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芍药味酸、苦性微寒,入肝、脾诸经。色带淡褐者为赤芍,色白者为白芍。其临床功用不同,赤芍清热凉血,祛瘀止痛,为凉血散瘀之要药。白芍养血敛阴,柔肝止痛,平抑肝阳,为肝家之要药。《本经》谓:“主邪气腹痛,除血痹,破坚积,寒热疝瘕,止痛,利小便,益气。”《本草求真》曰:“赤芍与白芍主治略同,但白则有敛阴益营之力,赤则只有散邪行血之意;白则能于土中泻木,赤则能于血中活滞。”  相似文献   

2.
芍药在《神农本草经》中列为中品,云“主邪气腹痛,除血痹,破坚积,寒热疝瘕,止痛,利小便,益气”,而未分赤、白。芍药有赤白之分,最早见于《本草经集注》。在古代,多以开白花者为白芍,开红花者为赤芍。而现代商品的白芍与赤芍则不是依据花的颜色作为区别的标准。商品白芍、赤芍的主要分界为家种与野生和是否经过去皮、水煮等加  相似文献   

3.
《神农本草经》云:"芍药味苦,平。主治邪气腹痛,除血痹,破坚积,寒热,疝瘕,止痛,利小便,益气。芍药味苦入血分"。汉代以前无赤、白之分,通称芍药。至梁代陶弘景始将芍药分为赤芍、白芍。一般而言,白芍长于养血柔肝,敛阴止汗,平抑肝阳;赤芍长于清热凉血,活血散瘀,清泄肝火。在应用方面,白芍主  相似文献   

4.
芍药为毛茛科多年生草本植物芍药的根(白芍),或毛果赤芍(川赤芍)和卵叶芍药的根(赤芍)。芍药具有补血敛阴,清热凉血,散瘀通络,和利血脉,缓急止痛,利水气,消痈肿等作用。芍药分白芍和赤芍,白芍偏于补血,赤芍偏于泻热。研究与探索芍药药对既要深入剖析药对功效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又要研究药对用量  相似文献   

5.
吴爱萍 《陕西中医》2009,30(7):858-858
中药赤芍和白芍原本不分,统称“芍药”,《神农本草经》列为中品。赤、白之分始于梁武帝时之陶弘景,并日:“今出白山、蒋山、茅山,茅山最好,白而长大,余处亦有而多赤,赤者小利。”从此,由根之赤,白而分为赤芍和白芍。《本草纲目》中亦称“根之赤,白,随花之色也。”还指出,从色泽上看“白补而收,赤散而泻。”然而现代中药赤、白芍虽均来自同一种植物,但白芍来源于栽培的芍药根,赤芍来源于野生的芍药根,  相似文献   

6.
芍药为临床常用药,古方中常用之,仲景《金匮要略》载方205首中就芍药一味用方40首.芍药有白芍与赤芍之别,而在古方中常赤白不分,均以芍药称之,《金匮要略》中亦未明确分之.1 赤白之分芍药之名初载于《神农本草经》,并将其列为中品,“芍药,一名白木,味苦,平,有小毒,治邪气腹痛,除血痹,破坚积、寒热、疝瘕,止痛,利小便,益气.生川谷及丘陵”.该书首述功效和产地,却未明确其炮制方法,故而无法区分芍药之赤白.梁·陶弘景始所著《本草经集注》中记载“(芍药)生中岳川谷及丘陵……  相似文献   

7.
芍药首载于《神农本草经》,广泛应用于《伤寒杂病论》,《本草经集注》首次提到芍药的赤白之分。主流本草著作多认为芍药是平或微寒之品,药味记载以酸、苦两味为主。至于经方中应用芍药是赤芍还是白芍,历代医家见解不一。作者基于临床实践,发现芍药甘草汤止咳平喘作用明显。文章遂以此为例,从《黄帝内经》药性理论出发,探讨芍药的药味及芍药甘草汤中所用芍药是赤芍还是白芍,并追溯古代文献,结合现代实验研究,分析芍药及芍药甘草汤止咳平喘作用的理论根据。依据《内经》药性理论及文献记载,如果用芍药甘草汤治疗“脚挛急”,选用赤芍或白芍均有一定道理:从五味功效、五行系统归属方面来看,芍药甘草汤中的芍药应为酸味、收敛缓急,选用白芍为宜;从升降浮沉理论分析,芍药甘草汤中的芍药应为苦味、走泄活血,选用赤芍为宜。如果拓展芍药甘草汤应用,用以治疗咳喘、疼痛类疾病,取其止咳、止痛、缓解挛急等作用,则选用白芍配伍为佳。  相似文献   

8.
白芍系毛茛科芍药属多年生草本植物芍药栽培品种的根,味苦、酸,性微寒,归肝经。功能:柔肝止痛,养血敛阴。《神农本草经》谓其“主邪气腹痛,除血痹,破坚积寒热疝瘕,止痛,利小便,益气”。主要用于肝气不和所致的胸腹疼痛、痛经、崩漏带下及手足拘挛疼痛等证,一般用量为5~10g。  相似文献   

9.
马民 《时珍国医国药》2005,16(4):291-292
芍药,汉代以前无赤、白之分,通称芍药。《神农本草经》称其能“治邪气腹痛,除血痹,破坚积、寒热、病瘾,止痛”。自梁代陶弘景将芍药分为赤芍、白芍以后,历代医家不断丰富赤、白芍各自的功用,并逐渐重视二者的区别。现代方书多记载白芍能养血柔肝,缓急止痛,敛阴止汗,常用治胸腹胁肋疼痛,泻痢腹痛,自汗盗汗,阴虚发热,月经不调,崩漏带下等;赤芍具有行瘀、止痛、凉血、消肿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一、芍药分赤白说 芍药分为赤白,当始于魏晋以后,六朝之时。陶弘景《本草经集注》曰:“今出白山、蒋山、茅山最多,白而长尺许,余处亦有而多赤,赤者小利。”《重修政和经史证类备用本草》引别本注云:“此有两种,赤者利小便、下气。白者止痛散血。”唐·日华子云:“赤色者多补气,白者治血。”宋·马志《蜀本草》曰:“此有赤白两种,其花亦有赤白二色”。宋·苏颂《本草图经》曰:“芍药有二种,一者金芍药,二者木芍药,救病用金芍药,色白多脂肉,木芍药色紫瘦多脉。”宋·王衮《博济方》云:“治五淋赤芍药一两”、《广利方》云:“治金疮血不止、痛、白芍药一两。”宋·初虞世《初虞世方》云:“治咯血衄血白芍药一两。”《本草纲目》列入草部芳草部类,李时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