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介绍近5年来中药面膜治疗黄褐斑的临床研究概况,对临床治疗黄褐斑中药面膜用法进行描述、分类、总结,表明中药面膜治疗黄褐斑有良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2.
阮江海  宋歌 《环球中医药》2009,2(3):229-231
采用中药面膜治疗黄褐斑具有显著效果。根据中药面膜治疗黄褐斑的方法,将其分为单纯中药面膜治疗、中药面膜配合内服汤药治疗、中药面膜结合西医治疗、以及中药面膜配合其它方法治疗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3.
查秀明 《北京中医》2008,(8):639-640
目的观察加味茵陈蒿汤配合自制中药面膜治疗面部痤疮的临床疗效。方法对40例患者采用以中药面膜治疗为主配合辨证内服中药煎剂治疗。自制中药面膜每周治疗2次;内服中药煎剂每天1剂,早晚分服。2周为1个疗程,一般治疗2~3个疗程。结果中药面膜治疗面部痤疮对寻常型和有显著疗效,总有效率为92.5%。结论自制中药面膜为主配合内服利湿解毒中药煎剂治疗面部痤疮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4.
自拟加味茵陈蒿汤配合中药面膜治疗面部痤疮40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查秀明 《北京中医药》2008,27(8):639-640
目的 观察加味茵陈蒿汤配合自制中药面膜治疗面部痤疮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40例患者采用以中药面膜治疗为主配合辨证内服中药煎剂治疗.自制中药面膜每周治疗2次;内服中药煎剂每天1剂,早晚分服.2周为1个疗程,一般治疗2~3个疗程.结果 中药面膜治疗面部痤疮对寻常型和有显著疗效,总有效率为92.5%.结论 自制中药面膜为主配合内服利湿解毒中药煎剂治疗面部痤疮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5.
通过整理近5年来有关中药面膜治疗痤疮的报道,概述了痤疮的病因病机及中药面膜的特点与作用机制,并对中药面膜组方进行分析,总结出多以清热解毒、凉血活血、祛风散热等药物进行组方的特点。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中药内服加中药面膜外敷治疗痤疮的临床疗效.方法:符合诊断标准的30例痤疮患者采取中药内服加中药面膜外敷联合治疗.中药内服采用枇杷清肺饮加减,外敷中药面膜主要成分为大黄、黄芩、黄连等清热解毒中药.观察治疗前后病变情况.结果:30例患者经治疗后,痊愈5例,显效11例,有效11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90%.结论:中药内服联合中药面膜外敷治疗痤疮效果确切.  相似文献   

7.
单敬文  赵晖 《光明中医》2016,(4):506-508
目的观察自制中药面膜与IPL治疗面部痤疮后色素沉着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自制中药面膜和M-22王者之心光子嫩肤系统对面部痤疮色素沉着的患者进行治疗,中药面膜组每周3次,4周为一疗程,治疗2个疗程;IPL组每次治疗间隔4周,4次为1个疗程;空白对照组不做任何处理。分别于1个月、3个月、6个月观察疗效。结果中药面膜和IPL治疗痤疮后色素沉着的疗效均较空白对照组有显著疗效,治疗1个月后中药面膜组疗效优于IPL组,3个月和6个月后两组疗效无显著性差异,有效率分别为83.3%和92%。结论自制中药面膜与IPL治疗痤疮后色素沉着疗效显著,且中药面膜起效快,周期短,经济安全,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8.
付玉娟  韩东岳 《吉林中医药》2014,(11):1143-1146
目的系统评价中药面膜治疗黄褐斑的疗效。方法对中药面膜治疗黄褐斑的随机对照试验进行系统评价,数据采用专用软件RevMan 5.0版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8篇研究共806例患者满足纳入标准,Meta分析结果显示,中药面膜治疗黄褐斑的有效率优于其他治疗方法(P<0.000 01)。中药面膜治疗黄褐斑的改善亦优于对照组。结论本系统评价结果说明,较之其他疗法,中药面膜治疗黄褐斑的症状、体征均有较好疗效。但由于试验方法学质量较低,尚不能充分肯定,需高质量的试验进一步证实。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中药超声导入结合中药面膜治疗痤疮的临床效果。方法:53例治疗组患者予中药超声导入结合中药面膜外敷治疗,52例对照组予口服泰尔丝胶囊治疗。结果:治疗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18.9%、43.4%、77.4%和84.9%,显著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超声导入结合中药面膜治疗痤疮具有确切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针刺及中药面膜外敷联合穴位埋线治疗黄褐斑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0例黄褐斑患者随机分为3组,治疗组30例予以针刺、中药面膜外敷及穴位埋线治疗;针刺面膜对照组30例予以针刺和中药面膜外敷治疗;埋线面膜对照组30例予以埋线和中药面膜外敷治疗。针刺治疗每周3次,10次为1个疗程,中药面膜外敷每周2次,共20次;埋线每3周埋线1次,共治疗4次。所有治疗结束1个月后观察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0%,针刺面膜对照组总有效率77%,埋线面膜对照组总有效率63%。治疗组总有效率与其他2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均0.05)。结论针刺及中药面膜外敷联合穴位埋线治疗黄褐斑有明显疗效。  相似文献   

11.
李震宇  何盼  秦雪梅 《中草药》2015,46(7):943-948
药材商品规格标准所依据的是简单易行、直观明了的性状特征,是药材市场交易定价的基础。然而现有研究尚未阐明药材商品规格标准的科学内涵,难以证明传统药材商品规格经验划分的科学性。近年来与中医药学的整体观具有相似性的代谢组学技术快速发展,并在药材商品规格等级研究中显示出广阔应用前景。结合文献以及本课题组的工作对这些研究进行简要分析,并提出基于代谢组学的中药材商品规格研究思路,同时对其应用前景和存在问题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12.
由于生产方式复杂多样,部分中药材生产周期较长,因此进行生产统计工作量极大、技术难度较高;加之缺乏统一的统计调查规范和人员队伍,通过不同统计渠道、口径得到的统计数据差异很大。由于指导中药材生产的日常工作和宏观决策都需要准确可靠的统计数据支撑,中药材生产统计调查制度是实现中药材有序、安全、高效生产和中药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基础,但我国至今尚无成熟的中药材生产统计调查制度。因此,依据全国中药资源普查工作及中国中药协会中药区划和生产统计工作的实践,给出以下几条建议:1)由国家中医药管理部门牵头负责,建立健全的中药材生产统计调查制度;2)统计范围聚焦在具备一定规模以上中药材生产活动的县域,依托县域中药材生产主管部门,重点对人工种植和养殖的常用大宗药材进行调查统计;3)调查统计内容包括当年种植/养殖数量、产量、多年生留存/存栏数量、交易价格及流通量等;4)调查统计方式以抽样调查为主,结合生产、流通和管理各方面的信息进行核对和校验,确保统计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5)建立中药材生产统计调查数据管理平台,提高中药材统计调查的信息化水平;6)定期发布统计数据信息,按年发布年度内中药材总面积和总生产量等信息,按月发布月度内中药材价格和流通量等信息,为我国中药材生产及其相关产业可持续稳定发展提供科学参考。  相似文献   

13.
为有助于理解新发布的《中药材生产质量管理规范》(以下简称新版中药材GAP)实施的“延伸检查”方式、促进各方建设规范化生产基地、推动中药高质量发展,探讨按“延伸检查”实施新版中药材GAP中药生产企业、中药材生产企业及各相关管理部门的职责,及其带来的挑战和机遇等。新版中药材GAP既没有采取《中药材生产质量管理规范(试行)》采用的认证方式,也没有采用备案管理方式,而是采用了“延伸检查”的新方式。中药生产企业药品标签标示“药材符合GAP要求”,有责任开展原料供应商审核,省级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对中药生产企业监管时可按需要延伸检查中药材生产企业,地方政府和各部门鼓励指导中药生产企业和中药材生产企业建设GAP基地。采用延伸检查实施新版中药材GAP可使中药材生产企业走上发展壮大之路,成为中药生产企业保障原料质量、生产优质药品的重要抓手,成为地方政府和中药行业管理部门发展中药材生产的有效手段,也将成为药品监督管理部门药材质量监管的有效方式。  相似文献   

14.
我国中药材中重金属污染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近年来,随着我国工业化的快速发展,重金属污染日益严重,中药材也深受其害。对近5年文献数据进行整理分析,并以《药用植物及制剂进出口绿色行业标准》为依据,判断我国中药材中重金属污染情况,得出我国铅(Pb)、镉(Cd)、汞(Hg)、砷(As)、铜(Cu)5种重金属的污染率分别为9.66%、26.35%、13.00%、9.32%、16.09%。另外,还对我国不同产地中药材以及不同类别中药材中重金属的污染情况进行统计,结果显示我国中药材中重金属污染情况因产地和类别不同而不同。建议应加快中药材中重金属快速检测方法和限量标准的研究和制定工作,及时制订管理法规、加大监管力度,与此同时还要采取相应措施从中药材生产源头上减少重金属污染,从根本上解决中药材中重金属超标的问题。  相似文献   

15.
李震宇  崔伊凡  秦雪梅 《中草药》2018,49(10):2221-2229
中药材是中医药防病治病最重要的物质手段,其内在质量关乎中医药的临床疗效和安全用药。针对中药材质量优劣性评价的难点,以黄芪、款冬花、柴胡等山西道地药材为研究对象,探索了代谢组学技术在中药材质量优劣性评价中的应用。对近10年来代谢组学应用于中药材质量评价的研究进展进行总结,并对其应用前景和下一步的研究重点进行展望,以期为中药材质量精准评价及质量标准的进一步提升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6.
刘涛  苟小军  万德光  徐玉玲 《中草药》2015,46(13):1863-1866
探讨目前中药材品质评价方法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基于"中药成分临床利用率"的中药材药用品质评价模式,并对其研究方法进行了讨论。该方法可解决目前中药材品质评价主要以测定药效成分量为评价指标所存在的问题,探索建立重视中药临床应用效果,体现中医药特色,进一步丰富中药材品质评价理论,促进学科发展。  相似文献   

17.
目的 通过分析禹州市中药材的种植面积、种植种类及六大“禹药”栽培现状,为当地中药材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数据支撑。方法 梳理禹州市人民政府、禹州市中药标准化中心发布的相关文件报告,结合本课题组抽样调查结果,同时查阅中国知网等数据库,从多个角度对禹州市中药材生产整体概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禹州市主要种植中药材30种,2021年种植面积达到33 350 hm2,其中木本类种植面积最大,达到23 345 hm2;草本类、藤本类和灌木类中药材种植面积达到10 005 hm2,其中草本类种植种类最多。六大农产品地理标志认证的“禹药”中禹州丹参种植面积最大,约3 001.5 hm2,且六大“禹药”的种植分布在空间上呈现随机分布特征。结论 禹州市中医药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有独特的地理环境和自然条件优势,道地特色显著,“禹药”发展规模和影响力逐渐扩大。  相似文献   

18.
中草药化学成分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杨秀伟 《中草药》2007,38(7):961-969
"中草药"是"中药"和"草药"的合成词,虽然"中药"和"草药"就其本质来讲皆源于天然的植物、动物和矿物以及人工创造的生物材料和仿生材料,但两者药用含义有很大的区别。"中药"是以中医药理论为指导使用的药物,有坚实的临床基础和确切的疗效,亦有源于临床实践的独特理论体系。尽管西方药学发展迅速并逐渐取代了世界上大多数国家的民族药学,但中药依然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并正以历史上未曾有过的速度发展,因此,应坚信中草药中存在疾病预防和康复的物质基础。为了揭示中草药的物质基础,即中草药化学成分,人们尝试了许多方法和途径,各有长短,系统性分析和总结这些方法和途径对于中草药化学成分的深入研究和中草药资源的可持续利用皆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陈晓辰  宋经元  董林林  姚辉  陈士林  韩建萍 《中草药》2012,43(12):2315-2320
宏基因组学是将分子生物学技术应用于微生物基因总和研究的一门新兴学科,现已广泛应用于医药、农业、海洋生态环境、土壤生态环境等领域。道地药材凭借其质优、疗效好的优势自古以来被各医家所青睐,其形成与诸多因素有关,其中根际微环境在药用植物次生代谢产物形成中起着重要作用。着重介绍宏基因组学的概念、技术策略以及其在道地药材研究中的应用现状,进一步阐明土壤微生物对道地药材形成机制的影响,并为解决药用植物连作障碍提出新的研究思路。  相似文献   

20.
道地中药材价格波动的成因与优化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袁盼  申俊龙 《中草药》2014,45(23):3503-3508
近年来,中药材的价格异常波动,这背后必然存在着特殊的原因.道地药材作为中药材中的典型代表,更具有研究价值.通过调查近15年的中药材价格数据,着重分析道地药材价格波动趋势及产生的社会影响,以探索这种价格波动形成的原因,最后为道地药材的价格波动提出合理的优化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