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以中医学阴阳理论和八纲辨证思维为指导,采用“阴阳球-八纲数学模型”对治疗消渴病的代表医家张锡纯、施今墨、祝谌予、吕仁和的经典医案用药进行量化表达和空间定位数理解析,直观展示四位医家治疗消渴病的思维变换轨迹,总结其治疗消渴病用药的数学规律。结果发现虽然各医家所持治疗观点和思路有所不同,但在模型空间中其用药本质却有共同之处,即方药空间质点对应的证的分布均为里实热象限、里虚寒象限,这一结论可为临床论治消渴病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基于方证对应理论,利用数学三维空间原理解析《金匮要略·胸痹心痛短气病脉证治》篇病脉证治,使用“阴阳球-八纲三级结构系统数学模型”软件描述模型上的方剂质点和矢量变化以显示相对应证的变化,寻找其可能客观存在的规律.以“阴阳球-八纲三级结构系统数学模型”软件为工具,对《金匮要略·胸痹心痛短气病脉证治》篇10首方药在三维空间中的分布情况进行解析.金匮要略治疗胸痹心痛的方药在第四、七、八象限,其他象限未见;“阳微阴弦”病机与热、虚、实有关.金匮要略治疗胸痹心痛多见里实寒证,有6首方药位于第八象限.在模型上数学解析显示,10首方药治疗胸痹心痛的证型有里实寒证、表实寒证、里虚寒证,这与《金匮要略》论述相吻合.里实寒证是胸痹心痛的主证,根据方药在第八象限的分布情况看,由于“证”的轻重不一样,有多首方剂对该“证”从“里”、“实”和“寒”不同角度为主进行纠正.根据方证质点和矢量在模型中的变化,直观地展示作者的辨证思维在三维空间的变换轨迹,凸显出方证对应规律.  相似文献   

3.
王旭高为清代著名医家,通过研究《王旭高医案》《王旭高医书六种》中有关痰证医案和论述,分析和总结了王旭高对痰证病因病机的独特认识、治疗痰证的特色治法及其用药特点。  相似文献   

4.
<正>王泰林,字旭高,清代著名医家,其著作有《西溪书屋夜话录》、《环溪草堂医案》、《王旭高临证医案》等。柳宝诒谓"吾乡有疑难证,无不求治于先生者,先生必沉思渺虑……先生必访悉之,令其再诊,以竟厥功。故其所存方案,无不光坚响切,无模糊影响之谈。"(《评选环溪草堂医案序》)可见王泰林诊治疾病慎重严谨,值得深入研究。兹选择《王旭高临证医案》治疗消渴病经验分析如下,以供学者参考。1三消劫阴,壮水制阳  相似文献   

5.
自西汉淳于意创立"诊籍",此后之中医名著皆有散在医案记载,至明清两代已有《名医类案》《续名医类案》等医案专著问世,现代医家更有将临证心得整理成医案传世。《医理真传》指出:"医学一途,不难于用药,而难于识症;亦不难识症,而难识阴阳"。本医案以"首辨阴阳"为纲,以"再辨六经"为目,以"固护阳气"为魂;所用之理,源于《黄帝内经》,以"经"为宗;所用之法,源于《伤寒论》,以"论"为旨;所用方药,源于经方,以经方为范本;此模式可为医案研究开辟新途径。  相似文献   

6.
王旭高不仅善治肝病,而且对于噎膈的治疗亦有独特的临床经验。通过对《王旭高临证医案》"噎膈反胃门"篇中的噎膈医案进行探析,归纳总结其辨治噎膈的经验为:噎膈之证,痰为之根;噎膈之证,气郁为多。对于中医噎膈临床治疗具有参考意义和价值。  相似文献   

7.
目前关于消渴的病因病机研究已经从历代"阴虚为本、燥热为标","上消在肺、中消在胃、下消在肾"的八纲辨证、脏腑辨证研究,转为消渴之气血津液精病变、经脉肉皮骨病变等较之细小、微观方面的研究,并取得疗法上的突破和良好临证效果。但是本篇试从消渴病程中,肝脏参与程度及范围,论述肝郁在整个消渴病因病机中地位,以期为临证治疗提供一点帮助。  相似文献   

8.
清泻肝郁胃热法在消渴病治疗中的地位和作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糖尿病属于中医学消渴病的范畴。很多医家力倡治上、中、下三消,并且立足滋肾养阴,燥热较甚时,可以佐以清热,下消病久,阴损及阳者,宜阴阳双补之论,然而验之临床有效者虽有,无效者亦甚多见。因此三消辨证方法,不能适应消渴病辨证的全貌,经临床观察消渴病中尚存在肝郁胃热证。1 消渴病肝郁胃热证产生的机制1 1 肝经郁热 历代医家对消渴病的发病,都十分注重精神因素的作用,认为七情所伤,可导致肝气郁结,久郁化火伤阴。《内经》首先阐明了消渴病与肝脏功能失调有着密切的关系。其后不少医家也认识到这一问题,如唐·王焘《外台秘要》亦载消渴…  相似文献   

9.
刘茜  李磊  陈桂敏 《国医论坛》2019,34(5):13-14
许叔微是南宋著名医家,《伤寒九十论》载有许氏临证治疗的九十例病案,其中六十一例为经方医案,许氏能宗《内经》之理,通仲景之方,将八纲辨证与六经辨证相结合,辨清表里虚实,治疗上重视脾肾,开温补先河,方药运用精当,尤擅灵活变通。《伤寒九十论》在医案学的发展及仲景学术的继承上起到了重要作用,许氏的治疗经验对当今的临床具有重要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
《辽宁中医杂志》2017,(2):378-379
清代医家王旭高论证遣方、议病用药颇善权变。观其医案,王氏治疗心系病证多从痰瘀论治,辨证明晰,施治巧妙,取效非凡。兹作者不揣浅陋,试析王氏从痰瘀论治心系病证经验如下,冀有益于临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