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赵珊珊 《新中医》2022,54(18):196-200
正文:卵巢早衰又称早发性卵巢功能不全(Premature ovarian insufficiency,POI),是指女性40 岁之前出现卵巢功能减退甚至衰竭[1]。该病以月经紊乱(闭经或月经稀发)、高促性腺激素和低雌激素血症为特征,临床症状还表现为潮热、盗汗、记忆力减退、性欲减退、阴道干燥、受孕困难或不孕[2]。本病可导致生育力下降,增加患骨质疏松症、心血管疾病的风险,严重影响妇女的生活质量及身心健康。目前现代医学针对卵巢早衰主要治疗方法是激素替代疗法。但研究表明,长期使用激素类药物治疗,会引起肝损伤、血管病变,并增加患子宫内膜癌、卵巢癌和乳腺癌的风险[3]。且无法从根本上恢复或逆转女性的生殖功能及卵巢的储备功能[4]。卵巢早衰属中医闭经、经水早断、月水先闭等病范畴。《傅青主女科》有关于“年未老经水断”的专篇记载。笔者通过临床诊治早衰患者,认为此病绝不仅仅是一脏一经之病,实乃涉及多脏腑、气血功能失调,内分泌紊乱所致。  相似文献   

2.
中医药在治疗卵巢早衰方面具有整体调节的作用,能够提高卵巢对促性腺激素的敏感性,但不增加乳腺癌、子宫内膜癌的发病率[1].现将金教授治疗卵巢早衰验案1则介绍如下,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3.
任小梅  杨丹丹  桑海莉 《光明中医》2016,(19):2871-2872
卵巢早衰(Prematureovarian failure Po F),是指女性40岁前由于卵巢内卵泡耗竭或因医源性损伤而发生的卵巢功能衰竭,以低雌激素及高促性腺激素(FSH、LH)为特征,主要表现为继发性闭经,可伴有围绝经期症状,傅山所论的"年未老经水断"即为现代医学所说的卵巢早衰。引起卵巢早衰的原因有很多,最主要的因素可能是现代女性精神压力过大。  相似文献   

4.
张慧娟 《新中医》2010,(7):153-154
<正>张玉珍是著名中医妇科学家罗元恺教授的学术继承人,广州中医药大学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张教授从事医教研40余载,治学严谨,思路广博,医术精湛,学验俱丰,尤其擅长治疗卵巢早衰,疗效卓著。  相似文献   

5.
6.
卵巢早衰是指妇女在40岁前发生闭经、卵巢萎缩、体内雌激素水平低落、促性腺激素水平高达绝经期水平(>40 IU/L)的疾病,是导致女性不孕的原因之一。本病主要临床表现为月经不调、不孕,及类似围绝经期综合征的表现(如潮热、多汗等)。  相似文献   

7.
卵巢早衰(POF)是原有基本正常月经,而在40岁之前出现持续性闭经和性器官萎缩,伴有卵泡刺激素(FSH)和黄体生成素(LH)升高,雌激素(E。)降低的综合征。卵巢早衰属于女性病理性闭经中“卵巢性闭经”疾病之一;卵巢功能衰竭的结果即是绝经。本病属于中医“血枯经闭”范畴,其在一般人群中发病率虽仅1%~3%,但在闭经患者中发病率达2%~10%。  相似文献   

8.
何嘉琳治疗卵巢早衰的临床经验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吾师何嘉琳,幼承庭训,从事妇科多年,学验颇丰,吾有幸侍诊左右,深感何师对卵巢早衰诊治经验独到,现作一介绍,以飨同道。 中医学无卵巢早衰病名,其临床表现散见于脏躁、闭经、不孕等病证中。何师认为,其病总以肾虚为本,兼及心肝脾三脏失调,病位在冲任胞宫,变化在气血,表现为经水渐断。  相似文献   

9.
<正>李佶教授从事中医妇科临床、教研工作二十余年,临床经验丰富,中西贯通,擅长运用补肾活血调周法治疗月经失调、不孕症等妇科疾病,疗效显著。余有幸跟师学习,现将其运用补肾活血调周法治疗药物性卵巢早衰临床验案1则分享如下。1临证实录郁某,女,26岁,已婚。初诊日期:2014年5月31日。患者结婚2年,未避孕1年余,未孕,男方精液常规正常。患者患有类风湿性关节炎,曾口服甲氨蝶呤,环磷酰胺类等药治疗近  相似文献   

10.
安丹丹  庞秀花 《新中医》2022,54(10):66-69
<正>庞秀花主任医师为国家级名老中医、首都国医名师周耀庭学术经验继承人,北京市中医药“125”人才,曾跟随著名肝病专家关幼波,针灸专家贺普仁、周德安,风湿病专家王为兰,儿科专家王应麟,糖尿病专家周志成,皮肤专家陈凯等学习,为北京市第七批中医师承指导老师、门头沟区区级师承及院级师承老师,荣获“优秀名中医”称号。擅长针药结合治疗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脾胃病等内外妇儿及皮肤科等的常见病及一些疑难杂病,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形成具有特色的临床治疗方案,尤善于从肝肾论治各种杂病,笔者有幸跟师学习,现将庞秀花主任运用柴胡疏肝散加减治疗妇科疾病的医案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