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足部反射疗法促进剖宫产术后胃肠功能恢复的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剖宫产术后出现胃肠功能紊乱、腹胀的原因很多,如:肠管受到激惹,肠蠕动减弱,椎管内麻醉抑制肠管蠕动,术后卧床胃肠道内存在过量气体,术后频繁讲话咽入大量气体后不易被肠粘膜吸收而加重腹胀;另外剖宫产术前一般不灌肠,食物残渣积聚,术前术后禁食6小时而致胃肠功能紊  相似文献   

2.
腹部外科手术后,由于麻醉、手术操作刺激及原发疾病等影响,胃肠功能受抑制外手“静息”状态,这一过程如持续过久,可能导致腹胀、胃肠功能紊乱甚至发展成肠麻痹、肠梗阻,并由此并发腹部切口、心血管和呼吸系统等方面的并发症。因此,促进术后胃肠功能尽快恢复是降低外科术后病残率与病死率的重要环节,也是外科领域围手术期必须重视的问题。由于西医学在这方面尚缺乏积极主动有效的治疗措施,国内主要探讨中医学治疗方法,并已经发现术后经消化道早期使用复  相似文献   

3.
<正>腹部手术是基层外科手术中最常见的手术,经历腹部手术的患者常会由于麻醉、手术牵拉、刺激等因素,导致胃肠功能受到抑制而发生紊乱~[1],一般认为其主要原因是术后肠交感神经系统的过度激活导致的肠动力抑制~[2]。临床主要表现为肠鸣音消失、腹胀、恶心呕吐、不排气排便等,胃肠功能抑制时间越长,手术后发生吻合口漏、肠粘连、肠源性感染等严重并发症的风险也会越高,可  相似文献   

4.
术后肠麻痹几乎发生于所有腹部手术之后,以胃肠功能抑制为主要特点,临床表现为恶心、呕吐、腹胀、腹痛、排便障碍及饮食不耐等不适症状。术后肠麻痹不仅增加患者的痛苦还会增加医疗负担。因此,对于如何促进其胃肠功能恢复正常是医学界目前面临的一个热点问题。临床上用于治疗腹部手术后胃肠运动功能障碍的方法大致可以分为药理学方法和非药理学方法,前者是指使用各种药物促进动力的恢复,如:促动力剂、阿片肽拮抗剂、胃饥饿素激动剂等,但由于药物的不良反应、临床试验结果具有争议性等因素使其在临床应用有限;后者主要包括腹腔镜的使用和快速通道的建立。  相似文献   

5.
中老年妇女手术后,由于麻醉和手术刺激,胃肠功能受到抑制,常引起术后腹胀、腹痛、恶心、呕吐和停止排气、排便。近期出现肠麻痹,远期导致肠粘连。我们对中老年妇女手术后,采用中药低位保留灌肠,以促进胃肠功能恢复,防止肠麻痹和肠粘连发生,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6.
目的应用胃肠功能恢复合剂保留灌肠观察胃、肠术后胃肠功能低下患者肛门排气时间,了解本合剂对术后胃肠功能恢复的疗效。方法将486例胃、肠术后患者分为2组,观察组243例用胃肠功能恢复舍剂保留灌肠,对照组243例用吗丁啉,记录排便情况和肛门排气时间。结果用药后〈24h出现肛门排气者观察组为198例,占81.48%;对照组为20例,占8.23%;肛门平均排气时间观察组为(23.4&#177;4.02)h,对照组为(49.2&#177;7.89)h,两组比较,治疗组疗效满意。结论胃肠功能恢复合剂保留灌肠可显著促进术后胃肠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7.
腹部手术后胃肠功能紊乱所致的腹胀谓肠麻痹。肠麻痹轻者影响胃肠功能的恢复,重者可引起并发症。因此,尽早解除肠麻痹则是术后应重视的问  相似文献   

8.
穴位缝扎促进术后肠功能恢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手术操作对胃肠功能的扰乱及麻醉药物的暂时抑制 ,使胃肠蠕动减弱 ,如术后过早进食将加重胃肠功能紊乱 ,长期不能进食又会加重机体消耗 ,不利于机体恢复。故促进胃肠功能恢复 ,尽早正常进食对术后机体的康复至关重要。我们根据针刺原理 ,采用穴位缝扎促进术后肠功能恢复 ,取得了较满意的效果 ,现报告如下。一般资料本组患者为 1 998年以来在硬膜外麻醉下行剖宫产手术者 1 54例及行阑尾切除手术者 1 65例 ,随机分为治疗组 1 58例及对照组 1 61例。两组患者一般情况比较无显著性差异 ,具有可比性。治疗方法治疗组于手术结束后取穴足三里、…  相似文献   

9.
目的通过观察患者腹部手术后肠麻痹恢复情况,评价五磨脐贴对腹部术后胃肠功能恢复的促进作用;通过观察腹部手术患者治疗前后血管活性肠肽的变化,探讨五磨脐贴促进腹部手术患者胃肠功能恢复的作用机制。方法将4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0例,治疗组采用五磨脐贴外敷神阙穴治疗,对照组不使用任何促胃肠动力药;观察两组患者术后肠鸣音恢复时间、术后肛门排气时间以及治疗前后血管活性肠肽的变化情况。结果治疗组术后肠鸣音恢复时间及肛门排气时间均少于对照组(P〈0.01);治疗后两组血管活性肠肽均明显降低(P〈0.05,P〈0.01),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五磨脐贴可促进腹部手术患者胃肠功能的恢复,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抑制血管活性肠肽分泌有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通过观察腹部手术治疗后患者肠麻痹恢复情况,评价五磨脐贴对腹部术后胃肠功能恢复的促进作用;观察腹部手术患者血清中血管活性肠肽和降钙素基因相关肽的变化及五磨脐贴对其影响,探讨五磨脐贴促进腹部手术患者胃肠功能恢复的机理。方法80例患者分为两组,治疗组采用五磨脐贴外敷神阙穴,对照组不使用任何促胃肠动力药,观察患者术后肠鸣音恢复时间及术后肛门排气时间,观察两组血管活性肠肽和降钙素基因相关肽的变化。结果术后肠鸣音恢复时间及术后肛门排气时间组间比较,五磨脐贴治疗组的时间明显短于空白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治疗前,两组血管活性肠肽和降钙素基因相关肽含量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治疗组血管活性肠肽和降钙素基因相关肽较对照组明显降低,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五磨脐贴治疗组治疗前血管活性肠肽和降钙素基因相关肽含量明显高于治疗后,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五磨脐贴抑制腹部手术患者血管活性肠肽和降钙素基因相关肽的分泌,促进胃肠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