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针刀结合拔伸牵引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效果,了解患者治疗前后颈椎曲度的变化。方法:选取黄河三门峡医院2016年3月至2017年5月确诊为椎动脉型颈椎病的10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其中对照组采用药物支持结合拔伸牵引法治疗;观察组选择针刀结合拔伸牵引法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旋颈试验阳性率、颈椎生理曲度、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以及治疗后的临床效果和复发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整体上优于对照组患者,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和对照组旋颈试验阳性率均较治疗前有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且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对照组的颈椎生理曲度值为(5.46±2.02)mm,观察组的为(4.79±0.23)mm,均较于治疗前明显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且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针刀结合拔伸牵引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有助于改善患者颈椎曲度,临床疗效显著,患者的临床症状得到缓解,且复发率低。  相似文献   

2.
王宇澄 《陕西中医》2013,34(7):892-893
目的:观察整脊调曲手法改善青年颈椎病患者颈椎生理曲度的效果。方法:将60例青年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治疗前后分别拍摄颈椎CR片,比较颈椎生理曲度的变化,进行统计学分析。治疗组采用牵引合整脊调曲法,对照组采用牵引合常规推拿法治疗。治疗20次(8周)后统计疗效。结果:治疗组颈椎生理曲度为6.47±2.54mm,组内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组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整脊调曲手法有助于重建颈椎内外的生物力学平衡,有效改善青少年颈椎病患者的生理曲度。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拔伸斜扳推拿法对颈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颈椎生理曲度的作用机制。方法:100例患者随机分为拔伸斜扳推拿法组(治疗组)和药物治疗组(对照组)各50例,采用Borden氏法测量颈椎生理曲度,治疗后对两组患者颈椎生理曲度值的变化进行对照分析比较。结果:治疗后两组颈椎生理曲度值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改善或重建颈椎生理曲度可能是拔伸斜扳推拿法治疗颈椎间盘突出症的作用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华佗药枕对颈椎病患者颈椎生理曲度的影响。方法将46例颈椎曲度改变的神经根型、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针刺结合华佗药枕治疗)23例和对照组(针刺治疗)组23例,采用Borden法测量颈椎生理曲度,疗程结束后对两组患者颈椎生理曲度值的变化进行对照分析。结果治疗后观察组、对照组的颈椎生理曲度值分别为(6.67±1.82)mm、(4.76±1.63)mm。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改善或重建颈椎生理曲度可能是针刺结合华佗药枕治疗颈椎病的作用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卧位整复手法对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颈椎生理曲度改变的影响和临床疗效。方法:12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0例,治疗组以卧位整复手法治疗,对照组以间歇牵引方法治疗。采用Borden氏法测量颈椎生理曲度.并以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记录疼痛程度,观察疗效。结果:2组优良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治疗后2组颈椎生理曲度值分别为(7.15±3.83)mm、(5.55±3.88)mm,差异有显著性意义。结论:卧位整复手法可有效改善或重建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的颈椎生理曲度,临床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6.
仰卧位拔伸及推顶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观察仰卧位拔伸推顶手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疗效。方法:随机将60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分别接受仰卧位拔伸及推顶手法或颌枕吊带牵引治疗。结果:2组总体疗效和主要症状体征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仰卧位拔伸整复手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颈椎动态角度牵引结合透视下正骨手法治疗颈椎曲度异常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19例颈型颈椎病患者行颈椎动态角度牵引治疗2周后,透视下采用旋提推顶手法整复,治疗前后均拍摄颈椎侧位X线片,观察治疗前后的颈椎曲度并测量弓弦值。结果:治疗前NDI评分比治疗后减少了22.1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治疗前Borden值比治疗后Borden值增加了5.234m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临床治愈81例(68.1%),显效22例(18.5%),有效10例(8.4%),无效6例(5.0%),总有效率95.0%.结论:颈椎动态角度牵引结合透视下正骨手法治疗能明显改善颈椎病患者的临床症状,恢复颈椎生理曲度。  相似文献   

8.
目的:评价引颈拔伸指压手法结合牵引改善颈椎反曲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临床确诊有颈曲改变的患者66例,将其随机分为手法结合牵引治疗组和常规牵引对照组各33例.观察治疗前后颈椎C值的改变,并进行疗效评定.结果:手法结合牵引组,患者治疗前后C值差为6.66±3.79mm;单纯牵引组C值差为3.89±2.44mm,两组C值改变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引颈拔伸指压手法结合牵引治疗对颈椎反曲的改善有确切效果,可以作为改善颈椎反曲的治疗方法加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通过脊柱微调手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观察颈椎曲度的改善情况,探讨分析手法作用机理。方法:4家医院将137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脊柱微调手法治疗组(77例)和牵引对照组(60例),测量治疗前后颈椎X片颈曲值。结果:颈椎曲度改善程度上,手法治疗组亦优于牵引对照组(P0.05)。结论:脊柱微调手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获效的可能机理之一是恢复颈椎生理曲度。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仰卧位颈椎定点拔伸推顶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及分析。方法:将临床诊断为神经根型颈椎病的病人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分别采用①理筋手法+定点拔伸推顶法,②理筋手法+颈椎牵引。采用"颈椎病治疗成绩评分表"进行评分,计算改善率,进行疗效观察。结果:共收治病例181例,其中治疗组96例,对照组85例。两组治疗前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75,P>0.05),治疗1个疗程后两组患者颈椎病治疗成绩评分都增加,两组与治疗前评分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治疗后治疗组评分、治愈率、总有效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仰卧位颈椎定点拔伸推顶法是根据神经根型颈椎病的发病机制,结合颈椎的解剖结构特点而形成,能纠正紊乱的颈椎椎体及小关节,临床操作简单,舒适安全有效,易于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