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邱平 《天津中医药》2002,19(2):29-30
<金匮>半夏厚朴汤证,俗称为"梅核气",在临床中极为常见.古今学者均认为其证为七情郁结,气滞痰凝,上逆于咽喉所致.辞书均认为多见于癔病、慢性咽炎等病.笔者在临床中观察到,此病与胃食管反流病有关.为探明病源,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研讨古今中外文献,分析发病机理;以方测证;临床治疗映证等方式,相互论证.探明胃食管反流是半夏厚朴汤证的主要病因之一.  相似文献   

2.
梅核气属于"郁病"范畴,是身心疾病的一种类型,与胃食管反流病有一定的关系.病在上、因在下、治在中,是脾胃、肝肺气机升降失调的结果.治疗可在半夏厚朴汤理气疏肝的基础上,根据病情进展后所呈现兼症的不同而采取相应的措施.清热、养阴均偏离了梅核气以虚为主的病机特点非临床治疗所适宜.  相似文献   

3.
中医学认为,胃食管反流病发病机制多为肝失疏泄,气机逆乱,胃气上逆所致,属中医学"胃脘痛"、"嗳气"、"吐酸"、"嘈杂"等病范畴。中医药治疗本病在临床上取得了可靠的疗效,其中东汉张仲景所创部分经方也切合其病机而起到治疗作用,尤其是在减少复发率方面跟西药对照效果显著。列举5个有代表性的经方(四逆散、小柴胡汤、半夏泻心汤、旋覆代赭汤、小陷胸汤),综述了近年来经方加减治疗胃食管反流病的研究现状。在经方治疗胃食管反流病方面取得成绩的同时,也遇到了亟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半夏厚朴汤加味治疗胃食管反流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1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65例,予半夏厚朴汤加味治疗,对照组45例,以奥美拉唑和多潘立酮治疗.两组均以2周为1疗程,2疗程后判定疗效.结果:治疗组65例,治愈40例,显效11例,有效8例,无效6例,有效率为90.77%.对照组45例,治愈19例,显效12例,有效7例,无效7例,有效率为84.44%.两组有效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半夏厚朴汤加味治疗胃食管反流病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5.
本文从肝胃之间的脏腑关系,建立证型的原则以及现代文献对肝胃不和证型的描述,分析得出肝胃郁热的说法不够明确.在没有指出肝胃郁热具体的临床表现而缺经证型是不符合建立证型原则的.同时指出,所谓的肝胃郁热证应该包含在肝胃不和证里面,因此在胃食管反流病中医辨证分型同时提出肝胃不和与肝胃郁热实际上是犯了概念不清、逻辑不明的错误.  相似文献   

6.
目的 观察自拟方清肝和胃汤治疗胃食管反流病(肝胃郁热证)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2019年1月—2020年12月于威海市中医院脾胃病科就诊的符合条件的患者120例作为研究对象。应用随机分组法将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患者。对照组给予雷贝拉唑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自拟清肝和胃汤治疗,总疗程为3个月,比较2组患者胃镜下炎症疗效、中医临床疗效、中医证候积分等指标。结果 治疗后,治疗组患者各项观察指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自拟清肝和胃汤治疗肝胃郁热型胃食管反流病的效果显著,该方剂是治疗肝胃郁热型胃食管反流病的有效方法,能够有效消除或改善临床症状,缩短疾病治疗周期,促进胃食管反流病的恢复。  相似文献   

7.
《金匮》半夏厚朴汤证探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邱平 《天津中医》2002,19(2):29-30
《金匮》半夏厚朴汤证,俗称为“梅核气”,在临床中极为常见。古今学者均认为其证为七情郁结,气滞痰凝,上逆于咽喉所致。辞书均认为多见于癔病、慢性咽炎等病。笔者在临床中观察到,此病与胃食管反流病有关。为探明病源,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研讨古今中外文献,分析发病机理;以方测证;临床治疗映证等方式,相互论证。探明胃食管反流是半夏厚朴汤证的主要病因之一。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半夏厚朴汤加味治疗胃食管反流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1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65例,予半夏厚朴汤加味治疗,对照组45例,以奥美拉唑和多潘立酮治疗。两组均以2周为1疗程,2疗程后判定疗效。结果:治疗组65例,治愈40例,显效11例,有效8例,无效6例,有效率为90.77%。对照组45例,治愈19例,显效12例,有效7例,无效7例,有效率为84.44%。两组有效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半夏厚朴汤加味治疗胃食管反流病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9.
从经方入手,搜集了近10年各医家运用经方治疗胃食管反流病的记载,从肝胃不和证、肝胃郁热证、痰气交阻证、脾胃虚弱证、寒热错杂证5个常见证型逐条论述经方临床运用,以期扩大经方使用范围,展现经方在治疗胃食管反流病之优势所在,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参考文献43篇。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总结胃食管反流病(GERD)的常用方剂及药对规律.方法 检索1994-2014年中医药治疗GERD的相关文献,提取辨证分型、用药等信息,建立Microsoft Excel 2003数据库,采用Crosstabs方法分析各证型、方剂、药对出现频次.结果 共纳入文献350篇,常见6种基本证型,依次为肝胃不和证、脾虚湿热证、肝胃郁热证、痰气交阻证、中虚气逆证、脾胃虚寒证;共使用方剂109个,中药143种.GERD肝胃不和证治疗以柴胡疏肝散为主;脾虚湿热证以半夏泻心汤居多;肝胃郁热证常用左金丸;痰气交阻证以半夏厚朴汤为主;中虚气逆证以旋覆代赭汤为主;脾胃虚寒证黄芪建中汤多见.文献中高频使用的药对组合是半夏-黄连、黄芩-黄连、芍药-甘草、柴胡-白芍等共19对.结论 中医药治疗GERD重视辨证论治的思想,多在主方、主药的基础上,综合考虑本证型病机特点,适当配伍其他类药物,或使其兼顾病机更加广泛,提高主药治疗效果,或防止主药作用太过,佐制其潜在副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