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杨清华 《四川中医》2009,(10):38-40
目的:探讨目前中医药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机制与药物研究进展。方法:检索近几年来应用中医药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基础和临床研究成果。结果:中医药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疗效肯定且经济、安全。结论:中医药治疗慢性心力衰竭是一种可行性方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总结探讨目前国内慢性心力衰竭的中医药研究进展,从而为中医药治疗慢性心力衰竭提供参考。方法:检索近年来中医药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疾病的文献,从慢性心力衰竭病因病机、辨证分型论治、治则治法、实验研究、中西医结合、中药注射剂及成药运用方面进行归纳、总结、分析。结果:中医药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理法完备,剂型多样,临床疗效肯定。结论:中医药在慢性心力衰竭治疗方面具有独特优势,可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减轻临床症状、延缓疾病进展、降低死亡率。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随着慢性心力衰竭患病率和致死率的增加,中医药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优势日渐被人们关注。而为了揭示中医药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现代机制及提高其治疗疗效,中医药治疗慢性心衰的机制研究也成为医者研究的热点。本文主要研究国内外中医药对慢性心衰的治疗机制文献,探讨中医药治疗心衰的现代治疗的可能靶点,为临床运用中医药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慢性心力衰竭是多种心脏疾病的终末阶段,西医对心衰的治疗已形成较为规范的系统,但其预后仍较差。现有研究表明,中医药在慢性心力衰竭治疗中有一定优势,主要体现在缓解症状,提高生存质量等方面。本文收集并分析近年来中医药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系统评价,以了解慢性心力衰竭治疗中中医药的应用现状以及疗效评价指标选择情况,为慢性心力衰竭治疗合理选用中医药提供参考,并指出当前系统评价的局限性,以期为进一步研究提供方向。  相似文献   

5.
中医药治疗慢性心力衰竭具有独特的优势,能够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提高生存质量,但目前中医药治疗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评价主要套用西医的评价体系,侧重于理化指标的变化,无法体现中医药自身的优势特色。现就中医药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评价指标应用现状进行综述,以期更好地了解目前中医药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评价状况,为建立中医特色的疗效评价体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慢性心力衰竭(CHF)是心血管疾病的终末期表现和最主要死因,是重要的世界公共卫生问题,其5年存活率与恶性肿瘤相当,因此,对慢性心力衰竭预防、治疗等方面的研究,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现代医学通过有效的治疗手段降低了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病死率。近年来,中医药防治慢性心力衰竭的实验与临床研究也逐步增多。结果显示,中药在改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预后、提高患者生存质量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中医药在防治慢性心力衰竭的机制方面的研究亦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已有的结果显示,中医药防治慢性心力衰竭具有显著的多机制、多靶点的优势。  相似文献   

7.
从病因病机、辨证论治、实验研究、临床研究等方面对中医药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研究进展进行概述,并指出了中医药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研究现状的不足及今后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8.
慢性心力衰竭是常见内科疾病,是由各种病因所致心脏疾病的终末阶段,目前关于中医药治疗心力衰竭的研究报告,疗效评价说法不一。本文针对慢性心力衰竭中医药治疗的疗效评价的众多方法进行研究,为所有从事心力衰竭研究的科研人员及临床工作者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慢性心力衰竭是现代医学一大难题,流行病学报道,其发病率每年递增,死亡率近年急剧提高,且有年轻化趋势,其5年存活率与恶性肿瘤接近。临床上运用中医药联合西医常规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优势越来越明显,综合2014至2019年相关文献,本研究从病因病机、辨证分型及中医药治疗4个方面对中医药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研究进行综述,以期更好地指导临床并提出建设性意见。  相似文献   

10.
《中国心力衰竭诊断与治疗指南2014》进行了诸多内容的重要更新,其中中医药(芪苈强心胶囊)治疗心力衰竭的研究首次被纳入并进行了推荐,这一重要信息提醒我们慢性心衰的治疗迎来中西医结合时代,应重视和加强中医药防治心力衰竭的深入探索。故结合芪苈强心胶囊临床研究的循证基础,就在循证医学思想指导下如何开展中医药及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研究,制定慢性心力衰竭的中西医结合治疗策略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