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筛选固体分散体技术制备水飞蓟素-丹参素复方滴丸的最佳工艺条件。方法:采用聚乙二醇4000、聚乙二醇6000和Poloxamer188为固体分散体载体材料,熔融法制备复方水飞蓟素-丹参素滴丸,考察了基质组成、药物与基质配比、药液温度、滴距、滴速、冷却剂与冷却温度等因素对滴丸成型的影响,以丸重差异、圆整度、溶出度为指标进行工艺条件的优化。结果:最佳工艺条件为:基质组成为PEG4000∶PEG6000∶Poloxamer188为5∶5∶1,药物与基质配比为1∶2,滴制时药液温度为90℃,滴距为5cm,滴速40滴?min-1,二甲基硅油为冷却剂,冷却温度在10~15℃。结论:优选的复方水飞蓟素-丹参素滴丸制备工艺合理、可行,对主药有良好的增溶效果。  相似文献   

2.
目的通过正交设计优化牙疼口含滴丸的制备工艺。方法从基质配比、药物与基质配比、冷却剂、滴距、滴速的选择和温度的确定等方面探索牙疼口含滴丸的制备方法,并利用正交设计优选滴丸成型工艺。结果优选的制备工艺条件:以PEG6000-PEG4000(1∶2)为基质,药物与基质配比为1∶2,药液温度为60℃,滴距4~7 cm,滴速为40滴/min,以液体石蜡为冷却液,冷却剂温度为5℃。结论本工艺简单可靠,稳定性与重复性均好,符合药典要求。  相似文献   

3.
穿心莲内酯滴丸的制备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穿心莲内酯滴丸成型的最佳工艺条件.方法 以滴丸的硬度、外观、黏连为评价指标,对影响滴丸的成型因素进行考察,采用正交实验法研究滴丸成型的最佳工艺条件.结果 穿心莲内酯滴丸的优化工艺条件为:PEG6000为基质,二甲基硅油为冷却剂,药液温度为90℃,冷却液的温度为6℃,药物∶基质=1∶3,滴距为7 cm.结论 该方法确定的穿心莲内酯滴丸制备工艺稳定可行.  相似文献   

4.
目的:优化四磨汤滴丸的制备工艺。方法:以滴丸的外观质量、溶散时限及丸重差异变异系数的总评值OD作为综合评定指标,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采用3因素4水平星点试验,考察滴距、基质与药物比、药液温度和冷凝液温度对四磨汤滴丸制备工艺的影响,对试验数据进行多元线性、二项式方程拟合,建立回归模型,通过效应面法确定最佳工艺并进行预测分析和试验验证。结果:四磨汤滴丸的制备工艺最佳条件为:以泊洛沙姆-188为基质,二甲基硅油∶液体石蜡(4∶1)为冷却剂,滴距8.0 cm,基质与药物比4∶1,药液温度82.0℃,冷凝液温度4.5℃,滴制口径2.5 mm,滴速为20 d/min为最佳条件。结论:本方法可用于四磨汤滴丸的制备工艺优化,建立的模型具有良好的预测性。  相似文献   

5.
目的:建立中间体滴丸的成型工艺。方法:以PEG4000、PEG6000和波洛沙姆为基质正交试验研究滴丸制备工艺。结果:药物与基质1∶5,PEG4000/PEG6000=3∶1,药物/波洛沙姆=20∶1,药液温度88℃,滴速为20滴/min,滴距为5cm。结论:制备的中间体滴丸硬度、圆整度和重量差异均符合要求。  相似文献   

6.
目的:筛选固体分散体技术制备水飞蓟素-丹参素复方滴丸的最佳工艺条件。方法:采用聚乙二醇4000,聚乙二醇6000和Poloxamer 188为固体分散体载体材料,熔融法制备复方水飞蓟素-丹参素滴丸。以丸重差异、圆整度、溶出度为指标,采用单因素试验考察滴速、冷却剂与冷却温度等因素对滴丸成型的影响;通过正交试验优选基质组成、药物与基质配比、药液温度、滴距等制备工艺条件。结果:最佳制备工艺条件为基质组成PEG 4000-PEG 6000-Poloxamer 188为5∶5∶1,药物与基质配比1∶2,滴制时药液温度90℃,滴距5 cm,滴速40滴/min,二甲基硅油为冷却剂,冷却温度(10~15)℃。结论:优选的复方水飞蓟素-丹参素滴丸制备工艺合理可行,对主药有良好的增溶效果。  相似文献   

7.
目的:优化金荞麦滴丸的制备工艺。方法:以滴丸的溶散时限为考察指标,采用正交试验方法,优化药粉与基质配比、聚乙二醇6000与聚乙二醇4000的配比以及滴距等滴制工艺。结果:金荞麦滴丸的最佳成型工艺为:提取物∶基质=1∶2.0,提取物药粉∶水=1∶0.4,基质为PEG4000,滴距为6cm。结论:本方法所确定的金荞麦滴丸制备工艺稳定、合理可行,所制滴丸具有良好的外观,且溶散时限符合要求。  相似文献   

8.
枸杞子滴丸成型工艺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目的 通过正交实验优化枸杞子滴丸的成型工艺.方法 以滴丸的硬度、外观、黏连为评价指标,采用正交实验法,从基质、药液与基质的用量配比等方面进行选择.结果 最佳工艺条件为:药液温度70℃,冷凝管口温度35~40℃,PEG6000∶10000配比为1∶7,药膏∶基质∶吐温80配比为1∶3∶0.5,孔径大小30 mg,滴速30 d/min,冷却剂温度6~8℃,滴距5 cm.结论 通过上述工艺条件确定的滴丸成型度好,所制滴丸符合<中国药典>(2005版)滴丸质量标准.  相似文献   

9.
目的:采用木糖醇和淀粉组成的新基质制备丹红双参滴丸并优选成型工艺,确立最佳工艺条件。方法:采用木糖醇和淀粉为载体材料,熔融法制备丹红双参滴丸。采用单因素试验考察新基质材料、药物与基质配比、冷凝剂、滴距对滴丸成型的影响;以圆整度、丸重差异、溶散时限为评价指标;采用正交试验优选药物与基质配比、滴速、滴制温度、冷凝温度等制备工艺条件。结果:滴丸最佳成型工艺条件为木糖醇与淀粉按5∶1组成新基质,药物与基质配比为1∶4,滴制温度为85℃,滴距为7 cm,滴速为50滴/min,二甲基硅油为冷凝剂,冷凝温度为0℃。结论:工艺优化后制备的新基质丹红双参滴丸成型性好,重现性好。优选的工艺合理可行。  相似文献   

10.
《中成药》2016,(9)
目的制备肝能滴丸(波棱瓜子总木脂素)纳米混悬剂。方法沉淀法制备纳米混悬剂,以15%甘露醇为保护剂进行冻干,滴加二甲基硅油制备滴丸。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以药液温度、滴速、冷凝液温度、滴距为因素,正交试验法优化制备工艺。通过含有量均匀度试验、粒径分析及形态观察,评价所得滴丸的稳定性。结果最佳条件为PEG4000与PEG6000比例4∶5,药物与基质比例1∶9,药液温度90℃,滴速40滴/min,冷凝液温度4℃,滴距9 cm。肝能滴丸纳米混悬剂的含有量均匀度为7.04%,在90 d内粒径无明显变化,形态稳定。结论波棱瓜子总木脂素纳米化后,可有效改善肝能滴丸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11.
心通滴丸成型工艺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确定心通滴丸的成型工艺。方法:以滴丸的外观质量为评价标准,对基质与冷凝液的选择、滴速、滴距采用单因素平行实验法;以滴丸的溶散时限、外观质量及丸重差异为考察指标,对提取物与基质的用量配比、滴制温度、冷凝剂温度采用正交试验法,优选出最佳滴制条件。结果:最佳工艺为PEG6000-PEG4000=1∶1作为基质,药物与基质比为1∶2,二甲基硅油作为冷却剂,药液温度80℃,以每分钟5~6滴的速度,滴入10℃左右的冷却剂中,滴距为5~8cm,滴丸外观质量最好。结论:通过上述试验确定的成型工艺合理,所制滴丸符合药典规定。  相似文献   

12.
目的确定银杏内酯滴丸的制备工艺。方法以PEG4000、PEG6000为辅料制备银杏内酯滴丸,并以正交试验法考察基质-提取物比例、料温、冷却液温度等因素对工艺的影响。结果银杏内酯滴丸的优化工艺条件为:以PEG4000∶PEG6000=1∶1为基质,药液温度85℃,冷凝液温度5℃,药物∶基质=1∶3。该工艺制备的滴丸丸重差异变异系数为1.93%,平均溶散时间为3.9min,滴丸外观质量好,丸形圆整,色泽均一,硬度较好。结论本法确定的银杏内酯滴丸制备工艺稳定可行。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芍红滴丸的最佳制备工艺及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单因素及正交试验设计,以滴丸的圆整度、硬度、溶散时限、丸重差异为评价指标,优选滴丸成型的药液温度、滴速、滴距等工艺条件;采用HPLC法测定滴丸中芍药苷的含量。结果:确定最优滴丸成型工艺为:药粉与PEG4000配比为1∶2,药液温度80℃,滴速40滴/min,滴距8cm;芍药苷在12.96~129.6μg.mL-1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 2,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7.68%,RSD为1.25%(n=9)。结论:优选的滴丸制备工艺稳定,含量测定方法准确简便。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心脑苏滴丸的最佳制备工艺。方法:采用滴制法制备心脑苏滴丸,以滴丸的外观质量、丸重差异、硬度、银杏内酯溶出度及溶散时限作为指标,采用单因素考察和正交试验筛选出制备心脑苏滴丸的最佳制备工艺。结果:最佳工艺为:以PEG 4000∶PEG 6000=4∶1为基质,二甲基硅油为冷凝液,药物与基质比为1∶5,15%Poloxamer 188为表面活性剂,滴制温度为85℃,冷凝温度为(20±2)℃,冷凝液高度为40cm,滴距为5cm,滴速为15~20滴/min。结论:心脑苏滴丸为棕色滴丸,表面光滑,色泽均匀,丸重差异与溶出情况理想。优化的工艺条件简单稳定可靠,符合《中国药典》中滴丸剂的质量规定。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索复方三七吴茱萸滴丸的制备工艺。方法:通过三七吴茱萸滴丸制备实验,用单因素和正交实验的方法,以滴丸的成型性、圆整度、硬度、重量差异、崩解时限为筛选指标,以基质的选择、药物与基质的配比、药液的保温温度、冷凝剂、冷凝剂的温度、滴头内外径大小、滴距、滴制速度为主要考察因素,对三七吴茱萸滴丸的制备工艺进行优选,并用HPLC法对最佳的优选结果进行含量测定。结果:基质为PEG4000:PEG6000=3∶1,药物与基质的最佳配比为1∶5,滴制温度为80℃,冷凝剂为甲基硅油,冷凝剂温度为12℃,滴头内外径大小为3.7/4.4mm,滴距为20cm,滴速为40滴/min,用HPLC法测定三七吴茱萸滴丸中三七皂苷R1、吴茱萸次碱的含量分别为:0.578%、9.429×10-3%。结论:该工艺制备的滴丸的成型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16.
正交试验法优选益心脑滴丸制备工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优选益心脑滴丸的最佳制备工艺.方法采用正交试验设计,以滴丸的圆整度、丸重差异、溶散时限和外观质量为评价指标,以基质种类、中间体与基质用量比、滴制温度为考察因素优选滴丸成型工艺,以滴距、冷凝剂温度和滴速为考察因素优选最佳滴制工艺.结果 优选的最佳制备工艺为:PEG 4000∶PEG 6000为1∶2,药物∶基质为1∶2,滴温75 ℃,滴距10 cm,滴速30滴/min,冷凝剂温度10 ℃.结论 选取制备工艺合理、简便,适用于本制剂的制备.  相似文献   

17.
龚来觐  李小丽  郑吉 《光明中医》2013,(11):2270-2271
目的 研究心脉宁滴丸成型的最佳工艺条件.方法 以滴丸的外观质量为评定标准对基质与冷凝剂的选择、滴距、冷却剂温度采用平行实验法,提取物与基质的用量配比、滴速、滴制温度采用正交实验法,优选出最佳滴制条件.结果 滴丸的基质为PEG4000,制备工艺为清膏:基质为1:2.5,滴速为45d/min,药液温度为70℃.结论 本实验筛选出的心脉宁滴制工艺是可行的,符合滴丸剂的质量规定.  相似文献   

18.
目的:确定通滞苏润江滴丸的最佳成型工艺。方法:采用单因素及正交试验设计,以滴丸的圆整度、硬度、溶散时限、丸重差异为评价指标,优选滴丸成型的药液温度、冷却温度、滴头口径、滴速、滴距等工艺条件。结果:确定最优滴丸成型工艺为药粉与PEG4000配比1∶1.5,滴头内/外径2.5/3.0 mm,冷却剂为二甲基硅油,冷却液温度10℃,药液温度90℃,滴速40滴/min,滴距6 cm。结论:优选的通滞苏润江滴丸制备工艺稳定、可行。  相似文献   

19.
目的优选丹茵滴丸成型工艺,确定其最佳参数。方法以滴丸的滴制情况、圆整度、硬度、拖尾及黏连情况为评价指标,基质的种类、药物与基质的配比、滴速、冷凝剂为考察因素,采用单因素考察法进行初步筛选;以丸重变异系数、溶散时限、圆整度为考察指标,滴距、冷凝剂温度、药液温度为考察因素,采用L9(34)正交试验,对滴丸的成型工艺进行优选。结果滴丸最佳成型工艺为PEG4000∶PEG6000(1∶1),药物:基质(1︰2),冷凝剂为液体石蜡,药液温度为85℃,冷凝剂温度为5℃,滴距6 cm,滴速25滴/min。结论工艺稳定可靠,滴丸成型性好。  相似文献   

20.
目的 研究大黄苷元滴丸的最佳成型工艺.方法 采用正交试验法以滴丸的丸重差异、溶散时限、圆整度为评价指标优选滴丸成型的药液温度、滴头内径、滴距、滴速的工艺条件.结果 在大黄苷元与基质的配比为1∶3,滴制温度为75℃,滴速40滴/min,滴距3cm时,滴丸成型性最好.结论 该工艺可行,评价指标合理,符合2010年版〈中国药典〉对滴丸制剂的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