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张锡纯不仅因审病洞见隔垣、用药专而量重著称,且以其善用活血化瘀药在医林中尤擅盛名。据初步统计,在其所著《医学衷中参西录》中用活血化瘀方剂达50余首,所治病证不下百余种。现将他运用活血化瘀药的主要经验归纳如下: 1 治劳瘵、虚劳喜用鸡内金、三棱、莪术 张氏指出:“人身经络,皆有血融贯其间,内通脏腑,外溉周身,血一停滞,气化即不能健运,劳瘵恒因之而成。”认为瘀血内停,阻  相似文献   

2.
虚劳亦称虚损,是多种慢性虚弱性疾病发展到严重阶段的总称。但是与近代所述的劳瘵不同。现在一般认为:凡体弱致病或久病体虚,脏腑亏损,气血虚弱而表现出各种虚损证候者,皆属本病的范畴。由此可见,虚劳病在临床上也是较常见的证候之一。历代医家对虚劳论述甚多,早在《内经》中就有“五劳所伤”,“精气夺则虚”,“阳虚  相似文献   

3.
谈虚损     
<正> 叶氏《临证指南》谓:“精血夺为虚,虚而不能自复为损”。其后章虚谷复申其义谓;“本元亏为虚,脏真伤为损”。据此虚损之含义,应为其人元气精血亏虚,进一步损伤脏腑,形成长期不能恢复的一种内伤疾病。“虚”首见于《内经》,即《素问·通评虚实论》中所谓:“精气夺则虚”。“损”则先见于《难经》,有所谓“脉有损至”“损脉之为病”及“治损之法”等诸条。虚损并称定为病名,始于金·刘完素,而系统论述本病,则早在汉·张仲景,张氏将本病称为“虚劳”,魏念庭诠解虚劳之义为:“虚劳者,因劳而虚,因虚而病也”。后世亦将本病称为“劳损”、“劳伤”等,总认为与劳有关。细推此一“劳”字,有以下三方面含义:一、长期形体过劳或不劳,均  相似文献   

4.
张锡纯“临证最喜用熟地”,在其所著《医学衷中参西录》全书中,提及熟地黄的就有80多处,以熟地黄组成的方剂共5首。他认为熟地黄“性微温,甘而不苦”,临床应用可“治阴虚发热,阴虚不纳气作喘,劳瘵咳嗽,肾虚不能漉水,小便短少,积成水肿”,各脏腑阴分虚损者,“熟地黄皆能补之”。本文就张氏运用熟地黄的经验,主要归纳为以下几方面:(一)滋补肾阴张氏云熟地黄为“滋阴补肾主药”。他用熟地黄组方的既济汤,薯蓣纳气汤、济阴汤、滋阴固下汤、加味理中地黄汤5首方剂均以熟地黄滋补肾阴。在分析既济汤能治“大病后阴阳不相维系,阳欲上脱”,“一切阴阳两虚,上热下凉之证”时,指出其病机“皆因真阴  相似文献   

5.
近代名医张锡纯,在其《医学衷中参西录》中,对瘀证论治,议病阐发玄微,治法创方议药别开生面。今就个人领悟,将其心旨串要于下: 承先启后,论法创立新说张氏论瘀,推崇仲景,并对王清任治瘀大法称赞备至。张氏论瘀有以下几方面: 1.瘀为劳之根由,劳必兼瘀:张氏曰:“人身经络,皆有血融贯其间,……血一停滞,气化即不健运,劳瘵恒因之而成。是故劳瘵者肌肤甲错,血不华色,即日食珍馐服参苓,而分毫不长肌肉,壮筋力。或转消瘦支离,日甚一  相似文献   

6.
“倒仓法”首见于《格致余论》,是朱丹溪根据老师罗知悌及金元医家张从正、李杲的学术思想,结合自己临床经验创立的治疗方法。此法是将黄牛肉用长流水煮糜烂,融汤为液取净汁,文火熬成琥珀色,少时饮用数十盅,虚者可补益虚损、润泽枯槁,实者可涌吐下利、祛除病根,达到补虚祛积、虚实并治的效果。“倒仓法”可用于治疗瘫痪、劳瘵、蛊胀、癞疾等疑难杂症,经后世医家继承与发展,扩大了其应用范围,改良了其服用方式,明确了祛积补虚先后次序,拓展了药用新材,为治疗疑难杂症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7.
中医对结核病的认识在古代文献中并无“肺结核”这个病名,根据中医书籍各家的记载,主要是包括在“肺劳”之内,此外更有“劳瘵”“虚劳”“风劳”“虚损”传尸”“尸注”“鬼注”……等名。在内经玉机真藏论上说:“大骨枯稿,大肉陷下,胸中气满,喘息不便,内痛引肩项”。宣明五气篇上说:“五劳所伤,久视伤血,久卧伤气,久坐伤肉,久立伤骨,久行伤筋,是谓五劳所伤”这些记载大部分是包含着一些慢性消耗性疾患,也说明了远在秦汉以前就有类似结核病的  相似文献   

8.
虚劳是多种虚弱性疾病的总称,它包括由于脏腑、气血虚损所致的各种疾病,也包括了具有传染性的劳瘵在内。宋老以调理著称,他兼收各家之长,尤其对绮石治虚的学术思想,在临床上有更多的运用和阐发,因而对虚劳疾患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这里仅就宋老治疗虚劳的主要特点归纳如下。一、重视肺、脾、肾虚劳病的范围甚广,五脏六腑,阴阳气血,都可由虚至损,积损成劳。其病情复杂,传变亦多,古有五劳、六极、七伤等症,又立注病、蒸病诸名,分门异治,重见复出,使临床辨证施治难以掌握要领。宋老认为,治理虚劳当抓  相似文献   

9.
吴澄汇集历代名贤治虚劳精华,将虚损分为内损、外损,并详细论述了虚损四大症。他首创“外损致虚”学说,临证上立“解托”与“补托”二法;重视“脾土之阴”,进一步提出“理脾阴”法治虚损。另详论“人参”固护正气。吴氏充实和发展了前人关于虚损证的内涵,对后世医家影响颇深。  相似文献   

10.
虚劳,始见于《金匮要略》,后世文献将其分为虚损和劳瘵两门。明末医家汪绮石擅长诊治虚劳,独创一家之言,其学术思想和治学方法,在他所著的《理虚元鉴》一书中可见一斑。他对于虚劳的病因阐述,病机剖析,卓见纷披,自成一体;谈防论治,立法遣药,灵机活泼,独具一格。正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