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辽宁中医杂志》2016,(5):1110-1112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是孕产妇死亡的第二大原因,目前关于病因病机尚未明了,其在中医范畴内对应子肿、子晕及子痫。中医治疗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强调辨证论治及早期预防治未病的思想,并且能够降低血压,改善临床症状及妊娠结局,且兼有副作用及不良反应小,降低西药毒副作用,保护胎儿生长发育等优势。为预防及治疗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提供了新思路及新视野。  相似文献   

2.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中医辨治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中医辨治方法。方法:中医无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病名,根据其临床表现可归属于子肿、子晕、子痫等范畴,笔者以中医基础理论为指导,结合临床经验,从病因病机、辨证分型、选方用药等方面探讨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中医治疗方法。结果:妊娠高血压疾病病情复杂,病位主要在肾,涉及肝脾心肺;病机复杂,主要有虚、瘀滞、湿、痰火等,正虚邪实混杂。结论:在临床辨证施治过程中难以一证概括,难以一方治之,需辨病与辨证相结合,方能取得良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3.
《辽宁中医杂志》2014,(9):1879-1881
高血压前期中医病因病机目前尚未完全确定,文章从中医传统理论与现代研究相结合的角度,探讨高血压前期脾虚为主的中医病因病机理论。以"实脾"为切入点,在脾失运化理论的指导下,来分析中医健脾疗法对高血压前期患者血尿酸、炎症因子、血脂、胰岛素抵抗、动脉顺应性等一系列指标的影响,讨论了客观指标与脾虚病机的关联性,溯源高血压前期脾虚的病机理论。为今后高血压前期病因病机的理论研究和临床治疗提供崭新的思路和切实可靠的依据。  相似文献   

4.
本文从分析病因病机入手,着重阐述了近几年中医辨证治疗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的研究进展。病因病机大致分为三个方面,首先是消渴后出现高血压,其次是糖尿病与高血压相互影响,最后是对其病因病机分阶段阐述。辨证论治中详细分析了中药、推拿以及针灸等众多治疗方案。希望能够为临床治疗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5.
高血压病的发病率日益增高,且部分患者为高血压前期,其是高血压病产生的前期阶段,如控制不佳则发展为高血压。中医对高血压前期的病机病理研究仍未不完善,本文将从脾虚对高血压前期的影响出发,将中医的传统理论与现代研究相结合,探讨高血压前期脾虚为主的中医病因病机理论;同时,通过分析中医健脾疗法对高血压前期患者炎症因子、胰岛素抵抗等一系列与脾虚病机相关联指标的影响,以方测证,反证高血压前期脾虚为主的中医病因病机理论。以供临床对高血压前期病因病机的研究提供新的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6.
本文从外感、内伤、脏腑及经络等方面总结了干眼症的中医病因病机的研究概况,同时指出干眼症中医病因病机研究上尚需注意三点,一是病因病机与临床相关联,二是从实验角度进一步证实经络相关性,三是进行多中心研究全面认识其病因病机。  相似文献   

7.
本文运用认知语言学概念隐喻理论对中医病因病机语言中的战争隐喻进行研究。主要以中医经典为研究语料进行举例,通过整理与分析,认为中医病因病机语言中普遍运用了战争隐喻来认识、理解和表达疾病过程,构成了"疾病是战争"这一基本的概念隐喻,其认知基础为疾病和战争两者之间的相似性,其哲学基础与古人的社会生存体验密切相关。战争隐喻成为中医约定俗成、习以为常的语言表达,是理解和表达中医病因病机语言不可缺少的方式之一。  相似文献   

8.
为了解抑郁症中医病因病机研究现状,回顾近几年有关抑郁症中医病因病机的文献,发现其病因病机复杂多样。本文重点从阴阳失衡、气血失和、五脏功能失调、元神失养、痰浊阻滞等方面阐述了本病的中医病因病机研究进展状况。旨在综述抑郁症的病因病机研究进展,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异病同治指不同的疾病,在其发展过程中,因病机相同,而治法亦相同.中医治病的法则,不是着眼于病的异同,而是着眼于病机的异同.异病可以同治,既不决定于病因,也不决定于病证,关键在于辨识不同疾病有无相同的病机.病机相同,即可采用相同的治法.  相似文献   

10.
张华  刘平 《中医杂志》2012,53(8):631-634
中医病因病机理论研究是以指导中医正确认识疾病的发生发展、提高中医药临床疗效为目的.其特点是整体宏观性、临床实践性及概念的抽象性.针对中医病因病机理论的本质特征及其发生发展规律,探讨现阶段病因病机理论研究的方法学及如何创新和发展中医理论.论述了坚持中医自身的思维方法与研究思路,紧密结合现代科学设计思路与技术方法,“病-证(方)-效结合”及“临床-药理-病理”综合研究设计等中医学理论创新研究的思路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