philips 64排螺旋CT从颅底扫描至胸1椎骨水平的长度范围, 获得容积数据,重建层厚0.625 mm,由上海交通大学软件学院数字医疗实验室提供的ITK重建软件,根据CT数据完成干预前后每一节段颈椎骨骼的重建,比较3组手法干预前后颈椎结构三维空间角度的变化。结果 C2椎骨的三维空间的调整:理调组在X、Y、Z轴显著大于健康组(P<0.05),在X、Z轴上显著大于理筋组(P<0.05),理筋组在Z轴上显著大于健康组(P<0.05)。C3椎骨的三维空间的调整:理调组在X、Y轴显著大于健康组(P<0.05),在X轴上显著大于理筋组(P<005),理筋组在X轴上显著大于健康组(P<0.05)。C4椎骨的三维空间的调整:理调组在X、Y轴显著大于健康组(P<0.05),在X、Z轴上显著大于理筋组(P<0.05)。手法干预后C1、C5、C6、C7三维空间位置的调整3组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理调组有大于健康组和理筋组的趋势。结论 松解手法联合调整关节手法对颈椎病患者C2、C3、C4颈椎的三维空间角度有显著改变作用,推拿手法治疗颈椎病的“骨错缝”的机制有可能是调整了颈椎的三维空间位置,改善了颈椎的功能。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仰卧位颈椎定点拔伸推顶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及分析。方法:将临床诊断为神经根型颈椎病的病人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分别采用①理筋手法+定点拔伸推顶法,②理筋手法+颈椎牵引。采用"颈椎病治疗成绩评分表"进行评分,计算改善率,进行疗效观察。结果:共收治病例181例,其中治疗组96例,对照组85例。两组治疗前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75,P>0.05),治疗1个疗程后两组患者颈椎病治疗成绩评分都增加,两组与治疗前评分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治疗后治疗组评分、治愈率、总有效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仰卧位颈椎定点拔伸推顶法是根据神经根型颈椎病的发病机制,结合颈椎的解剖结构特点而形成,能纠正紊乱的颈椎椎体及小关节,临床操作简单,舒适安全有效,易于推广。  相似文献   

16.
柳直 《西部中医药》2012,25(7):87-88
目的:观察标准旋牵手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0例符合病例入选标准的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A、B、C3组,每组200例。A组应用标准旋牵手法治疗;B组应用旋转扳法治疗;C组应用颈椎牵引治疗。3组治疗均1次/周,4次为1个疗程。观察3组患者两侧椎动脉(VA)、基底动脉(BA)的收缩峰期血流速度(Vpeak)、舒张末期血流速度(Vmi n)、搏动指数(PI)、阻力指数(RI)值。结果:总有效率A组为92.00%,B组为83.00%,C组为63.00%。3组总有效率两两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Vpeak、Vmi n、PI、RI等血流参数治疗前后组内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组间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标准旋牵手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17.
手法治疗对椎动脉血流速度的影响   总被引:13,自引:2,他引:13  
目的:观察手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效果。方法:对30例患者采用魏氏伤科手法治疗,并通过多普勒超声检查左、右二侧椎动脉(VA)的收缩期峰流速(SPV)、舒张期末流速(EDV)和搏动指数(PI)、阻力指数(RI),并作治疗前后对照观察,统计分析。结果:左、右二侧VA的SPV及EDV值经治疗后明显增加,恢复或接近正常范围,而PI及RI值明显下降。结论:手法后脑血供情况改善,从而缓解颈部的症状与体征。  相似文献   

18.
椎管外颈神经阻滞加手法治疗颈神经后支卡压综合症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王希  袁君君 《中医正骨》2001,13(3):13-14
为探讨评价颈神经后支卡压缩合症的诊治方法,根据YabukiS等对颈神经解剖学的研究,结合临床回顾性地分析了89例颈神经后支卡压缩合症患者椎管外颈神经阻滞及手法治疗的效果。经平均6个月随访,结果47例纯行颈神经阻滞术者,治愈38例,占80.1%,42例配合手法治疗者,全部治愈,占100%,组间比较(P<0.05),两组治愈率有明显差异,提示对病因不明及无明显神经体征的头、颈肩痛患者、应诊断为颈神经经手支卡压缩合症,与颈神经后支在关节突出部位的卡压有关。椎管外颈神经阻滞配合手术治疗,是一种针对性强、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颈曲与椎--基底动脉在颈椎病病理过程和康复过程中的相关关系。方法:分有颈曲异常的颈椎病组(观察1组)、无颈曲异常的颈椎病组(观察2组)和健康组(对照组),每组30例。观察组施行手法治疗。观察对比观察组治疗前后与对照组的颈曲值和左椎动脉(LVA)、右椎动脉(RVA)、基底动脉(BA)的血流速度,并统计它们的相关系数。结果:观察1组的颈曲和LVA、RVA、BA的血流速度普遍低于对照组和观察2组,治疗后,颈曲改善,血流速度明显提高,观察1组的椎--基底动脉的血流速度与颈曲呈相关性。结论:颈曲对椎--基底动脉有内在的致病作用。手法可以恢复颈曲形状,促进椎--基底动脉血流速度恢复正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