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目的:研究葛根芩连汤中各味药材的主要成分葛根素、黄芩苷、小檗碱与甘草酸联合给药后在大鼠体内的代谢产物化学结构.方法:健康大鼠灌胃给药,收集0~24 h的尿样,尿样经C18固相小柱分离纯化后,经UPLC-Q-TOF-MS分析鉴定其中的代谢产物.代谢物的结构鉴定主要依据各代谢物与对照品的一级质谱电离规律、裂解规律间的关联性和相关文献的数据.结果:灌胃给药(葛根素、小檗碱、黄芩苷和甘草酸)后,在大鼠尿液中鉴定了16个代谢产物的化学结构,其中6个来自葛根素,分别为葛根素、大豆苷、大豆苷元、二氢大豆苷元、葛根素硫酸酯结合产物和葛根素葡萄糖醛酸结合产物;2个来自黄芩苷,分别为baicalin-6-O-β-glucose-7-O-β-glucopyranuronoside,baicalin-6-O-β-glucopyranuronoside-7-O-β-glucopyranuronoside;8 个来自小檗碱,分别为thalifendine,berberrubine,demethyleneberberine,jatrorrhizine,demethyleneberberine葡萄糖醛酸结合物,jatrorrhizine葡萄糖醛酸结合物,berberrubine-9-O-β-D-glucuronide,demethyleneberberine-2,3-O-β-D-glucuronide.结论:主要成分联合给药后,代谢产物主要以苷元或以葡萄糖苷、葡萄糖醛酸结合物为主,也有以原型排出;甘草酸生物利用度低,有明显的首过效应,且经尿液排泄量极少,未检出代谢产物.  相似文献   

2.
复方双黄连与黄芩提取物中黄芩苷代谢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 比较复方双黄连剂和黄芩单味药材提取物中黄芩苷在大鼠体内代谢的差异。方法 运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和液质联用技术检测黄芩苷的代谢产物种类和数量,并测定水解后黄芩苷元的量。结果 从给药后的大鼠尿样中,发现并初步鉴定了几个主要代谢产物的化学结构,测定了黄芩苷元的量。结论 黄芩提取物和复方双黄连剂中黄芩苷在尿样里的主要相同代谢物为5,6,7-三羟基黄酮-6-O-葡萄糖醛酸苷-7-O-葡萄糖醛酸苷,5,6,7-三羟基黄酮-6-O-葡萄糖-7-O-葡萄糖醛酸苷,5,7-三羟基-6-甲氧基黄酮-7-O-葡萄糖醛酸苷,5,6,7-三羟基黄酮-6-O-葡萄糖醛酸苷以及黄芩苷元,黄芩单方灌胃给药后黄芩苷的肾清除速度低于复方双黄连,复方中其他药味促进了黄芩苷的代谢。  相似文献   

3.
葛根芩连配方颗粒在大鼠体内的药物代谢产物研究   总被引:5,自引:5,他引:0  
目的:研究葛根芩连配方颗粒在大鼠尿液中的代谢产物化学结构。方法:采用HPLC-DAD-MS技术,选用Lichrospher C18色谱柱(4.6 mm×150 mm,5μm),流动相0.1%甲酸水(A)-乙腈∶甲醇(6∶4)(B),检测波长272 nm;ESI离子源,正、负离子模式。结果:从灌胃葛根芩连配方颗粒的大鼠尿液中,发现并鉴定了11个主要代谢产物的化学结构,其中有5个来自葛根药材,分别为葛根素、3’-甲氧基葛根素、7-木糖苷葛根素、葛根素-葡萄糖苷、大豆苷元-4’-O-硫酸酯;有4个来自黄芩药材,分别为野黄芩素-6-O-葡萄糖苷、汉黄芩素、千层纸素A;有2个来自甘草药材,分别为异甘草素、甘草素。结论:葛根芩连配方颗粒在大鼠尿液中代谢产物主要以苷元或以葡萄糖醛酸、硫酸的结合物排泄,一些成分如葛根素主要以原形排泄。  相似文献   

4.
泻心汤沉淀物代谢产物的研究Ⅰ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研究泻心汤配伍沉淀物的大鼠体内过程。方法:利用液质联用技术对口服泻心汤沉淀物、单味黄芩煎液及黄芩苷后大鼠尿中黄芩苷及其代谢产物进行定性定量分析;采用原位襻技术研究各样品中的黄芩苷在小肠的吸收情况。结果:各样品中黄芩苷在大鼠体内经尿排泄各时间段内代谢的量没有显著性差异,但其排泄达峰时间存在显著性差异。大鼠对于泻心汤沉淀物中黄芩苷的吸收率明显高于黄芩煎液和黄芩苷。经液质联用分析,发现汉黄芩苷和7-O-葡萄糖醛酸-白杨素出现在口服黄芩苷后大鼠的尿中,这2个化合物作为黄芩苷的代谢产物未见相关报道。结论:泻心汤沉淀物在大鼠空肠内的吸收率明显大于黄芩和黄芩苷。其代谢产物可能与黄芩素等活性成分共存并共同构成泻心汤沉淀物的药效。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葛根芩连汤中君药葛根与臣药黄芩主要成分在大鼠小肠黏膜中的代谢性相互作用,为其配伍的合理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在含葛根主要成分大豆苷和染料木苷的小肠黏膜匀浆液中分别加入黄芩主要成分黄芩苷和汉黄芩苷,根据代谢产物的生成速度,判断黄芩苷和汉黄芩苷对大豆苷和染料木苷代谢的影响。采用超高效液-质谱联用(UPLC-MS/MS)法确定代谢产物,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测定代谢产物含量,EadieHofstee方程鉴别酶促动力学类型,通过Lineweaver-Burk方程拟合表观动力学参数[酶被底物饱和时的反应速度(V_(max))、米氏常数(K_m)]。结果大豆苷和染料木苷在大鼠小肠黏膜匀浆液中分别生成了大豆苷元和染料木素,大豆苷的K_m、V_(max)分别为90.88μmol·L~(-1)、1.70 nmol·min~(-1)·mg~(-1),染料木苷的K_m、V_(max)分别为159.30μmol·L~(-1)、4.50 nmol·min~(-1)·mg~(-1)。在黄芩苷及汉黄芩苷的作用下,大豆苷的代谢速度分别增加了93.40%、14.17%,染料木苷的代谢速度分别增加了44.89%、23.83%。结论黄芩苷和汉黄芩苷均促进了大豆苷和染料木苷的分解代谢,有利于活性更强的大豆苷元和染料木素的吸收,从臣药黄芩促进君药葛根主要有效成分肠道生物转化的角度诠释了葛根与黄芩配伍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大鼠口服棉花皮素-8-O-β-D-葡萄糖醛酸苷后尿液中的代谢产物。方法:健康大鼠口服250mg·kg-1棉花皮素-8-O-β-D-葡萄糖醛酸苷后,收集0~48h的尿样,经HPD-600大孔吸附树脂分离纯化后采用HPLC-DAD-MSn方法对尿样中的原形药物及其代谢产物进行分析及结构推测。结果:在大鼠尿液中检测到棉花皮素-8-O-β-D-葡萄糖醛酸苷的6个主要代谢产物,根据负离子模式下电喷雾质谱的裂解规律、紫外光谱特征以及与标准品对照的方法,鉴定了其中1个代谢产物的结构,推测了其他5个代谢产物的结构,其代谢过程主要是葡萄糖醛酸化、脱葡萄糖醛酸以及甲基化等。结论:本文建立的方法快速、灵敏,可用于棉花皮素-8-O-β-D-葡萄糖醛酸苷及其体内外代谢产物的研究。  相似文献   

7.
目的: 分析葛根素在大肠湿热证模型大鼠尿液中代谢产物。 方法: 建立大肠湿热证大鼠模型,采用UPLC-DAD-MS技术分析葛根素在大肠湿热证模型大鼠尿液中的代谢产物。 结果: 从灌胃葛根素的模型大鼠尿液中,发现并鉴定了8个主要代谢产物的化学结构,分别为葛根素葡萄糖醛酸苷同系物、葛根素葡萄糖醛酸苷、葛根素、大豆苷元-葡萄糖醛酸苷、甲基大豆苷元-葡萄糖苷、甲基大豆苷元-葡萄糖醛酸苷同系物、甲基大豆苷元、甲基大豆苷元-葡萄糖醛酸苷。 结论: 葛根素在模型大鼠尿液中除以原形排泄外,还有甲基化的一相代谢产物及形成葡萄糖结合物和葡萄糖醛酸结合物的二相代谢产物。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大鼠尾静脉注射通络清脑注射剂后尿液中的代谢产物,为该制剂的作用机制分析提供参考。方法:大鼠尾静脉注射通络清脑注射剂,收集0~12 h尿液,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四级杆-飞行时间串联质谱(UPLC-Q-TOF-MS)分析尿液样品,流动相0.1%甲酸水溶液-乙腈梯度洗脱,流速0.3 m L·min~(-1),电喷雾离子源,正离子模式,扫描范围m/z 100~1 400。结果:检测并鉴定到7个原型成分(黄芩苷,栀子苷,三七皂苷R1,人参皂苷Rg1,Rb1,Rd和Re)及10个可能的代谢产物(其中4个来源于黄芩苷,6个来源于栀子苷)。10个可能的代谢产物分别为葡萄糖基化代谢物(B-M1,G-M2和G-M4),葡萄糖醛酸化代谢物(B-M2),甲基化代谢物(B-M3),水解代谢物(B-M4),去甲基化代谢物(G-M1),脱氢代谢物(G-M3)和羟基化代谢物(G-M5和G-M6),而人参皂苷类成分则暂时未能在尿液中检测到代谢产物。结论:尾静脉注射通络清脑注射剂后,大鼠尿液中能检测到黄芩苷和栀子苷的原型及不同途径的10个代谢产物,而三七总皂苷各成分则只检测到药物原型,暂时未能检测到代谢产物。  相似文献   

9.
夏宏军  朱珊  梁键谋  陈丽霞  邸欣  邱峰 《中草药》2009,40(9):1362-1366
目的 对大鼠灌胃灯盏花素后收集的血浆、胆汁、尿液以及粪便中存在的灯盏乙素的代谢产物进行鉴定.方法 通过使用HPLC结合光电二极管阵列检测器(DAD),采用梯度洗脱的方法 ,对比分析给药组大鼠和空白组大鼠的血浆、胆汁、尿液以及粪便样品,并且在相同的液相色谱条件下与对照品的保留时间和紫外吸收特征进行对照来鉴定主要代谢产物.结果 从大鼠ig 20、200 mg/kg灯盏花素的血浆中鉴定了代谢产物野黄芩素-6-O-β-D-葡萄糖醛酸苷(scutellarein-6-O-β-D-glucuronide,M5);从大鼠ig 20、200 mg/kg灯盏花素的胆汁中鉴定了代谢产物野黄芩素-6,7-O-β-D-二葡萄糖醛酸苷(scutellarein-6,7-di-O-β-D-glucuronide,M1)、6-O-甲基-灯盏乙素(6-O-methylscutellarin,M3)、、野黄芩素-6-O-β-D-葡萄糖醛酸苷(scutellarein-6-O-β-D-glucuronide,M5)和灯盏乙素(黄芩素苷,scutellarin,M7),从大鼠ig 20 mg/kg灯盏花素的尿液中鉴定了代谢产物野黄芩素-6,7-O-β-D-二葡萄糖醛酸苷(scutellarein-6,7-di-O-β-D-glucuronide,M1),从大鼠ig 200 mg/kg灯盏花素的尿液中鉴定了代谢产物野黄芩素-6,7-O-β-D-二葡萄糖醛酸苷(scutellarein-6,7-di-O-β-D-glucuronide,M1)、野黄芩素(scutellarein,M2)和灯盏乙素(scutellarin,M7);从大鼠ig 200 mg/kg灯盏花素的粪便中鉴定了代谢产物野黄芩素(scutellarein,M2).结论 灯盏乙素在大鼠体内发生了广泛的代谢,并且主要以其代谢产物的形式存在;灯盏乙素在大鼠体内产生的代谢产物主要通过尿液和胆汁排泄.  相似文献   

10.
黄芩是中国的传统中药材,其主产于河北、山东等地,具有解热、抗菌、抗炎、抗氧化等药理作用。黄芩苷是黄芩的主要活性成分,但是黄芩苷生物利用度低,制约了黄芩在临床上的使用。近年来,国内外对黄芩苷在体内代谢动态规律开展了大量研究,该文通过对黄芩苷及其复方药物中黄芩苷的药代动力学研究进展进行综述,并总结黄芩苷研究现状,旨在为黄芩苷进一步的研究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八角科Illiciaceae植物野八角Illicium simonsii茎叶的化学成分.方法:应用硅胶、Sephadex LH-20,Rp-C8,Rp-C18等各种色谱技术进行分离纯化,根据化合物的理化常数和波谱数据鉴定其结构.结果:从野八角茎叶的95%乙醇提取物中分离得到14个化合物,通过波谱数据和理化常数分别鉴定为ficusesquilignan A(1),醉鱼草醇C(2),醉鱼草醇D(3),leptolepisol A(4),acemikol(5),aviculin(6),山柰酚(7),槲皮素(8),槲皮素-3-O-α-L-吡喃鼠李糖苷(9),花旗松素-3-O-β-D-吡喃木糖苷(10),benzyl-2-O-β-D-glucopyranosyl-2,6-dihydroxybenzoate(11),2,4-dihydroxy-3,6-dimethyl-methyl-benzoate(12),biondinin C(13),莽草酸(14).结论:除化合物9,14外,其余化合物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12.
目的:从西洋参叶中分离、鉴定20(s)人参皂苷Rh1,Rh2和人参皂苷Rh3,为了深入研究它们的生理活性。方法:以水提取,用多孔树脂吸附,再以体积分数为95%的乙醇洗脱,最后以硅胶柱层析分离。通过理化性质及IR,NMR光谱等方法测定,鉴定其结构。结果:共分得3个化合物,经鉴定后分别证明为20(s)人参皂苷Rh1,Rh2和人参皂苷Rh3。结论:人参皂苷Rh3为首次从西洋参叶中分离获得。  相似文献   

13.
 目的:从西洋参叶中分离、鉴定20(s)-人参皂苷-Rh1,-Rh2和人参皂苷-Rh3,为了深入研究它们的生理活性,方法:以水提取,用多孔树脂吸附,再以体积分数为95%的乙醇洗脱,最后以硅胶柱层析分离。通过理化性质及IR,NMR光谱等方法测定,鉴定其结构。结果:共分得3个化合物,经鉴定后分别证明为20(s)-人参皂苷-Rh1,-Rh2,和人参皂苷-Rh3。结论:人参皂苷-Rh3为首次从西洋参叶中分离获得。  相似文献   

14.
多波长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黄连解毒汤中3类成分   总被引:7,自引:2,他引:7  
李新中  雷鹏  刘韶 《中国中药杂志》2006,31(20):1686-1688
目的:同时测定黄连解毒汤中3类有效成分(盐酸小檗碱、盐酸巴马亭、盐酸药根碱、黄芩苷、栀子苷)的含量。方法:三波长同时检测的高效液相色谱法; Diamonsil C18色谱柱(4.6 mm×250 mm,5 μm);流动相水-甲醇-0.05%磷酸(梯度洗脱);柱温35 ℃;流速1 mL·min-1;检测波长345,280,238 nm。结果:建立了同时对黄连解毒汤中的5个成分进行定量的测定方法,本法快速、重复性好、灵敏度高。结论:为黄连解毒汤提供了更合理、可靠的质控方法。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花椒Zanthoxylum bungeanum果皮的化学成分。方法:将花椒干燥果皮粉碎后用95%乙醇冷浸提取浓缩得到总浸膏,将总浸膏吸附于硅藻土上,依次用不同极性溶剂进行洗脱,浓缩得到相应洗脱部位。对二氯甲烷部位和正丁醇部位分别采用硅胶柱色谱,LH-20型羟丙基葡聚糖凝胶(Sephadex LH-20)凝胶柱色谱,ODS柱色谱,半制备HPLC等方法进行分离纯化,并结合理化性质和多种波谱学方法鉴定其结构。结果:从花椒果皮二氯甲烷部位和正丁醇部位分离得到14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1S,3S)-1-甲基-1,2,3,4-四氢-β-咔啉-3-羧酸(1),(3S)-1,2,3,4-四氢-β-咔啉-3-羧酸(2),芹菜素-7,4’-二甲醚(3),芫花素(4),淫羊藿次苷F2(5),breyniaionoside A(6),3-甲氧基苯乙醇-4-O-β-D-葡萄糖苷(7),3-甲氧基-5-羟基苯-1-O-β-D-葡萄糖苷(8),苔黑酚葡萄糖苷(9),紫丁香苷(10),4-[(3S)-3-羟基丁基]-2-甲氧基苯-β-D-吡喃葡萄糖苷(11),(+)-南烛木树脂酚-3a-O-β-D-葡萄糖苷(12),2-甲基丙基-6-O-β-D-呋喃芹糖基-β-D-吡喃葡萄糖苷(13)和(E)-6-羟基-2,6-二甲基辛-2,7-二烯酸(14)。结论:以上所有化合物均为首次从花椒植物中分离得到,其中化合物1~4,12,14为首次从花椒属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16.
目的:对防己科秤钩风属植物秤钩风Diploclisia affinis干燥的藤茎进行化学成分研究。方法:秤钩风的干燥藤茎用90%乙醇冷浸提取,所得浸膏用水混悬,然后用5% HCl溶液调整pH 2,依次用石油醚,氯仿萃取后,将酸水溶液用10%氨水调整pH 9。对该碱水溶液用氯仿萃取,即得总碱部分。对总碱采用各种柱色谱进行分离纯化,分离得到的化合物通过波谱数据分析进行结构鉴定。结果:从总碱中分离得到5个生物碱,分别鉴定为:瑞枯灵(reticuline,1),N-降菏叶碱(asimilobine,2),acutumine(3),2,3-二羟基-9,10-二甲氧基四氢原小檗碱(dihydroxyprotoberberine,4),千金藤啶碱(stepholidine,5)。结论:所有化合物均为首次从该种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17.
目的 对当归六黄汤分煎样品与合煎样品中阿魏酸、盐酸小檗碱、黄芩苷的含量进行比较,从而为其临床应用提供依据.方法 均采用反相液相色谱法,DIKMA ODS-C_(18)柱(5 μm 4.6 mm×250 mm),以0.085%磷酸-乙腈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流速为1.0 ml·min~(-1),柱温:35℃,检测波长为326nm测定阿魏酸.以乙腈-0.5%的三乙胺(磷酸调pH=3.00)(27:73)为流动相,流速为1.0 ml·min~(-1),柱温:30℃,检测波长为343 nm测定盐酸小檗碱.以甲醇-水-磷酸(55:45:0.2)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280 nm,流速为1.0ml·min~(-1),柱温30℃测定黄芩苷.结果 3个指标性成分在分煎样品中平均含量均大于合煎样品中平均含量.结论 从中药复方汤剂中指标性成分的含量考虑,当归六黄汤配方颗粒应用于临床具有一定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8.
目的筛选海南五层龙根乙醇提取物中抗糖尿病的组份。方法采用萃取和色谱技术,对海南五层龙根乙醇提取物进行组份分离;然后对分离所得的各组份进行体外α-糖苷酶和醛糖还原酶抑制活性测定。结果海南五层龙根乙醇提取物用有机溶剂萃取后的水层上D101大孔吸附树脂吸附后5,0%乙醇洗脱物具有明显的α-糖苷酶和醛糖还原酶抑制活性,其浓度为100μg/ml时,对两种酶的抑制率分别为(74.1±1.8)%和(81.0±1.9)%,效果明显优于阳性对照药阿卡波糖和槲皮素。结论 50%乙醇洗脱物对α-糖苷酶和醛糖还原酶具有明显的抑制活性,为海南五层龙根乙醇提取物抗糖尿病活性成分集中的组份。  相似文献   

19.
The vegetable, Anastasia Red, Capsicum annuum L. var. angulosum Mill. (Solanaceae) was successively extracted with hexane, acetone, methanol and 70% methanol, and the extracts were further separated into a total of 21 fractions by silica gel or octadecylsilane (ODS) column chromatography. The biological activities of extracts and fractions were determined. These extracts showed relatively higher cytotoxic activity against two human oral tumor cell lines (HSC-2, HSG) than against normal human gingival fibroblasts (HGF), suggesting a tumor-specific cytotoxic activity. The cytotoxic activity of these extracts was enhanced by fractionation on silica gel [H2, A2, M1-M3] or ODS column chromatography [70M]. Several fractions [H2, H4, H5, A1, A2, A3, A5, A6, A7, M2] reversed the multidrug resistance (MDR) phenotype with L5178 mouse lymphoma T cells, more efficiently than (+/-)-verapamil. The extracts and fractions did not show any detectable anti-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 (HIV) or anti-Helicobacter pylori activity. Thus, this study suggests the effective and selective antitumor potential of 'Anastasia Red' of sweet pepper for further phytochemical and biological investigation.  相似文献   

20.
青叶胆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3,自引:4,他引:3  
目的:对龙胆科獐牙菜属植物青叶胆Swertia mileensis的干燥全草进行化学成分研究。方法:青叶胆的干燥全草用50%乙醇提取,依次用石油醚、氯仿、正丁醇萃取,对氯仿部分采用各种柱色谱进行分离纯化,通过波谱数据分析进行结构鉴定。结果:从氯仿部分分离鉴定了12个化合物,其中8个酮,1,5,8-三羟基-3-甲氧基酮(1),1-羟基-2,3,5,7- 四甲氧基酮(2),1-羟基-3,5,8-三甲氧基酮(3),1-羟基-2,3,4,6-四甲氧基酮(4),1-羟基-2,3,4,7-四甲氧基酮(5),1,8-二羟基3,5-二甲氧基酮(6),1,7-二羟基-3,8-二甲氧基酮(7),1,3,5,8-四羟基酮(8),1个木脂素,balanophonin(9),3个三萜,齐墩果酸(10),山楂酸(11),苏门树脂酸(12)。结论:化合物1,3,7~9,11,12为首次从青叶胆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