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通过对住院老年患者进行电话回访,提高患者及家属的满意度。方法:建立电话回访系统,收集患者回访资料,通过电话回访了解家属对护理工作的意见。将回访效果与未进行回访的效果进行比较。结果:电话回访增加了护患沟通,托近了护患距离,提高患者及家属对医院的满意度(P〈0.05)。结论:对住院患者进行电话回访,是预防和减少医疗纠纷发生的一项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2.
蒋敏锋 《内蒙古中医药》2011,30(15):175-176
目的:探讨通过改进电话回访的方式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患者进行康复指导的效果。方法:将510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的电话回访方式,观察组在电话回访方式上改进了回访次数、回访护士资质,病人信息登记等内容。结果:改进后电话的有效回访率明显提高(P<0.05),患者对术后健康知识的掌握以及对科室的满意度明显提高(P<0.05)。结论:改进电话回访方式能有效提高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患者对康复知识的掌握,从而提高满意度。  相似文献   

3.
总结了我院门诊开展优质护理的措施。主要包括:提高认识、给予人员及后勤保障支持、合理使用人力资源、实行诊区负责制、绩效考评、实施服务补救、开展门诊电话回访、推行预见式护理、人性化管理等举措。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电话回访在肛肠科患者中存在的问题,总结并分析原因,提出防患对策。方法:采用电话回访方式对近7年3600例肛肠科出院患者在出院后由责任护士对其进行电话回访。结果:通过回访了解患者住院期间的感受、今后的需求,发现回访存在的问题。结论:对回访存在的问题提出对策,给今后的工作改进提供了依据,加强护患双方的互动性,缩短与患者之间的距离,提高患者满意度,达到为患者提供优质服务的目的。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神经内科出院患者电话回访工作中存在问题和防范措施,防止指导误差,提高患者的满意度,尽可能避免护患发生纠纷.方法:通过分析我科近3年对285例患者进行电话回访中出现的问题,追究问题发生的原因以及环节,提出7项防范对策并落实.结果:患者满意电话回访,回头再次入住我科患者明显增加,同时还有效地防范了护患纠纷的发生.结论:增强法律意识,重视电话回访,认真细致地做好回访中的各项工作,可有效防止医患矛盾.  相似文献   

6.
总结了电话回访在泌尿外科出院病人中的应用效果。主要包括对出院患者在出院后第1周、第3周和1月末,采用电话回访方式,了解患者出院后恢复情况及遵医情况,并有针对性地进行健康指导等。笔者认为,对出院患者进行电话回访可提高患者的满意度及遵医率。  相似文献   

7.
目的调查电话回访对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依从性的影响。方法将96例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随机分为回访组与对照组,两组患者住院期间均进行系统的髋关节置换术相关知识宣教,回访组患者出院后给予电话回访,1年后以Harris评价标准评定患者髋关节功能,评价两组患者的依从性情况。结果回访组患者的髋关节功能指标明显增高(P〈0.05),依从性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对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进行电话回访,提供知识和心理援助能提高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的依从性;改善患者髋关节功能,提高其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8.
目的:总结基层医院对出院患者电话回访的经验体会,不断改善医患关系,提高服务质量,提高患者满意度。方法:由专职护士对512例出院患者在出院后3天内进行电话回访,征求患者及家属对护理服务的意见及建议。结果:患者均赞同电话回访,反映较多的问题是服务态度冷漠和静脉穿刺技术不高。结论:电话回访满足了患者出院后的健康需求,能更加客观地反映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拓展服务范围,利于提高服务质量,提示护理管理者应重视改善护理人员的服务态度及提高专业技术水平。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医院用问卷调查和出院电话回访形式相结合进行患者满意度调查,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度.方法:通过对我院2010年度单纯问卷形式满意度调查和2011年度以问卷形式满意度调查加出院患者电话回访相结合的调查结果进行分析比较.结果:采用问卷调查结合患者电话回访,进一步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度,提高医院护理服务品位,取得较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0.
目的 通过电话回访对肠造口患者出院后进行健康教育,以提高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降低并发症,促进患者康复.方法 将90例肠造口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45例,对实验组患者出院后1周进行电话回访,回访时间为半年,对照组不实施干预.半年后对两组患者自我护理技能进行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果 电话回访式健康教育能使患者对肠造口有充分的了解、掌握自我护理方法,使患者能应付自如,及早重返工作岗位及自理日常生活,减少并发症.  相似文献   

11.
钟燕  李怡巍 《内蒙古中医药》2014,33(30):163-163
目的:提高孕期质量,减少孕妇门诊产前检查失约,保障母婴安全,减少残障儿的出生。方法:选择2013年7月—9月18周以后的孕妇孕期进行追踪随访,对失约者电话追访,调查分析失约原因,同时采取相应的护理对策。结果:280例孕妇中有失约行为者82例,占16.3%。82例失约者中78例被追访到后都能及时产前检查,4例失访者电话随访有2例在其他医院进行定期的产前检查,2例由于个人原因未检查。结论:孕妇发生产检失约后及时电话随访能提高产检的依从性,及时发现妊娠合并症,及时给予干预,从而提高孕产妇系统保健管理质量。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电话随访对家庭无创通气患者的影响。方法:将河北联合大学附属医院出院的仍需坚持家庭无创通气的106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53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出院指导,干预组在出院指导的基础上进行定期电话随访。1年后比较2组患者对无创通气治疗的依从性、不良反应发生率及血气指标改善情况。结果:干预组对无创通气治疗的依从性高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干预组患者血气指标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电话随访可提高患者无创通气治疗的依从性,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有效改善患者血气指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脊髓型颈椎病的自然史和演变过程,探索其发病发展规律,从而进一步提高对脊髓型颈椎病的认识,为中医药治疗提供理论基础。方法:收集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施杞教授特需和专家门诊(1998 年3 月~2007 年7 月)接受调和气血法中药治疗的、随访2 个月以上、资料完整的80 例脊髓型颈椎病患者,设计相关量表,通过返院门诊复查、电话询问、信函调查等方式再次进行随访,观察上述病例目前的临床症状及各类评分的变化,对量表的结果用SPSS 软件数据统计处理,并作出客观评价。结果:(1)初诊与第一次随访时的40 分评分和JOA 评分总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本组患者经过调和气血法中医治疗后,脊髓功能评分较前提高。(2)继续长期坚持调和气血法中医治疗的患者,第一次随访和第二次的40 分评分和JOA 评分总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本组患者经过长期调和气血法中医治疗,脊髓功能评分较前提高。该组患者初诊和第一次随访的40 分评分、JOA 评分总分差值与第一次和第二次随访的差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提示脊髓功能评分第一次随访时的缓解程度和第二次随访时无明显差异。(3)未能坚持继续调和气血法中医治疗的患者,不论第一次随访脊髓功能评分是否满分,其第一次和第二次随访的40 分评分和JOA 评分总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提示未坚持继续调和气血法治疗的患者,其病情较前加重。结论:调和气血法中医治疗脊髓型颈椎病,近期及远期均具有明显疗效,且疗效稳定。坚持长期调和气血法中医治疗,不仅能预防病情的反复,而且促使病情的进一步缓解。  相似文献   

14.
目的调查拇外翻患者术后门诊随访依从性并提出应对策略。方法通过问卷调查形式,采用电话访谈方法填写调查量表。结果收回有效量表113份,其中依从性好83例(73.45%),依从性差30例(26.55%);依从性与患者年龄、文化程度、手术术肢、拇外翻严重程度无相关性,但受居住地影响。结论患者就诊太远为依从性差的主因,其次为"认为没有必要复查"。针对这些人群,可采取相应措施提高依从性,保证术后疗效。  相似文献   

15.
目的 通过调查医疗机构药师参与慢病管理的现状,客观分析影响因素,为建立合理的慢病管理队伍和药师未来发展方向提供指导。方法 针对全国范围内各级医疗机构药师,设计调查问卷,问卷主体分为3部分内容,分别为基本信息、慢病管理药学服务的开展情况,以及影响药师参与慢病管理的因素。结果 共发放400份调查问卷,回收391份,问卷回收率97.8%。参与调查的医院药师来自全国28个省份,男性113名、女性278名,年龄以31~45岁为主(51.7%,n=202);其中234名来自三级医院(占59.6%),以大学本科(49.4%,n=199)和硕士研究生(34.0%,n=133)为主。参与调查的药师中有204人(52.2%)曾经或正在参与慢病管理。286名药师(73.1%)所在医疗机构设有慢病管理专区。药师参与慢病管理以全职(16.6%,n=65)和兼职(49.6%,n=194)为主。药师参与慢病管理的方式多样,面对面(上门随访)(n=307, 78.5%),电话随访(n=247, 63.2%),短信或微信随访(n=186, 47.6%)。现阶段药师可以完全做到处方审核与调剂(51.2%,n=200)、不良反应监测与指导(37.1%,n=145)、用药咨询与指导(31.2%,n=122),用药依从性教育(23.0%,n=90)。目前影响药师参与慢病管的影响因素包括缺乏提供慢病管理药学服务的资源(77.5%,n=303),患者对药师缺乏信任(67.3%,n=263),缺乏规范化的慢病管理药学服务规范(61.9%,n=242),药师服务费用问题(56.0%,n=219)。结论 药师团队目前已逐步开展或加入慢病管理的队伍,参与此项工作的态度积极,参与的广度有待进一步提高。客观的政策条件也限制了药师的发挥空间(例如:药师收费问题)。政府和医院需要对药师队伍加强专业培训,完善政策支持,让药师未来更好的参与慢病管理。  相似文献   

16.
以农村小型泵站纸质档案及Excel电子文档数据源作为信息化管理的工程背景,分析其信息化管理的方法与实现技术,基于农村小型泵站信息管理内容及其信息化管理软件要实现的目标,选择先进的通用数据库管理系统及图形支撑系统,开发了农村小型泵站信息管理软件,解决了农村小型泵站信息管理中的数据的采集、统一更新、各种查询方式、多种统计、报表的自动生成及输出等,对通用数据库系统ACCESS与通用图形支撑系统AutoCAD联接技术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并通过两者的联接实现从工程位置图动态查询其农村小型泵站数据库中的数据及其反向功能.  相似文献   

17.
目的:对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血管内科2005年1月至2006年12月出院的195例心力衰竭患者的病死率、再住院率等进行随访分析。方法:采取查阅病历、电话随访和家庭访视的方式,记录分析患者住院情况、出院后中药干预情况、再次住院情况以及生存状况等。结果:本中心心力衰竭患者病死率及再住院率有低于国内同时期其它相关报告结果的趋势。结论:在西药规范治疗基础上辨证加用中药治疗心力衰竭,有降低患者病死率及再住院率的趋势。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基于网络及电话的随访延续护理模式在脑卒中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15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7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院内宣教及出院后随访),观察组在对照组护理的基础上,出院后给予网络及电话随访的延续性护理模式。观察2组护理前后日常生活能力(BI)、生存质量及运动功能。结果:BI指数2组干预后均明显升高(P0.05),观察组升高较对照组明显(P0.05)。生存质量各维度评分2组组内干预前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活动能力、自理能力、上肢功能、情绪、个性、体能及生存质量总分2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视力、语言、工作能力、家庭角色、社会角色评分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运动功能、上肢功能、下肢功能评分2组组内干预前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运动功能、上肢功能评分2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下肢功能评分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延续性护理可以提高脑卒中患者出院后的日常生活能力、生存质量及运动功能。  相似文献   

19.
目的:就化瘀通脉汤剂对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48例患者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发生的影响进行随访总结。方法:该研究为一非对照的随访研究。入选病例为2004年5月—2006年5月间成功行PCI术,并于术前1天至术后1个月服用化瘀通脉汤剂的患者,共48例。分别于术后1、6、12个月进行门诊或电话随访,记录入选患者的基线特征、冠脉病变特征、中医症状表现、相关实验室检查及1、6、12个月随访结果。随访终点为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jor锳dverse镃ardiac镋ventds,MACE),包括:心源性死亡、非致死性心肌梗死、心绞痛、靶血管再次血运重建(TLR)、脑卒中、再次PCI或CABG。结果:48例患者中3例(6%)分别于术后1个月左右时失访,其余45例患者均保持联系。长期随访45例患者结果:平均随访时间为(11±3.5)个月,5例(11%)有MACE事件发生,其中心绞痛4例(9%)、脑卒中发生1例(2%),低于国外文献报道的26%的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1]及国内近期有关临床报道的12~15%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2-4]。结论:化瘀通脉汤剂对防治PCI术后MACE事件方面有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天灸治疗的人群对象,观察天灸疗法对不同系统的慢性疾病的治疗效果。方法:随机抽取2010年在我科天灸治疗的85例患者,采用问卷结合电话随访的形式进行回顾性分析,并按主要症状分为:呼吸系统组、消化系统组、慢性疼痛组,分别调查不同系统疾病的疗效。结果:三组患者天灸疗效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不同系统疾病的三组患者疗效间无明显差异,说明天灸疗法对呼吸系统、消化系统和慢性疼痛均有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