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国医大师夏桂成从医经验丰富,学术思想独具特色,其临证经验与学术思想对当下临床不孕症治疗具有极大的指导作用,强调以补肾调周之法治疗排卵障碍性不孕;黄体功能不全性不孕以肾阳虚为主,主张补肾助阳,少数阴虚者,亦有兼夹郁火、血瘀、痰湿等病理因素;盆腔或输卵管炎性不孕多为瘀滞,兼夹湿热、寒湿、脾肾两虚,以活血化瘀、清热利湿、补益脾肾等法治疗;免疫性不孕以肝肾阴虚为主,治以补益肝肾,滋阴降火。  相似文献   

2.
杜宝俊教授通过多年临床实践与观察总结,认为黄体功能不全性不孕症的重要原因为脾肾两虚,可兼有痰湿、瘀血。通过中药调理、针刺疗法及心理疏导,对治疗黄体功能不全性不孕症取得了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3.
为总结近年来中医学界对黄体功能不全性不孕症的治疗成果,对上述论文进行收集和总结,并分别归纳整理,以期全面展示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4.
<正>黄体功能不全(luteal phase defect, LPD)是指排卵后卵泡形成的黄体发育不全,分泌黄体酮不足,或黄体过早退化,以致子宫内膜分泌反应性降低引起的月经失调和生育缺陷综合征[1]。在引起不孕症的病因中,排卵异常占25%~35%,LPD占5%~10%[2],可见LPD是引起不孕症的主要病因之一。现代医学治疗该病主要采用补充黄体酮,克罗米芬、来曲唑等药物促排卵,HCG疗法及溴隐亭降泌乳素等治疗,但临床治愈率不高,  相似文献   

5.
文章介绍国医大师夏桂成教授治疗黄体功能不全的临床经验。夏桂成教授认为,该病的基本病机是肾阳虚、心火盛导致的心-肾-子宫轴功能紊乱,创立了将温肾宁心的基本治则与子宫藏泄运动规律结合,进而调复心-肾-子宫轴的新方法,为临床治疗黄体功能不全提供了新思路。  相似文献   

6.
黄体功能不全性不孕症的中医药治疗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黄体功能不全(luteal phase defect,LPD),又称黄体不健,是指黄体发育和功能不全,孕激素分泌不足,子宫内膜分泌反应不良而伴有月经失调的综合证候群,是造成女性不孕的主要原因之一。据统计,不孕妇女中诊断为LPD者约占3%-8%,并有逐渐增加的趋势.目前西医治疗LPD性不孕症主要采用激素疗法,但存在着高排卵率和低妊娠率之间的矛盾。经长期临床摸索发现,中医、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LPD性不孕症在提高受孕率、  相似文献   

7.
王敏 《中医药导报》2013,(8):39-40,43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黄体功能不全性不孕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0例黄体功能不全性不孕症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单用西药促排卵联合黄体支持,治疗组在排卵后加服自拟"助孕种子汤"。观察基础体温、血清孕酮水平治疗前后的变化,统计两组的总有效率和妊娠率,评价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88%和70%,治愈率分别为56%和32%,治疗组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的高温相持续时间、血清孕酮水平均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药助孕种子汤联合西药治疗黄体功能不全性不孕症有良好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8.
陈益昀运用中药人工周期疗法治疗黄体功能不全性不孕症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不孕症是妇科的疑难杂症之一,临床所见除器质性病变外,大多是月经不调,黄体功能不全所致。陈教授从多年的临床实践中总结出治疗本病当以调经为先,在调经时应结合月经周期采用人工周期治疗,这是符合脏腑气血冲任和阴阳学说的治疗方法,经治数百例不孕症患者,疗效显著。现把陈教授治疗不孕症的宝贵经验,总结归纳如下,以飨同道。  相似文献   

9.
针刺治疗黄体功能不全性不孕症85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体功能不全(LPD)是由黄体分泌孕酮不足,伴黄体期短,以致子宫内膜分泌欠佳,缺乏足够的血管分布及糖元储存,难以维持孕卵的种植和早期发育,而引起不孕、流产及月经失调等现象的概述。属于祖国医学“无子”、“漏胎”、“滑胎”、“月经不调”范畴。笔者自1989年即开始应用针刺治疗黄体功能不全性不孕症,并自2004年7月-2008年12月系统治疗观察了85例该病患者,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0.
11.
杨春波教授系全国第三届国医大师,脾胃病名家,临床经验丰富,对脾胃湿热证有较深入研究.舌诊是中医诊病的特色诊法,文章介绍国医大师杨春波教授察舌辨湿热泄泻验案1则,并在此基础上梳理杨春波教授运用舌诊辨治湿热病经验,突出舌诊在湿热病中的优势.文章对其临床运用经验与学术观点进行总结,为湿热病的临床诊断与治疗提供参考与借鉴.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近现代著名中医学家的成才之路。方法收集《名老中医之路》记载的96名名中医和30名国医大师共计122名(含4名重合者)名中医的学医历程,分别从地区分布、成才途径、成才年龄、成才前学医时间、影响最大的书籍、是否从经方入手等方面进行分析总结整理。结果名中医多分布在江苏(21.31%)、浙江(11.48%)等省;成才途径以拜师学习(40.98%)、继承家学(22.95%)为主;成才前学医时间可统计者最多为10~15年(32.81%),其次是6~10年(26.56%);成才年龄主要集中在21~30岁之间(57.58%);名中医中有65.98%(64/122)者将《伤寒论》列为影响最大的书籍。结论本研究为中医院校的人才培养提供有益借鉴。  相似文献   

13.
食管位于咽与胃之间,质软而薄,凡血瘀、气郁、痰浊等病理因素累积食管,胃腑通降失常,肝胆失疏,逐渐形成噎膈之证。结合其"质软"的生理特点,临床应以"柔"字立法,国医大师徐景藩教授创新性地提出"四柔法"(柔咽化痰、柔管消滞、柔肝解郁、柔中降气)进行治疗,其在辨治反流性食管炎的独到见解和丰富的临床经验值得吾辈学习和推广。  相似文献   

14.
目的:介绍严鲁萍教授治疗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的临床经验。方法:对门诊典型病例进行分析、总结。结果:通过中医辨证分别以益气摄血、清热凉血、养阴止血治疗ITP疗效显著。结论:中医药辨证治疗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可取得满意疗效。  相似文献   

15.
石膏是临床常用药物,其药性清凉微寒,有一定的涩性,有清热泻火、祛烦平喘之效.国医大师张志远将其列为伤寒十八罗汉之一,称之为“解肌退热罗汉”.石膏在临床上可以根据“发热、烦躁、哮喘”三大症状合理选用,常用“石膏-麻黄”“石膏-知母”“石膏-青蒿”“石膏-大黄”药对,并提出石膏用量宜大,常用剂量为20~100g,内服者为生...  相似文献   

16.
彭学礼名老中医治疗婴幼儿秋季腹泻经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秋冬季节是小儿腹泻的高发季节,多由轮状病毒感染所致,受其高发季节的影响,通常将其称为"秋季腹泻"。本病呈散发流行,可通过气溶胶形式经呼吸道感染而致病。通常情况下该疾病的潜伏期为2天左右。多发于7个月~2岁幼儿。该疾病起病较急,可伴发热或上呼吸道感染症状。发病初期伴有呕吐症状,常先于腹泻发生。大便次数、量以及水分增多,无腥臭味。该疾病的治疗多以西医为主,有关中医治疗的报道较少。现总结彭学礼名老中医治疗婴幼儿秋季腹泻的经验。彭老认为婴幼儿"脾常不足",秋冬季节受风寒疫毒之邪,致脾胃受损而发为泄泻,治宜"祛风散寒,健脾化湿"。  相似文献   

17.
第二届国医大师王琦教授作为我国现代中医男科学奠基人,对男科疾病的治疗有独特的临床经验.对阴茎勃起功能障碍(ED)的治疗,提出“阳痿从肝论治”的观点.临床上,遵循“辨体-辨病-辨证”的诊疗模式,注重体质,辨病辨证加减.以“主病主方”的制方方法,灵活运用经方、名方加减化裁.处方为小方,方精药简,慎用温补壮阳之品.效专力宏,...  相似文献   

18.
胃食管反流病属中医"吐酸"、"嘈杂"、"噎膈"、"胃痛"、"胸痹"等范畴,高体三教授应用其经验方柴胡桂枝鳖甲龙骨牡蛎汤治疗本病经大量临床验证效果显著。本文从高体三教授对胃食管反流病病因病机的认识、立方思路及加减法角度介绍其治疗本病的经验,并附有典型案例。  相似文献   

19.
作者介绍了胡铁城教授辨证论治老年慢性心功能不全的经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