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电针对佐剂性关节炎大鼠脾细胞IL—1和IL—2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3  
目的 为了探讨电针(EA)对炎症痛镇痛的外周机制,观察EA对佐剂性关节炎(AA)大鼠脾细胞中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1(IL-1)和白细胞介素2(IL-2)活性的影响。方法 用福氏完全佐剂造成佐剂性关节炎,电针刺激悬钟和昆仑穴,用H^3-TdR掺入法和MTT显色法分别检测IL-1和IL-2的活性。结果 EA对AA大鼠镇痛的同时,能够提高细胞因子IL-1和IL-2的活性。结论 EA对炎症痛镇痛的外周机制与其提高细胞因子IL-1和IL-2的活性有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 观察艾灸对佐剂性关节炎大鼠足跖肿胀度和滑膜组织 N F-k B表达的影响。方法  40只大鼠随机分为 4组 ,除空白组外用弗氏完全佐剂造模 ,麦粒灸大鼠“肾俞”、“足三里”,检测足跖肿胀度、滑膜组织 NF-k B表达。结果 造模后 ,大鼠关节肿胀明显 ,NF-k B表达显著升高至 1770 .0 0± 15 7.48μm2 (P<0 .0 1) ,艾灸治疗后 ,足跖肿胀度降低 (P<0 .0 1) ,N F-k B降低至 112 8.33± 134 .2 3μm2 (P<0 .0 1)。结论 艾灸治疗可明显清除局部组织中 NF-k B,并可能由此改善局部组织的细胞凋亡异常 ,抑制局部组织的增生 ,从而减轻局部组织的炎症、水肿等症状  相似文献   

3.
麦粒灸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疗效观察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观察麦粒灸法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符合诊断标准的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60例,采用麦粒灸进行治疗。结果 60例患者经治疗后总有效率为96.6%。治疗后患者晨僵时间、关节肿胀数、关节疼痛数、双手握力等症状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结论麦粒灸是一种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4.
天灸对佐剂性关节炎大鼠IL-2、胸腺、脾指数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天灸对佐剂性关节炎大鼠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建立与RA病理变化基本相似的佐剂性关节炎(AA)大鼠模型,应用观测、放免方法,观察天灸单穴命门、关元穴对关节炎症状的影响及免疫作用。结果:对跖厚的影响:天灸两穴均可减小跖厚,减轻多发性关节炎和耳尾部炎性结节;对IL-2:两穴均可降低IL-2;对胸、脾指数:天灸两穴均可提高胸指数,降低脾指数但两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对IL-2的影响中天灸关元、命门穴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天灸关元穴优于天灸命门穴组(P<0.05~0.0083)。结论:天灸单穴命门、关元能提高AA大鼠IL-2水平,改善胸腺萎缩和脾脏肿大,对胸腺、脾脏起到了细胞保护作用,有类似抗原的免疫作用,能恢复和促进脾淋巴细胞活性,诱生和促进IL-2的分泌,具有正向的免疫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别观察天灸关元、命门穴对佐剂性关节炎大鼠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探究关元、命门穴之间在细胞免疫调节方面的差异。方法:建立与类风湿性关节炎(RA)病理变化基本相似的佐剂性关节炎(AA)大鼠模型,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组、天灸命门组、天灸关元组,测定血清中IL-2含量;计算胸、脾指数。观察天灸单穴命门、关元穴对关节炎症状的影响及免疫作用。结果:(1)对于IL-2:两穴均可升高IL-2,天灸关元、命门穴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天灸关元穴优于天灸命门穴组(P0.05);(2)对胸、脾指数:天灸命门、关元穴均可提高胸指数,降低脾指数,但两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天灸关元、命门穴均能提高AA大鼠IL-2水平,具有正向的免疫调节作用。天灸关元穴对AA大鼠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优于天灸命门穴。  相似文献   

6.
舒关清络冲剂对佐剂性关节炎大鼠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弗氏完全佐剂造成大鼠佐剂性关节炎(AA)动物模型,观察了舒关清络冲剂对白细胞介素1(IL-1)、前列腺素E2(PGE2)、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及病理形态学、超微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舒关清络冲剂 能明显降低AA大鼠血清IL-1和PGE2水平 ,升高血清SOD值,并能减轻关节组织和细胞超微结构的病理损伤。提示舒关清络冲剂 具有抑制炎症介质和细胞因子异常产生、抗氧化减轻关节病变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麦粒灸对类风湿关节炎大鼠TNF-α、IFN-γ的影响   总被引:16,自引:2,他引:14  
陈晓莉  黄迪君  郝亮  唐勇 《针刺研究》2002,27(3):201-204
目的 :探讨麦粒灸对类风湿关节炎大鼠TNF α、IFN γ的影响。方法 :以佐剂性关节炎(AA)作为类风湿关节炎大鼠模型 ,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麦粒灸治疗组、麦粒灸加去肾上腺组、麦粒灸加假手术组 ,麦粒灸“肾俞”、“足三里” ,检测TNF α、IFN γ含量变化。结果 :正常对照组、模型组、麦粒灸治疗组、麦粒灸加去肾上腺组、麦粒灸加假手术组大鼠血清TNF α水平分别是1 2 .1 3± 9.0 1 pg/mL、46.75± 1 6.77pg/mL、1 3 .2 5± 8.64 pg/mL、3 1 .88± 2 4.3 4pg/mL、6.88±4.1 7pg/mL ;正常对照组、模型组、麦粒灸治疗组、麦粒灸加去肾上腺组、麦粒灸加假手术组大鼠血清IFN γ含量分别为 470 .2 3± 1 0 2 .0 1ng/L、1 45.58± 46.65ng/L、451 .1 4± 98.64ng/L、2 53 .88±75.44ng/L、42 5.97± 1 1 4.1 7ng/L。结论 :麦粒灸下调AA大鼠血清TNF α水平和上调AA大鼠血清IFN γ水平 ,二者均有赖于肾上腺的完整。  相似文献   

8.
不同组合穴位涂敷对大鼠佐剂性关节炎的疗效比较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 :为临床应用“关节炎Ⅲ号”穴位贴敷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时选择最佳配穴处方提供依据。方法 :大鼠足跖皮内注射福氏完全佐剂诱导关节炎模型 ,观察自制“关节炎Ⅲ号”不同组合穴位涂敷对模型大鼠关节炎指数、左右后肢跖围的动态变化和关节的病理变化 ,以及血清、脾、关节浸液中的白细胞介素 1 β(IL 1 β)与前列腺素E2 (PGE2 )的浓度变化的影响。结果 :各治疗组大鼠的关节炎指数、跖围与模型组大鼠比较均有显著降低 ,其中系统取穴组见效最快 ,远道取穴组次之 ,局部取穴组见效最慢。造模后大鼠关节有明显的病理改变 ,经治疗各组炎症级别有所下降 ,以系统取穴组最明显。造模后大鼠各样本的IL 1 β浓度均上升 ,各治疗组IL 1 β浓度与模型组比较有一定差异 ,但以关节浸液中的IL 1 β浓度的降低为明显 ,并以远道取穴的效果较好 ;不同组合穴位涂敷均能降低模型大鼠关节浸液中升高的PGE2 浓度 ,以局部取穴为好。结论 :“关节炎Ⅲ号”穴位涂敷对大鼠佐剂性关节炎有效与对IL 1 β和PGE2 的调节有关 ;不同组合的穴位涂敷表现出不同的疗效 ,其中整体疗效以系统取穴最佳 ,远道取穴免疫调节作用较强 ,局部取穴抗炎作用较好  相似文献   

9.
山茱萸鞣质活性部位对佐剂性关节炎大鼠免疫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研究山茱萸免疫抑制活性部位(鞣质活性部位,F-1C)对佐剂性关节炎(AA)大鼠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运用淋巴细胞增殖反应、流式细胞技术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观察F-1C体内和体外对AA大鼠免疫功能的影响,并与环孢素A(CsA)和雷公藤多苷片(Tw)进行比较。结果 ig给予F1C(30mg/kg)对AA大鼠原发性足肿胀具有明显的治疗作用,该作用较TW强,较CsA弱;F-1C对AA大鼠低下的脾细胞增殖反应具有改善作用;对亢进的胸腺细胞增殖反应具有抑制作用。F-1C体外对AA大鼠低下的脾细胞产生IgG水平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并能抑制亢进的胸腺细胞增殖反应。结论 F-1C能够治疗AA大鼠原发足肿胀,该作用可能与纠正AA大鼠的异常的免疫反应有关。  相似文献   

10.
施光其  陈国会  刘春燕  尹智炜 《中医杂志》2011,52(13):1138-1140
目的观察祛风方对佐剂性关节炎大鼠的治疗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将32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激素组、中药组,每组8只。大鼠右后足趾皮内注射福氏完全佐剂0.05ml致炎;激素组造模后予强的松片每次0.25mg灌胃,每日2次;中药组造模后予祛风方每次3ml灌胃,每日2次。21天后检测各组大鼠膝关节滑膜白细胞介素1β(IL-1β)、白细胞介素6(IL-6)的mRNA表达水平。结果正常组、激素组、中药组大鼠膝关节滑膜组织IL-1β、IL-6 mRNA的表达均低于模型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正常组、中药组与激素组3组之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佐剂性关节炎大鼠滑膜细胞IL-1β、IL-6 mRNA表达水平是上调的,激素和祛风方有抑制其转录和表达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清热化湿、通络止痛方对佐剂性关节炎(AA)大鼠中P物质(SP)的干预作用。方法:以AA大鼠为研究对象,以肿瘤坏死因子(TNF-a)和白介素(IL-1β)作为炎症活动的指标,以雷公藤多甙片为阳性对照药物,造模成功后,给予不同剂量的中药液、雷公藤多甙片混悬液灌胃治疗30d,分别在治疗前后用放射免疫法测定各组大鼠血液、滑膜中的TNF-a、IL-1β、SP以及脊髓后角中的SP水平,以观察中药治疗后各组织中SP的变化。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血液和滑膜中的SP、TNF-a、IL-1β和脊髓后角中的SP水平明显增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给药30d后,各给药组大鼠血液、滑膜中TNF-a、SP及滑膜中IL-1β水平都显著降低(P<0.05);与阳性对照组比较,中药高剂量组能显著降低脊髓后角的SP水平(P<0.05)。结论:该中药方具有抗炎镇痛作用,其作用机理除了降低血清和滑膜中的TNF-a、IL-1β水平外,还可能与降低佐剂性关节炎大鼠外周和中枢的SP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12.
目的采用半导体激光照射与针刺急性佐剂性关节炎大鼠足三里穴疗效对比,探究激光穴位照射的生物累积效应的机制,观察其镇痛疗效,为临床使用半导体激光治疗急性关节炎性痛的疗程提供实验理论基础和依据。方法大鼠足趾皮下注射完全弗氏佐剂建立AA大鼠模型。将80只大鼠随机分为8组,分别为模型组、空白组,激光照射和针刺3 d治疗组、5 d治疗组、7 d治疗组,每组10只。3组激光组分别用650 nm半导体激光照射,3组针刺组分别用毫针针刺穴位,穴位均选用致炎患侧足三里穴。观察大鼠的一般情况,体重、痛阈值、踝关节肿胀度,并采用ELISA法检测血清炎性因子IL-1、TNF-?、IFN-?的含量变化。结果治疗后激光治疗组与针刺治疗组大鼠的体重、关节肿胀度以及痛阈都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其中激光治疗3 d、5 d、7 d3组的关节肿胀度相比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激光3 d治疗组与针刺3 d治疗组的痛阈均在治疗第5天出现最低值,治疗第7天有所上升。激光治疗组与针刺治疗组IL-1含量整体呈下降趋势,在治疗第3天到第5天均呈下降趋势,而激光治疗组在治疗第7天达到最低值,针刺治疗组却呈明显上升趋势;激光治疗组与针刺治疗组IFN-?含量在治疗第3天到第5天呈上升趋势,激光治疗组治疗第5天到第7天IFN-?含量趋于平缓,而针刺治疗第5天到第7天IFN-?含量呈下降趋势,但仍高于针刺3 d治疗组;激光治疗组与针刺治疗组TNF-?含量在治疗第3天到第5天呈下降趋势,激光治疗组第5天到第7天下降趋于平缓,针刺治疗组第5天到第7天TNF-?含量却呈轻微上升趋势。结论半导体激光照射和针刺足三里都具有一定消炎镇痛作用,都能使AA大鼠一般症状减轻,但半导体激光照射消炎镇痛作用明显优于针刺疗法,且疗效更加及时有效。半导体激光穴位照射治疗后,AA大鼠相关血清细胞因子均在治疗出现转折点后呈缓慢增长或者下降趋势,即体现了激光照射治疗具有抛物线特征,说明随激光照射时长的增加,激光生物效应的产生累积,提示在激光治疗过程中要重视累积作用。  相似文献   

13.
和血祛风冲剂对类风湿关节炎大鼠细胞因子的影响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目的:通过对大鼠福氏完全佐剂性关节炎动物模型进行观察,探讨和血祛风冲剂对该动物模型细胞因子的影响。方法:观察和血祛风冲剂不同剂量组与寒湿痹冲剂对大鼠福氏完全佐剂性关节炎动物模型白介素1(IL-1)、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类风湿因子(RF)、免疫球蛋白G、A、M(IgG,IgA,IgM)进行观察。结果;和血祛风冲剂各剂量组及寒湿痹冲剂均有消肿作用,均楫IL-1、TNF-α、RF、IgG水平,对IgG抑制作用前者优于后者。结论:和血祛风冲剂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机理 可能是抑制炎性细胞因子及免疫球蛋白的水平。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电针干预对佐剂性关节炎大鼠踝关节滑膜细胞凋亡和相关蛋白基质金属蛋白酶-3(MMP-3)、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表达的影响。方法32只雄性SD大鼠被随机分为生理盐水组、模型组、电针干预组和假电针干预组,每组8只。生理盐水组大鼠在双侧足垫部注射模拟造模,其余大鼠用弗氏完全佐剂在双侧足垫部注射造模。电针干预组大鼠予以电针干预。假电针干预组予以假电针刺激处理。HE染色观察模型大鼠踝关节炎症进展情况,Tunnel法检测模型大鼠踝关节滑膜细胞凋亡情况,RT-PCR检测踝关节滑膜的MMP-3、MMP-9的mRNA表达,Western blot检测踝关节滑膜的MMP-3、MMP-9的蛋白表达。结果HE染色显示,电针干预组大鼠的关节炎症显著轻于模型组。Tunnel法检测,电针干预可以促进关节炎大鼠的滑膜细胞凋亡。RT-PCR和Western blot检测结果显示,电针干预可以显著降低关节炎大鼠踝关节滑膜组织中的MMP-3、MMP-9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P<0.05)。结论电针干预可以显著减轻佐剂性关节炎大鼠的关节炎症和增殖的滑膜细胞数量,其分子机制可能和电针降低局部的MMP-3、MMP-9蛋白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5.
目的:评价灸法治疗病风性关节炎的效果.方法:以灸、痛风、moxa、gout为主题词,检索了CNKI、维普、万方、SCI、Medline中2000年1月至2011年4月收录所有文献,纳入主要干预手段为灸法和西药治疗痛风的临床随机对照试验.结果:7个试验具有同质性,倒漏斗图显示存在发表性偏倚较大.根据Jadad评分标准评价纳入研究的质量,用Meta分析方法对资料进行评价.结论:治疗痛风性关节炎,灸法疗效优于西药,不良反应少,但是,所搜集文献的局限性降低了本研究结论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艾灸“肾俞”、“足三里”穴对类风湿关节炎大鼠细胞因子IL-1D、IL-2的影响,探讨艾灸效应的作用机制。方法:将50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药物组、艾灸组及激光组,每组10只。除正常组大鼠外,其他4组大鼠复制类风湿关节炎大鼠模型,观察各组大鼠治疗前后体重、趾围的变化,ELISA法检测大鼠血液中IL-1β、IL-2的含量。结果:治疗后,艾灸组大鼠体重、跖围有显著改善,与模型组相比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其中跖围改善与药物组及激光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艾灸组及激光组均能下调类风湿关节炎大鼠血清中IL-1β、IL-2含量,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药物纽比较,无显著性差异。结论:艾灸能显著改善类风湿关节炎大鼠的足跖肿胀,效果优于10.6μmCO2激光照射。在降低促炎症细胞因子IL—1β、IL-2含量方面,10.6μmCO2激光照射具有与艾灸相似的效应。  相似文献   

17.
关节炎丸对大鼠佐剂性关节炎治疗作用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探讨关节炎丸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作用机制。方法:制作实验性关节炎(Adjuvant Arthritis,AA)大鼠动物模型,观察关节炎丸对大鼠血浆TNF-α及IL-1β影响,并与雷公藤阳性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关节炎丸组抑制炎症组织中TNF-α及IL-1β优于雷公藤组。结论:关节炎丸提高免疫通过影响炎症介质的释放而产生抗炎镇痛和抗风湿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