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电针围刺治疗颞下颌关节功能紊乱综合征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观察电针围刺治疗颞下颌关节功能紊乱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颞下颌关节功能紊乱综合征患者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治疗组采用电针围刺法治疗,对照组采用局部超短波治疗,1个疗程后统计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3.3%,对照组为60.0%,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电针围刺治疗颞下颌关节功能紊乱综合征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2.
3.
颞下颌关节紊乱综合征 ,以颞下颌关节疼痛、弹响、张口受限为特征 ,常因精神紧张、寒冷刺激或咀嚼用力不当等因素而诱发 ,严重时可出现耳鸣、耳闷、眩晕等症。常发于 30岁左右 ,女性多于男性 ,临床上有渐进性及反复发作的特点。笔者自 1 999年 6月至 2 0 0 1年 2月 ,在针灸科门诊 ,运用针灸的透刺方法治疗了 5 6例此病患者 ,效果颇佳 ,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1 .1 一般情况  本组患者 5 6例 ,男性 1 9例 ,女性 37例 ;年龄最大者 80岁 ,最小者 2 2岁 ,平均年龄 35 .7岁 ;病程最长 1 1年 ,最短 7天 ;首次发病者 38例 ,发作两次以上者 1 8…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推拿治疗颞下颌关节紊乱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颞下颌关节紊乱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采用推拿手法治疗,对照组采用针刺治疗,以1周为1个疗程,连续治疗3个疗程,随访2年。结果:治疗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6.7%,对照组总有效率为90.0%,治疗组优于对照组;治疗组患者起效时间、症状体征消失时间、随访复发例数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推拿治疗颞下颌关节紊乱综合征疗效确切,起效时间快,远期疗效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正颞下颌关节紊乱综合征(Temporo-mandibular Joint Dysfunction Syndrome)也叫颞下颌关节综合征。好发于青壮年,以20~30岁患病率最高。主要表现为颞下颌关节疼痛和开口受限。笔者采用温针灸疗法治疗颞下颌关节紊乱综合征疗效较好,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67例,均为2011年1月至2015年12月我院门诊患者。男32例,女35例;年龄16~48岁,平均27.26岁;病程1d~3年,平均7d。2诊断标准~([1])临床表现有颞下颌关节部局部酸胀、疼痛、弹响和  相似文献   

6.
1临床资料23例颞下颌关节功能紊乱综合征患者均为本院门诊患者,男性8例,女性15例;年龄最小者18岁,最大者55岁,平均年龄为32岁;病程最短1天,最长51天。所选病例均表现颞颌关节局部疼痛、弹响、活动障碍。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不同针灸方法治疗颞下颌关节紊乱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0例颞下颌关节紊乱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治疗组采用穴位注射配合温针治疗,对照组采用电针治疗,两组均在治疗2个疗程后进行疗效评定。结果治疗组治愈率和总有效率分别为90.0%和94.0%,对照组分别为38.0%和80.0%,两组疗效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愈时间比对照组快(P〈0.01);治疗组半年随访复发率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穴位注射配合温针较电针治疗颞下颌关节紊乱病,具有见效快,疗效好,复发率低的优势。  相似文献   

8.
颞下颌关节紊乱病(TMD)是以下颌运动异常、关节弹响、杂音及其周围肌群痉挛、疼痛等表现的一种疾病。笔者以针刺按摩联合治疗本病52例,并以口服镇痛、镇静等药物治疗的37例作对照观察,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9.
颞下颌关节紊乱病是口腔颌面部常见病之一,其病因复杂,治疗方法各异,因此疗效不一。1999年1月-2005年12月,本院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本病取得较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0.
颞下颌关节紊乱病是颞下颌关节在运动过程中出现疼痛、运动障碍、弹响三大症状的症候群,严重影响进食及说话等活动。笔者运用浮刺运动法配合TDP治疗本病15例,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15例患者均来源于2013年7月至2014年1月沈阳军区总医院门诊针灸室,经过口腔科明确诊断。其中男7例,女8例;年龄最小19岁,最大51岁;病程最短7天,最长1年;关节疼痛14例,弹响6例,张口受限13例。排除器质性病变、精神病、严重的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电针配合隔药灸治疗颞下颌关节功能紊乱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0例颞下颌关节功能紊乱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5例和对照组45例。治疗组采用电针配合隔药灸治疗,对照组采用药物治疗,两组在治疗3个疗程后由专人进行疗效评定。结果治疗组痊愈率为64.4%,总有效率为97.8%,对照组痊愈率为37.8%,总有效率为82.2%,治疗组总有效率及痊愈率均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痊愈患者中疗程与疗效比较显示,治疗组在1个疗程、2个疗程及3个疗程结束后痊愈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说明电针配合隔药灸能明显缩短治疗颞下颌关节功能紊乱综合征的疗程。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电针配合隔药灸治疗颞下颌关节功能紊乱综合征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2.
温针治疗颞颌关节紊乱病临床观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观察温针治疗颢颌关节紊乱病的疗效.方法 将45例颞颌关节紊乱病患者随机分为温针组23例.药物组22例.温针组用温针治疗,穴取下关、翳风、听官;药物组口服消炎痛25 mg,每日3次,维生素B<,1>片10 mg,每日3次,比较两组疗效.结果 温针组总有效率为95.7%,药物组总有效率为68.2%,两组疗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温针组优于药物组.结论 温针疗法治疗颞颌关节紊乱病具有良好疗效.  相似文献   

13.
目的通过观察丛针浅刺结合电针治疗三叉神经痛(trigeminal neuralgia,TN)的临床疗效,明确其与卡马西平相比是否具有优势。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44例受试者随机分为治疗组24例和对照组20例。治疗组采用丛针浅刺结合2/100 Hz电针治疗;对照组口服卡马西平片治疗。采用视觉模拟量表(VAS)和简要面部疼痛概况量表(BPI-Facial),观察两组受试者治疗前、治疗2周、治疗4周和治疗结束后2个月(随访期)的疼痛变化。结果与治疗前比较,对照组治疗2周和随访期VAS评分、BPI-Facial评分明显减少(P<0.05),治疗组治疗2周、治疗4周和随访期VAS评分、BPI-Facial评分均明显减少(P<0.05)。治疗组治疗2周、治疗4周和随访期VAS评分及BPI-Facial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丛针浅刺结合电针治疗TN在疼痛缓解程度、疼痛对面部特定活动及日常生活影响的短时效应、长时效应和后效应上,均优于卡马西平。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扬刺配合滞针抽提运针技术治疗膝关节内侧副韧带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8例膝关节内侧副韧带损伤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0例和对照组38例。治疗组采用扬刺配合滞针抽提运针技术治疗,对照组采用单纯局部封闭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7.5%,对照组为81.6%,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扬刺配合滞针抽提运针技术是一种治疗膝关节内侧副韧带损伤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温针加一指禅推法治疗颞下颌关节功能紊乱综合征的疗效。方法选取颞下颌关节功能紊乱综合征患者60例,将其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治疗组采用温针加一指禅推法治疗,对照组采用药物治疗。对治疗前与治疗1个疗程后患者Fricton颞下颌关节紊乱指数及治疗后两组临床疗效进行评价。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Fricton颞下颌关节紊乱指数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个疗程后两组患者Fricton颞下颌关节紊乱指数均较治疗前显著改善(P0.01),且治疗组改善优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温针加一指禅推法治疗颞下颌关节功能紊乱综合征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16.
刘鹏  王强  陈志 《上海针灸杂志》2013,(10):841-843
目的 比较浮针疗法和常规毫针刺法治疗颈性眩晕的疗效差异,从而找到更有效、更快捷的治疗方法,以减轻患者的痛苦。方法 将76例颈性眩晕患者随机分为浮针组和毫针组,每组38例。浮针组采用浮针疗法对环枕线上相应的肌筋膜触发点(MTrP点)进行浮针操作,并留置6 h;毫针组采用常规针刺疗法针刺风府、风池、列缺、百会等穴及相应的夹脊穴,留针30 min。两组均每日治疗1次,每治疗5 d休息2 d,7 d为1个疗程,共治疗2个疗程。结果 浮针组治愈率为60.5%,总有效率为97.4%;毫针组治愈率为39.5%,总有效率为89.5%,两组疗效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间减轻眩晕起效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个疗程后浮针组3项评分均低于毫针组(P<0.01)。结论 浮针治疗颈性眩晕效果优于常规针刺法疗效。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齐刺、扬刺治疗面肌痉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 8例面肌痉挛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 4例。治疗组采用扬刺局部阿是穴和齐刺患侧翳风穴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针刺治疗。两组均每日治疗1次,1 0次为1个疗程,共治疗3个疗程。两组分别在治疗前后进行面神经痉挛程度Cohen Albert分级评定,并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治疗后痉挛强度分级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 5)。治疗组显著改善率为8 8.2%,对照组为5 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 5)。结论齐刺、扬刺是一种治疗面肌痉挛的有效方法 ,具有取穴少、疗效高、针对性强、易于操作等优点。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针灸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8例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随机分为针灸组和对照组。针灸组采用矩阵针法治疗,每日针灸治疗1次,8 d为1个疗程,中间休息2 d,连续治疗4星期。对照组口服吗丁啉,每次10 mg,每日3次,连服4星期。结果针灸组总有效率为91.4%,对照组为87.9%,两组总体疗效无统计学差异(P0.05),但针灸组治疗后腹痛症状积分值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针灸组在缓解腹痛方面较对照组有疗效优势。结论针灸组在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方面总体疗效与对照组相当,但针灸组在缓解患者疼痛症状方面优于对照组。因此针灸在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方面较药物治疗有疗效优势。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齐刺配合温针灸治疗寒湿凝滞型慢性盆腔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符合纳入标准的寒湿凝滞型慢性盆腔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采用单纯针刺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采用齐刺配合温针灸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前后临床症状、体征总积分,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治疗后临床症状、体征总积分与同组治疗前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治疗组治疗后临床症状、体征总积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3%,对照组为80.0%,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齐刺配合温针灸是一种治疗慢性盆腔炎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