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6 毫秒
1.
北京某地区老年性骨质疏松症危险因素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通过测量北京某地区老年人的骨密度,调查其骨密度降低的原因,从而找出造成老年性骨质疏松症的常见危险因素。方法: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挑选55岁以上老年人作为研究对象,利用自行设计的调查表调查。结果:老年性骨质疏松症与年龄、性别、每日摄入的钙剂、维生素D、接受日照的时间有关。结论:老年人,特别是老年妇女应该加强预防骨质疏松症,每日摄入适量的钙剂、维生素D、接受充足的日照可以降低骨质疏松患病率。  相似文献   

2.
分析住院精神病患者服用抗精神病药物所致便秘的相关因素;加强卫生宣教、饮食指导、督促患者适当参加活动及体育锻炼,预防便秘;工作过程中不断总结经验,做好心理疏导护理,正确指导便秘患者,从而减轻病人的痛苦,减少或避免便秘的发生率,利于疾病的康复。  相似文献   

3.
绝经期妇女骨质疏松症30例治疗体会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绝经期妇女骨质疏松症的防治方法和防治效果。方法对门诊就治的30例绝经期骨质疏松症患者进行综合治疗。结果基础治疗(饮食、运动、钙剂)和某些药物联合治疗对绝经期妇女骨质疏松症有良好的防治作用,能缓解骨质疏松造成的疼痛症状,减少骨折,使骨密度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结论对绝经期妇女骨质疏松症采用综合治疗方法,可取得良好效果,提高其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4.
目的:对南昌市青山湖区绝经期妇女进行调查,分析骨质疏松症重点人群,探讨居民骨量异常的现状及发病因素,并提出针对性的防治建议.方法:2020年1月—12月对南昌市青山湖区(主要是南钢街道11个社区)共6258例55~65岁绝经后(绝经1年以上)妇女进行流行病学调查.结果:骨质疏松症发生率为32.13%;绝经后妇女骨质疏松症患者骨密度T值平均为-3.2;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是绝经后妇女发生骨质疏松症的危险因素(OR=1.964,P<0.05),牛奶摄入及日常锻炼是绝经后妇女发生骨质疏松症的保护因素(OR=0.725、0.718,P<0.05).结论:本地区绝经后妇女骨质疏松症发生比例较高,骨质疏松症发生率与年龄、饮食、运动等具有相关性.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绝经后女性骨密度降低与中医体质辨识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53例绝经后骨密度降低者和269例绝经后骨密度正常者,依据中医体质辨识自评表对其进行体质判定,并进行单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及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进入回归方程的与绝经后骨密度降低相关体质因素有平和质、阳虚质、阴虚质、血瘀质,其中阳虚质、阴虚质、血瘀质为绝经后骨密度降低发生的危险因素,且阳虚质在绝经后骨密度降低的发生中相对重要,平和质为保护因素。结论从体质特征方面探索绝经后骨密度降低的发生机制,有助于从根本上降低女性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发病率。  相似文献   

6.
目的:比较阿仑膦酸钠联合钙剂与单用钙剂治疗重度老年性骨质疏松症的疗效差异.方法:本研究为随机对照试验,入组的42例老年性骨质疏松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联合服用阿仑膦酸钠及钙尔奇D600(治疗组,n=21)或单独服用钙尔奇D (对照组,n=21),治疗3月.分别于试验前后以疼痛数字评价量表评价患者骨痛情况,并测定骨密度(BMD)及血清钙、磷、碱性磷酸酶等指标.结果:试验结束时治疗组患者骨痛好转率及BMD改善率显著高于对照组,血清骨代谢的生化指标则无明显差异.结论:阿仑膦酸钠联合钙剂治疗老年性骨质疏松症疗效显著优于单用钙剂.  相似文献   

7.
陈丽华 《内蒙古中医药》2013,32(20):124-125
目的:探讨预防改善骨质疏松症的中医饮食调护方法及护理手段。方法:本文综述了对骨质疏松的中医辨证分型及相应的中医饮食原则、食材搭配、烹调方法,总结了对骨质疏松症的常规护理措施。结果:合理的对症调配饮食,科学饮食烹调,同时加强护理干预(健康教育、用药指导、心理支持、运动锻炼、疼痛护理)是预防改善骨质疏松症临床症状及骨密度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骨质疏松膏治疗AI导致的骨质疏松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受体阳性、绝经、服用AI的乳腺癌患者83例,均已确诊合并骨质疏松症,分为A、B两组。A组患者42例,采用唑来膦酸+钙剂+骨质疏松膏治疗;B组患者41例,采用唑来膦酸+钙剂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腰椎L2-L4侧位骨密度T值均较治疗前有所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A组患者骨密度T值改善程度优于B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骨质疏松膏可以提高AI导致骨质疏松症患者的骨密度,可用于乳腺癌患者的辅助治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原发性骨质疏松症肾虚髓亏证与骨密度相关性分析   总被引:8,自引:3,他引:8  
为探讨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的肾虚髓亏证与骨密度的相关性.将54例中医辨证属于肾虚髓亏证的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的中医证候计分与其L1~4椎体骨密度值进行统计学相关分析.结果显示54例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患者的肾虚髓亏证证候计分与L1~4骨密度均值成弱负相关(P<0.05),与股骨颈、大转子、Word's三角骨密度相关性无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患者肾虚髓亏证的轻重程度与骨密度的变化并不相称,肾虚髓亏证与骨密度不存在量的相关.  相似文献   

10.
骨质疏松症诊断依靠骨密度测定,骨密度受遗传因素影响。维生素D受体、Ⅰ型胶原、雌激素受体、降钙素受体、Wnt蛋白基因的多态性决定骨密度,本文就基因多态性与骨质疏松症相关性做主要论述。  相似文献   

11.
目的:筛选绝经后骨质疏松症高危人群的危险因素.方法:对1740例绝经后骨质疏松症高危者进行双能X线吸收仪骨密度检测,对符合标准者进行现场问卷调查.采用多分类Logistic回归方法分析绝经后骨质疏松症与危险因素之间的定量关系,建立多项Logit模型.结果:模型最终引入的变量有绝经年限、体重指数、鱼类膳食、是否变矮、是否绝经和生产次数.结论:绝经是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主要危险因素,低体重指数也是绝经后骨质疏松症发病的危险因素;鱼类膳食和绝经后骨质疏松症发病之间均存在负相关性,是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保护性因素.  相似文献   

12.
目的 建立理想的大鼠脾肾阳虚型骨质疏松症造模方法,为温肾壮骨,通络止痛方药的研究提供动物模型基础。方法 采用联合法制备脾肾阳虚型骨质疏松症大鼠模型后,选取大鼠尿 D-木糖排泄率、血清骨形成与骨吸收标志物、骨密度与骨生物力学、脏器指数、病理组织学检查等指标将模型组与正常组大鼠进行比较评价。结果 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大鼠组的所有研究指标均有显著性差异(P < 0.05),且造模大鼠表现与脾肾阳虚型骨质疏松症的临床表现相符。结论 该造模方法能成功制备出脾肾阳虚型骨质疏松模型,且该造模方法更接近人类脾肾阳虚型骨质疏松症致病因素。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健康女性进行 DEXA骨密度检测 ,探讨腰椎骨密度的变化与年龄增长的关系 ,及老年性骨质疏松症及绝经后骨质疏松的发病规律 ,为骨质疏松病人提供群体防治依据。对 338例健康非体力劳动女性采用美国 Holgic公司生产的 QDR- 4 5 0 0型双能 X线吸收仪进行腰椎正侧位扫描 ,检测腰椎骨密度值 ,对所得数据进行分析比较。结果证实骨密度 30岁以前呈增加趋势 ,30~ 35岁达峰值 ,此后逐渐下降 ,5 0岁以后明显下降 ,绝经后时间越长 ,骨质疏松发病率越高 ,说明老年性骨质疏松症发病与年龄增长及绝经时间长短有关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强骨生血口服液对雌性去卵巢大鼠骨质疏松的治疗作用及作用机制。方法将18周龄雌性SD大鼠按体质量随机分为假手术、模型组、仙灵骨葆胶囊(0.54 g/kg)组和强骨生血口服液低、中、高剂量(2.7、5.4、10.8 m L/kg)组,除假手术外,其余各组进行双侧卵巢切除术制备骨质疏松模型。术后3 d开始给药,连续90 d。于给药第45、90天分别检测血钙、血清I型前胶原羧基末端肽(CTX-I)、骨钙、股骨羟脯氨酸水平,股骨腰椎骨密度(BMD)、断裂载荷、最大载荷值以及组织病理学检测。结果与模型组比较,强骨生口服液低、中剂量可抑制去卵巢诱导的大鼠血钙、骨钙、BMD的降低,降低血清CTX-I水平,改善骨生物力学性能;强骨生口服液高剂量可显著抑制去卵巢诱导的大鼠血钙、骨钙、BMD的降低,降低血清CTX-I水平,改善骨生物力学性能。结论强骨生血口服液对去卵巢诱导的大鼠骨质疏松具有延缓和治疗作用,其机制与减少骨钙丢失,降低CTX-I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15.
骨质疏松症是以骨量减少、骨的微观结构退化为特征,致使骨的脆性增加,以致易于发生骨折的一种全身性骨骼疾病.目前,全世界大约有2亿人患有骨质疏松症.根据我国13省市人群骨密度调查结果,估计我国骨质疏松症患者约占总人口的5.6%,绝经后妇女约有30%患有骨质疏松症.随着老年人群的不断增长,原发性骨质疏松症及其骨折的发病率会大大增加,成为影响老年人生活质量和健康的公共卫生问题.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强骨饮对于骨关节炎合并骨质疏松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及相关的治疗机理。方法:选择我院2008年12月~2012年3月入院接受治疗的95例骨性关节炎合并骨质疏松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分组原则将所有患者分为治疗组50例与对照组45例,分别使用中药强骨饮和钙尔奇进行治疗。其中治疗组服用中药强骨饮1副/d,2次/d,对照组口服钙尔奇D片,1片/d,均治疗3个月。治疗前后分别测量第1~5腰椎骨密度值,并检测患者IL-6和TNF-α水平。结果:两组患者的症状于治疗前后均得到明显改善,将症状体征按照计分方式比较,治疗前两组计分无显著差异性,治疗组治疗后计分明显低于对照组(静息痛,活动痛,晨僵,压痛)。细胞因子水平比较,治疗前两组差异不明显,治疗后治疗组患者的血清IL-6,TNF-α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明显(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骨密度均显著升高,治疗组L1,L3,L5平均骨密度水平高于对照组。结论:强骨饮对于骨关节炎并骨质疏松患者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它可以通过增加骨密度,影响细胞因子的水平从而提高骨关节炎合并骨质疏松的治疗水平。  相似文献   

17.
Isoflavonoids isolated from plants have been confirmed to fight osteoporosis and promote bone health. However, few studies have been conducted to describe the anti-osteoporosis activity of botanical flavonone. Based on the experimental outcomes, we demonstrated the ability of naringin to fight osteoporosis in vitro. We developed a retinoic acid-induced osteoporosis model of rats to assess whether naringin has similar bioactivity against osteoporosis in vitro. After a 14-day supplement of retinoic acid to induce osteoporosis, SD rats were administered naringin. A blood test showed that naringin-treated rats experienced significantly lower activity of serum alkaline phosphatase and had higher femur bone mineral density, compared to untreated rats. All three dosages of naringin improved the decrease in bone weight coefficient, the length and the diameter of the bone, the content of bone ash, calcium, and phosphorus content induced by retinoic acid. The data of histomorphological metrology of naringin groups showed no difference as compared to normal control rats. These outcomes suggest that naringin offer a potential in the management of osteoporosis in vitro.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究温肾强骨方对肿瘤中后期并发骨质疏松症患者骨密度、骨形成及骨吸收的影响。方法:按照患者用药意向将154例肿瘤中后期并发骨质疏松症患者分为对照组、治疗组。对照组75例给予西医治疗; 治疗组79例,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温肾强骨方治疗。比较两组患者骨形成相关指标、临床疗效、骨吸收指标、骨密度情况、中医症状评分、血清生化指标。结果:治疗组患者总有效率93.67%高于对照组的80.00%(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中医症状评分、骨密度、骨形成相关指标、骨吸收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两组以上指标均较治疗前改善,且治疗组较对照组改善更为显著,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温肾强骨方对肿瘤中后期并发骨质疏松症患者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且该方通过改善患者骨密度、骨形成及骨吸收相关指标能够缓解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评价唑来膦酸治疗骨质疏松症的有效性、安全性和经济性。方法 系统检索PubMed、Embase、the Cochrane Library、Web of Science、CNKI、VIP、万方数据库和卫生技术评估(HTA)相关的网站及数据库,根据纳入和排除标准筛选文献,提取数据和评价文献质量,对文献的结果进行定性综合比较与分析。结果 共纳入22篇文献,包括3篇HTA报告、9篇SR/Meta、11篇经济学研究(其中1篇文献同时包含Meta分析和经济学研究)。唑来膦酸能提高患者的骨密度,降低骨转换标志物浓度,显著改善患者的骨痛症状。唑来膦酸对骨密度的改善作用不弱于阿仑膦酸钠。唑来膦酸的常见不良反应发生率高于安慰剂组;但严重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与安慰剂组无显著差别。相较于基础治疗,唑来膦酸具有成本效果优势;与其他类型的双膦酸类药物相比,在大多数情况下唑来膦酸具有较好的经济性。结论 唑来膦酸治疗骨质疏松症具有较好的有效性、安全性和经济性。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刺老苞根皮黄酮类化合物对去卵巢骨质疏松模型大鼠的影响。方法将72只15周龄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尼尔雌醇组及刺老苞根皮黄酮类化合物高、中、低剂量组,每组12只。空白组行假手术,其余5组行卵巢切除术,术后用药12周后处死,测定右侧股骨骨密度、骨矿含量、血清雌二醇、碱性磷酸酶含量及子宫湿重。结果与模型组比较,刺老苞根皮黄酮类化合物高、中、低剂量组、尼尔雌醇组能对抗骨密度、骨矿含量、血清雌二醇的下降、血清碱性磷酸酶的升高(P〈0.05),对抗子宫指数的减轻(P〈0.05)。结论刺老苞根皮黄酮类化合物可以改善骨质量,抑制大鼠去卵巢骨质疏松的发生,具有类雌激素的效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