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目的:探讨肺结核大咯血的观察及急救护理。方法:选取56例肺结核大咯血患者,加强咯血前诱因与先兆的观察,充分做好抢救准备,在发生大咯血时实施积极有效的急救护理措施,防止大咯血窒息、失血性休克死亡。结果:通过细致护理,本组患者的抢救成功率较高。结论:细致观察和护理有助于改善大咯血的预后。  相似文献   

2.
肺结核是由结核杆菌感染肺组织引起的慢性传染病。咯血是肺结核常见并发症之一,患者可因反复咯血引起窒息而死亡,故密切观察病情和正确的护理,对争取抢救时间有十分重要意义,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1临床资料2000~2004年共收治的48例肺结核咯血患者,男36例,女12例;年龄18~65岁;并发症有失血性休克3例,窒息5例,经抢救治疗后死亡2例。余好转出院。2病情变化的密切观察2.1咯血先兆观察:患者表现主要有咽喉发痒、胸闷加剧、胸内发热、全身发麻、口渴,其中以胸部不适感和咽喉发痒为先兆表现者居多,先兆表现后出现大咯血的时间长短不一,口感咸或甜者多在3~5分钟内发生咯血。胸内发热者多在30分钟内发生咯血,多数患者在出现先兆症状后1小时内出现大咯血,个别患者则长达12小时。2.2窒息先兆的观察:当患者大咯血突然中止,随之出现胸闷、精神紧张、牙关禁闭、神志模糊、面色灰暗、紫绀、呼吸浅促等为窒息的先兆表现。3临床护理3.1消毒隔离:在病人接受检查治疗期间,行呼吸道隔离,教育病人养成良好卫生习惯,用专用的痰杯接痰,10%来苏水浸泡2小时后倾倒。痰杯每3~4天煮沸消毒1次,接触患者戴隔离口罩,病房采用紫外线循环风消毒每日30分...  相似文献   

3.
目的:总结33例肺结核大咯血患者的护理经验,探讨肺结核大咯血的护理要点和注意事项,以指导临床。方法:加强心理护理、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向患者宣教大咯血时的注意事项、做好消毒隔离,防止疾病的播散。结果:经积极治疗和正确护理,除1例由于支气管阻塞致窒息死亡,其余患者全部痊愈。结论:运用整体护理程序,既利于止血,又可防各种并发症发生。  相似文献   

4.
摘要:目的:探讨基层医院肺结核大咯血患者的临床急救及护理方法,提高止血成功率,指导临床护理工作。方法:对52例肺结核伴大咯血患者采取积极措施和精心护理及健康指导,观察护理效果。结果:48例存活,2例死亡,2例放弃治疗自动出院。结论:通过52例急救与护理,我们认为对肺结核伴大咯血患者,应积极及时抢救,并采取有效护理措施,减少窒息发生率,提高大咯血患者抢救成功率。  相似文献   

5.
纪同玲 《内蒙古中医药》2012,31(14):131-132
肺结核咯血患者发生咯血时,护理人员应实施积极有效的护理能够防止因咯血引起的窒息,可提高护理人员对患者的抢救成功率。  相似文献   

6.
目的预防肺结核咯血患者窒息发生。方法采用评估患者病情,密切观察病情变化,根据咯血量的多少采取相应的止血措施,防止发生窒息,失血。结果并发窒息2例,好转37例,死亡1例。结论护理对于提高肺结核咯血患者治愈率,减少并发症,降低死亡率将起到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并加强对肺结核大咯血患者的护理。方法:观察肺结核合并咯血病人的病因、临床症状、体征,抢救和治疗及细心、周到全方位的对病人进行基础护理和心理护理。结果:及时采取有效的治疗和护理,对降低咯血致肺结核患者死亡发生率非常重要。结合肺结核大咯血患者,密切观察大咯血的先兆表现和发生规律,并及时给予相应护理,提高了肺结核咯血患者的预后效果和降低了肺结核咯血的死亡率。结论:肺结核大咯血是急危重症,抢救一定要争分夺秒,还要娴熟、敏锐、镇静,基础护理和心理护理可明显提高肺结核合并咯血病人的救治率和肺结核的治愈率。  相似文献   

8.
大咯血患者有急、重、危、速的特点。在治疗上须分秒必争 ,若不及时救治易出现休克、窒息等 ,有猝死的危险 ,只有及时有效地采取治疗、护理措施 ,才不致贻误病情。笔者近几年观察到经中西医结合治疗、护理的大咯血患者 ,病死率明显降低 ,护理工作的成败在某种程度上决定着疾病的预后。1 密切观察病情1.1 密切观察咯血、窒息先兆 :大咯血者多有先兆症状 ,以咽喉部症状最为常见 ,表现为咽喉部发痒、梗塞感 ,其次为胸部憋闷、发热、不适、恶心、心慌、气短和情绪异常。护士要熟悉咯血先兆并能及时发现 ,以便及时抢救。在大咯血时 ,护士应帮助…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支气管动脉栓塞术治疗肺结核大咯血的临床价值,提高大咯血抢救的成功率.同时通过护理观察及研究,及时发现病情变化,积极对症处理,促进患者康复.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支气管动脉栓塞术治疗肺结核大咯血的临床价值,提高大咯血抢救的成功率。同时通过护理观察及研究,及时发现病情变化,积极对症处理,促进患者康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