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周宝宽  周探 《河南中医》2013,33(1):136-137
目的:总结中药外治湿疹经验.方法:以医案形式,融理、法、方、药为一体进行阐述.结果:采用清热解毒、祛湿化痰、养血润肤、疏肝化瘀、祛风止痒之法,自拟系列外治方剂,辨证论治湿疹,疗效显著.结论:中药外治湿疹,直达病所,疗效肯定.  相似文献   

2.
为发掘太冲穴临床价值,探讨太冲治痛机理,对其治疗痛证文献进行整理、分析,发现古代、现代临床太冲穴在痛证应用上有所不同,古代以下肢疼痛为主,现代以头面部疼痛为主.其治痛机理中医主要是经穴循经性,西医目前主要集中在神经生化及影像方面.太冲穴治痛体现了循经取穴治痛的规律;古代偏重其近治作用,现代偏重其循经远治作用,其治痛范围有所扩大,可能通过经穴的循经作用、调节神经介质及影响中枢相关脑区活动达到镇痛作用.  相似文献   

3.
影响针灸治痛疗效的因素有很多.本文仅从针灸治痛边缘的角度来探讨提高针灸治痛疗效的问题.对天人合一、时令阴阳、缪刺巨刺、针灸文化、良好的医患关系的建立、针具选择、少用电针等诸多边缘因素进行了分析,对一些影响治痛疗效的问题提出了解决的方法.目的是提高针灸治痛的疗效,尤其是提高低年资针灸医生的治痛疗效.  相似文献   

4.
《伤寒论》是一部对外感热性病进行辨证论治的经典专著.在太阳病篇中共载条文183条,除论述邪感太阳经彤成太阳病(包括太阳经证和腑论)证治的92个条文外,有91个条文是讨论太阳病误治、失治后变证的辨证论治.这些条文就<伤寒论>太阳病篇来讲,是属太阳病误治、失治变证证治,但从对后世临床医学的影响来看,则不仅如此,应该说这与后世内科杂病证治及其发展、完善,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笔者在本文中,着重探讨了太阳病误治、失治的变证的辨证论治内容,并通过认真研究及与后世内科杂病证治对照,认为<伤寒论>太阳病篇中误治、失治条文内容,对后世内科学的发展和完善具有多个方面的影响.因此,认为<伤寒论>太阳病篇的误治、失治的证治内容,对后世内科杂病证治有着纲领性的指导意义,为以后中医内科学的发展和完善,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5.
王国义 《河南中医》2011,31(3):229-230
在<温病条辨>中,吴鞠通创立了三焦证治体系,提出了"治上焦如羽,非轻不举;治中焦如衡,非平不安;治下焦如权,非重不沉"的治疗大法.上焦温病治以辛凉宣透,甘寒生津;中焦温病治以甘寒泄热生津,通下存阴扶正;下焦温病治以育阴填精,重镇潜阳.  相似文献   

6.
生物信息融合与肾阳虚证治的交叉合论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生物信息学与信息融合的发展 ,为中医证的研究及其肾阳虚证治提供了新的启示和方法。生物信息融合从战略上看 ,要将肾阳虚证治的症状底层次状态向高层次的证候势态方向发展 ,要数学模型化 ,才有共同语言走向世界科学。肾阳虚证治的多源模糊信息有 :基础信息 (肾阳虚证与辨析症状 )、反应信息 (四气药性与温补肾阳 )、参照信息 (病理免疫与理化指标 )、发展信息 (生物信息与基因数据 )、背景信息 (环境运气及其他信息 )等五个方面 ,均需要数据抽象的处理。肾阳虚证治信息融合的步骤为 :1.探测“消息之”→ 2 .互联“推之”→ 3.比对“及于比类”→ 4 .估计“知其源”→ 5 .信息组合“和于阴阳” ,力求前瞻性地研究 ,达到最佳的信息组合  相似文献   

7.
营分证侯属温病病情深重阶段,而在一些内伤杂病过程中也时常出现营分热盛的病理变化.笔者试就其证治进行探讨,不当之处希冀同道教正.  相似文献   

8.
清代名医王清任著<医林改错>对血瘀诸证的辨治颇有创见.笔者在临床实践中应用王氏诸活血化瘀方及杂病方药治疗疑难杂证,屡获奇效.兹举治验如下. 一、三叉神经痛  相似文献   

9.
涤痰汤源于<济生方>,主治“中风痰迷心窍,舌强不能言”,具有益气祛痰、化浊宣窍的作用,属于传统的急重症用方.在临床工作中可见多种急重症乃本虚标实、痰浊作祟,根据“急则治其标,缓则治其本”的治疗原则,谨守病机,灵活运用涤痰汤,辨治得当,可以收到满意的疗效.  相似文献   

10.
对程杏轩《医述.杂证汇参》中明清著名医家四则医案,即:辨治消渴、辨治郁证、辨治吞酸、辨治奔豚证作了考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