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目的:通过红外热成像技术检测哮喘慢性持续期患者相关背俞穴的体表温度,观察肺脏病变状态下,相关背俞穴体表温度的特异性变化。方法:选取哮喘慢性持续期患者和健康受试者各45例,分别为观察组和对照组。采用BK-MT02A医用红外热像仪检测两组受试者双侧肺俞、膈俞、脾俞及肾俞穴体表温度。结果:观察组患者双侧肺俞、膈俞、脾俞及肾俞穴体表温度较对照组同侧腧穴体表温度升高(P<0.01,P<0.05);两组受试者双侧肺俞、膈俞穴体表温度高于同侧脾俞、肾俞穴(P<0.01,P<0.05),同侧肺俞与膈俞、脾俞与肾俞之间体表温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哮喘慢性持续期患者肺俞、膈俞、脾俞及肾俞穴体表温度病理性升高,说明以上背俞穴具有反映肺脏疾患的特异性;体表温度显著升高的肺俞、膈俞穴,不仅为哮喘慢性持续期患者“本虚标实”的病机提供了客观依据,也体现了相同经络不同腧穴对肺脏疾患反映的差异性。  相似文献   

2.
穴位体表温度研究进展评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通过对半个世纪以来穴位体表温度研究进行评述,总结研究的成就、存在问题及未来的研究方向。方法:在维普、CNKI以穴位温度、经络温度、皮肤温度、穴位温度测定仪等为关键词检索文献94篇,根据其中密切相关文献35篇进行评述。结果:各研究单位在穴位温度正常值、穴位相对于非穴的体表温度特异性表现、针灸对穴位温度的影响、穴位温度与脏腑病证的相关性等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但还有深入研究的空间。结论:今后可在现有研究基础上以穴位温度为客观指标深入细致的研究不同生理、病理状态下穴位及非穴位温度的不同表现、穴位温度变化的影响因素以及穴位温度变化的相关机制,最终为回答穴位的特异性、穴位脏腑相关以及补泻手法的效应等方面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3.
目的:通过测定不同脏腑虚损COPD患者及健康正常对照组不同俞穴(肺俞、脾俞、肾俞)及督脉的体表温度,发现COPD患者俞穴体表温度的变化规律及可能的影响因素,为COPD的中医药治疗提供依据。方法:纳入COPD稳定期患者148例,其中肺气虚证患者39例,肺脾两虚证者46例,肺肾(肺脾肾)虚证者63例,健康对照组患者49例,采用DT-9875红外热像仪测定各组患者的肺、脾、肾俞及督脉的体表温度,比较各组之间不同俞穴及督脉体表温度差异,并通过相关性分析,找出COPD患者各俞穴体表温度变化的影响因素。结果:①将COPD患者肺、脾、肾俞穴体表温度及督脉平均温度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发现COPD组肺、脾、肾俞及督脉平均温度均显著低于健康对照组。②将COPD组患者按照中医脏腑虚损分组后比较不同脏腑虚损COPD患者与健康对照组肺、脾、肾俞及督脉体表温度差异,结果发现肺气虚组、肺脾两虚组、肺肾(肺脾肾)虚组肺、脾、肾俞及督脉平均温度均显著低于健康正常组,而各脏腑虚损组之间未发现显著差异性,但肺俞及督脉皮肤温度有随 着脏腑虚损程度加重而逐渐降低的趋势。③肺俞部位皮肤温度与患者的吸烟指数、近1年急性加重次数、mMRC评分、CAT评分、中医症状评分呈显著负相关性;与肺功能中FEV1%、FVC%、FEV1/FVC呈正相关性;脾俞部位皮肤温度与患者的吸烟指数、mMRC评分、中医症状评分呈负相关性,与肺功能中FEV1%、FVC%、FEV1/FVC呈正相关性;肾俞部位皮肤温度与mMRC评分、中医症状评分呈负相关性,与肺功能中FEV1%、FVC%、FEV1/FVC呈正相关性;督脉平均温度与吸烟指数、mMRC评分、中医症状评分呈负相关性,与肺功能FEV1%、 FVC%、FEV1/FVC呈正相关性。结论:COPD患者肺、脾、肾俞穴及督脉体表温度较健康正常人均显著降低,且温度变化与肺功能、吸烟、症状评分具有相关性,能够从一定程度上反映出疾病的严重程度,同时为中医治疗(外治法)稳定期COPD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4.
目的:通过对痛经病位胞宫及其经脉脏腑关系和临床治疗选穴等相关文献进行整理和总结,进而了解胞宫与经脉脏腑经穴的关系。方法:以"痛经""胞宫"为主题词,检索中国核心期刊网络出版总库(CNKI)(1981年1月—2013年11月)83篇。结果:在生理上,生殖轴"肾-天癸-冲任"使胞宫与经脉(冲、任、督、带)、脏腑(肾、肝、脾、胃、心、肺)紧密联系;在病理上,痛经的发病与胞宫相关经脉、脏腑之间关系密切;在治疗上,相关经穴三阴交是痛经治疗的常用穴之一。结论:胞宫与经脉、脏腑密切相关。以胞宫为切入点,分析胞宫与经穴的经脉脏腑关系,为临床上痛经的选穴和治疗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
肾气-天癸-冲任-胞宫生殖轴与月经的关系浅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女性生殖轴在一生中运转30年左右的时间,从而维持月经周期性节律变化。而在这时期月经是靠肾气-天癸-冲任-胞宫相互作用来完成的。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经穴的体表范围及探讨研究的方法。方法:整理了国内外学者研究经穴体表范围的方法和数据。结果:测定穴体表范围的方法大多是根据经穴特异性,有经穴形态结构特异性、生物理化特异性、病理反映特异性等。结论:经穴的体表范围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但目前的方法仍然十分局限且存在很多问题。提出利用经穴针刺效应特异性测定范围,建立测定经穴体表范围的模式,促进针灸的临床和科研。  相似文献   

7.
熊伟 《光明中医》2020,(13):1949-1951
目的本研究通过PeriCam PSI血流灌注成像仪和红外热像仪,初步探讨慢阻肺患者肺俞穴血流灌注量和体表温度的变化特点,为穴位诊断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80例慢阻肺患者,采用PeriCam PSI血流灌注成像仪和红外热像仪对慢阻肺患者同步监测肺俞穴及其旁开1 cm对照点的血流灌注量和体表温度并连续记录,观察慢阻肺患者肺俞穴体表温度和血流灌注量,并运用SPSS 20.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结果慢阻肺患者肺俞穴血流灌注量和体表温度高于对照点,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或P<0.01);其中左肺俞血流灌注量高于右肺俞,且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肺俞穴体表温度和血流灌注量的改变与慢阻肺疾病有关,可为慢阻肺患者进行中医诊断提供客观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8.
杜少雄  林丽云  黄莹 《光明中医》2009,24(2):247-248
探讨基础体温(BBT)变化与胞宫功能的关系,认为BBT在了解胞宫化生月经和孕育胎儿的功能等方面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红外热成像技术在经穴温度特性研究中的应用状况。方法:利用中国知网、万方、维普等数据库,以“红外热成像”“穴位”“温度”为主题词进行检索,获取相关文献并筛选,按生理状态下及疾病状态下的腧穴红外温度特征进行归纳。结果:红外热成像技术具有简单方便、无创无痛、全面精准的明显优势,近年来在中医针灸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发展,在经穴研究方面也取得了较为突出的成果。结论:红外热成像技术可以观察到生理病理状态下的经穴温度特性,并可作为鉴别病证的辅助手段,论述经穴具体红外温度特征,可为临床研究经穴特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水突穴体表电刺激联合甲氧氯普胺穴位注射治疗月经性偏头痛的临床效果。方法将确诊的月经性偏头痛患者68例随机分为2组。观察组34例给予水突穴体表电刺激联合甲氧氯普胺穴位注射治疗,穴位注射于月经前8 d开始,选取脑户、率谷、百会、头维4个头部穴位分别注射稀释后的甲氧氯普胺1 m L(2.5 mg),隔日注射1次,4次为1个疗程,共3个疗程;水突穴体表电刺激于月经前7 d开始,与穴位注射交替进行,隔日1次,4次为1个疗程,共3个疗程。对照组34例口服氟桂利嗪2.5 mg,每晚1次,疗程3个月。2组均于治疗后3,6个月分别观察镇痛效果、头痛发作频率及时间。结果治疗后2组VAS评分均低于治疗前;发作频率及头痛时间均较治疗前降低或减少,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治疗后观察组VAS评分、头痛发作频率及时间改善情况均优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水突穴体表电刺激联合甲氧氯普胺穴位注射治疗月经性偏头痛临床效果确切,且无药物治疗的不良反应,值得研究应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巨刺法对急性踝关节外侧副韧带损伤的治疗作用.方法:将67例患者随机分为针刺组和对照组,针刺组针刺健侧太溪穴,对照组患处外用关节止痛膏、正骨水.结果:针刺组治愈30例,占81.1%,平均治疗时间2.1±0.8天;对照组治愈15例,占50.0%,平均治疗时间7.5±2.3天.疼痛消失时间针刺组2.5±1.5天,对照组8.3±2.1天.经统计学处理,P<0.01.结论:针刺健侧太溪穴治疗急性踝关节外侧副韧带损伤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12.
目的:运用fMRI技术观察针刺轻度认知障碍(MC)I患者右侧太溪穴和非穴时不同脑区的激活情况,比较针刺太溪穴与非穴的不同。方法:将24例MCI患者,随机分为太溪穴组和非穴组,分别给予针刺右侧太溪穴和非穴;实验采用单组块设计,分为针刺前静息态、捻针状态及出针后3个模块。扫描后图像使用SPM2进行后处理。结果:针刺太溪穴激活右侧扣带回BA24、双侧额内侧回BA6、左侧中央后回BA3。针刺非穴激活左侧中央后回BA2、左侧顶下小叶BA40、左小脑。结论:与针刺非穴比较,针刺太溪穴靶向性激活了MCI患者病变脑区,且对相关脑区具有整体性调节效应。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观察穴位贴磁治疗慢喉痹的疗效。方法 :对 5 6例慢喉痹患者贴磁治疗 ,并与西药杜灭芬喉片治疗 4 0例作疗效对比观察。结果 :磁疗治疗组好转率为 87.5 % ,对照组为 6 5 % ,两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 (P <0 .0 1)。结论 :穴位贴磁治疗慢喉痹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14.
She YF  Zhu J  Ma LX  Xie JP  Li CH  Yuan HW 《针刺研究》2012,37(2):145-150
目的:通过观察正常女大学生经期经穴体表温度和同名穴位温差与室内温度和湿度的相关性,判断以这两个指标作为经穴反映胞宫功能状态的客观指标时,是否应考虑环境因素的影响。方法:正常女大学生49人,选取胞宫相关经穴血海、地机、中都、三阴交、太溪、太白、太冲、水泉,非相关经穴悬钟以及悬钟旁非经非穴,于经期第1天连续动态探测各测试点体表温度60min,每10min记录1次室内温度和湿度。利用发展模型建立因变量x(室内温度或温差)与y(体表温度或温差)之间的关系,进而判断两者的变化是否相关。结果:正常女大学生经期第1天双侧血海、地机、中都、悬钟、非穴的体表温度与室内温度呈正相关(P<0.05);各测试点同名穴位温差与室内温度相关性不显著(P>0.05);各测试点的体表温度与室内湿度相关性不显著(P>0.05);各测试点同名穴位温差与室内湿度相关性不显著(P>0.05)。结论:经穴体表温度较同名穴位温差易受室内温度的影响,两者均不易受室内湿度的影响,推测如果经穴体表温度作为反映胞宫生理及病理变化的客观指标时应该把室内温度作为协变量考虑,建议采用同名穴位温差作为穴位反映机体生理及病理变化的客观指标。  相似文献   

15.
OBJECTIVE:To assess skin temperature response to menstruation at acupuncture points in primary dysmenorrhea(PD) patients and healthy volunteers so as to explore acupuncture point specificity in reflecting diseases in the light of skin temperature.METHODS:Fifty-two PD patients and 49 healthy volunteers were recruited.Skin temperature measurements were performed with a skin temperature assessment device at 10 points.Absolute difference between skin temperature of the same point on the left and right side is used as main outcome measure.RESULTS:On the first day of menstruation, when menstrual pain attacking in PD patients, a significant increase in skin temperature difference was detected at Taixi(KI 3) compared with the healthy group(P 0.01).A significant reduction in skin temperature difference was detected at Taixi(KI 3) in the first day of menstruation compared with those values in the third day after menstruation(P 0.01)in the healthy group.On the third day after menstruation, a significant reduction in skin temperature difference was found at Zhongdu(LR 6) in PD group compared with the healthy group(P 0.05).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of skin temperature were detected at other points(P 0.05).CONCLUSION:The skin temperature difference at menstruation-relevant points in PD patients did not all change significantly more than those in women without PD.Significant difference was only found in Taixi(KI 3), the Yuan-source point of Kidney meridian.  相似文献   

16.
目的:用辣根过氧化物酶(HRP)神经示踪技术揭示太溪穴区与周围和中枢神经系统的相关性联系。方法:将5μL1%HRP分别注入10只雄性SD大鼠内踝尖与跟腱之间的中点凹陷处(相当于人体足少阴肾经的太溪穴)。36 h后将动物灌流固定,取出大脑、延髓、脊髓和L1-L6双侧的背根神经节,然后将各部位的组织切片进行四甲基联苯胺组织化学染色来显示HRP标记的神经元及神经纤维终末。结果:所有HRP标记均出现在示踪剂注入侧的相关神经组织中。被HRP标记的神经节细胞分布在L4-L6的背根神经节,数量依次为L5L4L6,而被HRP标记的运动神经元呈柱状分布在L4-L6节段脊髓前角第Ⅸ层的后外侧部和中外侧部;同时,被HRP标记的跨神经节细胞中枢端神经纤维投射集中分布在L4-L6节段脊髓后角第Ⅰ、Ⅱ层的中间部,并散在分布于薄束核的中间部。结论:应用HRP神经示踪技术证明,与"太溪"穴区相关的初级神经元传出及其中枢传入在背根节、脊髓和薄束核的对应部位分别表现为节段或区域性的联系方式。  相似文献   

17.
针刺照海申脉为主治疗不寐症临床观察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王世广 《中国针灸》2005,25(11):771-772
目的:观察针刺照海、申脉穴为主治疗不寐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8例不寐症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0例)和对照组(38例).治疗组采用补照海、泻申脉为主配合辨证分型取穴治疗,对照组单纯按辨证分型取穴治疗,进行疗效对比观察.结果:治疗组治愈率为62.5%,总有效率为97.5%,对照组分别为31.6%和68.4%,两组疗效比较差异具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针刺照海、申脉为主治疗不寐症具有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8.
秦玉革  王峰  李梅  秦玉恒  李莉 《中国针灸》2012,32(5):399-403
目的:对比独刺大钟穴与针刺腰部常规取穴治疗虚证棘上韧带损伤的疗效差异,寻找治疗本病的最佳方法。方法:将126例符合条件的患者随机分为大钟穴组(63例)和常规取穴组(63例)。两组均用TDP照射腰部和在肾俞、大肠俞、命门、腰阳关及阿是穴拔罐,大钟穴组加用针刺双侧大钟穴,用呼吸补法,每日或隔日1次,3次为一疗程,疗程间休息1日或不休息;常规取穴组则用同样的补法刺肾俞、大肠俞、命门、腰阳关及阿是穴,疗程等其余做法与大钟穴组相同。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大钟穴组和常规取穴组的愈显率分别为88.9%(56/63)、54.0%(34/6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患者疼痛评分及临床症状评分治疗后均较治疗前减少,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治疗后组间比较,大钟穴组优于常规取穴组(均P<0.01)。结论:以独补大钟穴加拔罐和TDP照射是治疗虚证棘上韧带损伤的简便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9.
20.
针刺合谷与太冲fMRI脑功能成像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42,自引:7,他引:42  
目的:探讨针刺不同穴位对脑组织fMRI功能成像的影响.方法:将健康受试者随机分为针刺合谷组、太冲组、合谷配伍太冲组各7人,分别观察fMRI脑功能成像.结果:针刺合谷穴诱导额叶和枕叶脑组织血流量和血流容积的增加;针刺太冲穴仅诱导颞叶脑组织血流量和血流容积的增加;针刺合谷配太冲穴诱导额叶和颞叶脑组织血流量和血流容积的增加.结论:针刺不同穴位激发不同脑区的脑组织变化,而两个穴位配伍并不是两个穴位引起脑组织fMRI功能改变作用的叠加,而是引起脑组织fMRI功能重新分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